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這個全球華人一年中最隆重、最喜慶的節(jié)日,已流傳千年。2011年,就讓我們一起跨越時空,到紫禁城里與清朝皇帝過回大年,親身領略一下那里的濃濃年味吧! 漱芳齋開筆書福 賜福蒼生 臘月初一起,皇宮里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如大掃除,制作鞭炮、花燈,準備食物、壓歲錢和供品,添置新衣,更換陳設等,可謂事無巨細。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皇帝要“開筆書?!?,這意味著“賜福蒼生”。乾隆、嘉慶皇帝每到開筆日,都要到位于西六宮北、重華宮東、緊貼御花園的漱芳齋書寫第一個“?!弊帧J箭S平面呈“工”字形,有前后兩座廳堂,中間有穿堂相連。前殿與南房、東西配殿圍成獨立的小院,其間有游廊相連。前殿東次室額題“靜憩軒”,為乾隆年少時的讀書處。后殿名“金昭玉粹”。南房北面接重檐四角攢尖頂亭式戲臺一座,與前殿相對,是乾隆即位后修建的單層戲臺,作為重華宮宴集演戲之所。清帝書寫的第一個“?!弊忠话阋獟煸谇鍖m的正殿,其余的張貼于后宮等處,有的則賜給王公大臣。 宮里準備的春聯(lián)、門神和宮訓圖也是頗具特色。與民間習俗不同的是,清宮中的春聯(lián)不用紅紙,而是按照滿俗,清朝內(nèi)廷及宗室王公等用白紙,緣以紅邊、藍邊。宮訓圖是宮廷專用的,其上繪歷代有美德的后妃故事一則,專門用于東、西六宮,作為后妃的榜樣。 交泰殿封存寶印 各地放假 進入臘八,年味越來越濃了。小年之前四天(十九至廿二日)之內(nèi),由欽天監(jiān)選擇吉日“封印”,各地停止辦公,學校放假等,正式開始慶祝新年?!胺庥 边@天,宮里要在后三宮之一的交泰殿里舉行隆重的儀式。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經(jīng)》,寓“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殿平面為方形,四角攢尖鎏金寶頂,殿中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御書“無為”匾,東次間設銅壺滴漏,西次間設有自鳴鐘計時。殿里最為重要的陳設當屬皇帝行使權力的“二十五寶”,即二十五枚印章。這些御璽各有不同的用途,如“皇帝之寶”用于頒發(fā)詔書、錄取進士時公布皇榜;“制法之寶”和“命德之寶”用于諭旨臣僚和獎勵官吏;“制馭六師之寶”用于軍事等。自乾隆十三年(1748年)起,這些御璽便存放在交泰殿里。 “封印”儀式上,交泰殿中的供案要擺設酒果,點燃香燭,請皇帝拈香行禮后,管理御璽的官員捧著寶印出殿,到乾清宮門外進行洗拭,再捧入殿內(nèi)加以封貯。來年正月,選擇吉日開封。開寶印時,禮儀同前。 坤寧宮祭祀灶神 帝后出場 臘月廿三是小年。這天,祭灶神的儀式在后三宮之一的坤寧宮舉行。坤寧宮平面呈長方形,重檐廡殿頂,明代時是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坤寧宮進行了改建,殿內(nèi)東側兩間隔出為暖閣,作為居住的寢室??