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八 正 散

     學中醫書館 2014-01-14
    八 正 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 . [異名] 八珍散(《世醫得效方》卷16)、八正湯(《宋氏婦科》)。 [組成] 車前子 瞿麥 篇蓄 滑石 山梔子仁 甘草炙.木通 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 . [用法] 上為散,每N--錢(6g),水一盞,人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后臨臥。,'SJL量力少少與之(現代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3服)。 [功用]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主治] 1.濕熱淋證 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小便渾赤,甚或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干,舌苔黃膩,脈滑數。 2.心經熱毒證。口渴引飲,煩躁不寧,目赤睛痛,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諸證,皆系濕熱蘊于下焦膀胱所致。《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亦用“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膀胱乃津液之腑,吳謙說:“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三焦之職也。受藏津液,氣化能出,膀胱之職也。若水道不輸,則內蓄喘脹,外泛膚腫,三焦之病也。若受藏不化,則諸淋澀痛,癃閉不通,膀胱之病也”(《醫宗金鑒》卷29)。濕熱阻于膀胱,膀胱氣化不利,則見尿頻尿急,溲時澀痛,..淋瀝不暢,小便渾赤,甚或癃閉不通,小腹急滿。邪熱內蘊化毒,挾濕熱上蒸。津液被灼,則口燥咽干,口渴引飲,目赤睛痛,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煩躁不寧。苔黃脈數,亦為濕熱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集多味清熱利水通淋藥于一體,著重于“清”、“利”、“通”,乃治熱淋之常用方,亦治石淋、血淋。方中以瞿麥、篇蓄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為君藥。其中瞿麥“苦寒,降心火,利小腸,逐膀胱濕熱,為治淋要藥”(《本草從新》卷3),并能兼走血分, 活血以通淋。萹蓄利水通淋,尤對濕熱淋證較好。木通、滑石、車前子、梔子清熱利濕通淋,共為臣藥。其中木通苦寒清熱利水,宣通濕滯,利九竅,除郁熱,導小腸之熱下行;滑石性寒沉降,善能滑利水道,使濕熱既滲,渴即自止;車前子利水通淋而不傷氣,水道利則清濁分,故《醫方考》卷4云:“木通……通其滯”,“車前、滑石滑其著。” 熱盛成淋,單用上述利水通淋之品,清熱之力似有不足,故以梔子、大黃為佐,清熱瀉火,導濕熱下行。其中梔子清泄三焦濕熱,走氣分以除邪熱,人血分以涼血止血,既可治熱淋,又可治血淋;大黃泄熱降火,清利濕熱,清血分實熱,活血止血,對氣病及血,熱迫血溢之“鼻衄”、“血淋”,可奏清熱活血止血之功,使已成之瘀血下行,未溢之血寧謐。吳謙說:“重者,熱已結實,不但痛甚勢急,而且大便亦不通矣,宜用八正散兼瀉二陰,故于群走前陰藥中,加大黃直攻后竅也”(《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卷 4)。“大黃、山梔瀉其秘”(《醫方考》卷4)。炙甘草甘緩止痛,防諸藥苦寒傷胃,并能調和諸藥,用梢則可引藥力直至前陰,使藥物主要作用于膀胱和尿道,為使藥。用法中加燈心草味淡氣輕,清心瀉火,導熱下行。全方共奏清熱瀉火,利水道通淋澀之效。上述藥物除能治下通淋外,亦兼清中上部病位的熱毒:木通、瞿麥、燈心草兼能瀉心火,車前子兼可清肺熱,梔子清利三焦,大黃通暢腑氣,導泄瘀熱。諸藥相伍,雖以治下焦為主,實則三焦皆可清利。所以本方可用于“抬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 . 本方以八味清熱利水通淋之藥等量共為散劑應用,故名“八正散”。 [類方比較] 八正散與導赤散都是治療熱淋的常用方劑,主要作用均是清熱利水通淋。八正散清熱利水通淋之力較強,偏于治下,無養陰作用,適用于濕熱下注,蓄于膀胱,濕與熱邪均重之熱淋,小便頻數,赤澀熱痛,淋瀝不暢。