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閏九月”
葉兆曦
今年農歷有閏九月,相信活著的人一個也沒有經歷過,因為上一次閏九月出現在1832年,距今已有182年,而下一次再逢閏九月則要等到2109年了。如果今年在閏九月出生的孩子,再要碰到閏九月的生日,則將是九十六歲的耄耋老人了。 閏月實際上是由陰陽歷之間的日數差累積而產生的一個月份。陽歷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為一年,即365天又5時48分46秒。那4年就將多出23小時15分4秒,故凡是陽歷能被4除盡的年份在2月28日后再加上一天,那年稱為閏年。但是這一天多加了44分56秒,400年后就會多出3天來。所以天文學又規定逢整百的年份雖能被4整除,還要能被400整除才是閏年,因此2000年是閏年,這400年一遇的好事又讓我們給碰上了。而1900年、2100年雖能被4除盡,而不能被400整除,所以都不是閏年。 陰歷以月亮圓缺一次為一月,約29.5天,一年在354天上下,與陽歷相差10~11天。所以19年中就要有7年添置閏月,有閏月的那年就會有384天。李賀的《十二月樂詞》最后一首寫《閏月》:“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迴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詩中道出有閏月之年,正合天增歲月人增壽的吉祥寓意。所以要倍當珍惜。 設置閏月也有講究,這就要說到一年有二十四節氣了。這節氣卻是嚴格依照地球繞太陽在天體中運行的軌道(黃道)來劃分的,繞行一周為黃經360度,15度為一節氣。二十四節氣中又分成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在陰歷中“節氣”可以錯月,而12個“中氣”一定要分置在12個月中,這就是:正月雨水,二月春分,三月谷雨,四月小滿,五月夏至,六月大暑,七月處暑,八月秋分,九月霜降,十月小雪,十一月冬至,十二月大寒。由于陰陽歷每年有十天多的差距,隔不了兩年就會出現陰歷某月只有一個“節氣”而少了一個“中氣”,于是就將這個月定為閏月。如今年陽歷10月23日中氣“霜降”是陰歷九月三十,而下一個中氣“小雪”是11月22日,正好是天文月歷中的朔日(即十月初一),從10月24日至11月21日中間只有“立冬”一個“節氣”,因此安置一個閏九月。所以今年的“中秋節”就來得特別早,還有兩個“九九重陽”。 自從1900年庚子八國聯軍攻打北京而引起國人對“閏八月”的忌諱,事實上閏八月也是較稀少的,上一次出現在1995年,下一次則要到2052年才來。 1984年曾出現過閏十月;再過十幾年,2033年還會有罕見的閏冬月(即閏十一月),距其上次1642年,相隔391年。 曾經出現過的閏臘月是在明萬歷二年即1575年初,閏正月在崇禎十三年即1640年,這兩個月份的閏月分別要到公元3358年和2262年再會出現。閏月一般都出現在二月至七月。 2014-09-24 夜光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