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壽寺塔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image67.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2/2117/37651835_1)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image67.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2/2117/37651835_2)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image67.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2/2117/37651835_3)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image67.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2/2117/37651835_4)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image67.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2/2117/37651835_5)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image67.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2/2117/37651835_6)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image67.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2/2117/37651835_1)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image67.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2/2117/37651835_7)
圣壽寺塔,位于長安境內南五臺景區,清《咸寧縣志》記載:“寺中隋塔,乃應身大士圓寂塔”,建于公元604年,距今1400年,屬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方形七層,高約33.5米,每層砌有突出的磚柱,塔檐下部有兩層菱角牙子,塔身每層的收分較大,塔剎為鐵制相輪,為宋代維修時的遺物。
興教寺塔(玄奘靈塔)
興教寺塔,又稱玄奘靈塔,位于少陵原上的興教寺內,遠眺終南山,氣象莊嚴,史載公元664年,玄奘法師圓寂后,先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在此,并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靈塔方形五層磚結構,通高約21米,第一層較高,面南辟龕室,內置玄奘塑像;二層以上實心壁面隱出倚柱,闌額,斗拱,疊澀檐下砌兩排菱角牙子。塔身收分適度,造型莊重,為早期樓閣式塔的典型作品.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image67.360doc.com/DownloadImg/2013/12/2117/37651835_8)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陪伴在玄奘塔兩側的是他的兩弟子窺基和圓測靈塔。兩塔均為方形三層,高7米左右。其中“窺基塔”為唐永淳元年(682年)始建,大和三年(826年)重建;“園測塔”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由終南山遷來靈骨時所建。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華嚴寺雙塔
華嚴寺雙塔,也位于少陵原坡上,距興教寺很近。華嚴寺始建于唐貞元年十九年(803年),為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中國佛教華嚴宗發源之地。寺居高臨下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塬,南觀終南山,曾是長安城南著名風景名勝,可惜,華嚴寺這座佛門靜地,歷經宋、金、元、明漸趨荒落,清乾隆年間少陵原崩坍,寺殿全毀,獨存東西雙塔屹立。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雙塔為唐代中期建塔風格的重要寶物。東塔為華嚴宗初祖「杜順禪師塔」,方形七級樓閣式磚塔,高13米,底層每邊長5.5米,南面有龕室;第三級刻有「無垢凈光寶塔」六字。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刻的《杜順禪師碑記》碑,已移至西安碑林保存。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清涼國師塔
西塔系華嚴宗四祖澄觀「清涼國師塔」,五級六角樓閣式實心磚塔,高7米,底層每邊2.25米;基座較高,瘦削挺拔;塔身上刻有「大唐清涼國師妙覺之塔」字樣。
