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風水溯源 第一節.風水起源 風水術是中國古代人環境選擇的學問,又稱山水、堪輿、青烏等。強調的是龍砂穴水的山川之形態與氣慣環繞的半虛半實的境狀,乃至無形、無狀、無味所產生神氣凝聚的哲學思想認知體系。由于認知的差別,也沒有標準化的答案,江湖術士便充斥其中,把這種堪天輿地與大自然和諧協同的方法,推之玄之又玄,借以混世。所以,風水術如易經、卜筮類一樣,自古就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風水是擇吉避兇的術學,從考古遺址中發現,遠古人擇居地形、地貌、方位,有驚人的一致性。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表明,選擇在背坡面水、處河流沼澤邊緣的聚落遺址最為普遍。無論仰韶時期,還是龍山時期均是如此。從遺址發掘來看,多是重向陽取暖性好,水草茂密高臺近水之地,為使隱蔽、安全又便于自下而上獵取食物或便于農耕,總之是以擇吉避災為總則。這些選擇至今仍然不失其合理性。 風水從字面上來理解,“風”是流動著的空氣 ;“水”是大地的血脈、萬物生長的依靠。有風、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氣,萬物就能生長,人群就能生活。風水好的吉祥地總是生氣勃勃、欣欣向榮。風水壞的地方總是暗伏危機,一片荒涼,充滿恐怖。風水又稱“堪輿”。什么叫“堪輿”呢 ?西漢司馬遷《史記》中已有“堪輿家”的專門名詞。《漢書·藝文志》中也有《堪輿金匱》的書目。在中國古代的文意里,“堪”是天道、高處 ;“輿”是地道、低處。“堪輿”是指研究天道、地道之間,特別是地形高下之間的學問。它是以當時有機論自然觀為基礎,把當時天文、氣候、大地、水文、生態環境等內容引進選擇地址、布建環境的藝術之中。 風水發生于中國,周代才有了文字記載。所以它和《易經》有著密切的關系。《易經》是中國的一部最為偉大的書,是打開宇宙奧秘的鑰匙。要研究中國的學問,談中國的文化,不能不研究《易經》。中國文化思想的深厚、廣大及細密,其一切思想哲學基礎都與《易經》息息相關。《易經》應用于天道,例如天干、地支、氣象與節氣 ;應用于地道,大地、山川、河湖、道路、城鎮、村落與住宅 ;應用于人道,人們的倫理觀念與行為準則等。陰陽、五行是《易經》的基礎。風水這門選擇、布建人們生活環境的學問,是以《易經》為其理論基礎的,用《易經》的觀念來指導人們選擇、布局和建造周圍的環境。認為人要配合天、效法天才能興盛發展。違背天理人情,違背自然法則就會失敗遭殃。所以風水在選擇與布建生活環境時,總是要把城市、村落、住宅等與天象結合起來。“法天象地”,力求“天助、人助”。“萬物兼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人和周圍的生活環境、氣候、天象、動植物、地形等達到協和、共進、互助的關系。從而達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境地。 第二節 伏羲先天八卦 公元前約7700年間,是我國古代三皇之一的伏羲生活的年代。為了人們的生存和生活,伏羲創造出了曠世絕學:無字天書(陰陽八卦)。 伏羲創立的先天八卦,其用陰爻和陽爻的組合來闡述天地間的八種最原始的物質。以同圓的圓心為界,畫出相等的兩個陽魚和陰魚,陰陽用來表示萬物間的相互關系。陰魚用黑色,陽魚用白色,陰魚頭部有陽眼,陽魚頭部有陰眼;陰陽互相轉化.滲透.相生.相克。這就是哲學中矛盾對立統一規律的表示方法。 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 無極——為天地不分,渾濁未開的世界。太極——是盤古開天辟地以后的世界。 兩儀——是指陰陽。四象——是指太陽.少陽.少陰.太陰。 八卦——乾卦(南).天,坤卦(北).地,離(東).火,坎(西).水,震(東北).雷,兌(東南).澤,艮(西北).山,暨(西南).風。 九宮——八卦加軸心為九宮。六合——四象加陽明.厥陽為六合。七星——六合加圓心為七星。配九宮數為:乾九.坤一,.異二.震八,.離三.坎七,兌四.艮六。 伏羲八卦圖: ![]() 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震仰盂.巽下斷.兌上缺.艮覆碗。 第三節.文王后天八卦及周易學 公元前1100多年時,季歷.文王被紂王囚在獄中。他在獄中,勵志研究將伏羲八卦改創成文王八卦和演練成32卦和.64卦,創出了舉世文明的周易學。 文王八卦和伏羲八卦只是位置不同,其含義不變。到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才將文王(易經)收錄了儒家經典。漢朝中,道家更由易經中的八卦.五行.陰陽等創出了無數的術數.和易理。