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李白大旗作虎皮 “明月光” 詩是篡改之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長期以來被冠以李白大名,廣泛傳頌,幾乎家喻戶曉。卻原來竟是他人偽作!是侵犯李白著作權的篡改之作。 李白詩的原文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為什么說前者是偽作,后者是原文? 一.2009年1月3日《參考消息》載日本共同社消息,說從河北去日本讀初三的華裔學生相木將希,發現日本課本和中國課本中這首詩文字不同。追根究底,得到中國學者的答復是,日本課本中的是李白原文。中國課本中的“明月光”詩是明朝人為了普及唐詩而改作的。1月27日,2月5日新民晚報轉發新華社文,轉述共同社文意并加了自己的看法,附和上述答復的正確性。筆者認為上述認定和否定是對的。 二.新疆大學副校長,李白學會會長薛天緯,長期研究李白,有《李白年譜》等著作問世。他1984年就發文質疑“明月光”詩為他人偽作。認為他大學圖書館的《全唐詩》中李白“看月光”詩是原文。筆者經網上查閱《全唐詩》,果然李白《靜夜思》詩是“床前看月光……”。薛會長的定和否,言之有據,可信! 三.《靜夜思》詩,是五言絕句。在一共才20字中竟有兩個“明月”,明顯重復累贅。如此拙筆,李大詩人恐不會犯此低級錯誤。查看《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如此重復絕無僅有。但因為拉了李白大旗作虎皮,只見吹捧不見質疑。傍大款,隨聲附和,人云亦云。 四.《靜夜思》的原文和改作,完全是兩種意境。李白在1200年前作的詩是中秋賞月思鄉。那時他被逐出京都,流落在皖南宣城一帶,留有敬亭山、贈汪倫等詩篇。時當地有中秋汲水賞月風俗。他是在井邊賞月過中秋節。詩中“牀”是井口圍欄。他是在井邊“看山月,賞月光”。不是在眠床上發鄉愁睡不著。所謂“離鄉背井”,井邊月下更易思鄉。李白在皖南作游子思他的四川、隴西老家。還應考慮的是1000多年前李白在世時,今天意義上的床,睡覺用的“眠床”,還沒有產生。那時候是“席地而臥”,頂多是睏“塌塌米”之類的臥具。篡改者解釋者以明朝、今人的眼光,不知當時當地風俗和時空實際。改出的詩句和理解的詩意,和李白寫的完全是兩碼事。李白作“看月光”詩時,實況恐不那么“靜”。到井邊賞月的人恐不止李白一人。這從《唐詩三百首》中這首詩的名字《夜思》,可見端倪。這“靜”字恐怕是改作者妄加。他腦子里是李白一人躺在床上,當然“靜”。 今天,我們的思想路線是求真務實,去偽存真,實事求是。從事實中求是去非,不要再去侵犯李白的著作權。人民有知情權。筆者的認識所至有限。恐還有些實情尚未披露。在這里拋磚引玉,不當之處望能得到補充指正。 趙震忠 2013年11月28日 |
|
來自: zhenzhongzhao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