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親節(jié)。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慧生提示,子女在尊重和依賴父親的同時,應更多與父親之間的情感互動和交流,多給予父親愛的回饋。 和剛剛過去的母親節(jié)相比,父親節(jié)總是稍顯平淡、冷清一些。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曉父親節(jié)的存在,但真正為父親慶祝節(jié)日、表達愛意的子女,相對于母親節(jié)來說還是少一些。對于這類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原因,專家表示,主要緣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父愛在家庭教育中的相對缺失;二是男性剛毅、粗放的性別特征及內(nèi)斂的情感表達方式所致。受“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父母在家庭事務中扮演的角色往往各有分工。在很多家庭中,對子女的哺育和教育主要是母親的責任。因此,子女自然而然就會與母親的關(guān)系更加親密一些。另外,受性別特征影響,母親的情感比較直白、細膩、善于表達,而父親的情感則更加內(nèi)斂、深沉,不善言語的表達。因此,許多子女覺得和母親之間可以無話不說,而總是與父親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作為子女應該理解,父愛和母愛只是形式不同,沒有輕重之分。過去,父親在子女的眼中或許理所應當?shù)氖羌彝サ捻斄褐⑹聵I(yè)的成功者和自己的保護傘,而父親年紀大了,同樣需要子女的關(guān)懷和精神上的慰藉。在與父親的溝通上,子女可以試著逐漸成為愛的主動者。子女應該用自己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感染父親,成為愛的回饋者。多抽些時間陪父親聊聊天,多關(guān)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那么每一天都會成為父親節(jié)。 (記者韓燕玲) |
|
來自: tuzididie > 《心理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