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好發于兒童或青少年期,此為第一特點。除了兒童之外,實際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發生在一生中各個年齡段,特別是更年期。1型糖尿病的第二個特點是發病一般比較急驟,口渴、多飲、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體重急劇下降等癥狀十分明顯,有的患者首發即有酮癥酸中毒。1型糖尿病的第三個特點是最終將無一例外地使用胰島素治療,所以1型糖尿病原來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祝諶予是近代中醫名家,擅長于治療內科雜病和婦科病,潛心研究糖尿病的中醫藥治療。他曾系統觀察和總結了糖尿病的中醫辨證分型,提出糖尿病按氣陰兩傷和氣虛血瘀辨證,認為氣陰兩傷、脾腎虛損兼夾血瘀是基本病機。他通過細致觀察,發現糖尿病合并有大血管或微血管病變者,大多具有中醫的血瘀表現,并參照血液流變學和微循環檢測的異常,率先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糖尿病。這一見解目前已獲國內同行所證實和公認。中醫人網站特轉載祝諶予治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案一例以饗讀者。
王某某,女,33歲,工人。病歷號C332408。1991年9月21日初診。患者因多飲、多尿、體重減輕確診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6年。又因反復發生酮癥酸中毒而注射胰島素治療,但病情仍不穩定。近查空腹血糖362mg%,尿糖+++~++++。現“三多”癥狀明顯,視物模糊,乏力腿軟,大便干結,兩三日一解。月經量少,色黑,10天方凈。每日用胰島素總量48單位。舌紅,苔薄白,脈細弦。 辨證立法:氣陰兩傷兼燥熱內盛,瘀血阻絡。治擬益氣養陰、清熱潤燥、活血化瘀。方用降糖對藥方加味。 處方:生黃芪30克、大生地30克、蒼術15克、元參30克、葛根15克、丹參30克、川斷15克、菟絲子10克、枸杞子10克、杭菊花10克、谷精草10克、黃芩10克、黃連5克、黃柏10克、知母10克、天花粉2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服藥48劑,“三多”癥狀減輕,體力增加,空腹血糖為321mg%,月經仍量少,改用降糖活血方加味治療。 處方:當歸1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益母草30克、廣木香10克、生黃芪30克、大生地30克、蒼術15克、元參30克、丹參30克、葛根15克、菊花10克、谷精草10克、草決明30克。 再服2月,“三多”癥狀消失,大便較暢,胰島素用量減至40單位/日,空腹血糖175mg%。以后治療過程中血糖基本波動于200mg%左右,未發生過酮癥酸中毒,病情穩定。 [評析] 本案病程延及六載,雖用胰島素治療而血糖仍未控制,三消癥狀俱現,病情頑固。從病機而言,屬氣陰兩傷與燥熱瘀血互為因果,陰虧則燥熱熾盛,氣虛則血流瘀滯,燥熱不除更傷其陰,瘀血不化反阻氣機。從治療而論,初診時因燥熱傷陰現象突出,諸如多飲、多食、多尿、大便干結等,故而在益氣養陰基礎之上投以黃芩、黃連、黃柏、知母、天花粉等一派苦寒之品清熱堅陰。俟三消癥狀控制,燥熱得除,則易以益氣養陰基礎之上活血化瘀為主;先后緩急,層次分明,不但血糖明顯下降,胰島素用量亦相應減少,由此可以體會祝氏運用降糖對藥方和降糖活血方時,靈活變通的嫻熟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