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是西漢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陵的所在地屬漢代槐里縣之茂鄉,故稱茂陵。在中國帝王陵墓中,茂陵以修建時間最長、花費財物最大、陪葬墓最多而聞名。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修建陵墓時間就長達五十三年之久,而且把全國每年賦稅總額的三分之一都花費在陵墓的修建上,因而陵垣建筑非常宏偉,陵體高大,形為方錐,素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第五位皇帝,十六歲繼位,在位五十四年。史學家司馬遷評定漢武帝雄才大略。他一生威名顯赫,勵精圖治,鞏固并加強了我國多民族的統一,形成西漢一代的鼎盛局面。在軍事上,漢武帝啟用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堅決抗擊匈奴,拉開西漢歷史上大規模反擊匈奴最為壯觀的一幕;在外交上,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創了馳名中外的絲綢之路,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封建帝王。 茂陵遺址遺跡400多處,大型陪葬墓20多座,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群!有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上官杰、上官安、漢武李夫人等。霍去病是西漢武帝時期杰出的青年將領。十八歲起領兵作戰,二十四歲病逝,短暫的一生,六次帥兵平定西部邊陲,取得決定性勝利,為西漢王朝的統一、鞏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漢武帝為紀念他生前河西大捷的戰功,特在茂陵東約一公里處修建了一座象征祁連山的墓冢,并在墓上雕刻一批質樸渾厚大型石雕,以顯墓冢堅實穩固,威嚴壯觀。這批石刻雕刻手法簡練,氣勢渾厚,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化境,是我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體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歷史,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被視為人類文化藝術之瑰寶,中外雕刻美學界稱為 “千古絕品”。魯迅先生說:“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為了保護這批大型石刻,茂陵博物館就建立在霍去病的墓前。 茂陵博物館位于陜西咸陽與興平之間的五陵塬上,距西安40公里,是以漢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漢代大型石刻群而蜚聲海內外的西漢斷代史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漢代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是融文物、古建、園林為一體的著名旅游觀光勝地。曾先后榮獲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等各級獎勵236次。館藏文物4813件,國寶文物14件。其中國寶石刻伏虎、再現西域天馬雄姿的鎏金馬、巧奪天工的四神紋玉雕鋪首、構思巧妙的四神紋空心磚等,多次在美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摩納哥、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引起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