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石碑 兩位老人 三具尸骨 引出驚天大發現 120字的墓志銘 1790年的漫長等待 西高穴大墓為何引來重重質疑 一代英雄究竟身歸何處? 魅力科學幫您撥開層層迷霧 獨家揭秘:尋找曹操墓始末 主持人:最近曹操墓的發現讓全中國人的目光聚焦到了河南南陽西高穴村,原本曹操墓的發現對于史學界和公眾了解三國文化和墓葬制度都是強有力的依據。可就在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發現曹操墓的消息后,各種質疑的聲音接踵而來……為何一次正常的考古發掘能引起人們如此大的關注?西高穴大墓到底有何疑點?難道墓主人真的不是曹操嗎? 在2009年12月27日之前,河南南陽西高穴還是一個不被人所知的北方村落。但現在,這里因發現曹操墓的消息公之于眾成為了全國的焦點。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一發現竟然是被一個叫徐玉超的農民一鐵鉗挖出來的…… 1998年4月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村邊的空地里挖土時意外發現了一塊石碑。當時他并不知道,這塊石碑將給中國考古界帶來怎樣的震動。 魯潛墓志發現人徐玉超:我拿起來看看,上面都瞧不清,擦了擦有字跡,有字跡認不清。 徐玉超將石碑帶回了家。沒過幾天,發現石碑的消息傳到了距離西高穴村1公里遠的漁洋村,有著30多年收藏經驗的龍振山得知此事后迅速趕到徐玉超家。經過水洗,石碑上的字跡清晰了許多,此時“魏武帝陵”四個字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魯潛墓志發現人徐玉超:上面寫的是“駙馬都尉魯潛,渤海人氏” 魯潛墓志發現人龍振山:“他死了以后就葬在高決橋西邊1420步,南下去170步,就到魏武帝陵這了。” 魯潛墓志發現人徐玉超:“魏武帝陵這就是曹操 ” 龍振山當時就希望能將這塊石碑買下來,可徐玉超覺得這件事非同小可…… 魯潛墓志發現人徐玉超:“給了我吧,我說給了你怎么行,我說不能賣 ” 龍振山不但沒能買下這塊石碑,甚至徐玉超給他的石碑拓片上連那座墓穴墓的坐標位置都被刪除了。 魯潛墓志發現人龍振山:“空白的這些位置都是沒方位的,保護意識還很強,而且對于同鄉都有著保護意識,(他是不是知道您愛收集這些東西),(怕您下去盜去),他不怕我盜,他怕其他人知道后要盜,怕往外傳。” ” 龍振山憑借著這份并不完整的拓片,開始了對魯潛墓志銘的研究…… 1998年6月28日,歷時兩個多月,經過數十次修改,一篇題為《十六國 后趙魯潛墓志具體標示曹操陵墓位置》的文章在中國文物報上刊發了,論文的作者就是龍振山。他稱:墓志銘主人是后趙駙馬都尉魯潛,后趙距離曹操去世時間不過100多年,墓志內容詳細記載了魯潛墓與曹操墓的相對位置,龍振山根據記載還繪制了一張曹操墓的方位圖。 魯潛墓志發現人龍振山:“高決橋西行1420步,到這個地南下去170步,就到曹操陵墓西北角了,(這都是墓志記載的?),(1420步您還真在地里走了走?),已經目測了,從曹操陵墓西北角向西走43步,北回至墓明堂250步,這就大致是魯潛墓志的出土地,當時這塊碑就在這個位置挖出來的。” ” 龍振山的這篇文章引起了河南安陽考古隊的注意,根據推斷,墓志里所說的魏武帝陵應該就是曹操的高陵,高決橋應該名為高穴橋,古代“決”通“穴”,這說明曹操的墓地應該就在西高穴村附近…… 與此同時,徐玉超越想越覺得自己撿到的那塊墓志牌事關重大,于是主動上交給了河南省安陽文物工作隊: 魯潛墓志發現人徐玉超:“今收到西高穴村徐玉超獻交趙建武十一年,墓志一方,(給了你一個文物獎狀嗎),啥都沒有,只有這一張紙。” ” 這段由120字組成的墓志銘記載是否真實,只要找到魯潛墓就是最好的印證。 考古人員認為魯潛墓應當距離墓志發現地不遠,然而通過多日的勘探,并未發現任何墓葬遺跡。難道墓志銘的記載有誤嗎? 劉慶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著名漢魏考古學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劉慶柱主任:“我覺得沒問題是真的,墓志銘應該在墓里頭,為什么墓沒有了呢,墓旁邊是燒磚的,燒磚是怎么燒啊,燒磚起土不是一層一層的,不是三十公分,三十公分起,它是斷崖,凡是知道到農村看過磚瓦窯的,它的斷崖多高啊,有時幾米高,它整個往下放土,因此好多墓葬,文化遺產都被窯給吃了。” 