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廟建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 位于黃浦區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城隍廟原為金山廟(霍光行祠),供奉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明永樂年間(1403-1424),知縣張守約改建為城隍廟,明太祖敕封秦裕伯為上海縣城隍神,廟王祀奉秦裕伯并祀霍光,俗稱“前殿為霍,后殿為秦”。嘉靖十四年(1535)改建山門,知縣馮杉題“保障海隅”四字鐫刻山門石碑坊上。清代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年間有擴建。民國時期,該廟屢遭火災。民國15年重建大殿。1949年解放后,城隍廟幾次對各殿修繕清理,撤除一些雜亂神像,恢復正規道觀面貌。1966年城隍廟所有殿宇被改為他用。1995年春正式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