一、咳嗽的分類 按時間分: 急性咳嗽 <3 周 ;亞急性咳嗽3--8周 ;慢性咳嗽 ≧8周 二慢性咳嗽的定義 慢性咳嗽涉及多種病因,一部分有支氣管肺部病變,如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結核等;另一部分沒有支氣管肺部的病變,目前我們所指的“慢性咳嗽”就是指X線胸片無明顯病變且臨床上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癥狀的患者。包括咳嗽變異型哮喘、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變應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等,慢性支氣管炎所占比例很小。還有少數患者的慢性咳嗽與藥物相關(如“普利”類降壓藥),或與頸、胸椎小關節不穩定相關。有些慢性咳嗽可能涉及多種病因的重疊(如咳嗽變異性哮喘合并胃食道反流等)。 三、常見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與治療 (一)咳嗽變異型哮喘(CVA) CVA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約占29%,常由于患者接觸過敏原刺激,引起氣道局部超敏反應,出現氣管、支氣管痙攣及反射性咳嗽。表現為咳嗽以夜間或凌晨明顯,可伴一些“感冒”癥狀:打大噴嚏、流清涕、鼻塞、鼻癢等。服用感冒藥、止咳藥后,癥狀仍不減輕。診斷主要依靠肺功能檢查(提示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或最大呼氣流量(PEF)晝夜變異率大于20%)。其治療包括避免接觸過敏原,吸入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等。 (二)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 約占慢性咳嗽10%-20%,常表現為刺激性干咳,白天、夜間均可出現,偶爾有少許粘痰,多因吸入刺激物而導致,通常在吸煙者中更為多見。部分患者對油煙、灰塵、異味或冷空氣比較敏感,常為咳嗽的誘發因素。其診斷主要依賴誘導痰檢查(誘導痰嗜酸粒細胞比例大于2.5%,而且X胸片、CT、肺通氣功能正常,支氣管激發或支氣管舒張實驗陰性)。糖皮質激素吸入等治療有效。 (三)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ACS) UACS以鼻部疾病常見,其引起的咳嗽主要發生在白天,入睡后較少咳嗽,除了咳嗽、咳痰外,可能還會有咽喉部滴流感、口咽部異物感或“漿糊黏著喉嚨”的感覺,并可有頻繁清喉、咽癢不適或咽癢、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癥狀。常因感冒誘發或加重。有時還有聲音嘶啞,甚至講話也會誘發咳嗽等。除了鼻部疾病外,UACS還常與咽喉、扁桃體的疾病有關,如變應性咽或非變應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喉炎等。主要是針對鼻咽部疾患進行治療。 (四)胃食管反流相關性咳嗽(GERC) GERC約占慢性咳嗽的10%左右,可由胃酸返流或但只返流引起,除了咳嗽外,還常伴有反酸、噯氣、燒心、早飽、飯后飽脹、上腹脹痛等,部分患者只有咽部不適、胸骨后不適,或有口干口苦等癥狀,可行24小時胃酸監測,通過了解咳嗽與胃酸返流的相關性大小明確診斷,主要是抑制胃酸、加強胃動力治療;必要時需到消化科就診,明確返流的原因。 (五)慢性咳嗽的常見輔助檢查 1、胸部X線檢查:咳嗽 >2周,需常規行胸片檢查,以排除支氣管、肺部病變所致的慢性咳嗽;未見明顯異常的才屬于上述定義的“慢性咳嗽”范疇,必要時可行胸部CT檢查。 2、肺功能檢查:支氣管激發試驗或舒張試驗陽性是咳嗽變異性咳嗽的重要診斷標準。 3、誘導痰細胞學分析:痰嗜酸粒細胞比例大于2.5%是診斷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最主要的診斷標準??人宰儺愋拖颊咭部沙霈F痰嗜酸粒細胞比例升高,同時可通過動態觀察誘導痰嗜酸粒細胞比例評價療效及療程。 4、24小時胃pH檢測,是診斷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診斷手段。 除此以外,必要時可針對性行鼻竇CT、變異原皮試、血清IgE、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查,明確病因。(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