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李宏圖 [摘要]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一直歷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托克維爾也用其一生都在思考為什么這場革命突然爆發。今天,通過托克維爾的分析,從國家治理的視角來考察,可以發現,如何解決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如何把握改革的節奏,以及在思想觀念和話語體系上適應社會的變化將是解釋法國革命的很好視角,也是歷史的經驗教訓。 [關鍵詞]政治社會;文明社會;法國革命 [中圖分類號]D0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863(2014)07-0048-06 1848年1月29日,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在眾議院的演講中告誡政治家們說,“當我終于要通過不同時代、不同時期、在不同人民身上,探求導致統治階級崩潰的真正原因時,某個事件、某個人物、某個偶然或表面原因,我看得很清楚,但請相信,導致那些人失去權力的真正原因,就是他們已經變得不配擁有這種權力。請想想舊王朝(指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前的王朝——筆者注)吧;它比你們強大,強在根源久遠,它比你們更善于依靠傳統道德、悠久習俗、古老信仰;它比你們強大然而它卻土崩瓦解了。而它為什么崩潰了呢?難道你們相信是出于某個特殊的偶然事件?難道你們認為這是出于某人的行為、財政赤字、網球場宣誓,是拉法耶特、米拉波?不,先生們,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時的統治階級,由于麻木不仁、自私自利、腐化墮落,因而既無能力又無資格治理國家。這就是真正的原因?!盵1] 由此,托克維爾提出一個令人發省的關鍵性問題,統治階級已經無“資格”,也無“能力”來治理國家了。“資格”涉及到合法性問題,能力涉及到治理的“技藝”。可以說,終其一生,托克維爾都在通過對法國革命歷史的研究來思考,如何在建構統治合法性的同時,提升治理的能力,防止革命的發生,確保社會的進步與繁榮。本文將以托克維爾對法國大革命的研究為個案來對此作一探討。 一、貴族特權地位的形成和對自身利益的維護 正如托克維爾所說,當時的統治階級的自私自利導致了革命的爆發。仔細探討可以發現,這種利益格局的形成正來源于君主專制體制的形成和日趨強化。自從18世紀開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國王就把原先在封建莊園進行治理的封建貴族調離農村,而改由國王任命的官員來進行治理。由此,在建立起從上到下的垂直型中央集權統治體制的同時,貴族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特權。有如法國歷史學家索布爾所說:這個社會再本質上仍是貴族性的,它基于門第特權和土地財富。[2]也正像托克維爾所說,“在貴族等級喪失政治權力的同時,貴族作為個人,卻享有了許多他從未享有過的特權,或增加了他已經享有的特權。”[3]“這些特權一旦取得,便世襲相傳,不可分離。這個貴族階級越是不再成為掌權階級,就越變成為種姓。”[4] 事實的確如此。革命前,在全國人口中,貴族的人數大約在35萬人,占法國總人數的0.5—1.5%之間。這些貴族大體上分為兩類:一是佩劍貴族,由于他們是用劍來保衛國王,以戰爭為業,故稱之為佩劍貴族;二是穿袍貴族,主要擔任法官和政府官員等。這些貴族享有各種封建特權,例如免服兵役,免除鹽稅、軍役稅,以及各種徭役。在財富上,貴族占有國家土地的三分之一,享有四分之一的農業收入。除了經濟上的特權之外,國王任命的政府大臣都是由貴族擔任,法院的法官由貴族出任,在軍隊中也只有貴族才能擔任軍官,貴族犯罪有特別法庭進行審理。貴族的這些特征被法國歷史學家索布爾概括為,貴族階級在18世紀中更加自我封閉起來了,這個集團壟斷了一切軍事、司法和教會官職,平民百姓被排除在外。此時的貴族階級已完全成為寄生蟲,貴族階級以它的無用、奢求和拒不考慮整體利益自絕于民族了。 正是在貴族享有特權,特別是經濟上的免稅特權給法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后果,在革命爆發前,整個國家在經濟上雖然繁榮,但卻在財政上連年虧空。任何人都難以想象,在一個經濟繁榮的國度里,國家卻處于破產的邊緣。 [責任編輯:蔣正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