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第15章 再適齊國 首見宣王

     心理咨詢診所 2014-05-03
    第15章 再適齊國 首見宣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在魏國時,是以賓客的身分和梁惠王交往的,并沒有接受爵祿。孟子對于做官一事,并不像當時一般游士那樣熱衷和鉆營,是謹慎而有原則的。魏國人周霄就曾問孟子:“古之君子做官嗎?”

    孟子答道:“做官。《傳記》曰:‘孔子若三月無君任用,便惶惶不安。到國外去,必帶謁見國君之贄禮,希望謀得官職。’魯之賢人公明儀亦曰:‘古之人三月無君任用,便需前往吊慰,一以示同情。’”

    周霄便問:“三月無君任用則吊慰,不也太急了嗎?”

    孟子答道:“士之失位,猶諸侯之失國也。”

    周霄又問:“孔子出國必帶贄禮,是何道理?”

    孟子答道:“士之出仕,猶農夫之耕田,農夫出國難道會拋棄其農具嗎?”

    周霄追問道:“既然出任官職乃讀書人之迫切希望。而君子卻又不輕易接受官職,是何道理?”

    周霄此問,顯然是針對孟子而發的。他想,孟子希望國君任用他,以施展其抱負,卻又不肯輕易去謀求官職,這又是為什么呢?孟子于是答道:“男嬰誕生,父母愿其必有妻室;女孩落地,父母望其將來嫁個好夫君。父母此心,人皆有之。然而,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女便鉆穴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輕賤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但又厭惡不合禮義而仕。不合禮義而仕者,猶男女鉆穴逾墻之類也。”

    孟子很清楚地指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原則,假若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那就是喪失了原則,做人還有比喪失了原則更可悲的嗎?

    有一次,萬章也問到同樣的問題:“有人說,古之賢人伊尹利用烹飪之技接近商湯,向湯乞求,獲得商湯重用。真有此事嗎?”

    孟子很肯定地回答道:“不,并非如此。伊尹耕于莘國之野,而以堯舜之道為樂。倘不合道義,縱使以天下之財富為其俸祿,他亦不回顧;縱有千駟系于面前,他看也不看一眼。不合道義者,他既不與人,亦不取于人。湯使人以厚禮往聘之,他安靜地說道:‘我何以要受湯之聘呢?我何不處于田野之中,由此而以堯舜之道為樂呢?’

    “湯多次使人往聘之,不久,他翻然改變了態度,說道:‘我與其處于畎(quǎn)畝之中,由此獨以堯舜之道為樂,何不使今君為堯舜之君,使今民為堯舜之民,重現堯舜之世呢?天生萬民,之所以有先覺后覺之分,旨在以先覺者誨后覺,我自信為百姓中之先覺者,我須以堯舜之道教天下之民,喚其覺醒。當今之世,能喚起天下之民者?舍我其誰呢?’于是伊尹想:天下萬民,無論男女,若有一個未沾潤堯舜之道之恩澤者,便是自己推其墜于溝壑也。他就是這樣以天下為己任,將天下重擔挑之于肩,所以來到商湯面前,說服湯伐桀而拯救萬民。

    “我從未聽說過自己行為不正而能教導別人者,更何況先辱其身而能匡正天下者呢?圣人之行各有不同,對當世之君主,或疏遠,或親近,或離去,或留戀,但歸根結底,皆潔身而自好矣,吾聞伊尹以堯舜之道乞求于湯,未聞其以烹飪之技而相湯也。”

    孟子認為,知識分子除要堅持原則和操守,所謂“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更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這樣文明才能繼續提升和發展,人類才有前途可言。

    魏國又有一位名叫景春的縱橫家,對公孫衍和張儀這兩個出名的外交政客十分崇拜。有一次景商春向孟子說道:“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一怒而諸侯懼,安靜下來則兵革息,天下太平。”