善導塔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王維這首《過香積寺》道盡了唐時香積寺禪意濃郁、潔凈玄微,宏大幽深的情境
香積寺在神禾原香積寺村,建于唐中宗李顯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是佛教凈土宗的門徒為安葬和祭拜其第二祖師爺善導和尚修建的。是我國佛教凈土宗祖庭,寺院經唐至宋元,歷經戰亂,今存大殿系清乾隆31年重修。
寺內現存的善導塔,是公元680年修建的。塔系青磚砌成,壁厚二米,平面正方形,為仿木結構。塔頂因年久殘毀,現在存十一級(據載原為十三級),高三十三米,塔基層四面有門,南門楣額上嵌有磚刻的“涅盤盛事”橫額,是公元1768年修補時所作。塔身四面并刻有金剛經。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善導塔東有善導著名弟子凈業和尚(香積寺的創建者)的墓塔,建于玄宗開元十二年(724),為方形五級樓閣式空心磚塔;高14.7米,南面有券門,以上各層南面均有券龕。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香積寺里還矗立著許多古經幢,這兩唐朝經幢也非常珍貴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鳩摩羅什舍利塔
草堂寺位于終南山圭峰山下的草堂營村西北,距戶縣20公里,距西安市區45公里。草堂寺創建于東晉末年,是我國佛教"三論宗"的祖庭,也是中國佛學四大翻譯家之一西域高僧鳩摩羅什當年翻譯經典的圣地,世稱大寺。草堂寺的初建規模相當可觀,后秦時常駐僧眾三千多人,唐初太宗李世民在其題寺詩中有“十萬流沙來振錫,三千弟子共譯經”之句。唐代中期經過一次大規模的修葺和擴建,元、明時期屢遭兵火,后經多次整修,自古就是文人雅士游覽題詠之地。
草堂寺里珍藏的鳩摩羅什舍利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姚秦三藏法師塢摩羅什舍利塔”,塔通高約2.44米,塔身八面十二層,用純玉石鑲拼而成,每層五色色彩不同,為玉白、磚青、墨黑、乳黃、淡紅、淺藍、赭紫及灰色等色,故俗稱“八寶玉石塔”。塔的最下層為方座,方座之上是須彌座,座上是重疊的三層云臺,上雕刻著蔓草紋浮雕,精美絕倫。通觀上去,好似一個層次鮮明、雕刻精美的玉盤上托著一個八面寶玉的佛龕,為佛教舍利塔中所罕見,是佛教文化中的藝術珍品。從塔之整體風格來看,為唐時作品。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塔旁古碑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戶縣鐘樓
戶縣鐘樓,位于縣城中心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戶縣祖庵鎮上,是重陽宮所在地,重陽宮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全真派祖師王重陽修道之所,歷來享有“天下祖庭”的尊稱,“全真圣地”之盛名。
宮內保存著40余通道教全真派歷史的碑石,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較為珍貴,其中重要的有王重陽祖師及七真畫像碑、《無夢令》詩碑、《大元敕藏御服之碑》號稱“三絕碑”。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老子說經樓觀臺
道士塔
一團紫氣從東來,老子說經樓觀臺。樓觀臺離重陽宮二十余公里,樓觀臺得名于西周,相傳西周大夫函谷關令尹喜結草為樓,夜觀天象,見紫氣東來,知道有真人從此經過,后來果然老子西游入關,被尹喜迎入草樓。老子在這里著《道德經》五千言,并在樓南高崗筑臺授經,樓觀臺由此成為道教祖庭圣地。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樓觀臺景區里的道士塔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大秦寺塔
大秦寺塔,位于景區旁邊的山坡上。大秦寺是歷史上基督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剛傳入時,基督教被稱為“景教”,因唐代稱羅馬為大秦國,所以稱該教為“大秦景教”,稱景教寺院為“大秦寺”。據碑石記載,唐貞觀九年(635),景教傳教士阿羅本率教團來到唐都長安,請求傳教。唐太宗對該教的入傳采取了寬容的宗教政策,頒詔準許阿羅本建寺傳教。周至大秦寺為此時所建,該教發展迅猛,一度流行全國各地,曾創造了一個“法流十道”“寺滿百城”的輝煌時期。唐會昌五年(845),武宗滅佛禍及景教,傳教士全部被驅逐出境,各地景教寺均被關閉,周至大秦寺也不例外,風雨滄桑,千年古寺曾三易其主,景教之后,道教占據過,佛教也曾占據過,但寺名一直沿用至今。清嘉慶年間,白蓮教轉戰周至,該寺焚于兵火,唯有大秦古塔幸存。
大秦寺塔,又稱“鎮仙寶塔”,相傳為唐太宗敕建。但也有不同意見,從塔的建筑風格看應屬宋塔,塔為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39米。塔室頂部為疊澀穹窿頂。塔內原有樓板相隔,已毀。各層出檐較短,檐下磚砌斗拱。塔壁飾以白灰,塔身轉角均隱出角柱,涂以赭色。八面疊澀收頂,由覆缽,露盤,相輪及寶珠構成塔剎。曾經歷了三次毀滅性大地震,依舊“大難不死”巍然挺立,該塔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仙游寺塔
仙游寺塔,位于周至馬如鎮,108國道旁。仙游寺創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仙游宮,是隋文帝避暑之地。仁壽元年(601年),隋文帝在此建塔安置佛舍利,改名仙游寺。唐、明進行過大規模擴建,明末毀于戰亂。清、民國又曾重修,“文革”中遭嚴重破壞。