導赤散清熱利水通淋作用較弱,偏于清心火,有養陰作用,適用于心經熱盛,移熱小腸所致之口糜口瘡,小便赤澀熱痛,病情較輕。 八正散與小薊飲子均以苦寒通利之品為主組成,同具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之功,主要用治下焦熱結之小便赤澀熱痛,淋瀝不盡。但小薊飲子以小薊、生地、藕節、蒲黃涼血止血藥為主,配以滑石、木通、淡竹葉、梔子利尿通淋,當歸養血和血,全方以涼血止血為主,清利之中寓以滋養,尤宜于熱結膀胱,損傷血絡所致之血淋、尿血。八正散集瞿麥、篇蓄、木通、滑石、車前子諸多利水通淋之品清利濕熱,伍以梔子、大黃清熱瀉火,導熱下行,全方苦寒通利,以清利濕熱為主,無補益之功,適用于濕熱內蘊膀胱之熱淋。.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適宜于膀胱濕熱證,以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舌苔黃膩,脈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朱震亨云:“治膀胱不利為癃,癃者,小便閉而不通,八正散加木香以取效,或去滑石亦可”(《丹溪心法》卷3)。方中加木香有很重要的臨床價值,一者木香辛香溫散,有助于膀胱氣化,二者在大隊苦寒泄降之品中,加木香溫運,可防寒凝傷陽之弊。 .、 臨證凡淋證屬于濕熱者,均可用八正散。血淋可加大薊、小薊、白茅根、石韋以涼血止血。石淋澀痛,可加金錢草、海金沙、琥珀、冬葵子以化石通淋。膏淋小便混濁, 可加萆薢、石菖蒲以分清化濁。熱毒熾盛;發熱寒戰宜加蒲公萊、金銀花以清熱解毒。腰痛者,可加牛膝補益肝腎兼通淋。濕熱帶下,色黃味腥,腰腹脹痛,口苦咽干,可加蒼白術、黃芩、薏苡仁以消除濕熱。 . ,, . 3。本方現常用于治療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道結石、急性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產后及術后尿潴留、絲蟲病、乳糜尿等屬濕熱下注者。 [使用注意] 。 工.本方為苦寒通利之劑,多服會引起虛弱證候,如頭暈、心跳、四肢無力,胃納欠佳等,故宜于實證,若虛弱者慎用。 ., . 、 、 2.因方中含有諸多通利之品,故孕婦慎用。 [源流發展] 我國古代治淋方劑為數眾多,如明代《普濟方》小便淋秘門和《醫方類聚》諸淋門,均收集了大量的治淋效方,而治療熱淋的最著名方劑,當推八正散。該方最早載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云:“八正散,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干口燥,大渴弓|飲,心忪面熱,.一煩躁不寧,目赤睛痛,’唇紅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熱淋、血淋,并宜服之。”在該方問世之前,具有清利作用的方劑已有很多,如《太平圣惠方》之三首木通散,一首由木通、赤茯苓、車前葉、滑石、瞿麥組成,主治傷寒后下焦熱,小便不通三二日(載于卷、72);一首由木通、車前子、石韋、瞿麥、赤茯苓、石燕組成,主治小便難,澀痛,所出不多,令身體壯熱(載于卷58);還有一首由木通、葵子、茅根、榆白皮、瞿麥、火麻仁、貝齒、滑石、甘草組成,主治婦人五淋(載于卷72)。’三方均由利水通淋之品如瞿麥、木通、滑石、車前子等組成。該書卷13中之瞿麥散更在利水通淋的基礎上加入清熱藥和瀉下藥如梔子、黃芩、大黃、樸硝之類,與八正散的組方結構尤為相似,原文云:“治傷寒,小便不通,尿血澀痛,宜服瞿麥散方。瞿麥三分,車前根三分,木通一兩,.梔子仁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黃芩一兩,川升麻一兩,牽牛子三分,,、微炒,滑石半兩,lllSb硝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右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人蔥白二莖,燈心半束,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通利為度。”與八正散相比,組方中少篇蓄,多黃芩、升麻、牽牛子、樸硝,車前用根而不用子,兩方有八味藥相同,且均為散劑。可見,八正散脫胎于瞿麥散。 . 八正散問世以后,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廣為應用,并結合自己的心得隨證化裁,進而形成了新的方劑。例如,為防止清利太過,根據朱震亨加木香的經驗,.、吳昆在《醫方考》卷4專列八正散加木香湯,并闡述了加木香的機制:“取其辛香,能化氣于中”。與八正散同名的方劑在古代醫籍中亦非罕見,具體有:①《痘疹全書》.