    孟子冷冷一笑說:“這哪里算得上丈夫!汝未學禮嗎?男子加冠,父訓之;女子出嫁,母訓之。母送女出門,告誡說:‘出嫁之后,要敬公婆,戒失節,勿違夫意。’妾婦之道,以順從為原則。至于男子,應居于天下最寬廣之住宅——仁,立于天下最正確之位置——禮,行于天下最光明之大道——義;得志,與民同行陽關路;不得志,獨行其道,獨善其身。富貴不能淫(亂我心),貧賤不能移(移我志),威武不能屈(屈我節),此之謂大丈夫。”

    在一個只崇拜英雄而不尊重道德的時代里,孟子的這番話,無異是一聲巨響,使張儀之流立即黯然失色。縱然在今天,依然令人震憾。“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兩千多年來中國一切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的共同品格,這是人生價值中最值得珍貴的。

    孟子的命運相當不好,正當他和梁惠王慢慢談得來,已經可以勸梁惠王不必懷疑他的“亦有仁義而已矣”的道理,不要猶豫地去施行仁政的時候,不幸得很,年紀老邁的梁惠王懷著富強的夢想和復仇的愿望過逝了。孟子雖也感到悵然,但仍客觀地給梁惠王下了評語:“梁惠王真不仁呀!仁者將其對待所愛者之恩惠推及于其所不愛者,不仁者卻將其加給不喜愛者之禍害推而及于他所喜愛者。”

    公孫丑不解,問道:“此話何意?”

    孟子解釋說:“梁惠王為爭奪土地之故,驅使其不愛之民去作戰,使其暴尸郊野,骨肉糜亂。兵敗后欲再戰,恐不勝,又驅使其所愛之子弟前往死戰,此之謂將其加與不愛者之禍害推而及于其所愛者。”

    來年春天,即公元前319年,梁惠王的兒子赫嗣位,是為魏襄王,這一年孟子七十一歲。一日,孟子見召,急忙上朝。滿朝文武正在議事,這哪里是朝廷,簡直是會場;這哪里是在上朝,簡直是在開會;亂哄哄的,甚至有些像在趕山會。襄王個子矮小,身著寬大的繡袍,像似木偶戲中的小丑。他身居高位,一會歪,一會側,一會蹲,一會坐,毫無半點國君的尊嚴,頗似舞臺上的滑稽演員。雖說派人去召孟子,但他卻既無目的,又無準備,究竟召孟子上朝何為,他心中連半點數也沒有,仿佛兒戲一般。他一點謙虛之德也沒有,一點恐懼戒慎的心情也沒有,一副公子哥兒的作風。見了這場面,接觸這氣氛,看了這氣派和形象,孟子真是啼笑皆非,翻腸攪肚,簡直就要哇的一聲嘔吐出來。梁襄王見了孟子,既未寒暄,也沒禮貌,招呼也不打一聲,連“叟”都不叟一下子,忽然毫不客氣地、冒冒失失、沒頭沒腦地捅出一個不著邊際的問題來:“天下如何才能安定?”

    孟子認真回答他說:“定于一。”

    孟子的這個“一”,本來是指“統一”而言,即只有天下統一,結束諸侯紛爭的局面,才能安定。但字面上卻很含混,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原則?一個戰略?或一個國家?……看不出來一個確定的意義,怎么理解都可以。而這位“不見所畏”的公子哥想的是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他自己,所以馬上接著問;“誰人可定天下?”

    孟子告訴他:“惟有不嗜殺人者,方能統一天下。”

    這時候他才恍然明白,原來孟子說定天下的人并非指的是他梁襄王,而是不喜歡殺人的人。但他不明白,有誰肯服從呢?孟子告訴他說:“天下莫不從之。陛下熟知禾苗之情形嗎?七八月間,久旱不雨,禾苗枯槁,忽一日,天空烏云密布,轉瞬大雨傾盆,于是禾苗得救,又望日迎風地生長起來,這長勢誰能阻擋?而今各國君王無不嗜殺成性,倘有人肯施仁政,救民出水火,則天下之民皆引頸而望救,紛紛歸服,猶若高山飛瀑,其勢誰能阻擋?”

