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性格脾氣一直都是被人夸的,連我父親都不止一次地夸過我,說弟兄姐妹里邊,我的脾氣是最好的,不容易發火,很能體貼別人。 過去,我自己對我自己的脾氣也比較滿意,很少有發火的事發生,如果偶爾我給下屬發火,那我都已經是準備好久的了。換句話說,那是對他的一種處罰,是準備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告訴他,他做的那些事情是不對的,是會惹人生氣的,發這種火是在執行一種制度,而不是在懲罰我自己。 那是一種從容,一種自信。當你的情緒不為外界變化所動時,看起來好象是寬容大度,但更多的是自己的自信從容。 寬容大度也好,自信從容也好,能做到這樣的人,就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人們都愿意與你交往,大家都覺得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是一個值得交心的人,是一個讓人放松的人。作為領導,作為師長,作為家長,其實,無論你作為什么角色,都應該保持這種態度。 當然,要時刻保持這種態度,就要保持這么一種心態,一種從容自信的心態。 近兩年我開始變化了,開始變得容易生氣,容易發火,容易動真氣了,開始與人計較了。這不是別人的原因,不是別人變了,而是我變了。 自己之所以會變得容易生氣,是去追求一些自己認為做不來的事情;是自己面對困難時,沒有了更好的辦法,而想借助于強勢讓人認同;或者是,在其他的事情上面不如意,而后借題發揮。總之,是自己不自信了,是自己不從容了。所以,惹你生氣的其實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這種情緒很危險,當你發起火來,哪怕只是皺起眉頭來,你都會影響別人的情緒,你都會傷到別人,人際關系會越來越緊張,身邊的人會越來越少,凝聚力會越來越小。 除了于人于事有害以外,于身體也有很大的害處。 把自己泡在生氣的氛圍里,使自己身體每況愈下,而且,會在潛意識里不斷地挫傷自己的銳氣,不斷地打擊自己的自信,不斷使自己陷入無能的境地。 相反,當我們出事了,我們需要的是冷靜,需要的是積極思考,想出更好的對策,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扭轉。其實,越是困難,越需要心平氣和。 所以,保持一種態度,一種寬容大度的態度,對人有益;保持一種心態,一種從容自信的心態,對自己的生理心理有益。如果我們這樣做了,對我們的事業就更加有利了。 如果,我們真的明白了惹你生氣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么,當我們生氣時,從自身找原因,也許我們生氣的機會就少了,就皆大歡喜了。 能否做到事業健康,身心健康,這是一項很重要的修煉,而不是去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