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CD選股實際應用 在股市投資中,MACD指標作為一種技術分析的手段,得到了投資者的認知。但MACD指標作為中長期分析的手段,它所產生的交叉信號,對短線買賣比較滯后。MACD指標屬于大勢趨勢類指標,它是利用短期均線DIF與長期均線MACD交叉作為信號。MACD指標所產生的交叉信號較遲鈍,而作為制定相應的交易策略使用效果較好,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1、 當DIF,MACD兩數值位于0軸上方時,說明大勢處于多頭市場,投資者應當以持股為主要策略。若DIF由下向上與MACD產生交叉,并不代表是一種買入信號,而此時的大盤走勢,已是一個短期高點,應當采用高拋低吸的策略。若DIF由上向下交叉MACD時,說明該波段上升行情已經結束,通常行情會在交叉信號產生后,有波象樣的反彈,已確認短期頂部的形成,此時投資者可以借機平倉出局。若DIF第二次由下向上與MACD交叉,預示著將產生一波力度較大的上升行情,在交叉信號產生后,投資者應當一路持股,直到DIF再次由上向下交叉MACD時,再將所有的股票清倉,就可以扛著錢袋回家休息了。由于股市行情的變化多端,MACD指標常會與K線走勢圖呈背離的走勢,通常稱為熊背離。既K線走勢圖創出近期的第二個或第三個高點,MACD指標并不配合出現相應的高點,卻出現相反的走勢,頂點在逐步降低。次種現象應引起投資者的警覺,因為它預示著今后將有大跌行情產生,所以投資者宜采用清倉離場的策略,使自己的股票避免被套,資金避免受到損失。 2 、當DIF與MACD兩指標位于0軸的下方時,說明目前的大勢屬于空頭市場,投資者應當以持幣為主要策略。若DIF由上向下交叉MACD時,會產生一個調整低點。一般情況下,在此之后由一波反彈行情產生,這是投資者一次很好的平倉機會。在中國股市中,目前還沒有建立作空機制,因此股市一旦進入空頭市場,投資者最好的策略就是離場觀望。投資者可以在股票貶值的同時,使手中的資金得到增值。若DIF由下向上交叉MACD時,會產生近期的一個高點,投資者應當果斷平倉。這種信號的產生,一般以反彈的性質居多。在空頭市場中,每次反彈都應當視為出貨的最佳良機。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若DIF第二次由上向下交叉MACD時,預示著今后會有一波較大的下跌行情產生。投資者應當在交叉信號產生后,堅決清倉出局。通常產生的這段下跌,屬于波浪理論中的C浪下跌,是最具殺傷力的一波下跌。只有躲過C浪下跌,才可以說真正在股市中賺到了錢。在空頭市場經過C浪下跌以后,偶爾也會發生MACD指標與K線走勢圖產生背離的現象,通常稱為牛背離。既K線走勢圖出現第二或第三個近期的低點,MACD指標并沒有相應的低點產生,卻出現一底高過一底的相反走勢,這種現象的產生,預示著行情在今后會發生反轉走勢,投資者應當積極介入,因為目前的市場根本沒有風險。 3 、當MACD指標作為單獨系統使用時,短線可參考DIF走勢研判。若DIF由上向下跌穿O軸時可看作大勢可能步入空頭市場,預示著大勢將走弱,應當引起投資者的警覺。在空頭市場中,投資者承受的風險高于收益。若MACD由上向下跌空O軸時,確認大勢進入空頭市場。投資者應采用離場觀望的策略,以回避市場風險,使牛市中賺到的利潤得到保障。若DIF由下向上穿越O軸時,可看作大勢可能布入多頭市場。預示著大勢將走強,操作上應部分資金參與。若MACD由下向上穿越O軸時確認大勢進入多頭市場。投資者可以大膽持股,積極介入。在多頭市場中,獲得的收益高于承擔的風險。 