卷上之八正散,由木通、赤茯苓、滑石、甘草、連翹、升麻、豬苓、淡竹葉、瞿麥、燈心組成,主治痘疹,小便不通。此方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八正散均應用了木通、滑石、甘草、瞿麥、燈心,而后者瀉火通淋作用更甚。②《萬氏家傳片玉痘疹》卷3之八正散,由大黃、滑石、甘草、赤芍、瞿麥、車前子、木通、赤茯苓、篇蓄組成,用燈心、水竹葉引,主治痘疹發熱,小便不通。此方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八正散均應用了大黃、滑石、甘草、瞿麥、車前子、木通、篇蓄、燈心,二方作用基本相同。③《癥因脈治》卷4之八正散,由瞿麥、滑石、山梔、木通、甘草、車前子、澤瀉、赤茯苓、淡竹葉組成。主治濕熱痢,無表邪,腹痛后重。此方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八正散均能清熱利濕,但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方藥力更甚,且主治有明顯區別。④《癥因脈治》卷4另一八正散由瞿麥、滑石、木通、篇蓄、甘草、車前子、山梔、赤茯苓組成,主治二便皆滯,此方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八正散相比較,唯方中赤茯苓易大黃,作用基本相同。此外,八正散原本治“一切蘊毒”,所以后世亦有在此基礎上加味治療熱毒證者,如徐春甫于本方加赤茯苓、黃芩用治“小兒胎熱,諸熱腸腑閉澀,瘡毒丹斑。母子同服”(《古今醫統大全》卷88)。 從現代應用方面來看,八正散已成為治療濕熱下注之淋證或癃閉的主方。治療泌尿道結石,多在此方基礎上加用排石通淋藥,如石韋、金錢草、海金沙、琥珀、冬葵子等,以加強其排石通淋之效;下焦濕熱蘊毒,發熱形寒者,配伍清熱解毒藥,常選用蒲公英、金銀花、金錢草、半枝蓮、牛膝等,以加強清熱解毒作用;濕熱既久損傷正氣者,配伍補益藥如黃芪、白術、當歸、白芍等,既能扶助正氣,又防八正散通利過甚損正。濕熱下注兼氣滯血瘀者,多配伍行氣活血藥,如赤芍、牛膝、琥珀、檳榔、王不留行等,以加強通淋止痛作用。對于下焦濕熱挾瘀血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兩首五淋散方分別由赤茯苓、當歸、甘草、赤芍藥、山梔子仁和木通、滑石、甘草、山梔仁、赤芍藥、茯苓、淡竹葉、山茵陳組成,均配伍有活血化瘀,以加強其止痛的作用。 從歷代對八正散的使用情況分析,原方中的滑石、瞿麥、篇蓄、車前子、甘草多保留而常去大黃、梔子,這是因為大黃雖可泄熱,但主要作用乃攻下通便,不宜久用,梔子也能通導大便,張仲景所說病人舊微溏者,禁用梔子豉湯即其例證。 八正散傳統為散劑,現代主要作為湯劑應用,還有制成合劑應用者,如八正合劑 (四川省藥品標準,1985年版)。 [疑難闡釋] , 1.關于方中大黃 大黃乃攻下通便藥,俗號將軍。是方在應用大量的利水通淋之品的同時配伍大黃,有如下幾方面意義:①前后分消。濕熱下注致膀胱功能失常,溺時疼痛,或癃閉不通,此時既取大黃清利濕熱走前陰,又取大黃通導大便走后陰,前后分消,更利于濕熱病證的消除。關于本品走前陰利濕熱之功,前人早有論述,如《日華子本草》云:“利大小便”;《主治秘要》云:“除下焦濕”。現代研究表明,大黃的有效成分有利尿作用“j。②瀉火解毒,引熱下行。大黃有較強的清熱瀉火解毒作用,長于通降下行,凡濕熱膠滯或“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大黃既能增強其它藥物清利作用,也能降瀉火熱,為治“一切蘊毒”的良藥。③涼血止血。八正散原方中的大黃 “面裹,煨,去面,切,焙”,此種炮制法可加強大黃涼血止血之功,如果熱迫血溢,尿中帶血,利用大黃清熱活血,涼血止血,可使已瘀之血下行,未溢之血寧謐,故是方能治血淋。④上病下治b從《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述八正散的適應證來看,有“咽干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一派火熱毒盛之象,此時應用大黃,兼有釜底抽薪,上病下取之妙,方中同時又配梔子,可導泄三焦之熱,增強瀉火解毒之功。從原書所載八正散的主治來看,并無大便秘結之癥,可見大黃用在本方主要是取“以下為清”之意。 2.關于八正散的主治證 從原書來看,本方專為“治積熱”而立,原治“一切蘊毒”,且主要是“心經邪熱”。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積熱已久,心經熱盛,熱毒上攻,故見咽干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 喉腫痛。方中所用藥物主要為清心經熱邪之藥,如木通、梔子、大黃、瞿麥、甘草、燈心。因此《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應用八正散主要還是針對心經邪熱毒盛之證的。