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為特征的各種頑疾猶如“洪水猛獸”,患者人數急劇增加。于是,人們形象地把這類疾病統稱為“富貴病”,像糖尿病、脂肪肝、痛風等就是富貴病的典型代表。 衛生部的一項調查表明,19%的中國人患有高血壓;2000萬人患有糖尿病;還有1.6億人被診斷出患有高血脂;總計有2億中國人超重。有關醫學專家提醒,富貴病的發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發病率之所以不斷上升,是人們生活改善后缺乏健康生活觀念指導的后果。 現如今,人們生活越來越好。可越來越多的人卻離健康越來越遠。生活起居無規律,飲食高鹽、高糖、高脂肪,成天坐在電腦電視前整一個“沙發土豆族”……越來越多的人天天持續著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結果就是,許多人在不經意間已患上了種種“富貴病”。 “唉,現在啥都不敢吃,連水果都得忌,這餐前餐后血糖全超標”,飯桌前像這樣的“糖人”是越來越多。目前,糖尿病已成為現代疾病中的第二“殺手”,對人體的危害僅次于癌癥,而且現在糖尿病有明顯擴大化和年輕化的傾向。雖然糖尿病通過藥物治療和飲食調整等,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限于目前醫療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種不可根治的疾病,終身都需要接受治療,而且它的慢性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量威脅極大,其死亡率位于各種疾病的前列,給社會、家庭及患者個人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世衛組織已將糖尿病列為三大疑難病之一。 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達11.28% 當今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數量都在快速增長。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33億,而且正以每年新發700萬患者的速度猛增。按目前速度增長的話,估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3.8億人患糖尿病。 而我國近20年來,由于經濟發展,生活方式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原因,糖尿病的發展速度更為迅猛。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近4000萬,位居全球第二;糖尿病前期人群6000萬,位居全球第一,成為糖尿病的“重災區”。最新的全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達11.28%,在糖尿病迅猛增長的同時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比例也明顯增加,高達14.7%。 中青年成為糖尿病“主力軍” 據介紹,我國糖尿病流行情況有四個特點:一是在我國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為主,占93.7%;1型糖尿病只占5.6%,其它類型占0.7%。其次是經濟發達程度和個人收入與糖尿病患病率有關,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人均收入高低與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關。第三是發病年齡年輕化,過去糖尿病患者多為老年人,而現在中青年成為發病“主力軍”,20歲以下的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顯著增加。同時,在我國,由于知識普及度不足、認識不充分等原因,未診斷的糖尿病比例高于發達國家。 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 造成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加存在多種原因,首先是遺傳因素。研究證明,中國人是糖尿病的易患人群,生活在富裕國家華人患病率在10%以上,明顯高于當地的白種人,提示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其次是環境因素,近年來生活水平提高引起膳食結構改變,膳食中熱量,蛋白質、脂肪的來源從以植物為主轉向以動物為主,總熱量過剩;第三是生活方式不健康、不科學,包括對糖尿病的無知,熱量攝取過多和體力活動減少導致肥胖。此外,社會老齡化也是重要原因, 2型糖尿病是一種年齡相關性疾病,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這些共同因素導致了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 專家認為,糖尿病的發生和生活方式最密切相關,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病”。 國際上許多循證醫學已經證實,改變生活方式可使糖尿病的發生率下降,最使我們驕傲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所做的“大慶糖尿病預防前瞻性研究”在國際上首次證實了生活方式的干預可以明顯降低糖尿病發生率,這一結論在當時曾引起全球學術界的轟動。因此,只要能主動改變生活方式,積極有效地預防糖尿病是可以做到的。 在飲食上應“少、雜、淡、慢” 現代生活中的健康秘訣是什么,專家說,其實很簡單,總結起來主要是兩句話:邁開你的腿,管住你的嘴。為了預防糖尿病,要在生活方式上進行干預,主要包括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減輕體重、心理平衡等方面的內容。 在飲食上應“少、雜、淡、慢” 少——飲食減肥。多項研究表明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80%——90%的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因此必須少吃,通過控制飲食使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達到平衡,從而保持正常體重。雜——均衡營養。要想獲得健康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就必須依靠各種不同種類的食物為機體提供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同時營養素之間的比例要適當,數量要合理,建議每日膳食多樣化,以五谷為主,以葷食為輔,搭配蔬菜水果等健康的飲食結構。 淡——清淡少油。避免吃肥甘油膩,高鹽食物,這對于控制體重、血糖、血壓及血脂都非常有益。同時應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采用一些蒸、煮、燒、氽等的烹調方法,忌用油煎、炸、腌制的方法。 慢——細嚼慢咽。吃飯時不宜過快,就餐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 同時一定要戒煙、限酒。 堅持適當體育鍛煉:具體說起來,就是堅持每周5次,每次持續30分鐘的有氧運動。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和喜好,可選擇慢跑、步行、跳繩、上樓梯、爬山、騎自行車、游泳、跳韻律操等各種運動方式。 哪些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在糖尿病前期,也就是真正發展到糖尿病時期之前,及時有效地控制好血糖,讓血糖恢復到正常這對于糖尿病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宋主任提醒那些糖尿病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應堅持定期監測血糖,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做到先知先覺。 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空腹血糖異常(空腹血糖在5.6-7mmol/L之間)或葡萄糖耐量減低者(糖耐量餐后2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之間);有糖尿病家族史者;體型肥胖者;已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或早發冠心病者;有巨大胎兒生育史者;有妊娠糖尿病史者;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吸煙、體力活動少、生活壓力大和精神持續緊張者;長期使用一些影響糖代謝藥物者,如糖皮質激素、利尿劑等。 上述高危人群最好定期監測空腹和餐后血糖,根據醫生指導,有些人還應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因為僅監測空腹血糖會有漏診可能。 |
|
來自: 低頭看書 > 《治糖:今天健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