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書法
1、元代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如何?作為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其書法發展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答
元代書法由于其社會的特殊性,特別是趙孟俯的出現,使書法在元代發展成一種全面回歸的潮流,呈現出一種典雅秀逸的風格態勢,形成書法史上的一次轉折。
元代的書法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復興晉唐書風與全面復古是元代書壇的總體特征。由于趙孟俯的提倡復古,這一時期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都呈現出一咱繁榮景象。
二、奎章閣的設立為元代書法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代表書家有趙世延、虞集、揭溪斯、柯九思、勃術魯腫,康里&&等。
三、少數民族書家的大量涌現是元代書壇的獨特現象。
四、隱士書家群成為元代書法重要一脈。
五、書法與文人畫緊密結合在元代成為一種風尚
2、試述趙孟俯的書法特征及其成就。 答
趙孟俯的大楷書吸取李邕書碑的方法,既得流美風韻,又存遒健骨氣,在晉人的韻味之外,又具有唐人的法度。代表作《湖州妙嚴寺記》《三清殿碑記》《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膽巴碑稿》《仇鍔墓志銘稿》。其小楷極具特色,用筆極為嫻熟,結體妍麗飄逸,用筆遒勁,深得晉人神髓。其行草書被世上稱作成就最大者,對后世的影響也是以行草書的影響最大。傳世作品有《蘭亭十三跋》《歸去來辭卷》《赤壁賦》《雪晴云散帖》,既嚴守古法,又縱橫飄逸。
3趙孟俯的復古思想對元代書法發展有何重要的意義?為什么說趙孟俯所領導的古典主義書法潮流在中國書法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答
趙孟俯高舉復興古法的旗幟,使得元代書法在南宋一百多年的蕭條之后重新復蘇,并且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趙孟俯的書法觀是以向晉人之書的出色回歸為指向的,他反對學書從顏真卿入手,指出直溯東晉二王,并在實踐中全面復古,他的貢獻不僅在書法創作上,還在于他的書學思想中有很多精僻的見解,提出書法以用筆為上,結字亦須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成為元代以后書論中的著名論斷,提示了書法藝術的本質,他的復古也正是從筆法入手,他強調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他提出筆法第一、結字第二的觀點,這是書法作為傳統藝術得以傳承的重要條件,不僅在元代具有重要意義,在今天仍是指導書法實踐的名言。趙孟俯在書法啦上的貢獻是杰出的,在元代影響了一大批人,形成了風格鮮明的趙派書家群,使得元代書壇在趙氏書風之下,他的書法還影響到明代,其書風影響到三個世紀之久。
4、試述康里夔夔對元代后期書法發展的影響。 答
康里夔夔的書法受趙孟俯的復古思想的影響,楷書由虞世南上溯到二王,一派初唐楷書的風范,其行草書成就非常高,書宗二王,旁及孫過庭、懷素,用筆一拓而下,絕少修飾,其草書的最大特點就是今草與章草雜糅。他不僅借鑒趙法來繼承皇象,使古雅的書卷氣中平添了豪邁爽利之氣,保持了北方特有的剛毅的氣質,展示了自己鮮明的特征。他的書法在趙氏書風籠罩下別有一番異趣,使元代后期的書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在杭州等地活動,書法影響了當地書家,饒介、危素都是他的弟子,其書風通過這兩位弟子影響到明代初期的三宋,甚至中期的文征明,并且為明代草書的復興注入了一針催化劑,其意義不可低估。
5為什么說元代是秦漢之后篆隸書法式微以來重新復蘇的第一個高潮? 答
在元代書法全面回歸的潮流中,篆隸書的復興成為元代書法的重要現象,元代的篆隸書家達百人以上,足見當時的興盛程度,元代的篆隸書不同于秦漢的篆隸,有它獨特的審美內涵,其主要特征是能夠將篆隸書創作納入到文人書法創作的軌道上來,而非僅顯于碑石版,從而使元代成為自秦漢之后篆隸書法式微以來重新復蘇的第一個高潮,并開啟了明清文人篆隸書的源頭。元代篆隸書風在全在回歸的大潮掀起,與六體皆擅的趙孟俯身體力行有關,也與吾衍及其他篆隸書家的努力分不開的。
6元代后期的隱士書家群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代表書家?并闡述他們的風格特征。
答 元代為異族統治時期,漢人地位低下,大批文人有辱于夷狄之變,感到極不得志,對國家失去信心,于是他們歸隱山林,以求解脫,在藝術上,他們崇尚老莊思想,不受塵俗影響。元代初、中期,書壇受趙孟俯書風的影響,隱士一派書風被淹沒,元初以來,作為南宋舊都的杭州,號直延續江南文化重鎮的地位,太湖地區的文化也逐漸繁榮起來,杭州文化圈與蘇松地區的交流日益密切。元代后期,很多文人因避戰亂,紛紛入吳,這些人的書風不受趙氏的影響,表現出一種超出物外、矯矯不群的精神氣質,書法風格或怪異奇偉,或簡淡靜逸,成為元代書法不可忽視的一脈。
代表書家有吳鎮、楊維楨、陸居仁、倪瓚四家最為典型。 吳鎮草書受晚唐書家高閑的影響,所作草書頗有懷素之風,清俊流走,高逸拔俗。
楊維楨書法奇詭不凡,行草書中見章草筆意,剛健爽勁,同時以游離于漢晉書風之外。點畫狼籍有亂世風,號稱亂頭粗服。其書法是對元代書壇崇尚晉唐書風的一次抗爭與反判。
陸居仁,書法表現出一種散淡情懷,多得二王筆及懷素筆意,有沖和之風,中鋒行筆時同渴筆,燥潤相生,可見其心態的輕松與用筆的率意。
倪瓚的書法多見于題跋,以小楷見長,字形偏扁,以隸法入楷,深得魏晉人筆意。是元代隱士書法中高逸一派的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