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_涅瓦河邊_薩沙的和訊博客

     mud2pig 2014-11-14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注明
    經過安慶六安戰役,馬當湖口戰役,九江戰役,黃梅戰役,廣濟戰役,瑞昌戰役,馬頭鎮戰役,星子戰役,萬家嶺戰役,富金山戰役,潢川戰役等十幾個戰役以后,武漢會戰重要到了最高潮。
    當時日軍主要分兩路進攻,主要分為南路和北路。
    北路進攻的日軍第2軍十多萬日軍也分為兩股,一股試圖抄近路越過大別山的日軍精銳兩個師團,國軍主力部隊憑借地形優勢死死纏住,傷亡慘重,動彈不得。另外一部主力,則經過血戰,以重大傷亡代價逼近地處平原地區羅山,信陽。他們的最終目標平漢鐵路上的交通重鎮信陽,然后大舉沿著平坦的鐵路南下,從北向南殺入武漢。
    南路進攻的日軍第11軍十多萬軍,還是分為兩路。長江以北的日軍主要是號稱日軍戰斗力第一強大的第6師團。他們在海空軍強力配合下,經過多次激戰和大量兵員裝備的補充,殺向田家鎮要塞。
    長江以南的日軍一路向南殺向南昌,另一路則沿著長江南岸進攻,配合北岸的第6師團攻擊田家鎮要塞,同時試圖占領湖北咸寧,切斷武漢通往南方的大動脈,粵漢鐵路。

    其實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北路的作戰焦點就在羅山和信陽,而南路日軍的目標就是田家鎮要塞群。

    一旦羅山和信陽被日軍攻占,武漢北方就基本無險可守,局勢對國軍極為不利,武漢就沒有必要繼續防守的。
    而一旦田家鎮要塞北日軍攻占,武漢東邊門戶大開。日軍攻破田家鎮以后,東邊這一線僅剩一個離武漢不到25公里的葛店要塞,顯然武漢也就守不住了。

    所以,武漢會戰最高潮的階段,就是田家鎮要塞群的爭奪戰,同羅山,信陽戰役。
    這一章就來說說田家鎮。


    所謂的田家鎮要塞群--名不副實

    田家鎮要塞的重要意義,老薩在海軍在田家鎮最后一戰中已經說過了。
    由于田家鎮附近長江江面僅有幾百米,是扼守長江最好的地點,是修建江防要塞最佳地點。加上附近地形也算比較復雜,修建陸地要塞也可以進行較長時間防御。

    所以田家鎮要塞也是武漢東邊防御體系的最后核心,一旦丟失,影響重大。

    自古以來,田家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宋,明,清在此處都有激戰。太平軍在此處和清軍有過多次主力會戰,還曾經在田家鎮要塞對面的半壁山留下了鐵索橫江這幾個大字。

    田家鎮要塞最近一次修建,是在清末光緒年間。清政府為了保證湖北省的安全,在田家鎮建設了三個炮臺,布置了大小火炮31門。

    各國列強雖然已經通過不平等條約得到了長江的通航權,但這些軍艦在通過田家鎮要塞的時候,都是心有余悸的。因為火炮距離他們太近,如果此時炮臺開炮,軍艦肯定是保不住的。

    換句話說,田家鎮就是長江上的一個重要的關卡。

    對于這一點,時任第11軍司令官的岡村寧次最為清楚。當年他在孫傳芳部隊擔任參謀時,就在 武漢地區負責制定計劃,所以對田家鎮要塞的重要性最為了解。

    岡村寧次早在會戰開始前,就將占領田家鎮要塞作為最終的目標,在他看來,只要占領了田家鎮,也就等于占領了武漢三鎮。


    既然日軍能夠意識到田家鎮要塞的重要意義,蔣介石等國民政府高層自然也早就知道了。
    國軍對田家鎮要塞的防御,可謂極為重視!
    作為防御一方,國軍自然要借助地形修建陸地和江岸防御工事,如果能修建堅固的要塞 自然是最好的。
    田家鎮要塞群在七七事變之前幾個月就開始修建,到武漢會戰爆發之前已經修建了整整一年時間,包括長江北岸的田家鎮要塞,長江南岸的富池口要塞,半壁山要塞,一共三個要塞。


