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富人對“富不過三代”這句話不以為然,但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什么呢? 首先,對一個家風良好的家族而言,家族的文化傳承在三代以后基本就淡化了,因為社會發展太快,很多觀念、風俗被更新,年輕人總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對祖輩的遺訓慢慢淡漠,甚至遺忘殆盡。 其次,很多富人家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扭曲,無法擔綱大任,就更談不上繼承祖業,也許他不繼承還好,繼承之后死得更快。 時下,社會的發展更加多元,競爭更加迅猛,很多富人家的孩子,二代的時候就已經發生質變,更不要說三代了。他們過著衣食無憂,養尊處優的生活,哪能經受生活的考驗,更不要說一如戰場一樣慘烈的市場?所以,富二代不是不可以“子承父業”,而是要經過刻意的培養,甚至是培訓、訓練才有可能擔當重任! 但問題又來了,誰愿意受“壓迫”呢?當你刻意的去培養時,他卻總是與你背道而馳,因為他有他的夢想和生活,你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他,雖然他是你的兒子! 談到這里,我們又說到人性的部分,就是趨利避害,就是要疏導而不是“打壓”。但對一個人而言:什么是“利”什么又是“害”呢?如何疏導又怎么避免讓他把你的愛當成“打壓”或者“壓迫”呢? 也就是說:富二代也好,富三代也罷,都要隨性使然,不要刻意的去如何如何!就拿繼承家業來講,要看他是不是那塊料,不能勉強為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行與不行,關鍵要看孩子的心在哪里?只要找到他的興趣所在,加以培養,也許他不是成功的商人,但他或許可以成為優秀的詩人、哲人、畫家、藝術家等等。 其實,對孩子而言,這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做還是不做! 對父母而言,這也是一個簡單的智慧,不要做違背規律的事情。雖然你打遍江湖無敵手,但是很可能被孩子擊倒,原因很簡單,他就是一句:不喜歡! 那他喜歡什么?你知道嗎?你關心過嗎?或者說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孩子就會為了明志,就絕食、自殘甚至是死給你看。在孩子的成長中,有兩件事很難勉強,一是孩子的愛情,另一方面就是孩子的事業。 看似水到渠成,理所當然,其本質還是教育方式的問題。切記,你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如何對待你,對待周遭的人事物。 你強行讓孩子喜歡他不喜歡的人事物,孩子就會搞壞、破壞這一切讓你難堪。最好的方式就是:有宣導的培養,有尺度的包容,有方法的給予。 當然,不是所有的富二代都是扶不上墻的阿斗,很多富二代繼承父業,干的也是風生水起,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關鍵要看孩子喜不喜歡,喜不喜歡是看你之前的功課做得夠不夠,到不到位。 做父母的,都是從“孩子”階段走過來,孩子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對父母而言,只要用心,應該都懂。當你到了退休階段,認為企業的傳承只有靠子嗣繼續,這是一種誤區,其實大可不必,因為有很多選擇,不必在一棵樹上吊死。 反過頭來想想:你創造那么多的財富,有多少是屬于自己的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要知天命,懂得生活,尊重生命,這一生才更精彩,更有意義! 至于兒孫?還是那句老話: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