    梁惠王既不能接受孟子的仁政思想,現在已經死了,他的繼承者梁襄王又是這副架式,孟子于是決計離魏而去。

    這時齊宣王剛即位不久,很想有一番作為,因此執政后辦的第一件事便是振興稷下學宮——將稷下學宮整修一新,公開禮聘天下學者賢士及當時著名的思想家,為他們安排最好的生活條件,有寬闊的馬路,高門大屋的建筑,讓他們能夠自由而愉快地在那里思考、研究、討論,因而天下學者云集而來者不下千人,可說是集一時之盛了,據此孟子決定再次適齊。

    孟子師徒又浩浩蕩蕩地踏上了新的征程。一天,他們一行數十乘正滾滾地碾著明媚的春光自范城①向齊都臨淄進發,突然,迎面旌旗招展,吶喊震天,塵埃飛揚,遮天蔽日,先有數騎飛來,這是清道的開路先鋒,路上的行人和耕田的農夫,凡來不及回避者,或被怒斥,或被鞭打,或獨輪車被掀翻,或包裹、竹籃被拋進溝壑,有敢與之辯理者,則被其槍挑劍擊,血肉模糊地斃命于路旁。馬隊過后是車乘,文官繡袍玉帶,儒雅風生,武將頂盔貫甲,赳赳昂揚,或驅鷹,或逐犬,或持弓,或背箭,耀武揚威,橫沖直撞。這是齊宣王的兒子在田獵四野,那王子專乘一車,裝飾豪華,鑲金嵌玉,圍珠裹翠;駕車的四匹驥驁,俱都是龍駒虎崽,兩匹火紅,兩匹雪白,奔騰起來,交相輝映,真乃世間的珍奇。車上的王子,錦繡裹身,珠玉頂戴,特別是他那氣度,是軒昂?是傲慢?令人捉摸不定。孟子師徒的車輛避于道左,直待這下山洪水般的獵隊遠去,方撥馬上路,緩緩而前。若干時辰過去了,王子的獵隊早已不知奔向了何方,然而那獵獵的旌旗卻仍在孟子眼前閃耀,那彌漫的煙塵仍在孟子面前升騰,那滾動的車輪仍在孟子的心上碾過,留下了深深的轍印……

    雖經一天的旅途顛簸,但這天夜里宿于驛館,誰也不能安寢入睡,不自覺地又議論起了晝日之所見所聞,在大家七言八語地紛紛議論之后,孟子總結似的說:“環境能夠改變人之氣度,奉養能夠改變人之體質,環境是多么重要啊!齊王之子難道就不是父母所生,骨肉之軀嗎,他為何竟如此與眾不同呢?……

    “王子的宮室、車馬、服飾,自然與眾不同,他之所以能夠如此,是由其所生活的環境決定的;何況以‘仁’作為自己住所的人呢?

    “魯君到宋國去,在宋之東南城門下呼喊,守門者說:‘此非宋君,為何喊聲竟與吾君相同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俱都身為國君,其生活的環境相似。”

    孟子師徒來到平陸,曾作短暫逗留。平陸是齊之南疆邊邑,故城在今山東汶上縣北,邑宰孔距心是個忠厚老實,但也有些懦弱的地方官。逗留期間,孟子曾四處奔波,做了一些實地考察,以備作為不久與宣王論政的根據。入境問俗,勤于考察,慰民疾苦,已經是他多年形成的生活習慣了。考察的結果,孟子對孔距心的政績很不滿意,身為父母官,竟使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雖說看問題不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但透過平陸的所見所聞,大體上看到了如今齊國的整個現狀。離齊四年,齊國的政治依然如故。雖說如今的齊國堪稱東方之大國,諸侯中之強者,但百姓卻因此更加災難深重了。愈是這樣,愈顯示出行仁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孟子深知,上天留給自己的時光不會太久了,救民出水火是自己的宿愿,是自己的歷史責任,每想到這些,他便有一種急不可待的緊迫感。然而諸侯不容他,現實捉弄他,年歲不饒他,七十一歲了,他還在整日凄凄惶惶地為理想,為民眾,為天下四處奔波,這是怎樣不公平的天地神靈與世道啊!……

    孟子待人、待己、對事素來是光明磊落,像透明的水晶,不雜半點斑疵。雖說與孔距心素昧平生,彼此從無任何接觸與交往,但當孔距心征求他對平陸工作的意見時,他還是坦誠地對孔拒心進行了批評。他問孔距心:“倘汝之戰士一日三失其職,汝將開除他們嗎?”

