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TMDS)通道的最大數據速率為1.65Gbps。對于邊沿速率如此高的(瞬變過渡時間低至75ps)的電信號,在接口和傳輸線設計中需要特別謹慎,以避免數據位失真或無法恢復。 斷線 不要在輸入或輸出傳輸線上留有任何斷線。這些斷線會為電信號流動、信號反射以及干擾發(fā)送信號提供路徑。通常,斷線會產生階躍瞬變,影響數據眼圖的開度(圖1)。 圖 1. 存在不必要斷線的PCB布局 改變數據線對兒的相差 不要試圖改變傳輸線對兒的相位偏移,須嚴格采用差分耦合傳輸線,使高頻信號即使在數據線出現拐角時也能保持相同的相位。電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信號保持同相(圖2)。 圖 2. 改變線對兒的相差 差分阻抗 設計TMDS傳輸線使其具有100Ω.的差分阻抗。通過耦合差分傳輸線,使“+” 、 “-”信號線上的信號保持同相,并保持負載匹配。仔細考慮線寬、引線間隔和電介質厚度,這些因素決定了差分數據線的特征阻抗。 串擾 差分傳輸線對兒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隔,間距(s)需大于電介質高度(h)的4倍,參見圖3。 圖 3. 通道間隔 可利用接地的金屬帶降低線對兒之間的串擾。金屬帶應通過過孔連接或“焊接”到地層。避免出現未連接到地層的半島型斷面,因為這樣的斷面如同一個天線,會產生特定頻率的共振(圖4)。 圖 4. 通道隔離帶 信號連接的靈活性 MAX3815的數據通道不必嚴格遵循TMDS發(fā)送器或接收器的規(guī)則或極性連接,只需保證MAX3815為“透明傳輸”即可。當然,TMDS發(fā)送器的CLOCK信號不能連接至MAX3815的數據輸入,必須將其連接至RXC_IN。同樣,MAX3815的RXC_OUT必須連接至TMDS接收器的CLOCK輸入(圖5)。 圖 5. 連接方案 背向終端匹配 背向終端匹配僅用于MAX3815驅動已知的接收器,并且已經完成測試的情況,以確保TMDS接收器能夠允許信號幅度的下降。 例如,背向終端匹配可能用于LCD監(jiān)視器的DVI輸入,這種情況下,MAX3815驅動一個特定的TMDS接收器,連接時可能通過了伸縮電纜和復接連接器,由于信號反射使信號幅度降低。采用200Ω的背向終端匹配會使MAX3815的輸出電壓衰減33%,但可改善系統(tǒng)的抖動性能(圖6)。 圖 6. 背向終端匹配振幅衰減 ESD保護 在MAX3815的輸出端使用共模扼流圈會明顯降低眼圖的開度。多數共模扼流圈是針對數據速率為480Mbps的USB或IEEE 1394信號設計的。由于TMDS信號工作在1.65Gbps, 傳輸速率高于480Mbps的4倍,因此需要極低電容的ESD保護,以保持TMDS的上升/下降時間。MAX3208E具有低電容、±15kV人體模式的ESD保護,用于保護高速數據信號線,所增加的寄生電容僅為2.6pF (典型值)。通過減小MAX3208E在電路板上所處位置的寄生電容,可進一步降低該電容。 電源濾波 適當的電源濾波可使MAX3815獲得良好的工作性能。如果PCB背面允許放置元件,可以采用一種較好的低電感電源去耦技術,既將電容放置在電路板的背面。電容的一端連接到底層裸露焊盤的散熱區(qū)域,電容的另一端連接至MAX3815輸入端的VCC處(圖7)。 圖 7. 電源去耦電容放置在PCB背面 如果PCB背面不能安裝元件,可以將去耦電容放置在盡可能靠近IC的位置。每對數據線間使用一只0.01μF電容,參見圖8。 圖 8. 電源去耦電容放置在PCB頂層 |
|
來自: 筆錄收藏 > 《液晶 hdmi d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