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政發〔2010〕64 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農墾局,自治區人 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加快我區邊貿市場建設,促進邊境貿易 發展,根據《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 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 展的決定》(桂發〔2010〕34 號)精神,特提 出以下意見:
一、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我區邊境貿易得到了快速發展。邊境小額貿易由 2006 年的 10.5 億美元 提高至 2009 年的 31.2 億美元,年均增長 31.3%; 各類邊貿市場快速崛起,邊貿市場體系初步形 成。但是我區邊境貿易增長質量和效益不高, 存在市場發育不成熟、企業主體弱小、口岸功 能發揮不充分等問題。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 易區建設的不斷推進,邊境貿易依靠優惠政策 支持帶動增長的模式已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加快建設邊貿市場,對促進邊境貿易轉型升級,
提升邊境貿易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按照中央關于深入實施 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 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以培育和建設一批集內 外貿一體化的邊貿市場為重點,發展邊境加工貿易,推進邊境商貿物流發展,不斷提升邊境 貿易便利化水平,構建邊境地區"大市場、大流 通、大商貿"的新格局,實現邊境貿易發展方式 的轉變,進一步推動我區對外貿易又好又快發 展。
(二)發展目標。到 2015 年,建成年交易 額 100 億元以上的邊貿市場 2 個,10-50 億元 的市場 12 個,1-10 億元的市場 28 個,實現 邊境小額貿易年均增長 20%,機電產品和區內 貨源商品占邊境貿易出口比重逐年提高。 三、工作重點
(三)培育和建設一批邊貿市場。重點建 設憑祥紅木文化產業城、叫隘水果交易市場、 灘散海產品交易市場、愛店中草藥專業市場等 農產品交易市場;加快培育和發展東興市邊民 互市貿易綜合市場、龍州東盟商貿城、憑祥南 山建材專業市場等日用消費品交易市場;積極打造東興市橡膠交易市場、白龍煤炭交易市場、
企沙港鋼材交易市場、巖應礦產品交易市場、 欽州市邊貿煤炭交易市場等生產資料市場。推 動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等東部沿海國際化、現 代化商品城在我區邊境地區設立分中心,打造 邊境小商品集散地。形成以憑祥、東興市為中 心,寧明、龍州、大新、靖西、那坡、江山港、
企沙港、石頭埠港、果子山港等地為節點,布 局合理、功能明確、結構優化、分工明晰的邊 貿市場體系。
(四)進一步規劃建設邊民互市貿易點。 提升和完善貨運量大、區位優勢明顯的弄堯 (含浦寨)、東興、水口、愛店、里火等重要 —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東興市北侖河 二橋物流園等一批輻射廣、功能齊、規模大的 邊境物流園區建設。確保憑祥綜合保稅區一期 于 2010 年底實現封關運作,加快憑祥、東興、 百色邊境經濟合作區的申請和建設,并爭取設 立具有保稅物流功能的特殊監管區域,完善邊 通道互市點;重點建設交通便利的叫隘、平而、
那花、巖應、楊屋、峒中、龍邦、平孟、岳圩、碩龍等中心通道互市點;啟動建設油隘、科甲、灘散、新興、孟麻等主要輔助通道互市點;推 進開通板爛、北山、德天、百南、那布等邊遠 通道互市點。加快公路交通及基礎設施建設, 互市點功能布局完整合理,具備聯檢封閉管理 區域,進出境和進出互市點通道分設,聯檢辦 公場所完備,查驗、視頻監控、通道卡口設施 齊全,實施封閉式管理。形成布局合理、資源 整合、具備較強輻射力的邊民互市貿易點開放 格局。
(五)發展邊境加工貿易。鼓勵加工貿易 向邊境口岸城鎮轉移。重點培育憑祥、東興、 靖西三個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好、配套能 力強、基礎設施完善、具有比較優勢的邊境加 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支持重點承接地 與沿海發達地區開展加工貿易轉移對口合作, 采取資源整合、項目共建、稅收共享等形式, 積極承接農產品、紡織服裝、電子、礦產品等 加工貿易產業。利用各類資金支持友誼關工業 園、江平工業園和湖潤工業園區的配套工程建 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人員培訓和投資促進 等方面的工作,打造加工貿易聚集區。
