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辛、甘,微溫。入腎經。 【功效】補腎助陽,強筋骨,逐寒濕。 【功效特點】本品甘溫能補,辛溫解散,專入腎家鼓舞陽氣,故能溫補腎陽,強壯筋骨。兼能除濕散寒,為治療腎虛陽痿、筋骨痿弱、宮冷不孕、經寒腹痛的常用藥,亦可用于腎虛而兼風濕之腰膝疼痛者。 【功效主治】 1.補腎壯陽:用于男子腎陽虛衰陽痿、女子宮冷不孕、經寒不調、下焦虛寒、少腹冷痛,可與補腎固澀藥同用。如治陽痿、宮冷,可與熟地、肉桂、補骨脂、菟絲子同用;治尿頻、尿不禁者,可與覆盆子、山藥、益智仁等同用。
2.強筋骨,逐寒濕:用于腰膝風濕疼痛、肌肉萎縮無力,可與杜仲、川牛膝、川斷、山萸肉等同用。 【鑒別應用】巴戟天與淫羊藿,二者性味相近,均可補腎陽,強筋骨,祛風除濕。然淫羊藿辛溫之性較強,其辛散助陽之力較峻,且溫中寓燥,二藥有一緩一峻,一潤一燥之不同。鹽巴戟天善入腎經,補腎功強,用于腎虧陽痿、早泄、不孕;制巴戟天性緩毒去,使功更專,用治風冷腹痛、關節酸痛、小便失禁等證,其功效各有所長,臨證需當選用。 【配伍應用】 1.配杜仲:補肝腎,祛風濕,強筋骨。巴戟天善入腎經血分,功專溫補腎陽,兼能除風祛濕;杜仲兼入肝經,功長補益肝腎,兼以強筋壯骨。腎主骨,肝主筋,腎藏精,肝藏血,二藥合用,精血并補,筋骨益盛,并可祛風濕,對于肝腎不足者,二者相須為用,其效可見,常用于治療腎虛身弱、風濕痹痛、足膝痿弱等證。 2.配菟絲子:補腎固精,溫暖胞宮。菟絲子既能助陽,又能益精、固精,為平補之劑;巴戟天溫補腎陽,溫而不燥,二者同用,補腎之力增強,而不增加溫燥之性,且能固精,又可肝腎同補,胞宮為肝脈所主,故兼能溫暖胞宮,二藥并用,可治療腎虛陽痿、宮冷不孕、崩漏帶下等證。 【應用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忌用。 【用法用量】內服:10~15克,入煎劑,或入丸散,或泡酒。或熬膏內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