    田家鎮,富池口,半壁山要塞的修建水平都不高,還遠遠不如一戰時期歐洲各國的要塞,按照世界標準屬于四五流要塞。
    這不是說國軍不想修建水平比較高的工事,實在是水平不夠。
    二戰中世界各國都修建過一些堅固要塞,比如法國馬其諾防線,蘇聯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日本虎頭要塞,松山要塞等等。
    這些要塞都是列強修建,都頗有些水平。要塞主體都為鋼精水泥,關鍵部位由鋼板等填充物加厚,可以有效抵抗230毫米口徑的重炮轟擊,以及500到1000公斤航空炸彈的直接打擊。

    修建這些要塞也花費了各國巨大人力物力,以日本的虎頭要塞為例,日軍前后花費了6年多時間,強行征用中國民工10多萬人,花費了數億日元巨資。該要塞規模宏大,地下工事主干道長達10余公里,縱深達6公里。要塞的各地下工事均在山體底部挖掘,所有的地下設施頂部澆灌水泥混凝土,重要部位的鋼筋混凝土覆蓋厚度達3米。關東軍將其吹噓為永久要塞,是“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但即使這些堅固要塞,最終也都被敵人攻占了。那個堅固的虎頭要塞僅僅守了17天,就被蘇軍攻占,更別說遠不如他們的田家鎮要塞群。


    這些要塞的修建,都需要這些國家極高的建筑水平和工兵的修建能力,換句話說也是一個國家科技力量的體現,而這都是國軍所遠遠不如日本的。

    當時田家鎮,半壁山要塞,都不是鋼筋水泥要塞,僅僅是傳統的青石和石塊構成的要塞。


    這種要塞,對付擁有輕武器和輕型火炮的敵人也許是無敵的,但無法長期對付擁有重型轟炸機和海軍巨炮的日軍部隊。

    早在幾十年前的日俄戰爭,日軍就能使用200毫米以上口徑重炮轟擊占領日軍最堅固的旅順要塞,更不要說幾十年后的抗戰。

    南京保衛戰中,那么堅固的南京城墻都被日軍重炮轟塌,足可以見日軍攻堅重武器的厲害。說實在的,就算是國軍擁有世界頂尖水平的一些要塞,也不見得能夠多大的幫助,頂多多堅持一些時間而已。

    為什么修建水平如此之低,道理很簡單。以現代工事最需要的鋼筋水泥來說,抗戰最初2年,國民政府鐵的產量僅有15萬噸,而且超過八成是老舊的土法煉鐵。而剛的產量僅有5萬噸,這點產量別說修建需要大量鋼鐵的要塞群,就連最基本輕重武器制造和民間建筑最低需要,也是滿足不了的。
    國家基本工業力量如此,各方面又怎么可能先進呢!
    清政府的倒行逆施,以及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的所有落后結果,都由人民來買單。
    其實歷史總是這樣!
    滿清貴族在統治中國的200多年內,享盡榮華富貴,富裕到無可限量的地步。清朝貪官和珅貪污的錢款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全部約值今七千多億人民幣。

    甚至王朝滅亡以后,他們仍然保持驕奢淫逸的生活。川島芳子家的肅王府,在清朝滅亡多年后還是很富裕的,光是幾處房產就變賣了125萬銀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了。這些人要么多各國租界里面享受生活,要么就是和當朝權貴勾結,謀求各方面的利益。
    總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永遠是被奴役和欺壓的!

    回到田家鎮要塞來!

    田家鎮塞與隔江相望的半壁山要塞構成一個完整的江防安防體系,再遠一點是沿江的富池口要塞。


    客觀來說,國民政府對于這幾個要塞還是很重視的,雖然修建水平不高,也實在是技術力量不及,其它能做的,蔣介石也基本都做了。

    田家鎮要塞群第一個任務是務必扼守長江,阻擋日軍第3艦隊沿江逼近武漢三鎮。自古以來,攻擊武漢都是寧可沿江水路,不沿著陸路。

    因為這一線地形復雜,有湖泊,山地,沼澤,叢林等天然障礙,陸地作戰會非常艱難,而且必然花費很長時間。

    相比起來,水路則好的多。因為長江水量豐富,水陸運輸量大,而且行軍速度快。不打仗的時期,一艘大型貨輪,也只要幾個小時就可以從田家鎮開到武漢。

    為此,要塞群配備火炮,其中田家鎮和富池口兩個炮臺各裝有從德國進口的105毫米口徑要塞炮8門,這是當時中國口徑最大,威力也最大的要塞炮。他們口徑雖然比安宅號的120毫米火炮要小,但威力卻并不相差多少。
    半壁山要塞也有德國克虜伯105榴彈炮6門,還有75毫米高射炮4門。
    三個要塞的100毫米以上重炮有22門,形成一個還算強大的火炮網,就算是安宅號這樣的大型內河戰艦,也不敢隨便突進了。105毫米火炮是可以重創日軍這種1000噸位的軍艦的,至于200,300噸的日艦就更別說了。