    孔距心果斷地回答說:“不必等待三次,予必開除之。”

    孟子嚴肅地說:“既然如此,邑宰失職,又該如何呢?風調雨順之年,子之民尚不得溫飽;一遇荒年饑歲,子之百姓年老體弱者拋尸露骨于溝壑,年輕力壯者則出背鄉離井,四處逃散,以茍全性命……”

    不等孟子將話說完,孔距心便羞愧得面紅耳赤,無地自容,搓著雙手在堂內走來走去,走了半天,將兩手向孟子一攤,為難地說:“此非距心之力所能為也。”

    孔距心說的是一句實在話,天下形勢如此,齊國形勢如此,一個小小的邑宰能奈滔滔天下之勢何?這一點,孟子并非沒有意識到,但他依然嚴厲責之,說道:“今有一人,接受他人之牛羊而為之放牧,那么他必千方百計地為牛羊尋牧場,找飼料。倘牧場和飼料均求之不得,他該如何處理呢?是將牛羊退還原主,還是眼睜睜地看著它們餓死呢?”

    孔距心低垂了頭,半天才有氣無力地說:“此乃距心之罪也!……”

    道理確是如此,但漫漫封建社會中,在多如牛毛的官吏中,照孟子的要求和標準做的,能有幾人!……

    春夏之交,熏風煦煦,醉日融融,在這個季節里,人最容易困乏。孟子每天早起晚睡,或做社會調查,或給弟子們講學,或接見社會賢達。古稀老人了,哪里經受得住這樣的折騰,逗留平陸期間,竟連病數日。百姓聞訊,紛紛簞食壺漿,前來探望。百姓不來探望倒好,這一探望倒反加重了孟子的負擔,他要接見一批又一批的老少,他要與之交談,苦口婆心地勸他們歸去。拒收百姓的禮物是一件最不容易的事,雖說百姓之所攜,絕無什么值錢的珍寶,但這卻是他們一顆顆赤誠火熱的心啊,它表示百姓們對仁政學說的衷心擁戴和熱切盼望。全都拒而不收吧,冷了他們的心;各收受一點吧,這一米一粟又來得多么不易呀,這是他們嘴里不吃,餓著肚子省出來的呀……百姓的探望,增加了孟子的心里重負,他由衷地愧疚,覺得百姓這般面黃饑瘦的模樣,這處處啼饑號寒的場景,是由于自己的失職造成的,因而自己是百姓的罪人,無臉面見他們。為了不使夫子過于勞累,弟子們竟不肯向老師吐露實情,背著老師擋駕前來探望的百姓。一天,驛館外聚滿了百姓,孟子全然不知。百姓因未睹孟子尊容,擔心他正病情惡化,一個個熱鍋上的螞蟻似的焦慮不安。忽然,遠處飛來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車上乘坐的是齊相儲子的心腹,他受儲子之托,自齊都臨淄遠道專程攜厚禮來與孟子交友,見驛館外這亂紛紛的場面,覺得有失大國體統,便下令驅逐百姓,與百姓發生了糾紛與沖突。沖突驚動了驛館內安歇的孟子,他急令弟子們攙扶出門,見狀甚為驚駭。他將錦衣華冠,氣宇軒昂,遠道專程來訪的儲子家臣冷于一邊,熱情地接待了來探病的百姓,老淚縱橫地感激他們,掏心剖腹地勸他們歸去。百姓離去之后,孟子雖說也與儲子家臣有了長時間的交談,了解齊國的情況,并接受了他的禮品,但終覺心存芥蒂,特別是一想起他那視百姓若仇敵的兇殘相,便不寒而栗,所以后來到了齊都,并不依禮回訪儲子。

    孟子師徒來到臨淄,直奔稷下學宮,自有學宮里的官吏安排其住處與膳食,秉報齊宣王。時值初夏,孟子一路勞頓,草草吃過午飯之后便午睡安歇了,眾弟子也相繼休息。過了約有半個時辰,與孟子同室的公孫丑忽聞有人落地之聲,伏到窗上一看,見院內有兩個陌生人正賊頭賊腦地四處窺探。練過武功的人,多半警覺性高,反應靈敏,動作迅疾。為防刺客,確保老師安全,公孫丑來不及細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疾破窗而去,同對拔出短劍,高喝一聲:“歹徒哪里跑!”

