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治療特效根治方1、實證(1)邪熱內結: 治宜清熱消痞。代表方瀉心湯(大黃、黃芩、黃連),胸悶加瓜蔞,惡心嘔吐加竹茹,口渴加花粉。 (2)飲食積滯: 治宜消食導滯,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合平胃散加減(山楂、神曲、萊菔子、陳皮、半夏、茯苓、蒼術、厚樸、枳實、連翹)。 (3)痰濕內阻: 治宜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代表方平胃二陳湯(蒼術、半夏、厚樸、陳皮、茯苓、甘草)。氣逆噫氣不除加旋復花,胸膈滿悶加瓜蔞、薤白,痰黃,口干加黃芩。 (4)肝郁氣滯: 治宜疏肝解郁,理氣消痞。代表方越鞠丸(川芎、蒼術、香附、炒山梔、神曲)加味,氣郁甚加木香、枳殼,痰多加陳皮、半夏。 2、虛證:治宜健脾理氣。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湯加味(黨參、黃芪、白術、茯苓、半夏、陳皮、木香、砂仁、內金、枳殼)。若脾陽虛,加干姜,溫運中焦,振奮脾陽。命火不足加附子、肉桂,脾腎同治。若脾虛而又水熱互結、虛實相兼者,可用仲景瀉心湯意,既調補脾胃,又辛開苦降,和中消痞。半夏、黃芩、黃連、生姜、干姜、黨參、炙甘草、大棗。 中藥 (1)香砂六君子丸(《中國基本中成藥》):益氣健脾,理氣和胃,治脾虛氣滯,胃部脹痛。 (2)枳木丸(《中國基本中成藥》):健脾化食,行氣消痞,治脾虛氣滯食積,胃脹胃痛。 (3)平胃散(《實用中成藥手冊》):燥濕運脾,寬胸消脹,治濕濁中阻,胸滿腹脹。 (4)香砂養胃丸(《中國基本中成藥》):健脾祛濕,和胃暢中,消脹除滿。 (5)加味保和丸(《中國基本中成藥》):消食導滯,利濕和胃。 (6)越鞠保和丸(《中國基本中成藥》):解郁舒氣,和胃消食。 (7)左金丸(《中國基本中成藥》):瀉肝清胃,治肝胃熱郁,泛酸灼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