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別讓孤獨困擾空巢老人 不久前,重慶市渝中區某小區出現了一則廣告:“勤儉懂事、黑發黃皮膚的單身女性,與'空巢老人’蝸居合住,0租金……”貼出這張廣告的是一位74歲老人,獨自生活多年,患有糖尿病,擔心夜間突然發病沒人照料,想出了“0租金出租住房”的方法,試圖找個人陪陪自己,驅逐孤獨。 2013年2月,全國老齡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披露: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2.02億人,“空巢老人”數量突破1億人,失獨家庭約100萬個,且正以每年7.6萬個的數量持續增加。他們中,被“孤獨感”困擾的不在少數。 孤獨老人,社會心病 據民政部統計,目前我國城鄉老人家庭中,“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占農村老年人口的37%。“空巢化”還在持續,“十二五”末期,全國65歲以上“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人,占老年人口近1/4。 調查表明,北京中關村地區城市知識分子的家庭里,“空巢家庭”的比率高達70%。 上海有關部門調查發現,60歲至70歲的老人中有孤獨感的占1/3左右,80歲以上者占60%左右。中國老年心理關愛研究中心曾調查了江蘇南京400戶無子女或獨居的60歲以上老人,58%的人“感到很孤獨”。 孤獨,主要是精神生活得不到滿足的空虛感。調查發現,孤獨寂寞、社會活動減少,使一些老年人產生傷感、抑郁情緒,精神萎靡不振,常偷偷哭泣,顧影自憐。如體弱多病,行動不便時,老人的消極感會加重,身體免疫功能也將降低,為疾病敞開了大門。 孤獨就是無形殺手。專家指出,孤獨中的一些老年人,甚至會選擇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酗酒、不愛活動等。不良的生活方式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有的甚至因孤獨而抑郁,產生自殺傾向。 美國醫學家對老年人進行長達14年的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孤獨隱居者得病的機會為正常人的1.6倍,死亡的可能性是愛交往者的兩倍。而美國加州大學對1600名60歲以上老人的追蹤調查也發現,經常感到孤獨的老人,壽命會減少6年。 “老年孤獨,缺少精神慰藉,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說,要讓老人安度晚年,就要趕走孤獨落寞。 通過心靈自救緩解孤獨 面對“空巢”孤獨感的老年朋友,怎樣進行心理自救,一些專家提出了不同的辦法。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提出,參與社會是心靈自救的重要手段。一些老人退休后,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和本人的能力,通過不同的途徑,選擇適當而又有意義的工作為社會作貢獻。 他建議,老人要排除孤寂,除了參與社會活動外,還可以參加老年大學的學習。老年大學不僅是學習的場所,也是老年樂園,可以使一些老年人重新回到社會生活,可以結識新朋友。他說,孤獨就是失去了社會交往,把自己封閉起來。要主動參與社會活動,廣泛接觸人,建立新的良好的人際關系。既能緩解孤獨,又能增加生活樂趣。 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咨詢中心主任史占彪博士說,按心理學觀點,真正的快樂是在從事建設性、有意義的活動中產生的,是在獲得成績、增強信心得到自我滿足時產生的。擺脫孤獨的最佳方法是創造良好的生活情境。“不妨有點小愛好,盡量擴大自己的興趣范圍,從讀書、習字、繪畫、練琴、種花、飼養動物等活動中獲得樂趣。” 史占彪特別強調,要讓老人學會以人為伴,除老年夫妻相濡以沫外,要積極支持失偶單身老年人的黃昏戀,讓他們在愛戀中趕走孤獨。此外,也可以以游為伴,到名山大川去,到旅游勝地去,開拓視野,陶冶性情,開闊胸襟,驅趕孤獨。 老年人心理健康建設待加強 2013年3月,北京通州區玉橋南里南社區一號樓1單元的樓道里,懸掛著本單元“全家福”大合影——44戶居民,130多張老少笑臉。據了解,通州區自2006年起,開始在109個試點樓門搭建“客廳”。截至目前,全區共完成文化樓門建設10000多個,共有10萬余戶、40余萬人直接參與了樓門文化建設。 這是新型鄰里關系的一景。 同住一棟樓,“相遇不相識、相識不相知”,“一墻之隔不往來,擦肩而過不搭話”,這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樓高了、路寬了,燈亮了,鄰里之間卻陌生了。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說,鋼筋水泥,不僅是有形的屏障,更成為人與人心靈之間無形的屏障。“我們應通過各種方法,加強老年人心理健康建設,降低老年孤獨感。鄰居節就是克服高樓病、消除孤獨煩惱的'幸福秘方’。”翟振武說。 2004年,杭州市采荷社區舉辦我國第一個鄰居節,由此拉開了國內社區鄰里關系改善的高潮,先后有黑龍江、上海、山東、浙江、河南等多個省市舉辦過“鄰居節”。有些地方,鄰居節的主題活動很有創意,如“閑置物品幫你送”、“家有芳鄰”小征文、“鄰居交心會”、“居民家庭廚藝賽”、“好鄰居百家宴”等,可謂豐富多彩。 翟振武建議,政府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展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在物業公司基礎上,拓展業務范圍,培養專業的老年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組建大型跨社區、跨地區的居家養老服務連鎖公司,創辦老年活動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以娛樂休閑為主的半托式服務,或集居住、飲食、娛樂、保健于一體的全托式服務。 “同時,政府應采取優惠政策鼓勵社會人群開辦優質老年服務機構。通過居家養老服務及社會養老服務的提供和完善,促進老年服務業的發展,讓老年人的孤獨感降到最低水平。”翟振武說。(本報記者 梁 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