    兩個陌生人聽到如雷貫耳的喊聲,一個返身逾墻而逃,一個被公孫丑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住。喊聲驚動了正在午休的人們,大家蜂擁而至,眾口一詞地質問這個逾墻而來的家伙。來者雖說也是武士打扮,且身輕如燕,翻墻越屋如履平地,但面無殺氣,身上也未藏兵刃,在眾目如電的刺激下瑟索發抖,不像個為非作歹的人。孟子總是以善心待人,他批評弟子們不應該這樣對待一個束手就擒的人,將其接進室內,讓座遞茶,與之交談,明確表示,縱然他真是刺客,罪也不在他本人,而在那幕后策劃者和指使者。喝過一盞茶之后,武士心中平靜了許多,態度也變得自然起來。他供認自己是相府的家丁,因孟子的聲名很大,相爺奉宣王旨意,派他們兩個來偷偷觀察孟子的長相是否與眾人不同。這樣的供詞自然不可輕信,但既是相府家丁,且系齊相儲子所親派,自應以禮相待。解鈴還需系鈴人,日后見了儲子,自然一切分曉,只是需暫委屈武士一時。

    未牌時分,學宮外有叮當的馬鈴聲,滾動的車輪聲,這響聲由遠而近,由弱而強地來到門前,一聲清脆的響鞭之后,響聲戛然止住,接著便是說笑聲和腳步聲。來訪者不是別人,正是儲子派往平陸與孟子結交的那位家臣,他帶來了儲子的親筆信,內容大致如下:

    一、不知孟夫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萬望夫子海涵恕罪。

    二、奉宣王之命,派人暗觀夫子異相,不料奴才無能,驚動了夫子,罪莫犬焉。

    三、翌日早朝后,宣王將帶領文武百官,于王官東門外廣場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儀式之后設國宴為孟夫子接風洗塵,望夫子賞臉不辭。

    孟子頗有受寵若驚之感,心情異常激動地說道:“承蒙大王與冢宰錯愛,感激之情,容當后報!……”

    賓主又拉了些閑話,當談到那場頗為有趣的誤會時,孟子歉意地微笑道:“予乃一介寒儒,與常人自無不同,堯舜亦與人同耳。”在第二天的宴會上,當儲子提到這件事時,孟子也以同樣的話回答。

    不談齊宣王率領文武百官于王宮東門外歡迎孟子,旌旗獵獵,禮炮轟鳴,鼓樂喧天,百官無不躬身施禮的隆重場面,盛大儀式,以及熱烈肅穆的氣氛;不談齊宣王為歡迎孟子而設的國宴上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的豐盛,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的歡樂,拳令笑罵、杯盤叮當、醉態百出的狼狽;不談第二日早朝,齊宣王封孟子為卿,百官稱頌,只說第四日早朝后,齊宣王屈尊枉駕拜訪孟子,虛心向孟子討教,孟子給他講“保民而王”的道理。

    齊宣王的相貌很有特點,給孟子一深刻印象,難以捉摸的感覺——他“過頤”,可以說是方面大耳,滿臉福相;也可以說是腦后見腮,不可往來,后有反骨。他“豕視”,像豬一樣看東西,表面上很糊涂似的,而實際上心中自有主張,很精明,而且不時地偷看兩旁的東西。

    就在孟子適齊前夕,列國的局勢有了新的變化——宋國的國君稱王;韓、趙、魏、燕、楚五國聯合攻秦,結果于函谷關戰敗。這一仗動搖了強秦和東方列國之間的均勢局面,也刺激了齊宣王勵精圖治的決心。因此,齊宣王第一次與孟子論政,便問道:“孟老夫子知識淵博,能將齊桓公、晉文公春秋稱霸的詳情與道理講給寡人聽聽嗎?”

