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習書法,在總體情況下,對書法史上的書法大家最為熟知的,或也就“歐顏柳趙”、“二王”、李斯、鐘繇,智永、褚遂良、虞世南、薛稷、張旭、孫過庭、懷素、楊凝式、宋徽宗、宋四家、唐寅、祝枝山、吳門三家、黃道周、王鐸、傅山、董其昌、揚州八怪等人,也不難發現這些人都處在中國書法史上非常關鍵而耀眼的位置,正也是在他們的推動下,才會有中國書法后續的綿綿發展;歷史是相似的,總有些人是在中國書法史上非常關鍵而耀眼的位置的旁邊,以基墊石的身份存在,奠基而不耀眼,他們是書法史上少有人知的書法大家。 1、史游 史游,被后人稱之為“章草鼻祖”;他大刀闊斧,解散隸體架構,保留隸體骨梗,打破隸體規范,縱任奔逸,開創出新的書體,后人稱其書體為章草,可惜的是,史游書法絕跡,創神妙而不能傳。 2、皇象 雖史游開始草書《急就章》,但沒有傳下來,唯皇象《急就章》寫本,是流傳至今最早的章草范本。 3、索靖 索靖流傳后世的書法作品有《出師頌》(墨跡版)、《載妖帖》(墨跡版)《月儀帖》、《急就章》等,對后世影響很大,如王羲之就受其影響,再如唐人歐陽詢見索靖書寫的碑石,竟臥于碑下,朝夕摩掌,不忍離去,要知道歐陽詢平生不肯輕易推許古人,索靖是其一例外。 《出師頌》 4、陸機 陸機《平復帖》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用筆高妙絕倫、筆力堅勁倔強,再創史游神妙。 《平復帖》 5、張芝 張芝,被譽為“草圣”、“草書之祖”,取法崔、杜,擅長寫章草,但又不局限“寫”,他把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章草寫法,改為上下牽連富于變化的今草寫法,至此在他影響下,草書從“臨事從宜”的實用性漸而向美學過渡。 冠軍帖 6、衛鑠 沒有衛鑠這位老師,很難有后來的書圣王羲之,當然,衛鑠在書壇影響遠遠不局于此,她不單是書法實踐者,更是書法理論方面領軍者,撰有《筆陣圖》一卷,對書法全面深入的論述,主張學習書法要上溯其源,師法古人,反對諳于道理,學不該贍,其影響直至今日。 《筆陣圖》 7、謝安 謝安書法地位,在東晉時期不亞于王羲之,或有勝之,(不排除是權力的影響)然謝安極力推崇王羲之書法,使得王羲之書法盛行于東晉皇室,這一波助推,不單是對王羲之影響大,對當時整個書壇風致的影響也非常深遠。 7、李陽冰 李陽冰是李斯之后的小篆大家,在唐代篆書中,其成就最高。李陽冰所書,謂之“鐵線描”,以瘦勁取勝,結體修長,線條遒勁平整,筆畫從頭至尾粗細一致,光滑潔凈,婉曲翩然,后人多承學其一路,如顏真卿、鄔彤等。 《三墳記》 8、李邕 李北海,行書碑學的開拓者,對后世行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宋元的幾位大書法家如蘇軾、黃庭堅、趙孟頫等無不受其影響。 9、張懷瓘 懷瓘著有《書議》《書斷》《書估》《《六體書論》《論用筆十法》等,為書學理論重要著作;我們現在把漢字分為真、行、草、隸、篆五體,就是是受了張懷瓘書體分類的影響。 10、賀知章 賀知章《孝經》,取隸意,納章草,持唐人的嚴謹作風,又匯晉人流潤飛揚的風姿,對晚唐和宋人書風影響巨大。 《孝經》 11、鮮于樞 說自唐人之后,筆法絕跡,然在鮮于樞身上又現唐人筆法;鮮于樞,元代書法巨擘,力主復古,再現唐人筆法,與趙孟頫齊名,對趙孟頫影響非常深遠。 《盛暑帖》 12、周越 “宋四家”歸于周越一家,沒有周越,更不會有蘇、黃、米、蔡四大家;周越在書壇起著承上啟下與嬗變轉遞的作用,是中國書法歷史斷層的重建者。 黃庭堅說:“予學草書三十余年,初以周越為師”。 米芾說:“余年十歲寫碑版,學周越;蘇子美札;自作一家?!?/p> 章惇介紹蔡襄說:“君謨(蔡襄字)少年時,乃師周越。” 蘇東坡說:“草書非學聊自娛,落筆已喚周越奴?!?/p> 由此可見周越的書法藝術在北宋書壇的影響巨大。 一顆耀眼的星光下,總有不起眼奠基石,上述的都是;我們向著星光走,也應注意不起眼的奠基石,正有他們,我們對著星光才不閃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