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年代,臺灣還處于農業時代,當時經濟發展皆以農產品及加工外銷為支柱,特別是菠蘿,在當時外銷市場排名全世界第二。
當時,菠蘿生產十分充足,許多菠蘿皆被加工菠蘿罐頭外銷國外,一度成為菠蘿罐頭外銷大國!除此之外,國內許多各產業也嘗試運用盛產的菠蘿,制成果醬、或蜜餞食品,烘焙業者更試圖運用菠蘿,做成中式糕點。 一開始業者們將菠蘿作成果醬,外面包上餅皮,做成菠蘿餅。但由于菠蘿本身纖維較粗,酸度太高,口感吃起來比較粗糙,太酸,纖維又容易塞牙縫,雖然有用豬油做成的餅皮來潤飾,整體口感依舊不甚理想。
師傅們嘗試將菠蘿醬融合了其它食材等,卻始終找不出一個令大家滿意的口感.多次實驗下,終于找出了最佳搭配物~「冬瓜」,含水量高達90%的冬瓜,組織纖維細密,煮熟脫水后,加入菠蘿,糖,麥芽等經長時間慢火熬煉,以菠蘿冬瓜醬制作出來的鳳梨酥口感最好,纖維細致,不黏牙,甜而不膩,黃澄澄透著菠蘿的香味,大大的改善了以往的缺點。冬瓜性涼、清熱解毒、常吃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菠蘿則生津解渴、助分解消化,兩者皆對身體有所益處,是絕佳的好搭配!餅皮的部分也經過幾次改良,以天然奶油取代豬油,讓整個外皮更酥松,吃起來更爽口更能呈現菠蘿冬瓜醬的香甜,創造出現在大家所熟知的獨特風味。鳳梨酥從此成為全臺灣最有受歡迎的糕點之一。
鳳梨酥制作方法:
酥皮: (一)、配方 原 料 % 重量 A、奶 油 53% 160 克 細砂糖 30% 90 克 鹽 1% 3 克 奶 粉 4% 12 克 B、 蛋 30% 90 克 C、 低筋面粉 100% 300 克 泡打粉 1% 3 克
(二)、制作方法與條件 1. 原料 A 拌勻,加入原料 B 拌松。 2. 原料 C 篩勻,加入拌成團,用折疊手法。
餡料 (一)、配方 原 料 % 重量 A、 鳳梨餡 140% 420 克 奶 油 5% 15 克 蒸熟面粉 適量
(二)、制作方法與條件 1. 全部混均勻即可。
整型: 1. 面團松弛 5 ~ 10 分,平分成 36 個。 2. 將餡包入酥皮內,搓成橢圓。 3. 用模印出或連模型放入烤盤。 4. 用 175 ~ 190 ℃ 烤至著色,翻面再烤著色即可出爐。 5. 皮餡比 =3:2 。
鳳梨酥的營養價值: 營 養 標 示 每一份量( 40 )克 每份 熱量 181 大卡 蛋白質 1.6 克 脂質 8.1 克 碳水化合物 25.1 克 鈉 192 毫克 糖 14.7 克 飽和脂肪 2.8 克 膳食纖維 0.1 克 膽固醇 30 克
鳳梨酥與臺北的甜蜜戀曲: 作為一個伴手禮,除了要廣受消費者喜愛外,更重要的是能代表當地的文化傳統,在幾次重大研討的機會中,發現在臺灣流傳了近百年的鳳梨酥,具有下列幾個特色并足以成為臺北伴手禮的代表 · 臺灣特產: 1970 年,臺灣是菠蘿外銷王國、全臺有好幾個鄉鎮都以種植鳳梨酥聞名、后來更廣泛將菠蘿運用于糕餅制作上,制成鳳梨酥,一直到現今。 · 保存性佳:鳳梨酥標準含水量較低,即使無其它添加物也能存放至少一個月 · 價格適中:平實的價格搭配頂級的美味,作為伴手禮是再好不過了 · 攜帶方面:大小適中且方正,不論是單顆購買或是整盒攜帶,皆不會因為占去太多空間而感到不便 · 中西合璧:鳳梨酥的外皮是采用西方酥皮的概念,餡料則采用臺灣當地代表食材,融合起來的口感,深受中外人士喜愛可說是美食無國界! · 通路廣泛:在臺北市的烘焙業者,百分之 99.9 都有販賣鳳梨酥,對于消費者購買時,非常的便利 基于以上六點,鳳梨酥可說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食品,而臺北目前是個國際觀光城市,根據觀光委員會統計,有 82% 以上的外來旅客,都會停留臺北一晚,因此,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特別選定鳳梨酥作為臺北伴手禮,期盼藉由臺北市國際都市的利基,將鳳梨酥推廣至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