宋代以后,醫家體會到不少清熱解毒藥較八正散方中藥物力量更強,故用八正散治療“一切蘊毒”者漸少,而以其治療小便赤澀者增多。從現在對八正散的使用情況分析,則主要用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這是因為該方具有良好的利水通淋作用,而濕熱病證位于下焦者,非清利不可。 [方論選錄] 1.汪昂:“此手足太陽、手少陽藥也。木通、燈草,清肺熱而降心火,肺為氣化之源,心為小腸之合也。車前清肝熱而通膀胱,肝脈絡于陰器,膀胱津液之府也。瞿麥、席蓄,降火通淋,此皆利濕而兼瀉熱者也。滑石利竅散結,梔子、大黃苦寒下行,此皆瀉熱而兼利濕者也。甘草合滑石為六一散,用梢者,取其徑達莖中,甘能緩痛也。雖治下焦而不專于治下,必三焦通利,水乃下行也。”(《醫方集解。利濕之劑》) 2.吳謙,等:“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三焦之職也。受藏津液,氣化能出,膀胱之職也。若水道不輸,則內蓄喘脹,外泛膚腫,三焦之病也。若受藏不化,則諸淋澀痛,癃閉不通,膀胱之病也。經曰:陰無陽無以生,陽無陰無以化,故陰陽偏盛,皆不生化也。陽盛陰虛,而膀胱之氣不化為病者,通關丸證也。陰盛陽虛,而膀胱之氣不化為病者,腎氣丸證也。此關乎氣化陰陽之為病也。經曰:下虛則遺尿。又曰:膀胱不約為遺尿。經曰:胞移熱于膀胱則癃。又曰:膀胱不利為癃,故虛而寒者,藏而不能約;實而熱者,約而不能出也。膀胱氣虛,無氣以固,則藏而不約不禁,遺失之病生,補中固真湯證也。膀胱氣熱,壅結不行,則約而不出,淋澀癃閉之病生,八正五淋散之證也。此不全關乎氣化,而又關乎虛寒、實熱之為病也。八正、五淋皆治淋澀癃閉之藥,而不無輕重之別。輕者,有熱未結,雖見淋澀尿赤、豆汁、砂石、膏血、癃閉之證,但其痛則輕,其病不急,宜用五淋散單清水道,故以梔、苓清熱而輸水,歸、芍益陰而化陽,復佐以甘草調其陰陽,而用梢者,意在前陰也。重者,熱已結實,不但痛甚勢急,而且大便亦不通矣,宜用八正散兼瀉二陰,故于群走前陰藥中,加大黃直攻后竅也,丹溪方加木香,其意亦以氣化者歟。”(《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卷4) 3.吳儀洛:“朱丹溪曰:小便不通,有熱,有濕,有氣結于下,宜清,宜燥,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不因肺燥,但膀胱有熱,則瀉膀胱,此正治也。如因肺燥不能生水,則清金,此謂隔二。如因脾濕不通而精不升,故肺不能生水,則當燥脾健胃。此謂隔三……實熱,當利之,或八正散,蓋大便動則小便自通矣。”(《成方切用》卷7) 4.徐大椿:“熱郁心經,不得施化,而膀胱氣閉,故濕熱不消,而小便不通,或淋或脹焉。瞿麥利小便以通淋,大黃導積熱以寬脹,車前子利水降肝火,山梔仁清火利三焦;木通利小腸降心火,滑石利膀胱清水源;,篇蓄利水通閉,草梢緩中達下也。加燈心降熱利水,則蘊熱自解,而大便先通,小便無不利。此通利降熱之劑,為濕壅熱結溺尿之專方。”(《徐大椿醫書全集。雜病證治》卷1) “熱結膀胱,不能化氣而水積下焦,故小腹硬滿,小便不通焉。大黃下郁熱而膀胱之氣白化,滑石清六腑而水道閉塞自通,瞿麥清熱利水道,木通降火利小水,篇蓄瀉膀胱積水,山梔清三焦郁火,車前子清熱以通關竅,生草梢瀉火以達莖中。為散,燈心湯 煎,使熱結頓化,則膀胱肅清而小便自利,小腹硬滿自除矣。此瀉熱通竅之劑,為熱結溺閉之專方。”(《徐大椿醫書全集.雜病證治》卷7) 5.費伯雄:“此方治實火下注小腸膀胱者即可,若陰虛挾濕火之體,便當去大黃,加天冬、丹參、丹皮、琥珀等味,不可再用大黃以傷其元氣。”(《醫方論》卷3) 6.張秉成:“夫淋之為病,雖有多端,其辨別不過虛實兩途,若有邪而實者,其來必痛。或濕熱,或瘀血,有邪證脈可據者,悉從膀胱溺道而來;若不痛而屬虛者,由腎臟精道而來,蓋前陰雖一,內有兩竅,一為溺竅,一為精竅。故淋之一證,無不出于腎與膀胱也。然膀胱一腑,有下口而無上口,其水皆從大小腸之分別清濁,而下滲為溺,則知濕濁瘀血,亦由此處而滲入膀胱為病焉。故此方以大黃導濕熱直下大腸,不使其再人膀胱,庶幾源清而流自潔耳。其既蓄于膀胱者,又不得不疏其流,以上諸藥,或清心而下降,或導濁以分消,自然痛可止,熱可蠲,濕熱之邪,盡從溺道而出矣。”(《成方便讀》卷3) [評議] 八正散原治“一切蘊毒”,主要用于“心經邪熱”,由于方中配伍大隊清利濕熱之品,亦兼治濕熱下注,小便淋澀作痛者。從組成分析,方中既有偏于清氣分濕熱者,如滑石、車前子、篇蓄、甘草、燈心草,亦有偏于涼血清熱者,如木通、瞿麥、大黃、梔子。除歸膀胱經外,尚有能人心、肝、三焦等經者,所以汪昂說雖治下焦而不專于治下。原方是以各藥等量而設,臨證則可根據病邪偏重不同,濕熱多少而靈活增損。方中配伍大黃,既能導濕熱從膀胱而出,又能直下大腸,分消濕熱,此藥氣與血俱清,濕與熱兼治,前陰與后陰均利,乃方中妙藥也。張秉成認為大黃導濕熱直下大腸,源清而流自潔。