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氣運行法的真傳是什么?(作者:大道本無邊) 有功友問我:人云“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那么,真氣運行法的真傳是什么呢? 我練真氣運行法已經快六年了,對真法有了比較深的體會。結合我的練功感受和感悟,談談我所認識的真法這一句話的真傳。 大家都知道,一個完整的功法體系,是需要理法兼備的。理是法的準則,法的宗旨;法是理的實踐,理的行動。理法兼備才完善,才有理論指導之下的合理功法操作。 因此,作為一個真正的修煉者,就一定要將修法與明理相結合。既要修法也要明理,這樣才能沿著目標軌道前進,不至于盲人騎瞎馬,南轅北轍。 真氣運行法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內經·上古天真論》“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這一理論基礎之上的。 “恬淡虛無”,就是順其自然,無為無爭。只有如此,才能“真氣從之”,——真氣按照其固有的自然規律有序化運行。而進一步溯本求源,《內經》這一思想的淵源,又是建立在《道德經》“道法自然“的道家理論核心基礎上的。它們一脈相承,《內經》的養生思想是對《道德經》主旨的傳承和應用。 所以,若闡明真氣運行法之理,真傳一句話,那就是“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是道家與中醫養生思想的精髓,也是我們每一個修煉者時時都需要牢記、處處都需要遵守的一個重要原則。理是用來統法的。在真法實施操作中,我們必須步步不離“順其自然”這一練功宗旨。只有這樣,功法才能通達合度不走樣。 那么,真氣運行法在實踐方法上,什么又是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的真傳呢? 由于專業的緣故,我曾經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功法。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我所接觸過的任何功法,在意守丹田這個操作實踐上,采用的都是無論呼氣還是吸氣,自始至終持續守丹田的。因為這樣持續守很難,就有了似守非守,勿忘勿助之說。說穿了,就是斷斷續續的守。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吸氣向丹田用意念引導。這和真法“順其自然”的練功原則大相徑庭。無論是持續守丹田還是吸氣時的意念引導,其功效都是和“呼氣注意丹田”這個真法獨特的方法不能比擬的。當然,真法的一步功“呼氣注意心窩部”也是同理。只是一步功是個短暫的過渡,不像呼氣注意丹田是練真法的長期功夫,所以就不特別強調,把它一統包括于呼氣守丹田里了。 呼氣時注意丹田,是真氣運行法作用機制的奧秘玄機,是真法不同于任何功法的畫龍點睛一筆。因此,若說真法功法上的真傳一句話,那就是“呼氣注意丹田”。它抓住了真氣運行的本質,順應了真氣運行的規律。 為什么說“呼氣注意丹田”是真法真傳一句話,是真法的根本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下分析,便會一目了然。 其一,呼氣的過程是純凈機體、排出體內廢氣的過程。 一個有機生命體,每時每刻都要吐故納新、新陳代謝的。而呼氣 則是純凈機體、排出體內廢氣的主要途徑。 呼氣不但能排出人體新陳代謝中產生的廢氣,也同樣能排出人體機能失調時所產生的濁氣、病氣。因此,呼氣是純凈我們的機體、防止疾病聚集于體內的一道天然防線。真氣運行法注重呼氣,可以促進體內代謝產物的排出,更加純化機體,預防各類疾病。 其二,呼氣的狀態是心平、氣和、形松的休息態 吸氣是呼吸肌一種主動的動作,是要用力的。而呼氣時正好相反,呼吸肌全部放松,依靠肌肉的彈力回縮,將氣體排出體外。所以,呼氣是一種輕松的、無需用力的休息態。 呼氣時身體的感覺是最舒適的,尤其是在呼氣之末。這是因為呼氣帶來了心平、氣和、形松的身體改變。 真氣運行法強調呼氣時注意丹田,通過反復呼氣注意的結果,會在無形中使呼氣的優勢得到強化。這樣一來,就更強化了心平、氣和、形松的良好生理效果。 其三,呼氣推動真氣全身運行 真氣在人體內的循環和運行,是需要靠外氣來推動的。呼吸就是真氣運行的原動力。通過呼吸鼓動,來行使氣泵的功能。 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呼氣是占主導地位的動力之源。因為呼氣之時,推動真氣由丹田向外、向四周分布,使真氣運行于全身;吸氣時又使真氣歸元入丹田。因此,呼氣是實現真氣運行的動力。呼氣注意丹田,能促進全身經絡的疏通,促進真氣沿任督二脈小周天和十二正經大周天的往復循環。 修煉真氣運行法五步功,當貫通大小周天后,入靜良好,真氣運行非常順暢之時,通過呼氣注意丹田,可以明顯感覺到呼氣時真氣由丹田一氣通達全身的氣景。 如上所述,我們得出真氣運行法真傳一句話:那就是真法之理要“順其自然”,真法之法要“呼氣注意丹田”。 |
|
來自: 大道本無邊 > 《養氣——真氣規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