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式:
身形、步勢不變,兩手掌向上,向兩側分開,腕高與兩肩平齊。五指自然放松,微彎曲,直腕,不可絲毫用力,兩臂肘尖還是直向下沉,肘部的夾角大約150度左右。兩臂不要一字平伸,而是稍向前合,使臂外側與后背平面成45度左右的夾角,這樣才能使陰陽平衡,合于中庸,因此不會感到有什么地方吃力,同時不影響雙肩內扣及背部橫向和豎向的牽拉。兩臂調好后,仍使兩肘以意內合,以輕咳驗之,兩掌直至指尖都出現很強的振動感,說明放松已達到要求。
站好后,仍然先行丹田呼吸,調至丹田及膻中同時脹滿,吸氣上提,沿胸腔四壁內側升起,使肋骨極力張開,吸氣時要勻而緩,吸要足,使氣向內聚,然后呼氣時從中路下降至丹田。
通過內氣的升降,不但使體內臟腑得到很好的鍛煉,而且使肋骨向外擴張,同時肋間肌受到拉力的鍛煉而增強韌性,由于肋骨的強度有限,所以不耐沖擊,經過鍛煉,抗擊打的能力就會大大增強。許多人為達到這個目的借用外力進行拍打或硬操,不但耗費時日,而且禁忌甚多,十分不便,借用內氣的撐持使肋膨起,如鼓皮繃緊,既有彈性,又具韌性,更可取的是練功不但對身體毫無損傷,而且對健康大益處。
站樁時,內氣提升的力度要根據練功者本人的內功程度來定,初學者如提升過猛,有時會出現頭暈,只要放松片刻即可消除。另外,因雙臂伸出,所以很容易疲勞,要盡力堅持,日久自能見效。中途如不能堅持,可將雙手放下,以前四式做為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