    在這三個要塞的下游,是武穴城和馬頭鎮要塞,作為田家鎮要塞的緩沖。
    武穴和馬頭鎮要塞的作用也相當重要。

    武穴是長江流域十大內河港口之一,是從安慶到武漢400多公里長江水域唯一一個可以停靠5000噸以上大型船只的深水港。
    日軍對武穴是志在必得,只要占領武穴這個大港口作為前進基地,那么無論部隊和物資都可以源源不斷的通過水路送到最前線。以日軍的運輸能力和武穴港的吞吐量,怕是一天就可以運送上萬人登陸。
    日本的海軍陸戰隊如果在武穴成功登陸,從武穴到田家鎮直線距離還不到10公里,田家鎮也就危在旦夕了。

    馬頭鎮要塞則和武穴隔江相對,真可謂唇亡齒寒,只要一個丟了,另一個肯定也保不住。

    武穴和馬頭鎮這一線重武器很少,馬頭鎮要塞名為要塞,實際只有一些簡易工事,估計阻擋不了日軍多久。

    話雖如此,畢竟也形成了整個田家鎮要塞體系,尤其要塞炮兵火力還是不錯的,至少可以有效阻擋日軍軍艦的沿江推進。

    可惜,自從進入二戰以來,陸地要塞就算再堅固,也很難長時間駐守。因為要塞和要塞火炮,畢竟是固定不動的,生存能力相對較差,很難在日軍軍艦重炮和轟炸機重型炸彈的長時間打擊下生存下來。
    換句話說,光靠固定要塞炮肯定是不行的,必須以機動炮兵給予增強。

    機動炮兵是移動的,不容易被日軍定位消滅,生存能力比較強。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和平時期,這一帶風景秀美,很值得一玩。但戰爭時代,此處復雜的地形也就發揮了作用,是自然的障礙。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鑒于此,白崇禧在得到蔣介石的允許下,給田家鎮要塞配備了所謂的田家鎮游動炮兵(江防部隊野炮2個營):共裝備有日造31式野炮8門,奧地利造史高德野炮2門,東北沈陽兵工廠仿造14式77毫米野炮12門。
    另還有德制105毫米輕榴彈炮4門,20毫米高射炮4門,37毫米反坦克炮6門。
    這樣各種口徑火炮一共36門,但就數量上來說,堪稱武漢地區第一強大的炮兵部隊了。

    雖然白崇禧已經砸鍋賣鐵用盡了戰區所有的重武器,可惜這些機動火炮口徑都很小,對地面支援也許還算可以,不足以給日本軍艦造成致命傷,頂多給日軍造成一些威脅而已。

    淞滬會戰中,國軍使用德制75毫米野炮多次擊中日軍軍艦,都只是輕傷而已。


    除了要塞火炮以外,長江防御就是大量的水雷區了。水雷其實只是防御工具 ,只是拖延日軍進軍的時間而已。

    國府在武漢會戰開始之前,將九江至武漢之間的長江航路標志逐次破除,還在蘄春至嵐頭磯、黃石港至石灰窯、黃岡至鄂城為四個主要布雷區,先后布設水雷1500余枚。
    由于日軍第3艦隊有大量掃雷艦艇,排雷能力很強,國軍還采用機動布雷的方式進行補充。他們使用海軍殘余的炮艦“永績”、“中山”、“江元”、“江貞”、“楚謙”、“楚觀”、“楚同”、“民生”號在這一線布雷。

    精兵悍將固守田家鎮

    田家鎮要塞群的準備大概如此,兵力配屬上更是厲害。


    武漢會戰爆發前幾個月,國軍統帥部就在田家鎮設立了“田家鎮要塞司令部”,駐有海軍方面的炮兵部隊和一個步兵守備營,總兵力大概2000人,隸屬第9戰區張發奎的第2兵團。
    蔣介石任命梅一平少將為要塞守備司令,梅一平少將是海軍的將領,不是陸軍的。
    當時由于國軍海軍軍艦大部分已經損失掉了,海軍官兵操縱軍艦上的火炮參與陸地作戰。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像128上海事變時候,國軍最初的裝甲兵將坦克上的機槍卸下,組成機槍大隊參戰。
    由于當時武漢地區還是遠離戰場,所以田家鎮要塞在這幾個月內始終還是2000多人的規模。

