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所說的陽氣是由先天之精氣、水谷之精氣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組成的。先天之精氣其實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腎。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溫煦、照耀著全身,滋養著人體的陽氣。養好腎,才能保障人體氣血暢通,陽氣充足。因此,養陽一定要先養好腎。 如果說生命是一棵大樹,那么腎臟就是樹根。對于腎臟,中醫里永遠只存在著補,從沒有瀉的說法。不能給腎臟撤火,更不能滅火,只有通過不斷地、適度地添加“燃料”,才能讓腎火燒得長久而旺盛。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補腎的藥品、保健品,看得人眼花繚亂。但是,補腎也有講究,不要盲目。大家都知道“亡羊補牢”的故事,羊丟了,首先應該想到的是把羊圈補好,而不是再買幾只羊回來。補腎也是一樣,首先要保住現存的,然后再想怎么去補,不要一邊補,一邊繼續大量地消耗,這樣是沒有用的。所以,補腎首先是固攝元氣,每天吃好、睡好,心情愉快,也是一種保護。 具體說來,養腎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節制性生活 在中醫的抗衰老、保健康的理論中,常把保護腎精作為一項基本措施。對此,前人早有它論:“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當閉固而勿泄。”總的意思是對房事要有節制,既要節而少,又要宜而和。只要做到節欲保精,就會陰精盈滿,腎氣不傷,精力充沛,從而有利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2、調暢情志 “恐則傷腎”。只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則腎氣不傷。腎氣健旺,五臟六臟得以溫煦,功能活動正常,身體才能健康。 3、愛護脾胃 養腎一定要重視對脾胃的調養,平時應當對食物合理調配,烹調有方,飲食有節,食宜清淡,葷素搭配,忌食穢物,食后調養。只要脾胃不衰,化源有繼,腎精得充,精化腎氣,自然健康長壽。 4、起居有常 古人曾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護腎法則。陽者腎氣也,陰者腎精也。所以在春季,應該是“認臥早起,廣庭于步”,以暢養陽氣;在夏季應該是“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以溫養陽氣;在秋季,應該是“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以收斂陰氣;在冬季,應該是“早臥晚起,必待正光”,以護養陰氣。若能做到起居有常,自然精氣盛,腎氣旺,能夠達到抗衰老、保健康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