仙游寺群山環繞,山水風光十分秀麗,歷代文人學士如王勃、岑參、李商隱等常來游覽,吟詩作賦,留下了不少詩篇和軼聞趣事。著名詩人白居易任周至縣尉時曾常來仙游寺觀賞,在這里寫出了《長恨歌》,成為代代相傳的千古絕唱。
仙游寺還有著許多美麗傳說,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與蕭史的愛情故事發生在這里,弄玉自幼擅長吹簫,通曉音律。與風流俊逸、才華出眾的蕭史志趣相投,結為夫妻,住在寺邊的玉女洞。悠揚動聽、超凡脫俗的簫聲引來祥龍瑞鳳,他們雙雙結伴成仙而去。這就是“乘龍快婿”典故的由來。幾百年后,“詩仙”李白據此作《憶秦蛾》,成為“百代詞曲之祖”。《憶秦蛾》簫聲咽,秦蛾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盛唐之音,雄渾無匹,頓生朝代興亡之感。
仙游寺法王塔是隋文帝詔令建造而又經過唐代重修的,據史籍記載,隋文帝楊堅自幼在寺廟里長大,返回楊家時,女尼交給他一袋舍利子。公元601年,他詔令全國31州建舍利塔分別入塔供奉,仙游寺法王塔是第一座。塔平面為方形,塔身為四角錐體,七層密檐式。殘高34.65米,塔身逐層收分,層間疊澀檐下砌兩排菱角牙子。塔頂平磚攢尖,塔剎已毀。塔之各層均南面辟卷門,中為方形塔室,法王塔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幾座古塔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座隋代磚塔,具有極高的科學與藝術價值,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事實上,現在的仙游寺塔是為建黑龍潭水庫搬遷到現址的。仙游寺的美景和傳說,只能靠人們自己想象了。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周至八云塔位于縣城文管所,塔建于唐代,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方形十一級密檐式磚塔,高42米,底層每邊9.2米。塔身第一層極為高大,北面正中開有拱門,可供入塔,其余三面則為假卷門,純為裝飾用。第二級以上,則南北、東西對開卷門,有效的分擔了塔身的重量。塔頂已殘毀。
據說在塔底層的中間,每面各有兩塊陰濕的痕跡,約一米見方,狀似浮云,雖盛夏大旱亦不去;四面共八朵,故號此塔為八云塔。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凈光寺塔
凈光寺塔,位于眉縣人民政府機關大院東側,始建于唐代元和十二年(816年),磚砌七層樓閣式實心塔,無塔座,通高20.44米,在塔的一層南側有一拱形券門,券門內為一方形洞窟,頂用磚層層收封,呈穹窿狀,二層以上為實心,層間疊澀出檐,施菱角牙子。塔頂平磚攢尖,置寶瓶式塔剎,塔剎上端為一石雕蓮臺,塔傾斜度大,底層塔體剝蝕嚴重。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五丈原鎮,距眉縣僅僅20公里,諸葛亮廟在原上,離鎮上還有幾公里。五丈原是我國歷史上三國時期魏蜀交兵的著名古戰場,是諸葛亮勞竭命隕的地方,高130多米,呈琵琶型,南北長約3.5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三面環水,形勢險要。五丈原武侯祠始建于三國末年,距今以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經元,明,清十次大的修復。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太平寺塔
太平寺塔位于歧山縣實驗小學內,始建于北宋哲宗趙煦元佑三年(1088年),磚塔,八角九層,樓閣式仿木建筑結構,塔身通高28.7米,塔身有些傾斜,底層塔門向南,二至七層每面均用磚砌出隱柱,柱頭有平枋,把每面分為三開間.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周公廟
周公廟位于歧山縣城西北6.5公里的鳳凰山南麓,東、西、北三面環山,唯南邊與平地相接,狀如簸箕,風景秀麗,《詩經》中描述此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因此,后世人稱這里為“古卷阿”,《竹書紀年》載:成王三十三年,周成王曾率文武游于卷阿。可見,早在西周初期這里已是王室貴族的游樂場所。
周公廟建于唐初武德年間,高祖李淵為了緬懷周公的勤政德賢,下詔在古卷阿為周公建祠立廟,始稱周公祠。唐以后,逐漸擴大,并輔伺姜太公、召公、姜嫄、后稷等先周歷史人物。
周公廟風景名勝區規模宏大,現存古建筑三十多座,唐柏漢槐多株,是寶雞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我國古代建筑群。從古至今,這里一直是人們的游覽場所,歷史上韓愈、蘇軾、康海等許多文人墨客曾來此游覽抒懷,留下了140多首游覽詩文和30多通碑石。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金臺觀
寶雞有個金臺觀,離天只有三尺三
金臺觀位于寶雞火車站后面的陵原山腰上,是一組洞窟式道觀。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 陜西古塔[2]――長安、戶縣、周至、眉縣、歧山、寶雞](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