吳儀洛認為大便動,則小便自通;吳謙認為八正散兼治二陰,然結合臨床應用八正散的體會來看,通便只是大黃的作用之一,大黃本身亦走前陰去濕熱。徐大椿說大黃下郁熱而膀胱之氣白化亦不無道理。朱震亨于方中加用木香,吳謙認為是取其氣化作用,有一定道理。徐大椿稱此方為治濕壅熱結溺閉之專方,此說雖有理,但不能否認本方亦治“一切蘊毒”。然本方畢竟為清利之劑,宜于濕熱下注者,若因虛中挾實,或實中挾虛者,則不宜單獨使用。 [驗案舉例] 1.淋證 《張聿青醫案》卷13:王左。由發熱而致溲結不爽,甚至帶出血塊。此熱結膀胱,高年之所忌也。細木通、滑石塊、牛膝梢、赤豬苓、丹皮、車前子、甘草梢、澤瀉、瞿麥、淡竹葉,上沉香三分,西血珀四分,二味研細先調服。 按語:此案系年高之人,辨證因熱結膀胱而致,小便帶血塊,且小便不暢,故以通淋利濕清熱之品,配伍祛瘀通竅之琥珀,投之獲效。 2.臌脹 《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第一冊:某男,48歲。因肝硬化腹水人院。現腹脹如鼓,腹膚光亮堅硬,腳腫如斗,近一月。鞏膜微黃,小便深黃,大便澀少色 黑,一日七八次,渴甚,平日嗜酒,脈弦數。屬陽盛肝熱。大黃20g,滑石12g,篇蓄 12g,木通9g,瞿麥12g,車前子12g,茯苓12g,澤瀉12g,豬苓12g,白術9g,甘草 4.5g,丑牛末12g(一次空腹吞下),梔子9g。藥盡6劑,腹較輕松,大便日約10次, 量不多。服藥至9劑,小便轉長,腹雖大已不覺脹,大便越瀉精神越爽,渴甚。服藥至 12劑加元參、生地各20g,腹部逐漸消軟。但大便一日六七次,因此,每日加服丑牛末 12g(并原有的共24g,分兩次吞服)再服6劑,每日瀉近20次,量多,不但不覺頭 昏,而且每瀉一次精神又覺爽快些。照原方又服藥6劑,至此,小便多而長,大便一日十七八次,腹水已完全消失。患者自訴無不適,神爽食增,遂去丑牛,減大黃為9g,加當歸、白芍各12g,服上方藥8劑后,恢復如常而出院。 按語:本案系陽盛實熱證。濕熱酒毒,彌漫三焦,充盈內腑,病勢鴟張,非大肆攻下不能挫折病勢,故重用大黃、丑牛連續攻瀉24日,腹水始消。后又加用扶正之品,使正氣內存,諸證消除。 3.下疳 《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第一冊:某男,37歲。患者不慎將龜頭戳破,因而發炎,龜頭及陰莖紅腫,繼而潰破溢膿,今已月余,曾注射大量抗生素未愈,現發熱,體溫38℃,陰莖潰爛,溢膿,痛如火燎,口干而苦,小便黃赤,兩側腹股溝可捫及腫大之淋巴結,脈數,舌苔黃。此系肝腎濕熱,染毒而成,治宜清熱解毒,泄火利濕。篇蓄12g,瞿麥12g,生梔子9g,車前子9g,木通6g,大黃9g,牡丹皮9g,鹽炒黃柏9g,澤瀉9g,竹葉心6g,滑石30g,甘草梢6g。另用洗藥熏洗患處:羌獨活各 9g,荊防各9g,白芷9g,苦參12g,威靈仙9g,生艾葉30g,蔥須根7個,日3--5次。服藥后二便通利,熱已退,腫消痛平,溢膿亦瘥。以原方去大黃、竹葉心,加銀花30g 繼服,共服藥6劑,熏洗2劑,痊愈。 按語:本病系由肝腎積熱,外感風邪,染毒所致。用八正散清利濕熱,通泄二便,以瀉火毒,外用洗藥以祛風邪,內外兼治,故能速愈。 4.泌尿系結石 《浙江中醫雜志》(1965,1:23):某男。西醫經X線攝片診斷為右腎結石,結石有小指節大,呈棱角狀。中醫診斷見患者有陣發性腰痛,疲乏,大便秘結,小便出血,口苦,脈遲緩而沉實,舌苔白質紅,乃膀胱濕熱。用八正散意參考朱丹溪加木香的方法予以增減。金錢草、篇蓄各15g,生地、瞿麥、滑石、海金沙各12g,生梔子、牛膝、車前子各9g,大黃6g,木香、木通、甘草梢各4。5g。經用上方隨證加減,斷續服藥20劑,終于排出一枚大結石,諸癥告愈。 《浙江中醫雜志》(1983,2:59):某男,22歲。腰痛陣發,近來加劇,尤以勞動后為甚,痛劇時放射至少腹、陰莖,經X線攝片顯示右腎區有2粒0.5cmX 1.5cm的結石陰影,自覺神疲乏力,面色欠華,時出冷汗,小便短澀色赤,舌質紅,苔薄白,脈細緩。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屬濕熱耗傷正氣,久利損傷陰液,擬八正散去大黃加黨參、黃芪、生地以益氣養陰。5劑后精神轉佳。再加牛膝、地龍,3劑后排出2粒黃豆大小結石。嗣后腰痛不作,小便如常,諸恙悉瘥。 按語:以上兩案結石病例,辨證均屬濕熱為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八正散主治病證中提到:“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因結石損傷血絡,故表現血淋、小便出血。八正散清熱利濕通淋,對消除濕熱病證尤有效驗,且排石作用好,故二案用之能夠獲效。 5.前列腺炎 《新醫學》(1975,5:263):某男,50歲。面色蒼白,尿急,小便困難呈點滴狀,尿道灼痛已有兩天,今晨小便不通,尿急,下腹脹痛難忍,大便于結,舌質紅,苔白厚,脈弦滑。外科診斷為前列腺肥大合并感染。