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有你】心靜茶中![]() 一棋子 2014-8-8 10:01 心靜茶中
一棋子
唐代茶圣盧仝所作《七碗茶歌》,被譽為中國茶的千古絕唱。詩中“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不平生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能仙錄;七碗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描寫飲七碗茶步步深入的不同感覺,自己是領悟不到的,因為我對茶的知識了解甚少,對我來說啜茶只是一種心情,是一種境界。一位年輕的女散文作家曾這樣寫道:“一杯釅釅的茶,看著裊裊上升的水汽,氤氳茶香繞鼻,緊縮的心也會慢慢舒展開來”她還寫道:“且讓我們一洗塵心,不辜負手中這一盞清茶”。我很同意她的見解,因為飲茶的享受是在心靈上,心靜茶中,是人生中最超然和最極致的事情了。
茶,像小橋流水那樣地澄澈,靜謐。 一片片新嫩的茶葉與水融合,便靜靜地將自己的全部釋放出來,在清淡的茶湯中,自己卻悄悄地沉到了杯底,一切盡在無言中,一切盡在平和中,一種無我忘我的狀態。這時,淺淺的啜上一小口茶,任清清淺淺的甘甜在舌尖蕩漾開來,充溢齒喉,你會立即感到心脾暢然,一如空山新雨后,虛靜空靈。古人云:啜茶忘喧,茶可靜心。我想,所謂的靜心可能就是無我忘我的人生境界吧。
茶,不像酒那樣地濃冽,又不像水那樣地無味。淡淡的香氣給人的是一種無比的安逸和恬靜。這時你靜靜地閉上眼睛,思緒會像流水般的朦朧,在嘴里含上一口的茶湯,細細地品味,那回味無窮的氣韻,令你無限遐思,會使你仿佛置身于縹緲的夢幻中,在矮墻半截,柴門半掩的茅屋前,去體味“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的陶然,這確實是一種享受,這種享受只能在氤氳的茶霧中才能飄然而致。遠離世俗物欲的紛憂,把心回歸給自然,享受生活最靜謐的安寧,人生能有幾回?
茶,有著一種平心靜氣,清曠自若的淡泊,永遠保持著一種與世無爭的境界。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茶都能平等相處。誰都能在空暇之時,舉杯對盞,慢飲細酌。人生如茶,無利祿之心,無名利之憂,心情舒暢,平靜自然是何等地超然。平淡的人生,沒有大紅大紫,沒有大富大貴,遠離功名利祿,淡化是非恩怨,擁有的是一顆平常心,盡管天下嚷嚷,人心熙熙,應該追求的還是心靈上的那份寧靜。
茶,有著儉淡、精清、恬靜、沖和的特質。在茶香飄溢中,放松疲倦的身心,把思緒溶在茶中,讓心情歸宿在雅淡安詳的境界中,靜靜地參悟,品悟茶道中 “和、靜、怡、真” 的真諦,你會感悟到“仁者樂山,山資眾生;智者樂水,水容百味”這句話中的寬容精神,會鞭策你在現實生活中,處事以和為貴的人,使人我之間的關系和睦、和諧、自然。你會理解到茶創造的是一種寧靜的氛圍,因此,茶要靜品,心要靜篤。蘇東坡“神以靜舍,心以靜充,志以靜寧,慮以靜明,其靜有道”這句關于“靜”的話,哲理深奧,會令你叫絕。你還會感悟到茶是雅俗共賞之物, 王公貴族講究的是“茶之珍”,意在炫耀權勢,夸示富貴,附庸風雅。普通老百姓講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膩,滌煩解渴,享受人生。但是,無論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動中取得快感、暢適。因為“怡“字的本義就是怡悅、愉快。你還會理解到所謂“真”,即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是完完全全的自然,沒有任何的雕琢。朋友,還原自身的我,在現實生活中,多一分純真,多一分清白,多一分清廉,多一分自愛!
愛喝茶,感受也頗多,卻沒有能力準確地表述出來,還是沏上一杯茶吧,將心靜在茶中,在縷縷的茶香中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