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來臨,火車依舊是中國人民回家過年的主要交通方式。在高鐵尚未普及之前,綠皮火車是火車“大軍”的主力。綠皮車是一種老式火車,速度因車型而異。但由于不裝空調(只有高原新型綠皮車帶有空調),綠皮火車的票價也因此極其便宜。綠皮車的外表是墨綠色,典型的有25B、23、22等系列的車底。 1月20日,網易新聞刊登90年代中國人坐綠皮火車的老照片。狹小擁擠的空間、一到夏天就能在列車四處可見的赤裸男子都勾起了人們對過去時光的回憶。2010年6月27日,最后一趟從北京開往上海的綠皮火車離開廊坊站,火車車迷們在廊坊站拍下了這一畫面。自此,京滬間唯一一趟“綠皮車”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盡管綠皮車令人難忘,但坐過綠皮車的旅客對它的印象未必美好。網友@北城源 看到這些綠皮火車的照片時就非常感慨,表示坐綠皮車經歷雖然難忘,但絕不會去刻意懷念:“我不懷念那個時候,只有些感慨。大概80年代初期開始吧,一直到90年代末,我每次上火車都要提前2個小時候車,擁擠混亂骯臟,有票都不一定能擠上車,上了車有坐票都不一定能坐,臥鋪坐滿人,座位擠滿人,我還睡過座位底,坐著的站著的幾站都上不了廁所,搶劫、盜竊、詐騙成風,過年前后買票極難,我是訂的計劃票。從98年開始能不坐火車我都爭取不坐火車了。” 1992年8月,四川廣安火車站南下的民工潮。由于人多車少,民工只好從車窗擠上車。周國強/FOTOE 1992年8月,四川廣安火車站南下的民工潮。由于人多車少,民工只好從車窗擠上車。周國強/FOTOE 從列車車窗探出頭來的旅客,臉上的笑容沖淡了旅途的困倦。王福春 1991年,從上海開往重慶的列車上,擠在過道的一個狹小空間里的一家四口。王福春 1995年,從武漢開往長沙的列車上,車廂太擁擠了,一位光膀子的男子竟然躺在了硬座座椅靠背上,為防止自己摔倒,他不得不用手抓住上面的行李架。王福春 1992年,從黑龍江省加格達奇開往古蓮的列車上,各自占了一張長椅睡覺的男女青年。王福春 1996年,從廣州開往成都的列車上,臥鋪上相擁而眠的夫妻。王福春 1995年,從齊齊哈爾開往北京的列車上,在寵物狗旁吃方便面的女青年。王福春 列車的臥鋪車廂內光著膀子只穿短褲聊天的男人。王福春 列車上打紙牌消遣的旅客。王福春 2003年3月,在河南洛陽開往鄭州的火車上,列車員正在向乘客推銷襪子。宏杰/FOTOE 2004年11月16日,火車路過福建漳州郭坑時,火車外的農民工在用竹桿撐起了香蕉、柚子等水果正在販賣。 圖為1995年8月28日,一名女孩舉著花歡迎到達北京的綠皮車,這輛列車載著參加聯合國婦女大會的代表。AP/Greg Baker 2010年6月27日,廊坊站,火車車迷們拍下最后一趟北京開往上海的綠皮火車離開廊坊站。自6月27日上海開1462次、6月28日北京開1461次起,列車更換為25G型DC600V直供電車底(新空調車)。京滬間唯一一趟“綠皮車”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4_01_26_202439.shtml
來源:網易新聞等
|
責任編輯:朱康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