魯潛墓志發現人徐玉超答應帶魅力科學記者到當年發掘現場去看看,根據墓志記載,魯潛墓距離曹操墓西北250步左右的距離,徐玉超家位于曹操墓北200米左右。記者原以為從他家出發,走路就能很快到達墓志碑發現地,可徐玉超卻將記者領到了村西北角的一個磚窯廠。 魯潛墓志發現人徐玉超:“(這個位置離咱們現在挖出來的大墓有多遠?),有一千多米,(一公里啊好家伙),就在那下邊,就在那里頭,(當時您發現這個石碑,是倒在土上的)對倒在那的,平躺在那的,(也沒有發現跟這個墓碑其它有關系的碑座?)沒有 啥都沒有。” ” 眼前這片洼地就是當年徐玉超取土燒磚的杰作,如果說當年的魯潛墓就在附近的話,那現在發現的“曹操墓”就離魯潛墓太遠了。 記者通過西高穴村衛星照片找到了兩者之間的方位,通過精確計算后得出,魯潛墓志發現地距離曹操墓有1250米左右。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了墓志銘記載的250步。 原邯鄲市歷史學會會長劉心長:“假如說安陽發現的這個大墓,東漢大墓 曹魏大墓漢魏大墓,是曹操墓,由安陽這個大墓西北行四十三步,再往北二百五十步,應該能找到魯潛墓,看看有沒有,魯潛墓它也僅僅是一個參考的證據,這個作為判定曹操墓來說不是直接的依據材料” 這位向曹操墓叫板的人是劉心長,在魯潛墓志銘出土之前,他就已經尋找曹操墓多年了,魯潛墓志碑長久以來被各路考古學家譽為指引發現曹操墓的明燈。在2009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向全國公布發現曹操墓的消息時,魯潛墓志銘被當作了最為有利的證據之一。可記者到達西高穴村第一天就發現,按照魯潛墓志銘的記載,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曹操墓的。這條鐵證確實很難自圓其說。那現在西高穴挖掘的這座大墓,是如何被發現,又如何被定義成曹操墓的呢?故事還要從曹操臨終前兩年說起…… 公元218年6月曹操從前線戰場回到洛陽,寫下了一道安排他后事的命令——《終令》。《三國志武帝紀》記載了這道《終令》的內容: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 公元220年,在洛陽的寢宮,曹操留下他生命里最后一道命令——《遺令》,曹操在遺令中除了交代要薄葬外,再一次提出將自己葬在西門豹祠西面的高崗上。這道《遺令》比兩年前的《終令》內容更加細致。但對于墓葬地點的描述卻是一致的。 作為經歷了漢末的戰爭和動亂,致力恢復國家經濟和崇尚儉樸的政治家,曹操在遺囑中交代,墓地要選擇在西門豹祠以西地勢較高,土壤貧瘠,無法耕種的地塊,而不要占用良田。墓上不封土,不樹碑。 原邯鄲市歷史學會會長劉心長:“曹操墓所在的方位就在鄴城以西的崗丘地帶,鄴之西崗上。” 曹操臨終前的兩道命令都提到了一個相同的地名——鄴城西邊的西門豹祠,而且墓葬范圍劃在了距離西門豹祠以西15里的高崗地帶。因此,只要能確定西門豹祠的位置,曹操墓就八九不離十了。遺憾的是,到了公元559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因天旱求雨不靈,毀掉了西門豹祠。 1963年河南省考古部門經過多方考證,從民間搜集到了多塊當年西門豹祠的碑刻,根據史書記載,在漳河以南一公里的107國道邊復原了西門豹祠的一堵磚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劉慶柱主任:“當時有個人叫酈道元,寫了本書叫《水經注》,他曾經在那走過,說漳河往前走到哪有個什么東西,西門豹祠過去有個石刻,這個東西找到了。” 1997年劉心長根據曹操臨終遺言記載,在西門豹祠以西7.5公里處的高崗上劃定了一片5平方公里的曹操墓田區。而巧合的是,僅僅過了一年,徐玉超就在曹操墓田區最南端的西高穴村發現了記載曹操墓坐標的魯潛墓志碑。 主持人:1998年對于尋找曹操墓的各方專家來說算是豐收的一年,劉心長劃定的5平方公里曹操墓田區由于魯潛墓志銘的發現而得到了側面印證,人們不約而同地將寶押在了西高穴村附近!