文王八卦口訣為:離南.坎北.震東.兌西.乾西北.坤西南.巽東南.艮東北。八卦和五行.天干與人的關系是:壬子癸為坎卦,代表中男,屬北方水。丑艮寅為艮卦,代表少男,屬東北方土。甲卯乙為震卦,代表長男,屬東方木。辰巽巳為巽卦,,代表長女,屬東南方木。丙午丁為離卦,代表中女,屬南方火。未坤申為坤卦,代表老母,屬西南方土。庚酉辛為兌卦,代表少女,屬西方金。戌乾亥為乾卦,代表老父,屬西北方金。 八卦和季節的關系:艮為立春,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兌為秋分。乾為立冬,坎為冬至。 ![]() 2.《易經》即有神秘性也有道德性 3.求同存異為人類服務 第四節.現代人的風水理念 中國風水學核心思想主張“天.人.合一”的理念。建筑風水所探求的就是通過擇地.方位.布局等一系列的過程,達到自身與天道自然與人類命運相協調。利用陰陽平衡,獲得祥瑞之氣,促進身體康健,增加生命活力。 現代人對風水堅持的三條原則是:一.陰陽平衡原則,二.五行生克制化原則,三."天人合一"原則。中國建筑體系中的”氣場“,也就是風水。其實風水體系是一個貫穿于中國傳統建筑活動全過程的動態體系。因此,現代人堅持的風水要訣有十個方面。 一.觀察地理形勢 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條大的緯向構造。風水把連綿的山脈稱之為龍脈。龍脈源于西北的昆侖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行山,渡海而止;中由岷山入關東.至泰山入海;南脈由云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看風水首要搞清楚山的來龍去脈,順著龍脈走向去規劃。二.因地制宜 中國從古到今都主張“因地制宜”的思想,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條件,采取適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我國是個務實的國度,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具體體現。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筑體適宜于自然,回歸于自然,天人合一.返樸歸真和諧發展。 三.勘測地質 建筑基址的地質及環境的地質,對人的生存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地質勘測是關鍵一步。需掌握兩點:一.地質結構.二.水質及儲量。 .四.依山旁水 依山旁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生活資源的天然府庫;水城更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難生存。五.水源分析 人類和動物需要飲水,植物需要澆水,而水是決定生命的重要資源。風水思想主張考察水的來去,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的環境。因此,這條原則值得研究和推廣。 六“.座北朝南”向 中國處于地球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從南方射入。朝南的方向,便于采納陽光。座北朝南向是人們對自然現象的正確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氣,受光明之輝,頤養天年,陶冶情操,人杰地靈;是中國人的正確認識。七.順乘生氣 風水師們認為:氣得萬物的本源。太陽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俱,水得之于氣,人得之于氣,萬物得之于氣。所以,不論陽宅還是陰宅,都要秉持于氣。 .八.適中居中 適中居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大不小,不高不低,不偏不崎,盡可能得到盡善盡美。 .九.普遍綠化風水思想主張周圍環境普遍綠化。舊制規定:天子墳地高三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百姓無墳,樹以楊柳。”在舊中國,封建思想的等級制度,也很重視環境綠化。 十.改造風水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認識自然的目的,在于改造自然。人的居住環境,生存條件的好壞,在于選擇,在于改造。要讓好得風水為人類服務,為人們所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