乃濕熱壅結下焦,治宜清熱散結,通陽利水。木通、車前子、梔子、甘草、瞿麥、篇蓄各9g,大黃6g,滑石25g,肉桂3g炯服,北芪15g,黃柏6g。連服2劑,大小便已通,尿急,尿痛減少,睡眠好轉,舌質淡紅,苔根黃厚,脈弦細。再以上方去大黃加白術12g服5劑,原有癥狀消失。改用健脾滲濕,養血活血的方法告愈。 按語:現代醫學所說前列腺炎多屬中醫淋證范疇,尤以濕熱型多見,本案即由濕熱壅結下焦而致。投以八正散加味清利下焦,使小便暢利,故而獲愈。 6.精神性多飲多尿 《湖南醫藥雜志》(1983,2:44):某女,32歲。燥渴多飲,小溲日四、五十行,尿常規、蝶鞍照片、血常規及相關生化檢查均無異常,診為精神性多飲多尿證,神經官能證。消瘦,面色不華,少氣神疲,口干引飲,小溲半小時一行,腰臀重墜,小腹脹滿,舌邊尖紅,苔薄黃,脈象細數,投知柏地黃湯及補中益氣丸無效。現舌燥咽干,口苦口臭,小腹迫脹,尿頻愈甚,大便秘結,舌紅苔黃根膩,脈細數。擬八正散加減:瞿麥12g,篇蓄12g,石韋lOg,澤瀉lOg,車前子12g,枳殼12 g,丹皮 10g,滑石18g,黃柏lOg,山楂10g,甘草梢3g。3劑,病十去其六,小溲日僅10余次,惟苦便結,苔薄黃,脈滑緩。效不更法。大黃lOg,篇蓄12g,瞿麥12g,丹皮 lOg,澤瀉lOg,車前子lOg,茯苓15g,滑石18g,牛膝lOg,山楂lOg,甘草3g。3劑后多飲多尿癥狀消失而告痊愈。 按語:本病以多飲多尿為主癥,屬消渴范疇。消渴病以燥熱偏盛,陰津虧耗為多見,其治以養陰清燥,滋其化源為宗。作者根據患者尿頻尿急,口臭便秘,多言煩惱等癥,辨證為膀胱濕熱,不囿于滋陰大法,而施以八正散加減,對其下焦濕熱引而竭之,不期竟克。 7.磺胺結晶所致“石淋”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85,9:536):某男,54歲。因患急性布氏桿菌病,服磺胺嘧啶,每6小時1次,每次工g,連服3日后,出現雙側腰痛,尿頻,尿急,尿痛,并出現肉眼血尿,日尿量為50—lOOml,偶有肉眼可見磺胺結晶排出,呈急性病容,呻吟不安,雙腎區叩擊痛,輸尿管區壓痛,排尿時尿液有中斷,尿檢紅細胞(++++),磺胺結晶(+)。用0.25%普魯卡因60ml雙側腎囊封閉療效不佳,癥狀逐漸加重,日尿量80m1,呈血尿,脈弦數,舌苔薄黃。診斷為“石淋”,宜清熱瀉火,涼血利尿,利濕通淋。車前子18g,木通15g,瞿麥、篇蓄各30g,滑石15g,梔子lOg,大黃8g,白茅根lOOg,甘草6g,玉米須150g,元胡18g,川楝子 12g,金錢草50g。服藥90分鐘后排血尿830ml,并排出大量白色透明結晶,2小時后又排尿750m1,尿色逐漸清淡,隨之排出透明結晶顆粒數十個,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消失,連服3劑痊愈。 按語:本案因服磺胺后致磺胺結晶,屬“石淋”范疇,同時因血絡損傷而見血尿,故投八正散以清熱瀉火,涼血通淋。診斷明確,用方恰當,故只投3劑即獲愈。 8.血尿 《江蘇中醫雜志》(1986,2:22):某男,43歲。小便中出現血塊1年3個月,時有時無,多次尿檢紅細胞+一++++不等,經膀胱鏡、泌尿系X線平片、造影檢查,都未見病理性損害,無腰痛,腹痛和浮腫,小便利,舌質紅,苔薄白,脈細。治以木通15g,車前子(包)、篇蓄各lOg,甘草5g,瞿麥、山梔各lOg,燈心草3g,琥珀(分吞)3g,鮮茅根30g,水煎,日服1劑。服15劑,尿中血塊消失,鏡檢紅細胞 (一)。 按語:本案經西醫多方檢查原因不明,中醫辨證系濕熱積聚膀胱和心火下移,熱傷血絡,故以八正散清熱寧絡,熱清則血不妄行而達止血之效。 9.肛腸病術后尿潴留 《中醫藥學報》(1987,2:53):某女,35歲。因混合痔在骶 麻下行切除術,手術次日刀口疼痛,小腹脹滿,尿頻,尿急,排尿痛,尿色黃赤,面色 萎黃,食少納呆,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滑,尿常規檢查無異常所見,用清熱利濕健 脾法。車前30g,木通30g,篇蓄25g,瞿麥20g,甘草梢15g,黃芪lOg,白術15g,茯 苓15g,陳皮lOg,黃柏15g。服2劑后,腹脹緩解,尿量增多,但尿道澀痛。加川芎 15g,丹皮lOg。2劑后,排尿通暢。 [臨床報道] 一、內科 (一)泌尿系統疾病 1.腎炎 以八正散治療腎炎u例。基本方:木通15g,車前子50g,篇蓄9g,大 黃6g,滑石9g,甘草梢3g,瞿麥9g,梔子9g,燈心草15g。血壓增高者加杜仲9g,桑 寄生9g,白芍6g;水腫消退不顯者,可加茯苓50g。結果:痊愈4例,癥狀及體征消 失,尿血及腎功能檢查均正常;顯效5例,水腫癥狀消失,尿尚有蛋白等變化;有效2 例,水腫減輕而尿檢查如故。服藥最少者4劑,最多15劑cx。 2.腎盂腎炎 以八正散加減治療腎盂腎炎67例,均有不同程度發熱,小便頻數, 灼熱澀痛,腎區叩痛,大便秘結,口干口苦,或惡心嘔吐,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浮 數或滑數。