(六)推進邊境商貿物流發展。加快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東興市北侖河 二橋物流園等一批輻射廣、功能齊、規模大的 邊境物流園區建設。確保憑祥綜合保稅區一期 于 2010 年底實現封關運作,加快憑祥、東興、 百色邊境經濟合作區的申請和建設,并爭取設 立具有保稅物流功能的特殊監管區域,完善邊境保稅物流體系。在憑祥市建設農產品配送中心,在江山港、果子山港等地發展煤炭和礦產品儲備和配送中心。重點培育廣西萬通國際物
流有限公司等一批競爭力強、適應邊貿新形勢 的物流企業,鼓勵拓展商貿物流領域,開展倉 儲、包裝、配送等業務。支持重點邊貿市場和 物流基地的信息化建設,搭建商貿物流一體化 信息平臺。
(七)提升邊境口岸開放和建設水平。全 面提升和完善友誼關、水口、平孟、峒中、碩 龍口岸功能,重點建設東興、憑祥(鐵路)、 龍邦、愛店口岸,啟動建設岳圩、平而、科甲 二類口岸。加快推進平孟、愛店、峒中、碩龍 口岸升格為國家一類口岸,支持水口口岸擴大 向第三國人員開放。重新規劃和建設江山港、 企沙港、石頭埠港、果子山港邊地貿口岸。提 升口岸基礎設施水平,實現一類口岸一棟聯檢 樓、一個驗貨場、八條出入境通道和二類口岸 一棟聯檢樓、一個驗貨場、四條出入境通道的 建設標準。加快口岸交通體系建設,形成一類 口岸通高速公路、二類口岸通一級公路、各口 岸之間互通互達的現代公路交通網絡。加快邊 境口岸大通關統一信息平臺建設,實現"一網聯 通、一站式服務、一個核心樞紐、一個載體、 一個對外窗口"的建設目標。
四、支持政策
(八)穩定和完善邊境貿易政策。用好用 足國家制定的邊貿政策,落實邊境地區一般貿 易和邊境小額貿易出口貨物以人民幣結算退 (免)稅政策,做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 工作。貫徹執行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免稅政策,落實每人每日人民幣 8000 元的進口免稅額度,不限定單日交易次數,提高政策效應。
(九)實施邊貿市場和口岸建設優惠政 策。重點新建邊貿市場、口岸和邊民互市點納 入所在邊境地區商業網點規劃和當地政府土地 利用總體規劃,優先統籌安排用地指標。對邊 境口岸和邊民互市點的查驗監管區域符合劃撥 用地目錄的用地,以劃撥方式供地。新設立的 重點邊貿市場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經營收入所屬 納稅年度起,兩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地方分 享部分。優先保障水、電、氣供應。
(十)整合中央和自治區邊貿資金,加大 財政支持力度,統籌用于支持邊境貿易發展、 促進邊貿企業能力建設、邊貿市場建設、發展 邊境加工貿易和商貿物流以及邊境口岸和互市 貿易點的非經營性項目建設等,進一步提高資 金使用效率。邊境市、縣各級財政部門要統籌 安排財力,切實保證邊境貿易和邊貿市場建設 重點項目配套資金及時落實到位,按期按質完 成建設目標。拓寬資金來源,引導社會資金合業務,支持邊貿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放寬擔保 條件,擴大擔保范圍,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小幣 種掛牌業務。鼓勵金融資本參與邊貿市場和邊 境口岸建設,緩解建設資金的"瓶頸"制約。引 導商業銀行在邊境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創新金 融服務,發展"邊貿通"等金融產品。用好用足
我區邊貿結算越方銀行結算賬戶結售匯額度, 不限定單日交易次數,提高政策效應。
(九)實施邊貿市場和口岸建設優惠政 策。重點新建邊貿市場、口岸和邊民互市點納 入所在邊境地區商業網點規劃和當地政府土地 利用總體規劃,優先統籌安排用地指標。對邊 境口岸和邊民互市點的查驗監管區域符合劃撥 用地目錄的用地,以劃撥方式供地。新設立的 重點邊貿市場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經營收入所屬 納稅年度起,兩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地方分 享部分。優先保障水、電、氣供應。
(十)整合中央和自治區邊貿資金,加大 財政支持力度,統籌用于支持邊境貿易發展、 促進邊貿企業能力建設、邊貿市場建設、發展 邊境加工貿易和商貿物流以及邊境口岸和互市 貿易點的非經營性項目建設等,進一步提高資 金使用效率。邊境市、縣各級財政部門要統籌 安排財力,切實保證邊境貿易和邊貿市場建設 重點項目配套資金及時落實到位,按期按質完 成建設目標。拓寬資金來源,引導社會資金合 暢通邊貿結算銀行頭寸清算渠道。加強與越南 金融機構在邊境貿易結算服務中的合作,提升 邊境貿易結算服務水平。
