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車將重新回來!!
【前傳】火車都什么色? 2012年7月1日,北京鐵路部門正式將“綠皮車”退出,僅京藏鐵路和一些國際列車客車車體仍然刷綠色車漆。
RW19K型客車 SYZ25K型客車 YW25T型客車 Z、T字頭的列車就多為藍白相間車體; K字頭和普快列車多為紅白相間車體。 和諧號動車 【復古】“綠皮車”年底恢復 此次的“綠皮車”并非真正的恢復原車(那大慢車,恢復了誰坐啊!)只是將火車再次刷成綠色。 未來,客運線上運營的普客、快車(K字頭)、特快列車(T字頭)和直達特快列車(Z字頭),外皮油漆主色統一為橄欖綠色,腰飾淡黃色,車頂中灰色。 不同速度等級的客車,腰飾帶形狀不同,以作區別。 北京、上海鐵路局將是首批進行更換新客車車體顏色的鐵路局,京滬線車次列車車體顏色于今年12月31日前全部調整到位。 【對比】新舊“綠皮車”大不同 一提到“綠皮車”,許多人都會想到那一列列墨綠色外表、哐嘰哐嘰做響、又慢、又老、連空調都沒有的老火車。
【提醒】刷漆分5期,您別坐錯車 大家看看啊!改色期間,可不要根據經驗里的顏色找車,上錯車啊! ①京滬線T65/66、Z9/Z10、T31/32、T109/110、1461/1462車底顏色,2014年12月31日完成。 ②5695/6/7/8/9、6700次(北京-北戴河)及京廣線Z3/Z4車底,2015年暑運前,結合廠、段修調整。。 ③25K(空調車體型號)、普通25T型客車在廠、段修時調整。 ④其余25G、25B型客車數量多,將在廠修時調整。 ⑤今年新造、還未竣工的134輛25T和25G型客車,按新方案完工。 之后,將新25T替換T385/6(杭州-哈爾濱);T385/6替換下的3組25T客車轉屬給鄭州局,用于開行鄭州至烏魯木齊。 若不能滿足需求,將再對部分已竣工車輛返工。 ======= 懷舊·美好時光 ======= 20世紀90年代以前,綠皮車是中國鐵路的標配涂裝。 上世紀80年代前后,火車幾乎是中國人唯一的遠行交通工具,也是大多數人出行的最好依靠。 綠皮車,在很多中國人的記憶當中,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念想。
在那些年的官方宣傳中,火車的司爐工往往是勞模的象征。一名在火車鍋爐前揮汗如雨的工人,代表的是新中國的力量和希望。 1980年,著名作家王蒙那部著名的意識流小說《春之聲》,故事就發生在春節前夕一輛綠皮悶罐子車上。 主人公是一位訪德歸來的工程師岳之峰。車上的世界是文革后中國社會的縮影,有埋怨的婦女、自私的乘客、卑劣的盜賊,也有隱忍的老農、盡職的警察和上進的學生。 在最艱難的旅程里,一個抱著孩子的婦女開啟了一臺“三洋”牌錄音機,在美妙的德國民歌中,列車沖破黑暗,裊裊前行。 在下車的一瞬,岳之峰回望來路,看見了一個嶄新、輕便的新型火車頭拖著他坐過的舊車廂呼嘯而去…… 這篇小說,象征著中國社會如同當時崛起的火車運輸事業一樣,沖破某種陰霾向著光明前進。 長久以來,中國人就是在綠皮車里走遍大江南北。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綠皮車顯得越來越落后。 綠皮車大多建造年代久遠,顯得陳舊不堪。 車廂內服務設施不全、配件丟失、電燈不亮、管路不通、衛生間破損氣味難聞、臥具破舊、地板塌陷、車體積滿污垢…… 炎炎夏日,總有車廂因電扇配置不齊或不能用,成了名副其實的“悶罐”;“三九”嚴冬,總有車廂透風成了“冰箱”。 但“綠皮車”票價低廉,依然相當有市場。 便宜的票價,讓它成了農民以及農民工朋友們以及學生與打工者等其他低收入人群的歡迎。 由于春運加開的臨客大部分使用“綠皮車”,過年的“綠皮車”總是超員情況嚴重。 還有一批特別熱愛綠皮車的人,因為“綠皮車”的車窗可以開,沒有玻璃的阻擋,便于相機伸出窗外拍攝風景。 因此,“綠皮車”也是一部分鐵路、火車愛好者的歡迎。 可惜,最原始的綠皮車, 已經不復存在……
你是否也與綠皮車有一段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