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熱解毒:①用于風熱感冒,常與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藥同用。②用于口舌生瘡,常與黃連、石膏同用。③用于咽喉腫痛,常與板藍根、牛蒡子同用。 2.消腫散結:用于癰腫癤毒,常與金銀花、蒲公英、炮山甲、皂刺等同用。 3.清熱利尿:用于熱結尿閉或小便淋痛,常與黃柏、赤小豆、滑石、甘草同用。 【鑒別應用】金銀花與連翹,均有清熱解毒作用,既能透熱達表,又能清里熱而解毒,對外感風熱、溫病熱毒火毒證,二藥常相須為用。不同之處:金銀花偏散表熱,甘而不傷胃,炒炙又能涼血以治熱毒血痢癥;連翹清心火力強,又可散血中氣聚,以治瘰疬結核,并善通淋。 【配伍應用】 1.配赤小豆:赤小豆清熱利水、散血消腫;連翹瀉心經客熱,去上焦諸熱,并有解毒散結之效,二藥合用,既解心經之火,又利濕熱而解毒,可用治濕熱內蘊之黃疸、濕熱下注之淋證,以及婦科盆腔炎急性發作和產后高燒。 2.配牛蒡子:連翹清熱解毒,善散溫邪,能清散上焦心肺熱邪,又能清散血郁火邪壅結;牛蒡子散風除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因具有滑利之性,故能通導大便。二藥合用,治瘡瘍腫毒,并能促進痛結的部分消散,對咽喉腫痛者也有效。 3.配金銀花:連翹輕清上浮,善走上焦以瀉心火,破血結,散氣聚,消癰腫;金銀花質體輕揚,氣味芳香,既能清氣分之熱,又能解血分之毒,二藥合用,并走于上、輕清升浮宣散,清氣涼血、清熱解毒的力量增強,可用于外感風熱、風熱癢疹、瘡癰腫毒、風熱頭痛、咽喉腫痛。 4.配蔓荊子:連翹輕清而浮,既能散肺熱,又能清心火;蔓荊子氣升而散,輕浮上行,既能涼散風熱,又可清肝明目,通竅止痛。二藥合用,其功益彰,專清上焦風熱,以解表清熱、解毒止痛,可用于風火頭痛、暴發火眼、外感風熱等。 5.配梔子:連翹味苦微寒,質輕而浮,書雖載瀉六經郁火,然其輕清氣浮,實為瀉心要劑,心為火主,心清則諸臟與之皆清;梔子苦寒泄降,善能瀉火泄熱,又有涼血解毒之功,統治三焦諸經之郁火。二藥合用,既可清心除煩,又能涼血解毒,尤宜用于溫病熱入心包之證,還可用于口舌生瘡、尿赤短澀、瘡瘍腫毒。 6.配貝母:連翹清熱瀉火,消腫散結;貝母清熱化痰,開郁下氣。二藥合用,具有清熱毒、化痰濁、開郁滯、散結腫之效,可用于痰熱郁肺之咳喘、痰水郁結之瘰疬癭瘤。 7.配柴胡:膽經郁熱口苦,同柴胡用,殊效。 【應用注意事項】脾胃虛弱、氣虛發熱、癰疽已潰膿稀色淡者忌服。 【用法用量】內服:9~15克,入煎劑,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