    但田家鎮如此重要,自然備受重視。

    1938年3月21日,在武漢會戰 爆發前半年,蔣介石親自下手令,向軍令部負責人強調: 馬當、湖口、九江、田家鎮防務特別重要,其工事與炮位以及部隊防務,應由軍令部特別督促布置勿誤。

    軍令部進一步加強了田家鎮要塞的防務,督促要塞司令部在沿江兩岸構筑若干炮臺和堅固的防御工事。

    從3月開始,要塞守備部隊和當地的民工,在原有工事基礎上繼續修建,但進度平平。
    由于這一線地形復雜,永久性工事修建非常困難,加上材料物資不足,進度緩慢,最終修建成功20多個永久性鋼精水泥工事。

    6月,武漢會戰的序幕戰在安慶打響,蔣介石下令立即給田家鎮增兵。國軍73軍奉命趕赴田家鎮增援,隨后馬當湖口戰役打響,73軍大部前往一線作戰,留下戰斗力最強的57師在原地駐守。
    鑒于兵力不足,7月中央軍精銳部隊第2軍開赴長江北岸的田家鎮,同時54軍也開赴到長江南岸的富池口。
    為了便于指揮,第2軍,第54軍合編為第11軍團(57師劃歸第2軍指揮),軍團長由大名鼎鼎的第2軍軍長李延年擔任。

    江北的部隊總指揮第11軍團司令李延年,下屬第2軍(軍長李延年),包括鄭作民第9師,施中誠第57師,以及炮兵第16團,獨立炮兵第6營


    第2軍和第54軍都是中央軍的精銳部隊。
    第2軍在1929年成軍,他的核心是中央軍第9師,這個師的前身為北伐時期的中央軍嫡系第一軍第一師及軍教導團等部。他其中的第24團還是孫中山先生親自創辦的教導第2團,是相當精銳的骨干部隊。

    第2軍建軍以來參加過很多大戰役,包括中原大戰,圍剿紅軍。在打走中央蘇區的紅軍以后,第2軍長期在福建駐扎,參加了削平兩廣叛軍的兩廣事變。

    1936年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軍委會的整軍計劃中,總共是20個師接受了整訓,而駐扎在福建的第2軍第9師成為20個調整師其中之一,接受了德國軍事顧問的系統訓練,足可以見第2軍在蔣介石心目中的重要性。
    在當時,第9師已經可以堪稱為中國最現代化的陸軍部隊之一。
    抗戰前,李延年是第9師師長,抗戰爆發以后,以為作戰的需要,李延年升任第2軍軍長職務。
    當時第2軍只有第9師和獨立第六旅兩支部隊(武漢會戰時期也是這樣),另外兩個師都調走了支援其他戰場,這個軍說到底也就是1個加強師,兵力比較虛弱。

    抗戰中第2軍先后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狠狠的打了幾個硬仗,傷亡也很大。
    在淞滬會戰后期,日軍派出一部試圖占領安亭,切斷上海地區幾十萬國軍的退路。日軍部隊甚至還占領了安亭,第2軍在李延年率領下奉命攻擊安亭,最終以較大傷亡把安亭日軍全部消滅,保證幾十萬大軍的撤退。可以說第2軍在淞滬會戰的功勞是極大的。


    而劃歸第2軍的57師也是一支強悍部隊,他最初是安徽軍閥陳調元的部隊,在1930年被收編以后成為中央軍一個主力師。

    該師兵員主要來自安徽和山東,官兵作戰意志頑強,師長施中誠又很有能力,所以57師相當能打硬仗。

    57師在淞滬會戰中打的很厲害,傷亡很大,但始終能夠堅持。該師作風兇悍強硬,他們防御的陣地往往堅持到最后一個人,為日軍所恐懼。這也是后來所謂虎賁的由來!

