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坐骨十四湯治療坐骨神經痛 50例療效觀察 自1990年起用自擬“坐骨十四湯方”治療坐骨神經痛50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 本組50例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齡最大68歲,最小22歲,病史長者20余年,短者3天,45例于治療前均自服或在其他診所醫院用西藥鎮痛、激素、理療、穴位封閉等治療無效,本組病例均具有以下特征:1、坐骨神經分布區域(大腿后側、小腿外側、足背外側)呈陣發性或持續性掣痛,伴同側腰及臀部疼痛;2、沿坐骨神經通路的椎旁點、臀點、下肢點等有明顯壓痛;3、患肢直腿抬高試驗陽性;4、均能堅持自行走路。 治療方法 坐骨十四湯方藥組成:川牛膝60-100克,黃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5克,木瓜12-18克,紅花15-20克,細辛4-6克,蒼術、獨活、土鱉蟲各10-15克,桑寄生、淫羊藿、雞血藤、伸筋草各30克。加減:痛劇加乳香、沒藥;氣虛加黃芪;血虛加當歸、白芍;腎陽虛加川續斷、狗脊、杜仲;腎陰虛加生地、熟地;濕熱重增加黃柏和苡仁劑量。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兩次,每次取藥液400-500毫升,早晚各服一次(睡前根據情況可加服一次),部分病人輔以手法推拿治療。 治療結果 治愈39例(癥狀體征消失,患肢功能復常,隨訪半年無復發);顯效8例(癥狀減輕,下肢功能好轉或癥狀及體征消失,因氣候變化及勞累復發),無效3例(治療兩周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總有效率約為95%。 體會 本病屬中醫“腰腿痛”“痹證”范疇,多因風寒濕邪痹阻經脈所致,據其發病機理,采用益腎養血、散寒祛濕、舒筋活絡,兼清郁熱之法,以古方“四妙散”為主,加補腎養血,散寒祛濕,舒筋活絡之品,以標本兼治,補中寓瀉,方中重用川牛膝,量在60克以上,常用60-80克,最大劑量至100克,經驗證明無副作用,本藥味苦酸,性平和,歸肝腎二經,不僅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祛瘀之功,且引邪下行,舒筋止痛之力卓著,與伸筋草、細辛、土鱉蟲配伍運用,止痛可獲速效。 (捐獻秘方驗方 修武縣——張三杰) 12、家傳《柔肝解毒湯》治療慢性遷延性乙型肝炎的體會 一、方藥出處 此方是60年代祖父張繼善所創,父親張發光在臨床多次應用觀察,又經我和弟張務本在二十年來臨床中應用,總結,完成此方,經臨床觀察,對慢性遷延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有效率達95%以上。 二、藥物組成 葉下珠15g,茵陳30g,虎杖20g,野生丹參30g,梔子10g,滑石30g,薏苡仁30g,柴胡30g,白芍20g,生龍牡各20g,水牛角粉(吞服)2g,人工牛黃0.3g(吞服)。 三、方義分析 《柔肝解毒湯》主要用于濕毒內阻,肝瘀氣滯、氣血不和所引起的慢性遷延性乙型肝炎的治療,并對肝硬化后期,沒有肝昏迷的患者,用本方進行加減治療,也有特殊的療效。方中:葉下珠、茵陳、梔子、水牛角、人工牛黃、五味藥合用有清熱解毒,利水濕,涼血清心,入肝為君藥;滑石、薏苡仁清熱、滲濕、利竅、健脾、利六腑之濕,為臣藥;丹參、虎杖、柴胡、白芍四味藥合用可養血柔肝,通經活血,祛瘀,使以上諸藥同入肝經,為佐藥,生龍、牡并用,有固精、斂陰潛陽,軟堅散結作用,為使藥,上藥合用治療因濕毒內阻、肝瘀氣滯、氣血不和所引起之肝病。在臨床中屢用屢效,但在臨癥時須據患者虛實、寒、熱隨癥加減,方可獲明顯的治療效果。 (捐獻秘方驗方 沁陽市——張崇尚) 13、老師祖傳陰陽合散 方劑組成及劑量 炒棗仁20克、菖蒲20克、合歡皮15克、夜交藤15克、寸冬15克、丹參30克、朱砂3克、元神15克 用法用量 方藥加減 應用禁忌 (捐獻秘方驗方 溫縣——宋振合) 14、治脫骨疽妙方 對本方所治疾病的描述和認識 方劑組成 方義分析 功能與主治 脫骨疽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劑,十劑痊愈 15、治黃疸肝炎方 對本方所治疾病的描述和認識 方劑組成 功能與主治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劑。 (捐獻秘方驗方 修武縣——宋仁清) 16、化痰益氣養血方 對本方所治疾病的描述和認識 方劑組成 方義分析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一劑,分早晚二次溫服 (捐獻秘方驗方 孟州市——武素蘭) 17、蒼蛇活血湯 對本方所治疾病的描述和認識 方劑組成及劑量 生蒼耳子 防風 烏梢蛇 當歸 赤芍 白蒺藜 各10-15克 丹皮15克 雞血藤10-20克 生地 地膚子 白鮮皮各15-20克 蟲退10-12克 方義分析 方中四物湯去川芎加雞血藤,丹皮養血涼血,蒼耳子配合防風蒺藜祛風,烏蛇搜風通絡,蒼耳子、烏梢蛇加入活血涼血藥中,能清血分風毒,而不耗血傷陰為治療銀屑病主要藥物。 功能與主治 用法用量 以上藥物水浸泡1小時,文火煮沸30分鐘,一日兩次,口服350-400毫升 方藥加減 皮損在頭部或上肢明顯者加菊花、首烏、夏枯草,皮損在下肢者加川牛膝、黃柏,滲色鮮紅呈點片狀分布,血熱明顯者加紫草、生枝、生地芋10-20克,苦參、黃連5-10克,滲色暗紅,脫屑多,而基層浸潤較厚舌苔厚膩,脈滑者加苡仁10-15克,口干便秘或皮損表面皺裂較多者加生大黃、石膏、知母、石斛,皮損難恢復者加全蝎10克。 應用禁忌 禁辛辣、酒、魚蝦 18、乳腺湯 乳腺疾病屬于乳房疾病,其病因多為肝氣郁結,情志內傷,氣滯痰凝,治療當以舒肝理氣、開郁散結、心理療法。 方劑組成及劑量 當歸15 白芍15 柴胡10 三棱10 文術6 青皮10 方義分析 方中當歸、白芍、三棱、文術活血化瘀,柴胡、青皮、川楝子、炒小茴香疏肝理氣。 功能與主治 用法用量 方藥加減 伴有乳腺纖維病者加大貝15克,并發乳腺癌者加半枝蓮50克,山慈菇15克,經前乳脹痛者此方應月經來潮前4-5天服藥效果滿意。 (捐獻秘方驗方 武陟縣——陸夢和) 19、新加獨活湯 對本方所治疾病的描述和認識 方劑組成 方義分析 功能與主治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用于腎虛腰痛、腰肌勞損、風濕寒痛、痹證、萎證等。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服,分早、中、晚飯后服用 方藥加減 應用禁忌 (捐獻秘方驗方 孟州市——徐仲宇) 20、祖傳“補腎孕子方”治療久不受孕 男女不育不孕癥是一種常見病,我國已婚夫婦中約占10%至15%不能正常生育,究其原因約1/3的病因在男方,2/3的病因在女方,這是人類的一場生育危機,不孕不育不知吞食著世界上多少個家庭的幸福和美滿。女性不孕很大部分是由于輸卵管阻塞,臨床中最多見,以采取中醫補腎化瘀通絡方法。中醫認為“腎乃人之本”主生殖,精、氣、血在婦女月經、孕育胎產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脾腎兩虛、精血不足、胞宮虛寒、沖任失和,易導致痛經、閉經、月經失調、子宮發育不良、卵巢病變、排卵障礙,男性易引起無精、少精、液化不良等。本人在祖傳驗方基礎上,結合自己行醫經驗,總結了一套有效的治療方案方劑。 主證 “腎虛”氣血虛弱,婚后久不孕,經色淡無血塊,量少或閉經、頭暈、眼花、心煩,時有小腹冷墜、面色無華、腰酸肢冷、性欲冷淡、舌質淡紅、脈沉細。 方藥組成 金櫻子30g、菟絲子、黨參、熟地各24g、桑寄生、何首烏各30g、淫羊霍葉9g、枸杞15g、砂仁3g后下。 上述方劑可根據病情加減,經期過后3天服用效果較好, 一般經期過后3天服5-7付,連續2-3個月。 方義分析 黨參、熟地滋補氣血,金櫻子、桑寄生、何首烏、枸杞補腎填精,淫羊藿葉溫腎助陽,砂仁行氣寬中,諸藥合用有補腎益氣、補血功效。 適應癥 子宮發育不良、月經失調、排卵功能障礙所致的不孕癥。 治療 每日一劑,水煎二次溫服,7一般服一個月經周期,重者2-3個月經周期左右即可痊愈。 飲食禁忌 生冷、油膩 (捐獻秘方驗方 山陽區——雷敬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