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養生——立夏養生
明天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七個節氣--立夏,此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氣溫上升,雷雨增多,農作物處于旺盛生長期。立夏,標志著夏日的開始,在我國有許多有趣的立夏風俗,如吃五色飯(赤、黃、黑、青、綠豆加粳米)、茶葉蛋、竹筍、嘗鮮等。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 夏日養生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因為天氣漸熱,人們往往易煩躁發脾氣、失眠、坐立不安,這樣,會影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因此,必須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在情緒上要恬靜安閑自樂,這樣才能安度夏日。 2 立夏開始,人的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需應增酸減苦,補腎助肝,保證胃腸道的功能。除了平衡營養外,還應多攝入些山楂、烏梅、木瓜、五味子等,少食些肥甘厚味、上火油膩的食物,否則會造成口腔潰瘍、便秘。同時要多喝水,早晚最好喝粥,比如大麥粥、綠豆粥、紅豆粥、銀耳粥、苦瓜粥等,即滋養了脾胃又補充了身體所需。但有一點需注意,因夏日陽氣浮越在外,脾胃功能弱,不可多吃寒涼食物和多喝冷飲而傷及脾胃。 3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相聯系,夏與人體五臟的心相通,夏日心陽旺盛,新陳代謝快,有利于心臟的生理功能,所以夏日養護好心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保證心情愉悅的前提下,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豆制品、蔬菜和水果,以利于養心。另外,“汗為心液”,在夏天不宜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過汗”傷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