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經常需要談話交流,這就需要善于選擇談話的時機,不要先入為主、應聽取對方的感受……提高談話效率,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如何才能提高談話效率呢? 勿忘談話目的 談話的目的不外乎有以下幾點:勸告對方改正某種缺點;向對方請教某個問題;要求對方完成某項任務;了解對方對工作的意見;熟悉對方的心理特點等等。為此,應防止離開談話目的東拉西扯。 運用禮貌語言 禮貌是對他人尊重的情感的外露,是談話雙方心心相印的導線。人們對禮貌的感知十分敏銳。有位優秀的售票員,每次出車總是“請”字當先,“謝”字結尾。如:請哪位同志讓個座,照顧一下這位抱嬰兒的女同志。有人讓座后,他便立即向讓座者說:“謝謝。”這樣,使整個車廂的乘客都感到溫暖,氣氛和諧,在他的感染下,很少出現吵架、搶坐現象。 耐心傾聽談話 談話時,應善于運用自己的姿態、表情、插語和感嘆詞。諸如:微微的一笑,贊同的點頭等,都會使談話更加融洽。切忌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不時地看手表、伸懶腰等厭煩的表示。 領悟對方感受 如果談話的對方為某事特別憂愁、煩惱時,就應該首先以體諒的心情說:“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會這樣。”這樣,就會使對方感到你對他的感情是尊重的,才能形成一種同情和信任的氣氛,從而使你的勸告也容易奏效。 巧妙回敬誹謗性談話 據說,蘇聯首任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出身于貴族。一次,在聯合國大會上,英國工黨的一名外交官向他挑釁說:“你是貴族出身,我家祖輩是礦工,我倆究竟誰能代表工人階級?”莫洛托夫不慌不忙地說:“對的,我們倆都背叛了自己的家庭!”這位蘇聯外長并沒有長篇大論地進行駁斥,只是用了一句話就回敬了別人對自己的誹謗。 等同于對方 人類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傾向,一個有經驗的談話者,總是使自己的聲調、音量、節奏與對方相稱,就連坐的姿勢也盡力給對方在心理上有相容之感。比如,并排坐著比相對而坐在心理上更具共同感。直挺著腰坐著,要比斜著身子坐著顯得對別人尊重。 力戒先入為主 要善于克服社會知覺中的最初效應。而這最初效應就是大家熟知的“先入為主”。比如有的人為給人留下良好的初次印象,而刻意將自己本來的面目掩飾起來。為此,在談話中應持客觀的、批判的態度,而不應單憑印象出發。 消除對方的迎合心理 在談話過程中,雙方由于某種動機,往往會表現的言不由衷、見風轉舵或半吞半吐。為此,要盡可能讓對方在談話過程中了解自己的態度:自己感興趣的是真實情況,而對迎合、奉承的話是很厭惡的。這樣才會從談話中獲取比較真實、可靠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