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兩灣城“兩棲菜場”頗受上班族歡迎。在小店內,一個大大的玻璃櫥窗里整整齊齊排列著各種各樣的農副產品。這些產品都是包裝好的小份量,明碼標價。消費者在玻璃櫥窗選好產品后,在小店一側的窗口交錢,就能把農副產品帶回家。 在菜市場暫未到位或傳統菜市場布點比較困難的社區里,怎么解決“買菜難”?上班族加班錯過了菜市場的營業時間,又去哪里買菜?這些問題,或許都能通過上海正在培育的農副產品O2O(線上線下聯動)模式解決。 記者昨天從市商務委獲悉,上海已經形成網訂店取、定制與體驗式銷售、宅配套餐與家庭廚房、生鮮微店等四種O2O模式,不少居民率先感受到了這些新式小菜場的便捷。 餛飩皮也能網訂店取 在網上生鮮超市訂購肉類、禽類、蔬菜,再等著送貨上門,這個已經不稀奇了。據農工商集團介紹,通過整合旗下超市賣場、便利店等線下實體店與96896電話購物、便利通網等線上渠道,一個全新的“小菜場,大食堂”已經上線運作。 通過96896熱線或便利通網,可以買到點心、熟食、肉類、蔬果、冰鮮、腌臘、豆制品等243種商品,就連現軋面條、餛飩皮、餃子皮都能找到,價格均與超市賣場持平。而且,通過電話或網站選購農副產品,外環線內兩個小時就能送貨到家;如果不方便接收,也可以送到就近的便利店,訂購者在方便的時候進行自提。 市場運行調控處處長吳國梁介紹,上海提供生鮮產品網訂店取或送貨上門的網上小菜場越來越多。如今除了電話、電腦等終端預訂,還有都市菜園內置于微信的移動生鮮商城、1號店的手機端買菜等,等于為市民打造了一個個可以隨時隨地消費的“口袋菜籃子”。 無人自助菜店將誕生 在中遠兩灣城,一個名叫“廚易時代”的小店被居民稱為“線上線下兩棲菜場”。密封的小店大約20平方米,面對消費者的是一個大大的玻璃櫥窗,里面整整齊齊排列著各種各樣的農副產品。 與菜市場不同,這里的產品都是包裝好的小份量,明碼標價:真空包裝的新鮮鯽魚350克,6.6元;保鮮膜包裹的生菜400克,3.3元;塑料盒裝的國產藍莓125克,10.8元……透過櫥窗再往里面看,則是一個個貨架,上面也擺放著包裝好的農副產品。 消費者在玻璃櫥窗選好產品后,在小店一側的窗口交錢,就能把農副產品帶回家。剛從公司下班的職員胡小姐告訴記者:“這個‘菜場’最大的好處是適合上班族。”她解釋說,周邊傳統的小菜場一來離社區遠,二來結束營業早,下班了往往來不及去菜場買菜,“廚易時代”的營業時間從8時到20時,解決了這一問題;而且這家新店提供的農副產品大多是小包裝,“一家三口一頓的量,新鮮又不浪費”;此外,店鋪還提供網上預訂下班取貨服務,“12時在公司通過網絡訂菜,17時前就能送到社區。” 廚易時代董事長沈軍偉透露,眼下還只是兩棲菜場的1.0版本,2.0版本將在社區打造無人菜店:“硬件設施與現在基本相同,總體密封、農副產品全部冷藏,價格通過總部統一控制;銷售時則借助自動售貨機的方式實現自助結算、自助提貨。”他表示,自助選購能進一步延長營業時間,降低運營成本,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