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光與色的密切關系 大家對著名旅游點江西婺源應該并不陌生,其炊煙結合徽派建筑的村落風格照片很有人文氣息,這也是所有攝影愛好者去到此處必拍的項目之一。去年筆者跟隨一批攝影老師前去,在實際拍攝中發現一個情況,偏灰白色的炊煙拍出來的畫面怎么都少點意境。直到一位老師跟我說:“你可以嘗試用用白平衡或調節色溫”,而后效果的確完全不一樣了。在這經歷之前,筆者都是完全依賴自動白平衡進行拍攝,忽略其中的一些神奇效果,因此,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說的就是這白平衡與色溫。 光是影響攝影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光即有色,無光便無色。比如在日出之時與夕陽下西下這一時間段的光源下,在鎢絲燈光的室內或是在陽光明媚的白天等,拍出來的照片顏色效果都是反差極大的。這說明一個現象,光和顏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有時為了還原真實的光線環境,我們必須用到白平衡,而白平衡設置是否合適,則影響了照片的色彩還原質量。
可能有些人會說,何必這么麻煩,用PS后期一調不就哦了,話沒錯,可對于我等小白們,并非每個人都會后期啊。所以這里想糾正一個觀念,對于攝影初學者來說還是踏踏實實先學好攝影相關的基本知識及技巧,別完全依靠后期,如果前期能做好的事為什么不做好呢?因此要想跑得快,先學好走路吧。 往期回顧:《從零學攝影第一期 如何控制相機曝光》 《從零學攝影第二期 景深和它的決定因素》 《從零學攝影第三期 如何選擇相機測光方式》 第2頁:白平衡、色溫概念要弄清 白平衡、色溫概念要弄清 1、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以18%中級灰的“白色”為標準,讓相機在不同光線環境中拍出來的照片色彩盡可能還原標準“白色”。再簡單點的說就是矯正照片偏色的過程。
2、什么是色溫 色溫是光線在不同的能量下,人們眼睛所感受到的顏色變化,以開爾文(K)為色溫計算單位,簡單說就是光線的顏色。大家常會在色溫數值中看到K2000、K3200、K4000等不同的數值。那么,我們知道了K是色溫的單位,這些數值該怎么理解和記下呢?大家了解下面幾個要點就好。
A、和人物有關:K(開爾文溫度)由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洛德·凱爾文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溫計算法而創立,此后便以其名為單位了。 B、打鐵現象說色溫原理:“假定某一純黑物體,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能夠將熱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話,它便會因受到熱力的高低而變成不同的顏色。”
用鐵受熱的現象來說明這個原理吧,大家應該都記得,一塊鐵受熱越高,顏色就越紅;當這塊高溫鐵拿出來逐漸冷卻后,顏色也會隨著溫度變化,從黑色到遇熱后的紅色再依次冷卻后漸變成橙色-黃色-白色-藍色。(如果你沒見過,可以在網上看看打鐵匠打鐵的一些視頻來觀察這一現象。)那塊鐵受熱后發光的顏色所對應的溫度=色溫。需要注意的是,色溫不是光線冷熱的程度,而是測量光線中包含的顏色成分。 3、白平衡和色溫的關系 從對上述兩個名詞的解釋來看,白平衡和色溫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由于白平衡的調整過程其實就是通過調色溫來實現的,所以,色溫對于數碼相機而言就是白平衡的問題,彼此有著密切關聯性。 