結果:治愈54例,臨床癥狀消失,尿檢正常,尿菌培養2次均為陰性;臨 床治愈5例,臨床癥狀消失,尿檢正常,尿菌培養尚未轉陰;無效8例,臨床癥狀及尿 檢均未見好轉13J。 另以八正散為主治療腎盂腎炎70例,按中醫辨證均屬濕熱蘊結,均有不同程度的 惡寒發熱,小便頻數灼熱,腰痛,大便秘結,口干口苦,惡心嘔吐,舌質紅,苔薄黃或 黃膩,脈浮數或滑數。基本方:篇蓄20g,瞿麥20g,木通20g,大黃lOg,車前子lOg, 山梔lOg,甘草lOg,并隨證加減。治愈40例,臨床癥狀消失,尿檢正常,尿細菌培養 2例均為陰性。好轉26例,臨床癥狀消失,尿檢正常,尿細菌培養尚未轉陰。無效4 例,臨床癥狀及尿檢均未見好轉。 3.淋病 以加味八正散治療淋病性尿道炎48例,均經尿道分泌物涂片檢查找到革蘭染色陰性淋病雙球菌。處方:土茯苓30g,粉萆薢20g,蒼術15g,黃柏15g,車前子 15g,木通lOg,瞿麥15g,篇蓄lOg,梔子lOg,大黃lOg,滑石30g,甘草6g。伴有惡寒發熱,口苦者,加入柴胡、黃芩、金銀花;脘腹便秘者,加枳實,并重用大黃;小腹墜脹者,加烏藥、川棟子;小便黃赤,熱痛明顯者,加龍膽草、茯苓;尿中帶血,加大薊、小薊、白茅根;口干舌紅者,去大黃加生地黃、知母。結果:痊愈26例,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未找到淋病雙球菌,隨訪3個月無復發;顯效21例,癥狀、體征部分消失或減輕,實驗室檢查未找到淋病雙球菌;無效1例,經1—2個療程治療后,自覺癥狀未消失,實驗室檢查無好轉。總有效率97%,治療時間最短3天,最長10 天,平均6天。 另以八正散加味治療淋病17例。患者以尿頻、尿急、尿道灼熱疼痛,排尿不暢,尿道口紅腫并有膿稠狀分泌物為臨床主要表現,尿道口分泌物涂片染色均找到淋球菌。方用滑石15g,瞿麥lOg,篇蓄lOg,車前子15g,山梔15g,大黃8g,木通6g,蒲公英 30g,土茯苓30g,地膚子15g,甘草4g。痊愈者11例,癥狀與體征消失,化驗正常;好轉6例,癥狀與體征消失或改善。最多服藥20劑,最少5劑。 4.慢性前列腺炎 以八正散合滋腎通關丸治療慢性前列腺炎30例,病程半年至一年的12例,一年以上的18例,排尿困難,小便滴瀝的8例,尿頻尿急尿痛,小便白濁的22例。下腹氣墜,精神倦怠,加生黃芪以益氣升提;病情較長,腰酸腹痛,少腹拘急,加蓽澄茄、烏藥以溫陽散寒,助膀胱氣化;小便白濁,加萆蘚、石菖蒲以分清別濁。同時應用上述藥渣煎汁,熏洗會陰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鐘。結果全部有效,其中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小便白濁消失,前列腺液及尿常規檢查無膿細胞,判為痊愈占93.3%;自覺癥狀消失,尿膿細胞反復O一+之間,判為好轉占6.7%。 (二)新陳代謝疾病 痛風 治療本病15例,均為原發性痛風,高尿酸血癥。以八正散加減:瞿麥、篇蓄、海金沙各20g,滑石30g,石韋、金錢草各15g,大黃、車前草、木通、枳殼、甘草各10g。肝功能異常者,加茵陳30g,柴胡10g,赤白芍各15g,五味子10g;痛風性腎病者,加知柏地黃丸口服。經4周治療,9例尿酸降至正常范圍,6例下降30%以上,3例脂肪肝肝功能異常及8例因用別嘌呤醇所致肝功能異常者均恢復到正常范圍, 7例痛風腎患者未發現明顯腎功能損害L8j。 二、婦科 妊娠水腫 以八正散加減治療妊娠腫脹36例。基本方:木通,12g,篇蓄、車前子 (包煎)、梔子、桑白皮各15g,瞿麥、海金沙各30g,甘草10g。惡心嘔吐者,加竹茹 15g,佩蘭、大腹皮各15g;身重無力者,加防己10g,黃芪30g;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者,加王不留行15g。治愈33例,癥狀及體征消失,各項檢查值恢復正常,隨訪半年無復發;好轉3例,尿蛋白降至(±),臨床諸癥狀明顯改善。治療最短工4天,最長者 50天。方中瞿麥是妊娠禁忌藥,清熱利水作用較強,故當腫脹消失大半,即可減量。 三、外科 尿路結石 治療尿路結石132例,所有病例均經X線、腹部平片、B超、造影或同位素確診,其中輸尿管結石98例,腎結石29例,膀胱結石5例,合并腎盂積水21例,腎功能不全6例,尿路感染23例。治以八正散加減:瞿麥30g,篇蓄15g,車前子15g,木通15g,滑石30g,梔子15g,金錢草30g,海金沙15g,雞內金15g。絞痛加白芍、續斷、桑寄生;血尿加白茅根、小薊;發熱者加銀花、蒲公英、柴胡。患者多在治療 3—6天后癥狀明顯緩解,其中結石排出者101例,經臨床檢查結石消失,排石率為 76.3%,排石最短6天,最長73天,平均40.7天。 [實驗研究] 1.