滴醮蠡闀r,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寧宮行合巹禮。后來同治、光緒、溥儀結婚儀式也都是在這里舉行。殿內(nèi)西側四間設南、北、西三面炕,作為薩滿教祭神的場所。 祭灶神的儀式就在殿內(nèi)西側舉行,要設供案、奉神牌、備香燭,擺供品。供品共33種,特別的有南苑獵取的黃羊一只、盛京(今沈陽)內(nèi)務府進貢的麥芽糖(關東糖)等。殺牲煮肉就在殿后檐的鍋灶間進行,灶間設欞花扇門,渾金毗盧罩,裝飾考究華麗。與民間女子不祭灶王爺?shù)牧曀撞煌?,清宮祭灶神時,皇帝先到坤寧宮的佛像前、神龕前、灶神前拈香行禮。等皇帝禮畢回宮后,皇后再行祭禮。 小年后轉天,宮中要上天燈和萬壽燈,燈火輝煌通宵達旦。臘月廿六日左右,各宮將準備好的春聯(lián)、門神和宮訓圖掛出,一派喜氣。在除夕前的幾天里,宮里還要由喇嘛主持“得祿”、“打鬼”等傳統(tǒng)的祭祀儀式?;实垡惨教珡R祭祖迎接新年的到來。 除夕,真正的慶典開始了。凌晨寅時左右,皇帝起床到宮殿各處拈香行禮,鞭炮聲中邀請各處神佛來宮里過年。午刻,皇帝到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舉行賜外藩蒙古王公來朝的筵宴大禮。保和殿有“志不外馳,恬神守志”,方能福壽安樂、天下太平之意,平面長方形,重檐歇山頂,建筑上采用了減柱造做法,將殿內(nèi)前檐金柱減去六根,使空間寬敞舒適。殿內(nèi)匾額為乾隆御筆“皇建有極”。 根據(jù)清代的文獻記載,賜宴外藩時皇帝御筵設于寶座前正中,外藩大臣的宴桌圍繞左右,殿前丹陛上按品級擺滿宴桌。保和殿屋檐下和中和殿北檐下有皇家樂隊,殿外東隅等待著舞蹈、雜技、百戲的表演者?;实垴{到后,依次進行燕禮、奏樂、進茶、進爵、行酒、進饌、樂舞、雜技、百戲、宴畢謝恩等禮節(jié)。 宴飲結束后,宮里還要舉行皇帝的家宴,帝后及宮眷也要分別詣太后宮行辭歲禮,吃煮餑餑(餃子)等。 太和殿百官朝賀 大宴群臣 元旦開筆后,皇帝還要到宮外滿洲祭神祭天的廟堂――堂子,以及乾清宮東側祭祖的奉先殿進行祭拜。 天蒙蒙亮,最為隆重的典禮在太和殿開始了。這里是整個故宮的建筑主體和核心空間,采用最高級別的建筑規(guī)格,面闊十一間,上承重檐廡殿頂,下坐三層漢白玉臺基,殿前的廣場可容納上萬人。元旦這天,文武百官齊集太和殿廣場給皇帝拜年。辰時,欽天監(jiān)官員宣布時刻已到,午門上鳴鐘擊鼓,樂隊奏響音樂,皇帝登上太和殿寶座,鞭炮聲聲,贊禮官高喊“排班”。百官按照品級列隊下跪。這時由兩名大學士跪捧賀表,由宣表官宣讀。讀畢,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禮。禮畢,皇帝賜座賜茶,百官又要叩頭謝恩。茶畢,鞭炮再響,樂隊再奏,皇帝下殿,百官也依次退出大殿,賀歲大典告一段落。 有時候賀歲大典還要伴隨著盛大的午宴。太和殿內(nèi)寶座前設皇帝御桌,周圍按照品級環(huán)繞百官宴桌,大殿前檐下東西兩側及丹陛上也擺滿了官員的宴桌,三臺下丹墀左右是三品以下官員的宴桌,數(shù)量足足有好幾百桌。鞭炮禮樂聲中,百官行禮敬酒,然后王宮大臣和司舞者共同跳起獨具特色的滿族宮廷舞蹈――“慶隆舞”,接著還有各族樂舞和百戲表演。最后,樂隊再奏,百官行禮,皇帝還宮,宴會結束。 乾清宮家宴 內(nèi)廷賀歲 除了接受百官朝賀外,元旦這一天皇宮內(nèi)廷還要舉行家宴,全家團聚慶賀。