第3頁:了解冷暖色調創作獨特照片 了解冷暖色調創作獨特照片 由于不同環境的色溫值過多,筆者就不在這做具體數字列表了,大家可自行在網上搜索“色溫參考表” 大致了解一下。如果覺得麻煩不妨記住兩個要點:冷暖色調以及正常日光環境下的標準的色溫值。 色溫>5000K,屬于冷色調(顏色為偏藍),具有冷的氛圍效果; 色溫在3300-5000K,屬于中間色調(白),具有爽快明朗的氛圍效果; 色溫<3300K,屬于暖色調(顏色為偏紅),具有溫暖穩重的氛圍效果。 分清楚這個色溫值范圍所屬的色調以及帶來的氛圍效果,有利于在拍攝創作出更有意境的照片和把握好自定義的色溫調整。絕大多數的標準日光環境的色溫值為5200-5500K。對于上述兩點簡單的說就是:標準5400K,低溫呈暖色,高溫呈冷色。
實際拍攝中,自定義色溫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功能,通過調節不同是色溫值,同一環境下可以拍攝創作出不同意境的效果。比如常見的小清新風格、復古風格等照片所涉及到的色溫對照片氛圍影響非常大。這也是為什么筆者沒有完全去背下每個環境的色溫值具體是多少,僅僅只是說色調區分和效果的原因。 我們通過下面的照片來舉例說明,左圖為原圖色調,看上去比較平庸;有圖是通過后期改變色溫后的下效果。(當然,色溫的調整除了通過相機自定義改變,后期也是可以的。本文以相機內置為主,所以后期方面暫且不談。)
上面這張照片,當時拍攝環境是下午6點多,最初用自動白平衡拍攝出來的效果整個畫面是發白的,怎么也沒有秋意暖陽的感覺。第二張也是聽取老師建議通過自定義色溫調整后,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氛圍,后期也省了。不過把握色溫一方面需要對冷暖色調的效果有所區分,另外就是審美感了,倘若使用不當則會適得其反,比如下面:
把握不當色溫的控制,的確也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覺,只不過這種感覺確實不太舒服,更別說美感了。在這里筆者有個使用經驗,當你不確定自己的審美感足夠正確時,那么在使用色溫時,盡量選擇上下比較偏中間的數值,少選過于“極端”的色溫值。我們從下面的樣片可以對這個說法做一參考。
從這張色溫效果對比圖來看,K6300-K3700的色溫相對比較能接受,冷暖效果也比較適度。而偏高或過于偏低的數值拍攝效果明顯就有些過度了。當然,大家在實際拍攝中還是需要結合主體與環境來最終決定這個“度”了,所以多拍多嘗試也會逐漸找到感覺的。 第4頁:如何調節白平衡 如何調節白平衡 1、豐富白平衡模式讓你少操心 如今的數碼相機幾乎都有至少5種以上的白平衡模式,比如:自動、日光、陰影、陰天、鎢絲燈、白色熒光燈、閃光燈等,不同品牌的相機內置模式名稱也各有不同。其中自動白平衡是大家使用最多的,而在平時日光正常拍攝環境下,自動的確可以滿足大家的拍攝需求。除了專業攝影攝像需求,會使用到灰卡。
個別特殊拍攝環境和需求下,大家可以選擇合適的白平衡模式或通過調節色溫值來獲得更加滿意的拍攝效果,比如室內,一般室內燈光環境主要以鎢絲燈和熒光燈兩種為主,相對于鎢絲燈的環境,熒光燈下使用自動白平衡矯正的已經足夠了。而鎢絲燈環境下,畫面大都灰偏暖色調。
比如上面這張室內燈光環境下的照片,其實狗狗的毛色的灰色的,而自動白平衡下拍出來的畫面色調明顯發黃失真。如果是為了表現不一樣的意境效果,倒也無妨,倘若是為了體現其真實性,不妨選用鎢絲燈模式,從對比照片來看,狗狗毛發色彩有了很好的還原。 2、如何手動調整白平衡 除了多種比較自動化的白平衡模式以外,手動調整白平衡會更準確一些且調整范圍更大。那么如何手動調整呢?操作步驟:鏡頭對準灰卡或白紙,并讓它充滿取景器畫面,快門拍攝下來,設置確認以此為新白平衡標準。
