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講:人生三境界 開學第一節語文課,依舊不想上課本,只想與學生隨意聊聊,思前想后,就想與學生談談關于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境界。
書海無涯,讀書再多,也僅僅只是滄海之一粟。如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呢?書要讀,更要悟。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用三句話精練概括了人生的三種境界,并且告訴人們,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這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一境界這詞句出自晏殊的《蝶戀花》,原詞是:“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見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全詞深沉凄婉的抒發了對離人的相思之情。因秋夜西風凋碧樹,產生了美人遲暮之感,既而獨自走上高樓,眺望遠方,西風瑟瑟,黃葉飄飛,蕭颯秋景盡收眼底。然而放眼望去,山長水闊,思念之人身在何方,錦書何以到達? 王國維先生利用此句,自然是借題發揮,以小見大,認為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須高瞻遠矚,既要確定所追求的高遠目標,更要有非凡的忍耐力和自制力。這正是于迷茫中不斷探索的人生第一步之寫照。也正如高中三年里的剛入學這一學期,你們從現在開始要定好這三年的奮斗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你們也得經歷“西風凋碧樹”“望盡天涯路”的凄苦。 第二境界的這段詩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詞人柳永的《蝶戀花》。原詞是:“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詩句本是描述熱戀中的情人,雖分離兩地經受相思之苦,卻依然無怨無悔專一執著;雖衣帶漸寬,面容憔悴卻依然心甘情愿不離不棄。在這里,顯然也已超出了原詩相思懷人的情緒了。他要借此說明,對事業,對理想,要執著追求,忘我奮斗,為了達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在所不惜,要有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獻身精神。 高中三年是艱辛的三年。要用鍥而不舍、苦苦追求的精神走完努力進取、頑強奮斗的三年。你們得做好“為伊消得人憔悴”而“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準備,為了心中的“伊”—-理想的錄取通知書,你們要有一種韌性,無論有怎樣的困難,都不放棄目標。當你們覺得艱難困頓之時,要如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受外界的誘惑所左右,強壓心中翻騰的波瀾,在忍耐中求索,在執著中追求,縱使身瘦幾許,也無怨無悔。 這階段時間最為漫長,也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毅力和恒心??梢哉f此境界是最艱苦的拼搏期吧。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相信吧,熬過這三年,你們的前途將一片光明! 第三境界的詞句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辛棄疾的原詞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詩句原本描寫的是燈?;ǔ钡脑澮雇?,情人約會的情景,經過了千百次苦苦尋找,終于在燈火闌珊之中找到思慕已久的人兒。王國維借用這段詩詞,比喻在經過長期艱難的探索追求,經過多次周折、多年磨練之后,逐漸成熟起來,終于能明察秋毫,豁然領悟,表達了成功不期而至的極度歡喜。用它比喻讀書,旨在說明苦讀后的收獲與幸福,這種苦讀的結果就是“悟”,“悟”之后帶來的是莫名的輕松與快樂。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當然,沒有踏破鈹鞋的意志去苦苦的追尋,是哪會有驀然回首的喜悅? 千百度的苦苦追尋,苦苦探索,終有一天,你回過頭來一看,理想和目標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同樣的道理,經過了迷茫的高一決擇期,艱辛的三年打拼期,最后不知不覺中你們已經到達了成功的彼岸---三年后的某一天你們收到了來自高校的錄取通知書—考進了理想的學校!這也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 王國維先生所闡述的“三種境界”,形象而生動地道出了一條讀書求知做學問的普遍規律。經過“千百度”的苦讀,探索,鉆研與思索,你得到的將是人生哲理的頓悟、精神境界的升華、創造靈感的激發,人生碩果的豐收。如果我們遵循這一規律,就可以使自己從無知到有知,從平庸到智慧,迷茫到領悟。 總之,有崇高的理想,有堅韌不拔之志,有千轉百折之心,那種“驀然回首”的驚喜是注定的。相信吧,成功是屬于你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