這項活動主要在后三宮的乾清宮舉行。乾清宮位居后三宮之首,平面呈長方形,重檐廡殿頂,殿前寬敞的月臺上,分別擺設銅龜、銅鶴、日晷、嘉量等。 元旦當天,乾清宮檐下和乾清門內(nèi)都要設皇家樂隊。皇帝在賀歲大典結束后,乘輿回到乾清宮,伴隨著禮樂聲,登上寶座。這時候音樂停止,身著禮服的后宮妻妾依次進宮。音樂響起,皇后帶領妃子們行六肅三跪三拜之禮。行完禮后,后妃各自回宮。接著皇子等在殿外丹陛上行三跪九叩禮,與此同時,各宮首領太監(jiān)也在東西丹墀下隨禮。禮畢,皇帝起座回宮。 內(nèi)廷賀歲常常也伴隨著隆重的家宴。皇帝的御筵設在乾清宮的寶座前,皇后及后妃位列左右。宴席按照宮廷禮儀進行,行禮敬酒畢,還有樂舞表演,最后宮殿監(jiān)奏“宴畢”,皇帝起座,家宴結束。新年期間,皇帝還要跟王公宗室們吃一次乾清宮家宴。如咸豐、同治、光緒三朝,都是在元旦這天宴請近支親藩。 如果皇太后健在的話,帝后及宮眷還要向太后行賀歲禮,家宴還要繼續(xù)…… 養(yǎng)心殿元旦開筆 江山永固 正月初一,亦稱正旦、元旦。這一天是新年的開始,皇宮內(nèi)幾乎馬不停蹄,皇帝子時或丑時就沐浴更衣到各處拈香行禮。雍正時又增加了到養(yǎng)心殿東暖閣明窗處開筆的習俗。養(yǎng)心殿取“存其心,養(yǎng)其性,以事天”之意,位于乾清宮的西側,平面呈“工”字形。前殿為皇帝召見群臣、處理政務以及讀書、學習的地方,后殿是皇帝的寢宮,兩側耳房則為皇后、貴妃等的陪侍之所。前殿明間正中設皇帝寶座,明間西側的西暖閣分隔為數(shù)間,其中最有名的是乾隆皇帝的讀書處“三希堂”,明間東側的東暖閣就是元旦開筆的地方,清末的“垂簾聽政”也在這里。 元旦開筆時,在東暖閣明窗處的桌上放“金甌永固”杯,寓意“江山永固”。杯內(nèi)盛屠蘇酒,在玉燭映照下,皇帝用鐫有“萬年青管”或“萬年枝”字樣的毛筆蘸朱墨等,寫下新年吉語,祈求國家政和事通。如嘉慶元年(1796年)元旦開筆箋為灑金朱箋,中間一行紅字為“嘉慶元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萬事如意”,右行黑字稍小為“三陽啟泰,萬象更新”,左行黑字為“和氣致祥,豐年為瑞”。 乾隆皇帝退位后,元旦這天會在重華宮前殿接受皇子皇孫的慶賀,在后殿接受嬪妃、公主、福晉的慶賀。重華宮位于西六宮以北、御花園以西,是乾隆在1727年成婚后居住的地方。宮內(nèi)三進院落格局,前院正殿為崇敬殿,殿內(nèi)正中懸乾隆為和碩寶親王時親筆書匾額的“樂善堂”。中院正殿即重華宮,東配殿為葆中殿,西配殿為浴德殿,是乾隆的書房。后院正殿為翠云館,東次間匾名“長春書屋”,是乾隆即位前的讀書處。 重華宮也是正月里茶宴聯(lián)句的地方,這個習俗起自乾隆,他喜歡召集諸王、大學士、內(nèi)廷翰林等參加茶宴,賜三清茶及水果,然后作詩聯(lián)句等慶賀新年,一開始的時候人數(shù)不定,后來定為18人,每年都要舉行。 正月里,祭祀、朝賀、吃喝、玩樂成為清宮的主要任務,如轉宴席、觀戲劇、放煙火、看花燈……慶祝新年的活動總是層出不窮,不同的皇帝、不同的年份,賀歲的內(nèi)容也不盡相同,但是團圓、喜慶、祥和的主題卻是不變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