勤快的辦法:A、灰卡。讓模特或自己手舉灰卡靠近被攝主體位置,將灰卡面向主光源與相機的中間角度(比如光源是從上往下,那么灰卡就需要傾向上方光源處),避免卡面向相機反光。另外只要光源和環境有變化就得重新測。不過,目前灰卡的應用主要是在專業的拍攝包括視頻拍攝中才會用到,目的是為了保證最精準的曝光和色彩還原,而平時用自動白平衡其實已經足夠了。 方便的辦法:B、白紙。如果你說不想為此花錢還買張灰卡,或是不會隨身都帶灰卡,那么就用白紙(如果白紙都沒有,那就找純白色物體)。相對于灰卡來說,白紙也是無奈的臨時替代品,而通常白紙也并非是純白的,所以基于白紙測試的話,會有一定程度的偏色,并不能做到像灰卡那般精準。當然,在光源顏色特別復雜的環境下,比如酒吧、KTV等,白紙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和實用價值的,至少比自動白平衡靠譜。 懶人辦法:C、在內存卡里提前預存一張18%中級灰的照片當作你的手動白平衡標準進行設置。但此辦法也得依據相機的自定義白平衡操作方式來選擇,你要看看自己的相機自定義的步驟是否支持卡內的照片的選擇。 D、白平衡包圍功能。與包圍曝光功能類似,你可以提前選定自己想要的色溫范圍,然后一次拍攝生成三張不同白平衡效果個照片,方便你的選擇。不過這個功能幾乎很少有人用到。
我們在正常的日光環境下使用白平衡補充功能拍出三種不同色溫的照片,具體的色溫范圍可以自行調節紅、藍、洋紅、綠色不同的色彩區域。比較適合在不確定自己偏移設置是否合適的時候使用。 第5頁:看圖說話 看圖說話 分享筆者日常拍攝的一些“作業”,其實目的也是希望通過在不同“問題”的指出下,讓更多小白們從中看到你們也有可能會犯的錯誤,以便提前避免。 拍攝意圖:其實是想表現流浪狗的凄慘 點評:沒有交代出“凄慘”的感覺來,范圍讓人誤以為是寵物狗,整體表現比較平庸 拍攝意圖:表現攤販生活不易的感覺 點評:整體不錯。如果拍攝畫面中那些路人極少,給人一種生意冷清感,那么畫面會更有震撼力。 拍攝意圖:用黑白突出乞討者的“生活一面” 點評:這張不錯。曝光以及畫面表現的主體都不錯。 拍攝意圖:看到中間那個女的坐姿,只是想到“素質”這個詞所以就拍了。 點評:整體太過平淡,內容缺乏對比性,比如中間是個美女,然后這樣坐著;或者中間是個很漂亮的女孩,旁邊的男子在偷瞄她。 拍攝意圖:表現出攤販的生活一面 點評:視角不夠好,如果是站在側前方拍,表現出“專業貼膜”一個縱向延伸的感覺會更好。
拍攝意圖:只是覺得眼前畫面比較好看。 點評:第一張失敗。背景一片白毫無美觀,建筑拍攝正面鋪在畫面缺乏震撼沖擊力。 第二張不錯,如果能用廣角頭拍攝就更好了。 此次作業心得:想要拍出具有故事性的照片,畫面內容最好是有明顯對比,比如情緒、心情、思想或是故事等元素,讓內容產生“沖擊力”。而拍攝所謂的漂亮的景象時,也需要考慮周全,前景或是背景,有一個互相比較平衡的撐托。 總結: 1、白平衡是矯正照片偏色的過程。 2、色溫是光線的顏色。單位是K(開爾文) 3、日光標準色溫值5400K,低溫呈暖色,高溫呈冷色。 4、手動調整白平衡:灰卡、白紙測。 5、室內燈光發黃畫面要還原,首選鎢絲燈模式。 或許在日常更多的拍攝中,大家還是會首選自動白平衡模式,本文的目的基于讓大家了解這個不怎么被重視的功能上,能夠對冷暖色調有所理解,便于今后攝影中的創作。當然,這里涉及到的不同風格照片的色溫特點范圍較廣,因此建議大家在初期時,一方面是理清冷暖色溫的效果;一方面明白如何去通過白平衡來調整控制色溫;另一方面就是如何避免拍攝不同色溫照片時如何避免明顯錯誤;最后,就是多嘗試一些通過色溫創作的別樣風格的照片。 除了多練習之外,也希望小白們在初期學習中中勿用自動檔,沒照好不要怪相機,多問問自己哪里做的不對,還需要改進。多聽攝影想法的忠告,多談技術,多想按快門之前你要表達什么。少過度依賴后期,少過度被高大上器材迷惑,少買賣照相機。 往期回顧:《從零學攝影第一期 如何控制相機曝光》 《從零學攝影第二期 景深和它的決定因素》 《從零學攝影第三期 如何選擇相機測光方式》 歡迎每一位喜歡攝影的小白同學或是攝影老師加入從零學攝影的QQ學習群:318809834,共同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