盡管魯潛墓志銘沒能指出曹操墓的準確位置,但搜索圈已經從5平方公里,縮小到了村周圍一兩平方公里范圍內。可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7、8年時間內,考古隊在西高穴村卻顆粒無收!就在人們打算放棄尋找,決定考慮重新劃定勘探區域時,安陽警方從一個盜墓團伙手中繳獲了一個石牌,上面赫然寫著這樣一行字:“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這可算得上是突破性進展: 歷時7年多的等待,2006年讓河南安陽考古隊朝思暮想的曹操大墓似乎有了突破性進展,安陽警方從盜墓賊手中繳獲的一個石牌上竟然鐫刻著: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的字樣,“魏武王”正是一代英雄曹操。經過審訊,犯罪分子交代了盜墓地點,就位于西高穴村南的一片菜地中。 當考古隊員通過盜洞進入墓道后發現,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磚石墓葬,通過夜視攝像機隱隱約約的能夠看到弧形的墓頂。難道這里就讓考古人員苦苦尋找多年的曹操陵寢嗎? 河南安陽自從殷商時期開始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地下墓葬眾多。如果這座大墓和曹操有關,就必須是東漢末年建造的,這又如何確定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劉慶柱主任:“東漢晚期到魏晉時期什么特點呢,帝王或者高等級貴族墓前后兩個室,前面叫前室,就類似客廳一樣,后面叫做后室,后室里放著棺材,前室里給他搞祭祀,外面是條墓道,前室的兩邊我們管它叫耳室,像耳朵一樣,這叫側室,前頭兩個側室,后頭兩個側室,有的放隨葬品有的放其它。” 在我國西漢的貴族講究深埋厚葬,人們熟悉的長沙馬王堆漢墓辛追的墓坑就深達20多米,陪葬品多達3000多件。然而到了東漢,墓葬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磚石結構成為了主流。 雖然眼前的這座墓室完全具備東漢末年的形制,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要解決,漢代等級制度森嚴,墓葬規格和墓主人的身份是緊密相關的。身份顯赫的曹操應該享用怎樣的墓葬規格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劉慶柱主任:“什么級用什么樣的東西,出行坐什么樣的車,用什么樣的轎,埋什么樣的墳它有規定的,覺得它應該是非常高的高等級,甚至比有些帝王墓可能規格還要高” 2008年經過國家文物局批準,對西高穴大墓的搶救性發掘開始了。隨著挖掘的進行,西高穴漢墓的面紗被一點點的揭開了……當考古人員清理完淤積在墓道中的泥土后,令在場的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墓室中鋪設的地磚大得超乎所有人想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劉慶柱主任:“高等級貴族墓看它用石門的問題。再一個地下鋪磚的大小。現在我們見到這一級墓葬最大的鋪地磚是50公分見方,哪的呢?是南京江寧區上房一個東吳墓,他們認為是皇室墓皇家的墓。大家不要覺得墓室里的磚有什么,這個磚是和房子成比例的,它墓里是仿造宮殿的,但是墓不可能做成宮殿那么大,它用磚來表示。現在所見到的磚室墓最大的磚就是西高穴的磚,90乘95。” 西高穴大墓的地磚竟然已經超過東吳皇家墓室等級,什么樣的王死后才配安葬在這樣的墓葬中的。所有在場的人心中似乎都有一個相同的答案,那就是曹操。 主持人:擁有左右耳室的磚石墓,地磚尺寸超越東吳皇家墓葬一倍,單評這兩點就已經符合曹操身份了,但為何曹操二字一出口就招來眾多反對之聲呢?西高穴大墓的考古學家會有怎樣的應對?顯然不斷被發掘和破解的文物便是最好的證明,《魅力科學》記者的調查還在繼續,下周我們將為您奉上尋找曹操墓進程的最新進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