五、保障措施
(十二)開拓促進邊境商品流通的方式。 豐富和完善中越(東興—芒街)國際商貿旅游 博覽會和中越(憑祥)科技貿易博覽會功能, 努力提高經貿成效。推動百色市與越南邊境省 市定期合辦商品展銷會,搭建貿易平臺。適應 流通現代化的要求,鼓勵邊貿市場發展總經銷、 總代理等批發經營形式,建設以供應鏈為基礎 的采購配送網絡,強化展覽展示、商品信息服 務、購銷代理等交易服務功能。加快建立市場 交易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制度,發展以冷 藏和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農產品冷鏈配送系 統。
(十三)加強對邊貿企業和邊民開拓市場 的支持和服務。繼續利用各類外貿發展資金支 持邊貿企業開拓越南市場。支持邊貿企業在越南市場建立營銷網絡體系,參加商品展銷會, 邊民互市點等經營性建設項目,形成多元投入、 宣傳推廣商品,鞏固擴大在越南市場的份額。
鼓勵邊貿企業拓寬進出口商品種類,擴大機電 產品出口,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升出口產品 的質量安全水平,不斷適應越南經濟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鼓勵有條件的邊貿企業對 越南投資,通過開展種植養殖、加工生產、礦 業等合作,建立穩定的進口渠道,實現貿易與 投資的互動。引導邊民用好用足邊民互市進口 商品免稅政策,開展互市貿易。
(十四)提高邊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海關 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行節假日預約通關,對進出口鮮活、易腐易變質貨物開通綠色通道,提高通關服務質量和通關效率。對進出境貨物 特別是農副產品采取更寬松的檢驗檢疫政策。 及時受理報檢、抽樣、施檢和放行。最大限度 地滿足邊貿企業使用出口核銷單的需求。改進 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管理,實現收結匯聯網核 查由事前向事后管理轉變,加快邊貿企業資金 周轉速度。推進進口付匯核銷制度改革,守法 的邊貿企業不需辦理進口付匯核銷管理手續, 降低進口經營成本。
(十五)構建邊境貿易大通道。繼續開展 邊境建設大會戰和興邊富民行動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改善邊境地區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
動中越"兩廊一圈"中的南寧—諒山—河內— 海防—廣寧經濟走廊建設,重點完善走廊沿線 的基礎設施,推進南寧至越南河內的鐵路擴能 改造項目與越南河內(內排)—下龍高速公路 建設項目,實現防城港—東興—芒街—海防— 河內、南寧—友誼關—諒山—河內的高速公路 對接。加快推動南寧—新加坡經濟通道建設, 爭取上升為中國—東盟"10+1"框架下的次區域 合作項目。加快推進中越公路汽車客貨運輸直 通業務,實現南寧—河內、百色—高平汽車運 輸直通。
(十六)營造良好的邊境貿易發展環境。 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簡化重點邊貿市場建 設項目的立項、建設、經營等行政審批手續, 提高行政效率。嚴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建設廉潔環境,降低邊貿市場的經營成本。切 實清理和取消涉及邊貿企業的不合理的行政事 業性收費項目,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支持邊境市縣與越南邊境市縣建立定期會晤機制,加
強雙邊邊境貿易政策協調,推動解決邊境貿易 重大問題。健全邊境貿易摩擦預警機制,對貿 易糾紛做到早發現、早交涉、早化解,最大限 度地維護邊貿企業的權益。有針對性地加強對 外宣傳,塑造和提升廣西邊貿出口商品的整體 形象。
(十七)建立邊貿發展部門聯席會議制 度。實行由商務、財政、發改、國土、金融、 稅務、建設、工商、海關、檢驗檢疫、質監、 灣辦、物價、電力、水務、消防等部門參與的 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制訂邊貿市場、口岸和重點園區等相關政策措施,及時協商解決重點問 推動中越"兩廊一圈"中的南寧—諒山—河內— 海防—廣寧經濟走廊建設,重點完善走廊沿線 的基礎設施,推進南寧至越南河內的鐵路擴能 改造項目與越南河內(內排)—下龍高速公路 建設項目,實現防城港—東興—芒街—海防— 河內、南寧—友誼關—諒山—河內的高速公路 對接。加快推動南寧—新加坡經濟通道建設, 爭取上升為中國—東盟"10+1"框架下的次區域 合作項目。加快推進中越公路汽車客貨運輸直 通業務,實現南寧—河內、百色—高平汽車運 輸直通。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