4、在MACD指標中,紅色能量柱和綠色能量柱,分別代表了多頭和空頭能量的強弱盛衰。它們對市場的反應,要比短期均線DIF在時間上提前。在MACD指標中,能量釋入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近的過程,通常是呈逐漸放大的。在東方哲學中講求,”陽盛則衰、陰盛則強”。在使用能量柱時,利用紅色能量柱結合K線走勢圖就得出,當K線走勢圖近乎90度的上升,加之紅色能量柱的快速放大,預示著大勢的頂部已近。尤其是相鄰的兩段紅色能量柱產生連片時,所爆發的行情將更加迅猛。反之,在空頭市場中,這種現象也成立。在熟悉了這種操作手法后,對投資者逃頂和抄底將大有益處。 5、在使用MACD指標過程中,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MACD指標對于研判短期頂部和底部,并不一定可信,只有結合中期乖離率和靜態中的ADR指標,才可以判定。第二,利用周線中的MACD指標分析比日線的MACD指標效果好。 二、“MACD低位兩次金叉” 技術形態中至少有四類可以預測暴漲的形態。那么,技術指標中有沒有預測暴漲的指標?答案是有的。首先是“MACD低位兩次金叉”出暴利機會。MACD指標的要素主要有紅色柱、綠色柱、DIF指標、DEA指標。其中,當DIF、DEA指標處于O軸以下的時候,如果短期內(8或13個交易日內)連續發生兩次金叉,則發生第二次金叉的時候,可能發生暴漲。 使用“MACD低位二次金叉”尋找短線暴漲股,需注意下列事項:(一)MACD低位一次金叉的,未必不能出暴漲股,但“MACD低位二次金叉”出暴漲股的概率和把握更高一些。(二)“MACD低位二次金叉”出暴漲股的概率和把握所以更高一些,是因為經過“第一次金叉”之后,空頭雖然再度小幅進攻、造成又一次死叉,但是,空頭的進攻在多方的“二次金叉”面前,遭遇潰敗。從而造成多頭力量的噴發。(三)“MACD低位二次金叉”,如果結合K線形態上的攻擊形態研判,則可信度將提高,操盤手盤中將更容易下決心介入。形成了“兩陽吃一陰”,當天并且溫和放量,綜合研判的可信度明顯增加。也即:“MACD低位二次金叉”和K線形態、量價關系可以綜合起來考慮,以增加確信度。 三、活用“探底器”,尋覓真底部 在此介紹一種利用MACD與30日均線配合起來尋找底部的辦法,可剔除絕大多數的無效信號,留下最真最純的買入信號。其使用法則:MACD指標中DIF線在0軸以下與MACD線金叉后沒有上升至0軸以上,而是很快又與MACD線死叉,此時投資者可等待兩線何時再重新金叉,若兩線再度金叉(在0軸以下)前后,30日平均線亦拐頭上行,這表明底部構筑成功,隨后出現一波行情的可能性較大。 四、MACD背馳深探 MACD背弛抄底法(一):基礎要點篇 MACD指標是最著名的趨勢性指標,其主要特點是穩健性,這種指標不過度靈敏的特性對短線而言固然有過于緩慢的缺點,但正如此也決定其能在周期較長、數據數目較多行情中給出相對穩妥的趨勢指向。若以此類推,將MACD在周相對較長的分時圖如15分鐘以上中尤其是在交易日午市運用,則可化長為短,成為幾個交易內做短線的極佳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在的股票交易系統里,快速參數多取12日,慢速參數多取26日,這是因為中國股市在早期是一周6個交易日、一月平均26個交易日而如此沿襲下來,投資者可改為10和22。但基本差別不大,所以,之后也沒引起重視而一直沿襲至今。指標背離原則是整個MACD運用的精髓所在,也是這個指標準確性較高的地方。其中細分為頂背弛和底背弛。