    注解:虎賁有兩種解釋,一是軍中驍楚者,勇士,另外一個是守衛王宮、護衛君主的專職人員,是全軍的精銳。

    戰后,57師所在的69軍因為傷亡太重,被取消番號 ,但57師已經立下戰功,深受蔣介石的贊許,番號卻被保存下來。
    此戰57師臨時劃歸第2軍指揮,武漢會戰中幾乎拼光。
    武漢會戰后,57師劃歸抗日鐵軍74軍指揮,隨后立下無數戰功,包括孤軍死守常德16個晝夜到只剩100多人,當然這是后來的事情了。


    江北的第2軍戰斗力不弱,江南的54軍也相當強悍。
    江北部隊為第54軍,軍長霍揆彰,下轄陳烈的第14師,霍揆彰兼任師長的第18師。

    54軍是大名鼎鼎的土木系,他是18軍分離出來一部分部隊在1937年新組建的軍,是中央軍嫡系的嫡系。
    他的軍長為霍揆彰,本來也是18軍14師師長,是陳誠的愛將和心腹。
    至于18軍的戰斗力就不用多說了,從建軍開始鮮有敗戰,直到國軍全線敗退臺灣,18軍緊急重建后還在金門殲滅了登陸的近萬解放軍,用毛主席的話來說:18軍是一支吃人的部隊。

    部隊戰斗力強,指揮官也都很厲害。
    這兩個軍高級軍官,包括第11軍團長兼第2軍軍長李延年,第54軍軍長霍揆彰,第8師師長鄭作民,第18師師長李芳郴,清一色的都是黃埔一期生。
    而一般認為,黃埔學生中,以開始的前幾期水平最高,都是當時年輕人中的精英人物。

    這幾個人里面,自然還是李延年最為厲害。


    李延年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將,他的資歷很深,能力很強。1924年李延年考入黃埔一期,畢業后參加東征和北伐,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職務。
    北伐期間,時任 第1軍第2師第5團團長的李延年遭遇了著名的濟南慘案。李延年在濟南日軍優勢兵力大規模進攻下,從容不迫的率領該團同日軍激戰,掩護大部隊撤退,受到蔣介石的贊賞,被任命破格為副師長。

    隨后李延年又在中原大戰立功,率領一個旅成功阻擊了馮玉祥一個主力師的數日的大規模進攻,為最終獲勝立下大功。
    1931年,李延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任命為第9師師長。
    隨后李延年參加了圍剿紅軍等戰役,抗戰中的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李延年也立下戰累累功。
    可以說,李延年從軍10多年,現在的軍銜完全是九死一生在戰場上拼來的,所以很有些真本事。

    蔣介石認為李延年冷靜理智,關鍵時候能沉住氣,從不慌亂,是個將才,對其非常信任。

    此次蔣介石在戰前說:田家鎮如此重要,必須任命一員虎將。李延年能力夠了,而且我一向對他不薄,他一定會用命死戰的。

    李延年對蔣介石的任命非常 感激,但就這個任務本身來說,他卻認為極為艱巨。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上圖的李延年和下圖的他的師長鄭作民都是抗日名將,此次田家鎮戰役兩人都用盡全力。鄭作民將軍后來在昆侖關戰役殉國。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李延年估計日軍進攻田家鎮要塞的兵力至少4到5萬人,而自己僅有2個軍的番號,實際不過3萬人左右。
    按照中日兩軍武器裝備和訓練上的差異,一般來說防御中國軍要以兩倍數量才能有效阻擋日軍。

    所以李延年向蔣介石要求增兵,蔣表示同意,準備把26軍,86軍,48軍等其他幾個軍調過來。
    不過這幾個軍當時正剛剛參加了廣濟,黃梅戰役,退下來還沒有幾天時間,兵員裝備又有一定損失,短時間內援軍無法趕到。
    另外的幾個軍損失更大,實際無法增援田家鎮。比如28軍團的劉汝明,從馬當湖口戰役開始就同日軍激戰,拼了幾個月,傷亡病疫百分之七十,現在整個軍團居然只有2000多人還能作戰。

    因為武漢地區到處都在激戰,到處都是兵力不足。
    李延年沒有辦法,只能就著手上的兵力先部署。

    當時長江以北 田家鎮附近地形大概是這樣,西面和南面是大江,西北,東北和東面有大片湖泊沼澤,大規模很難從這種地形通行。
    只有北面地形比較平坦,是湖泊之間約1.5公里寬度的丘陵地帶,長約數公里,直接通向田家鎮要塞核心陣地。
    這個丘陵的最北面也就是松山高地,看來這一定是日軍主要的進攻方向。
    所以,顯然防御的中心就是北面。

