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大方的廁所聯有一個笑話,說是記者去采訪風塵仆仆的旅行家:“你幾乎游遍了全世界,最令你舒心愜意、痛快淋漓、豪爽酣暢的景點在哪里?” 旅行家脫口而出:“廁所!” 說到廁所,忽然想到一句民諺:人有三急,如廁第一。據說,總部設在新加坡的“世界廁所組織”,成立于2001年,該組織52個成員國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它將每年11月19日定為“世界廁所日”,倡導廁所清潔、舒適和健康。這里我要說的是廁所文化——廁所聯。雖然把聯語引入廁所中,讀之極不協調,但細細評品,其描寫卻惟妙惟肖,令人捧腹。 清人魏善伯為中丞范覲府上的廁所題聯曰: 文成自古稱三上; 作賦而今過十年。 妙用典故,化而成聯。上聯用歐陽修謂平生詩文,多成于馬上、枕上、廁上之典;下聯用左思寫《三都賦》,家中處處置紙筆,廁中亦不例外之典。 有時詩句成其上; 莫遣飛花落此中。 上聯亦用歐陽修典,下聯用六朝范縝“飄茵落溷”之典,溷者,糞池也。 玉虎頻添金谷酒; 銅龍時噴木樨香。 玉虎者,尿壺之古稱;銅龍者,現代抽水馬桶之水龍頭。化俗為雅,風趣香艷。接見同為投刺客; 相親都是直腸人。 此聯為天虛我生所撰,刊于《申報》之《自由談》上。刺,即古代名片。古人拜見官長或訪友之時,須遞交名片,曰“投刺”。刺初用竹片或木片,后改用紙。人之大便也是或用竹木或用紙,如此巧合,“投刺客”三字或謂典雅而幽默之極。 到此方無中飽去; 何人不為急公來。 此聯為徐悲鴻先生所撰。一聯兩意,指桑罵槐,罵盡古今貪官污吏。 七條嚴婦戒; 四品受夫封。 此聯為廁聯中難得一見的隱字聯,撰者為重慶人晏橫秋。封建時代婦女有所謂“七出”戒律,觸犯任何一條,都可能被丈夫休棄而趕出家門,上聯據此而暗藏一“出”字;四品官之妻封號為“恭人”,下聯暗藏一“恭”字。出恭即入廁也,巧用隱語,構思精妙。 小坐一時,便會放松意念; 清閑片刻,即成造化神仙。 上廁所不僅是新陳代謝的需要,而且可以神游八荒,意達四海,造化成仙,何樂而不為? 板仄尿流疾; 坑深糞落遲。 過去的公廁,多用兩片木板支撐,供人方便,距地面較高,此聯刻畫形象,對仗工整,意趣盎然。 溲園聯中雖不乏典雅者,然更多卻是詼諧幽默之作—— 但愿你來我往; 最恨屎少屁多。 上聯載于清人徐珂《清稗類鈔》,言某生屢試不第,家境貧困,故于道旁建廁并書聯。聯語雖然粗俗,卻道出舊社會窮苦知識分子靠集糞為生的憤懣和無可奈何心境。 清代廣東新會人李淡愚題某廁所道: 得大解脫; 有小便宜。 “大解脫”為佛家語,“小便宜”為俗語,以俗對雅,且又嵌“小便”、“大解”于其中,亦莊亦諧,令人忍俊不禁。 有一集句題野外露天廁所聯,貼切獨到: 在坑滿坑,在谷滿谷;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1931年新春,成都北門大神廟公廁門口貼有一副春聯: 任他蓋世英雄,入此門,還得低聲下氣; 憑你齊天大圣,闖其所,只宜屈膝弓腰。 此聯語句通俗,內含韻味;既對仗工整,音詠協調,又情趣幽然,語意雙關,讀之使人忍俊不禁: 世間貞烈女子,進來寬衣解帶;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稱臣。 諧趣廁聯,多運用夸張、比喻、擬人、對比、俚語等,以達到出奇制勝,引人一笑之目的。試舉數聯: 進去三步緊; 出來一身松。 十分通俗,讀后覺得生動形象而又不庸俗。 有的廁所對聯切地切時,通俗大方,幽默風趣。如廣西柳州市龍潭公園有一建筑,額曰“輕松山莊”,有一題聯: 男女有別,來此尋方便,須看清去向; 大小均可,入內得輕松,請注意衛生。 原來“輕松山莊”者,廁所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