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五力又叫五勁。是渾圓功上、中、下三乘功夫中的下乘功夫的高級力。均在站技擊樁的基礎上習練的。逐步由淺入深、由粗到精、循序漸進。 技擊樁: 雙腳成丁八步自然站立,腳間距約為一腳長;兩膝微屈,后腳臀部微下坐,左右臀部平齊不可一前一后,兩手臂抬起前伸,前手高不過頭,后手比前手稍低,稍后;哪面腳在前,哪面手即為前手;雙手懷抱成橢圓形,五指張開,掌心向前下方,此即陰陽掌;前手前伸不得超過前腳尖,后手不得貼于身,與前胸不應少于一拳之距離。 意念:雙手如扶按水面一浮球。在體會到球感后,再體會后坐彈簧感,內視。本式訓練目的:增長前撞力、扶按力和烘托力,求得按彈力。如.(圖1) 圖1:扶按式 待到渾圓技擊樁架練到感到充實,然后再練習試力。試力有多種力,要先練習五力。 習練五力又是在定、活、變三種不同態勢下用五種不同的程度(極慢、慢、中速、快、極速)的練習中完成的,從而以無力中求有力,笨拙中求靈活,以一面中求多面,單面中求全面,其訓練如下; (1)透陰力、丁八步自然站立(以左腳左掌在前為例),前腳跟微離地面,兩膝微曲。右手抬至肩前上方,(其左手不變);然后由腳蹬,頭微頂,腰微旋,左肩慢慢地催動,右肩撐向前伸而臂不直。反復多次練習,然后換右腳右掌在前練習,兩側交換交替而進行。 意念:手心握一帶有火藥的鐵球,慢慢的把它投如一個很深的水池內,遇物即炸,其形象力為投石入水。以掌心發力;其力整而連綿不斷。如.(圖2) 圖2:透陰力 (2)震開力(也叫震蕩力),即丁八步站好,左手按掌右手握拳抬至胸前,拳面向前,拳眼相對。然后右拳由身與左肩催動向前,臂伸而不直,右拳向前擊打的同時由右肩與腰把右拳帶回:(其他姿勢與透陰力相同) 意念:拳如鋼鏟,碰到什么就讓他開,以拳面、拳心發力,勢如閃電、雷鳴。如.(圖3) 圖3:震開力 (3)穿透力,亦丁八步站立,左手按掌右拳均以拇指尖配合食指而握(如圖4),其他姿勢與震開力姿勢相同。 意念:兩臂似鋼錘,拳似鋼釬,身似錘桿意如力,兩臂似長劍插入氣囊,然后露出劍尖。以拳尖發力。其形似離弦之箭.如.(圖4) 圖4:穿透力 (4)鞭稍力,以扶按式站好,兩手一前一后,那面腳在前那面掌即在前.后手慢慢上升,掌心變為朝前或朝后,由身與肩催動向前方劃弧下打. 意念:自己的手指似鋼爪一樣,把一團棉花扯爛,其象形力甩馬鞭. 如.(圖5) 圖5:鞭梢力 (5)開發力,即丁八步扶按式站立,兩手抬至胸前,一前一后間距一拳,五指張開,掌心向前下方,兩膝微曲,兩腳前三后七,然后身體催動兩臂向前伸而不直(注意前伸同時前膝不可超過腳尖)如此反復練習。意念:想兩手中有一籃球,要把它扔出幾米外,又如把一個腰粗肩寬的大漢撞到,其形象船夫劃槳勢如龍卷風,以兩掌心發力. 如.(圖6) 圖6:開發力 習此五勁還要細思琢磨王安平先生所說的:速度要松柔均整,體態協調要舒適。身體要找空氣的阻力,意感體內的變化,如同風中旗幟水中魚,對立統一又相依。如此會讓你更深切的認識到此五勁之妙哉。 下篇介紹爆與發的培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