    孟子答道:“孔門弟子無談論齊桓、晉文之事者。故而后世無傳,臣也就無從知曉。倘陛下定要知道如何治理天下的話,何必定要了解齊桓、晉文稱霸諸侯的道理呢?讓臣來給陛下講講治理國家,統一天下的王道政治吧。”

    孟子熟悉古代的歷史典籍,豈能不知齊桓、晉文之事,只是不愿提及而已,孟子既然根本不贊成追求霸政,一開始便撥開齊宣王問話的方向。孟子就是這樣方正,不轉一點彎子,若是縱橫家,決不會這個談法。

    孟子有不僅能治理好國家,而且能統一天下的政治,齊宣王自然要迫不及待地洗耳恭昕,于是急切地問道:“一個國君,須具備怎樣的德行和才干,方能統一天下?”

    孟子果斷地回答說:“一切為百姓之安居樂業著想,欲王天下,誰人能夠阻擋!……”

    宣王追問道:“依夫子高見,似寡人者,能夠王天下嗎?”

    孟子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道:“當然能!”

    孟子愈是回答得干脆,肯定,齊宣王愈是不放心,還以為這是阿諛之辭呢,他要弄個明白,問道:“夫子何以知寡人能王天下呢?”

    孟子不能不說出一番理由來,而且舉事實為證。

    原來齊臣胡齡曾告訴過孟子一件事。

    一天,齊宣王正坐于金殿之上批覽奏章,忽然有一個人牽著一頭牛從殿下經過,宣王一時興發,問道:“汝將牽牛何往?”牽牛的人答道:“前去宰殺,將以其血釁鐘。”宣王道:“放了它吧,看他顫若篩糠,無罪而送進屠場,像殺一無辜之民,寡人實在不忍。”牽牛人反問道:“那么,廢除祭鐘儀節嗎?”宣王果斷地命令道:“豈可廢除,以羊易之!”

    講完了這件事,孟子說:“憑著陛下這種不忍見牛觳觫(húsù)之心,擴而充之,便可實行王道,統一天下。雖齊之百姓皆以陛下為慳吝,但臣知陛下有仁慈不忍之心。”

    齊宣王聽了搖頭嘆道:“確有一班無知之民以為寡人吝嗇,竟舍不得宰一頭牛去釁鐘。齊國疆域雖小,難道會舍不得一頭牛嗎?寡人確系不忍心視其顫抖哆嗦,無罪而被送進屠場,像一個無辜的人而被牽去殺頭,故以羊易之。”

    孟子說:“請不要責備百姓錯怪大王的美意,羊小而牛大,羊賤而牛貴,陛下以小易大,以賤易貴,百姓豈能體解陛下之深意!倘說大王可憐那牛無罪而被送進屠場,那么,羊和牛又有何不同呢?”

    齊宣王被問得張口結舌,不時地抓耳撓腮,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說:“是呀,這究竟是為什么?連寡人自己也說不清,但可對天起誓,寡人絕非吝嗇錢財而以羊易牛。可是,宰羊與牛,究竟有何不同呢?看來百姓說寡人吝嗇,不無道理……”

    齊宣王不忍心殺牛,這是一片好心,百姓不但不領情,反而說他小氣吝嗇,萬一弄不好,這位國君一發怒,又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頭落地。所以孟子設法緩和齊宣王的情緒,作一疏解。其次,孟子也為了要齊宣王接受他提出的意見,施行王道仁政,所以,在這里以幽默和輕松的口吻把話鋒一轉,說道:“此乃小事一段,百姓如此誤解,倒也無妨,臣知陛下有一顆仁愛之心,陛下見牛而未見羊,君子對于禽獸,見其生則不忍見其死,聞其聲則不忍食其肉,故君子遠庖廚而居。”

    齊宣王聽后,那團籠罩在心頭的霧靄被一陣清風吹散了,心的海洋里泛起了興奮與激動的波瀾,他無限感慨地說:“《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說的便是孟夫子這樣的人呀!寡人雖說是這樣做了,但卻說不出其中的道理,經夫子這一指點,心中頓覺豁然明亮起來。不過,這種不忍之心與行王道、統一天下有什么關系呢?”

