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與 高 音(41-60條)
淳 于 金 章
41. 傳統美聲向音域最高峰“沖刺”時,氣息把聲音從咽腔底貼著咽壁直送向頭腔的最頂端,氣行于背,聲音貫頂,這時再把在最高音符上關閉集中所用的閉口母音放開,轉向開口母音[a],頭腔就會有開花的感覺,高音就會得到無限的飛揚,接連唱幾個這樣的高音,歌者自己的腦袋都會被震得有發暈感。青島廣播電臺有位非職業美聲愛好者叫趙平利,他從咽腔直接貫頂的高音C每次演出都有令人震撼的效果。著名男高音戴玉強聽后,為之驚嘆,一次曾請他用此方法接連唱了六次高音C,認真揣摩,欣賞有加。
42. 在向最后一個音高沖擊前的幾個音應是逐漸升高的過程,一定要在前幾個音高的位置上,腰腹與后背同時開始加力,一般不可換氣,直接向最后一個高音沖擊,不可失去連貫,但這時的喉部器官卻要特別控制,要用輕巧的勁。
43. 為了使聲音最終開放地拋出去,對傳統美聲而言高音往后、往上的要求是正確的方法之一,但要避免突然往后。對多數中國學唱者來說,更適合的方法應是在腔體完全灌滿的基礎上,把聲音從面罩往前、往上推送出去。“打開并灌滿”是不同美聲唱法的共同基本功。
44. 沒有很好的集中關閉或掩蓋就不可能有最終良好的聲音開放,所以喉嚨打開、喉頭下沉、聲帶調節、軟腭抬起、管狀建立、頭腔灌滿、橫膈膜擴張、腰腹同時用力,這些都是關閉集中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45. 關閉得太早或太多,會使聲音突然變得沉重而失去應有的自然共鳴;關閉得太遲或太少,高音會不集中,會帶有過多的胸聲,會破。究竟什么時候關、關多少,用多少勁,看不見,摸不著,文字又難以說清,只有憑老師的經驗和自己的感覺。
46. 聲帶振動面積越小(邊緣振動),聲音越往上反射,就越會有在頭頂上的感覺。“頭聲”這個名詞也來源于此。
47. “頭聲”是喉嚨打開、腔體灌滿的高位置“關閉”聲音。“胸聲”隨著年齡增大而衰老,“頭聲”卻將永葆青春。
48. 一定要提高軟腭,永遠不要讓它掉下來。如果掉下來,便會失去高位置,失去走向頭聲的通道。傳統美聲高音在咽腔關閉后,聲音會從后面直接反射到頭腔。好的高音聽不出有什么“坎”,聽不出什么“翻扣”或換聲痕跡。
49. 現代美聲唱高音時,要先將氣息送到面罩,送到眉心,也可送到顴骨上方。這時,若用唱中音時的粗管狀氣息和大共鳴音箱,其結果只能是用蠻力,并且臉紅脖子粗,唱“破”也就在所難免。越到高音越應省力,越要找點,找芯,找聲帶的局部振動或邊緣振動,這樣的高音才會自然輕松,聽著舒服。
50. 對多數學唱者來說,高音用聲帶輕機能狀態的邊緣振動和局部振動的感覺啟示比用真假混聲(假聲比例多的混聲)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至于多數著述中所用的“拉緊聲帶或縮短聲帶”的理論,學唱者最好忘記!
51. 頭聲含假聲成分多,混聲成分少,聲帶作邊緣部分振動。這時聲帶邊緣會變薄并在氣息的作用下向上拉緊,聲門留下一條縫隙。在發低假聲時聲帶上下振動,聲門的縫隙幾乎相當于聲帶的全長,隨著音高上升,兩片聲帶的縫隙會逐漸并攏變短(不是聲帶變短)。唱到最高音時,聲帶只有前1/3的長度會留下一個小橢圓形裂縫,這也就是唱高音時應體會的聲帶形態。
52. 傳統美聲上高音時,咽腔口周圍要有一種力量,一種能把咽口固定住或鎖住的力量,越向上唱,聲音越要往后吸,往后擴張,往后推送,咽口鎖得越要緊,這樣就會把聲音鎖在腔里,只要鎖得住,高音就上得去,因為在氣息的作用下,聲音只能順著后咽壁往上走。
53. 在唱很高的音符時,歌者應感到喉嚨在向胸的底部沉下去,氣息向腹部和腰部坐下去,而聲音卻返上去。一定要記住,并不是歌者把聲音引導到頭頂上去,而是聲音自己到那兒去的,只要它的通道不受干擾。頭聲實際上是一種氣息下沉和喉嚨下沉所形成的反作用力的產物。
54. 好的高音是徐徐送出的或“順”出的,不是“拔”出的,沖出的或勉強逼唱出來的聲音是在喊叫。用很大的力量直接唱高音總是非常冒險的,良好的歌唱很少用大力氣,但卻能制作大的音響效果。
55. 卡魯索說:“唱高音時,聲音必須純凈并從容有余。所有上升的音都要很好地在喉嚨后部先找到它的位置,并始終保持這個位置狀態,這樣就不用擔心會出現喉嚨的閉塞以及高音時會出現的尖叫音質。”
56. 高音不能怕,嗓子不能躲,要充分打開、全身用力,要特別振奮,要像遠處喊人,要用共鳴腔里通氣的感覺來喊。上腭及牙床一定要打開,喉頭要有較深的感覺,聲音才不容易破。
57. 傳統美聲把聲音唱到內口(咽腔里),無論哪個聲區,發聲點都要清晰,都要有“關閉”的狀態,而整個腔體卻要保持擴張的狀態。只有在腔體灌滿、關閉完全到位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聲音力度的強化。
58. 唱高音時,必須打開口腔與喉嚨,也要進一步放松下巴,但在做這些時,還要不失去面部表情。一個在喉嚨和腔體都沒打開基礎上所發出的“關閉”聲音一定既慘不忍聽,又慘不忍睹。
59. 高音訓練一定要結合咬字,不論是現代美聲往前唱,還是傳統美聲往后唱,要求在任何音高上都能咬字,這種高音才有意義。沒有字聲結合點的高音,是亂喊,沒有字聲結合點的中低音是滿口音,渾濁不清,沒有母音所應有的語音美,音質美和音色美。
60. 高音要敢用[u],嘴形要往唱[u]的地方做,現代美聲在鼻后說[u],傳統美聲在咽后說[u],都要感覺到一個小點,誰能把[u]說得越小、越清楚、音位越高,就越好。說[u]的過程,就是母音轉換的過程,就是關閉的過程。
(本章共70條,未完,待續!)
有關聲樂的更多內容可查閱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69035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