其基礎要點如下: 1、背弛形成原理:往往是在市場多空中一方運行出現較長時期后出現的(圖象上即為DIF和DEA交叉開口后呈近平行同向運行一段時間),因為這代表一方的力量較強,在此情況下往往容易走過了頭,這種股價和指標的不對稱就形成了背弛!如大盤在去年11月份到年初雙頭過程中就出現了明顯的頂背弛。 2、背弛原點取值十分重要,強調要具有明顯的高(低)點性!注意要在同一上升(下降)趨勢里中取值,且在最高(低)點之后運行一段(一般在下跌末段、股價與指標出現第三浪低點)后才出現原點; 3、連續性原則。注意:1、必須在復權價位下運用指標;2、停牌階段指標運動失效;3、漲跌停板指標失效。背弛是一種能量積累過程,只有震蕩交易才能利于能量的積累與轉換!故此,停牌期間MACD指標容易失靈!就形成方式看,只有以股價震蕩盤升(跌)方式形成的背弛具有較高的判頂(底)信號,那種指標暴漲(跌)后形成的背弛往往是反彈(回調)行情。因為只有逐步震蕩的方式才能是能量完全釋放完畢而確立頂(底)部,但暴動的方式卻使市場一方擴大了發揮的范圍,其之后至少還會出現多次背弛才能真正反轉。 MACD背弛抄底法(二):底背弛三大常性 1、事不過三。在大跌行情中,底背弛低點后連續出現2次順次的背弛時,基本可以確定下跌行情已快結束。但此時往往由于空頭力量的頑強而向下假突破,指標也隨其突破,雖然有可能打穿前兩次背弛的底部,也即相對前兩次沒有形成背弛,但其和最初的背弛原點仍是形成了背弛,而且是第三次背弛,操作上反而可大膽反手操作抄底。三背弛后的反轉行情幅度往往較大且安全性高,其中暴漲后期需要連續的大量支持。近期的ST板塊個股在下跌過程中的60分鐘圖就形成了明顯的三背弛,從而也支持其反彈行情的展開。 2、對稱原理。在股市中,對稱原理的存在面很廣,MACD背弛也不例外。一般而言,出現底背弛尤其是多次背弛之后的行情見頂多以成交或者股價頂背弛結束。因為底背弛代表能量的過分集中,在反彈行情展開后壓抑的能量容易產生報復行情,而強大的慣性作用也就往往容易造成頂背弛。 3、形態分析。MACD屬于趨勢性指標,而傳統形態分析中絕大部分也都是根據趨勢理論逐步總結出來的,故此從原理上看兩者有較大的共通性,這也決定了MACD底背弛也可用一般的形態理論進行分析,如頭肩底、雙底、三底、圓弧底、平臺扎底等,此類形態分析中常用的量度幅度、阻力或支持位等評判理論也可適用,頂背弛則反之運用。如今年年初大盤產生反彈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MACD剛好去年8月份以來形成三重底。 五、用MACD的缺陷 1、背弛陷阱,任何技術工具都有其獨特優勢之處,但優勢有時也容易轉化為缺陷,而這經常也成為莊家騙線制造陷阱的入手點! MACD背弛在應用中雖然成功率比較高,但同樣存在背弛陷阱的可能。其中主要表現在:在連續暴跌后形成底背弛原點后,指標開始斜向上形成底背弛,但股價并沒有因此而反彈,只是盤平甚至盤跌,而且在指標盤升到壓力位后卻繼續向下突破,底背弛陷阱顯現!值得注意的是,背弛陷阱之后再次出現的指標高級別底背弛,這往往就是真正的底部出現。同理,股價在連續暴漲后也容易出現類似的頂背弛陷阱。究其原理,主要還是能量級別與指標反映程度難以配比有關。 2、MACD運行主要特點就在于穩健性,但這恰恰暴露其在暴漲暴跌行情中的缺陷,即其對此類行情中蘊藏的能量無法靠一次性背弛就釋放完畢,進而需要多次背弛或者形成更高級別背弛后,才能給出真正的反轉點信號。有鑒于此,投資者在股價連續暴跌暴漲同時MACD出現大開口突破之際,仍不適宜馬上應用一般背弛原理進行反轉操作,最好是等待出現多次背弛并重回低點形成高級別背弛后,再動手的安全性才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