    孟子避開了宣王的問題,反問道:“倘使現在有人向陛下報告說:‘予之力足以舉千鈞,但不足以舉一羽,予之視力能明察秋毫之末,但卻看不見一車柴薪。’請問陛下,您能夠相信嗎?”

    齊宣王捋著稀疏的短須,搖著頭嘿嘿地笑著,心里想:“你孟夫子在跟寡人開什么玩笑呀!”但他知道君子無戲言,笑過之后肯定地答道:“當然不相信!世上哪有這樣的人,哪有這樣的事呢?”

    孟子知道齊宣王不會相信這不合事理的假想,但他要齊宣王親口否定,才好作深一層的進言。所以齊宣王一否定了這比喻的可能性,他立刻收斂了那漫不經心的神態,漸漸變得莊重嚴肅起來,說道:“陛下不忍之心恩澤禽獸,卻未能使百姓擺脫痛苦,過上安和樂利的生活,這是為何?由此看來,舉不起羽毛者,因為他不肯用力;不見輿薪者,是因為他不肯用明;齊之民不得安寧者,是因陛下不肯施恩于民也。依臣之見,陛下未能統一天下,是不肯為,而非不能為也……”

    孟子說齊宣王有行王道,統一天下的能力,但卻沒有去實行,齊宣王想,我齊國如此富強,要做的都已經做了,而你還說我沒有做,那么怎么樣才算是做了呢?于是他反問道:“請問夫子,不肯為與不能為,二者有何不同?”

    孟子回答說:“倘使叫一個人挾泰山而超北海,他說不能,誠不能為也;倘使命其為長者躬身施禮,他說不能,是不肯為,非不能也。”

    孟子在暗示齊宣王,他有此權能不是做到做不到的問題,而是肯做不肯做的問題。因此答復了齊宣王的問題之后,馬上直截了當地指到事實上來,緊接著說:“倘陛下肯施仁政于民,肯行王道政治,以齊當前之國力和所處之政治環境,統一天下,非屬挾泰山超北海之類,而屬向長者躬身施禮之類。”

    孟子不待齊宣王插嘴,繼續說道:“尊敬自己的尊長,從而推及到尊敬他人的尊長,愛護自己的子女,從而推及到愛護他人的子女。一切政治措施均由這一原則出發,統一天下則易反掌!”《詩》云:“做妻子的榜樣,再推及到兄弟,一進而推及到封邑和國家。即是說一個人應將自己的好心美意由近及遠地推廣開去。為人君者,推恩足以安天下,不推恩難以保妻子,歷史上有多少刻薄寡思之君,皆不得善終。古之圣賢,諸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乃至齊桓、晉文這些人,他們在思想上、功業上,之所以能夠超過常人,令人望塵莫及,關鍵在于他們能推己之仁心,推己之善行,即:孔子所謂推己及人之恕道。如今陛下的不忍之心足以使禽獸沾光,百姓卻不得獲益,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凡物稱然后知輕重,量然后知長短。物尚且如此,人心更是如此,要經過某些標準的衡量,才能對自己有所認識,有所改善。

    “陛下頻頻發動戰爭,興師動眾,將士歷險赴難,結仇構怨于諸侯,莫非陛下惟此而愜心悅意嗎?”

    齊宣王急忙解釋說:“不,不,寡人豈能愜意于生靈之涂炭!不過是為了滿足寡人之最大欲望而已。”

    “陛下之所大欲是什么,能講與為臣聽聽嗎?”孟子問。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自拍| XXXXXHD亚洲日本HD|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午夜福利试看120秒体验区|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A男人的天堂久久A毛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偷拍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看片AV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日韩av日韩av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国产午精品午夜福利757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二区中文字幕|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777米奇|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在线|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午夜福利757|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边打电话边被躁视频| 少妇人妻真实偷人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电影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A| 久久精品第九区免费观看| 97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不卡黑寡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不卡乱辈伦在线看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软件|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