對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影響 八正散既能清熱又能祛濕,體外雖無明顯的抑菌、殺菌作用,但能明顯地抑制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InC)凝集人的P型紅細胞和粘附尿道上皮細胞的作用,推測在尿道中只要有足夠的藥物濃度和足夠的作用時間,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就不能實現粘附,已經粘附到尿道上皮細胞的細菌,由于尿道上皮細胞很快地更新,隨著上皮細胞的脫落而脫落,不能再粘附到其它新生的上皮細胞,隨著尿流的清洗和尿道的蠕動而被排除到體外,這可能是八正散治療急性尿道感染的一個重要療效原理(1u。 通過電鏡觀察證實,八正散在體外或體內均有抑制UEC的P菌毛的表達作用,提示八正散去除UEC對尿道上皮細胞的粘附是通過抑制P菌毛的表達而實現的。 結合臨床實踐,提示使用八正散治療急性尿路感染必須達到足夠的療程,或同時使用有效的抗菌類藥物,才能徹底治愈,否則,在短程單獨使用八正散后,當尿中無八正散有效藥理成分存在時,尿道內殘留的UEC的P菌毛又會充分表達,粘附到尿道上皮細胞表面,細菌繁殖,引起新的復發性感染L1x。 研究發現UEC的P菌毛受細胞染色體基因編碼和控制,這些基因調控菌毛的合成或表達。UEC在八正散處理后,血凝現象消失,但轉種后的子代血凝現象又恢復,表明UEC在八正散處理后,編碼P菌毛的基因未發生改變,只是表型發生改變。由于菌毛是細菌粘附的物質基礎,菌毛的表達異常,、細菌粘附的作用將不可能實現,也不能寄居、繁殖和致病,八正散使UEC的P菌毛表達異常,提示只要有足夠的八正散的濃度存在,UEC就不能粘附到尿道上皮細胞而致病[.13J。 . 2.抗菌作用 用八正散煎劑和蓮萆知柏湯(半枝蓮、萆薢、知母、黃柏、蒲公英) 煎劑進行抗菌作用的實驗研究證明,蓮萆知柏湯對致病性大腸桿菌在1:8稀釋下仍有抑菌作用,而八正散1:4稀釋即無抑菌作用,蓮萆知柏湯對大腸桿菌的抑菌作用至少比八正散大一倍,而對變形桿菌的抑菌作用至少是八正散的16倍。對甲型副傷寒桿菌、福氏疾病桿菌2a等的抑菌作用,蓮革知柏湯也大于八正散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兩方都有較強的抑菌作用l”3。另用平板打孔法觀察了八正散對32株淋球菌的抑菌作用,表明本方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濃度31%,菌株~20mg/ml。 3.抗結石形成作用 應用zeta電位測量技術研究發現,加味八正湯(木通、車前子、瞿麥、篇蓄、滑石、甘草、山梔、大黃、雞內金、金錢草、海金沙、石韋)在體外能增加草酸鈣晶體表面zeta電位,具有抑制晶體聚集,防止草酸鈣結石形成的作用。藥液中大分子物質抑制晶體聚集的能力較強116J。 4.其它 八正散能增加輸尿管動作電位頻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在线人午夜剧场免费无码|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久久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精品| 熟女系列丰满熟妇AV| 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免费AV|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免费福利|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福利一区二区不卡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www永久成人网站| 国产良妇出轨视频在线观看| 91福利一区福利二区| 成午夜福利人试看120秒| 亚洲一二三区精品美妇| 免费日韩中文字幕高清电影| 不卡乱辈伦在线看中文字幕|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 日韩中文字幕V亚洲中文字幕| 日产高清砖码砖专区| 亚洲欧美卡通另类丝袜美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 国产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高清|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亚洲国产福利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偷拍|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日本高清在线天码一区播放|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