    但江上幾個方向也不能不防,畢竟日軍海軍力量強大,說不準什么時候就發動登陸作戰了。


    李令自己嫡系第2軍主力鄭作民第9師負責守衛要塞北面,擔任這個最艱巨的重任。其中它的第26旅守衛重要的松山高地,第25旅布置于高地外圍的丘陵地帶;
    李延年同時命令,施中誠57個師負責守衛要塞正面和東面,其第171旅旅長揚宗鼎兼任要塞司令,所轄第340、341、342團共3個據守要塞核心,第 169旅所轄第337、339團防守外圍陣地。

    由于兵力不足,田家鎮外圍的長江以北的武穴無法兼顧,只好將57師抽調一個團去駐守。

    這是長江以北的部署,長江以南的防御一樣重要。
    李延年命令54軍防御從武穴對面的馬頭鎮到富池口要塞,以一個軍的兵力防御長江南岸。


    這2個軍官兵同原要塞部隊一道抓緊戰前時間加修防御工事。
    田家鎮一線的野戰工事在戰前并沒有修好,外圍陣地 長度高達7公里寬,丘陵雖然不高,但全部是巖石結構,并不適合修建工事。
    可是作戰迫在眉睫,李延年下令每個部隊包干一塊區域,勒寧務必一周內完工。
    官兵們緊急修建了幾百個堅固的據點,在四望山附近高地 到田家鎮一帶山岳區域環繞了幾道鐵絲網,該區域每個核心高地上都混合配置了20多門野炮,山炮,迫擊炮,并且布置了雷區。

    可以看到,田家鎮要塞正面防御力量很強,日軍如果持強從正面硬攻,會遭到頑抗的抵抗,就算能夠勝利,傷亡必定不輕。
    日軍如果從側翼進攻,可以繞過國軍堅固的正面陣地,減少傷亡,代價是那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由于對田家鎮要塞群的重視,蔣介石 ,白崇禧,馮玉祥一再親自前往視察。

    武漢會戰爆發前1個月,也就是1938年7月,第5戰區代司令長官白崇禧親自視察了田家鎮要塞,他認為兵力和火力還是不足。
    白崇禧預計日軍進攻部隊數量更大,他認定日軍進攻部隊至少有3個師團近10萬人,僅僅依靠2個軍3萬人根本不可能有效阻擋。同時日軍第3艦隊可以作戰的艦船200多艘,光靠 國軍20多門要塞炮,恐怕也是杯水車薪。

    白崇禧向蔣介石求援,蔣介石當時也接到了李延年匯報兵力不足的緊急電報。蔣完全同意白崇禧的主張,白崇禧隨即將中央軍第26軍、黔軍第86軍、桂軍48軍三個軍開赴田家鎮一線。

    8月5日第5戰區制訂的《第九戰區關于武漢會戰作戰計劃》強調指出,“應以一部配置沿江各要地及南得線,尤須固守田家鎮要塞”。
    8月6日,蔣介石又親自電令李延年等,指出“田(田家鎮)、富(富池口)要塞為大別山及贛北我軍陣地之鎖鑰”,要“以與要塞共存亡之決心,積極整備,長久固守,以利全 局,以揚國威。”

    日軍的序幕戰

    日軍占領廣濟以后,立即展開了對田家鎮的進攻部署。
    可以說,岡村寧次這個老鬼子還是很厲害的。

    岡村寧次的部署是,日軍沿著長江兩岸進攻,長江以北是日軍第6師團負責,岡村寧次命令他們從北面和東面分兩路夾擊田家鎮,為什么不去進攻南面和西面呢?因為這兩面都是長江。

    而長江以南則是以第9師團,第27師團,臺灣旅團以及海軍陸戰隊負責,也是從南面和冬東面夾擊富池口,半壁山要塞。

    岡村寧次知道如果單純從一面進攻,國軍就會將重兵舉起起來對付。而這一線地形比較險要,日軍雖然戰斗力有明顯優勢,在國軍大量部隊的阻攔下恐怕也是前進困難。
    所以,日軍分幾路同時進攻,國軍只能被迫分為幾路阻擊。這樣國軍兵力分散,每一路日軍戰斗力的優勢就很容易發揮出來,將國軍各個擊破。

    顯然,岡村寧次很狡猾,也很有軍事能力,國軍的對手并不弱。
    部署完畢以后,日軍很快發動了進攻。

    日軍首先從田家鎮要塞東邊發動進攻,他們兵分兩路,沿著長江南北同時出擊。

    其實早在8月底,日軍臺灣旅團已經兵分兩路殺向富池口。
    但由于防御的54軍頑強抵抗,臺灣旅團前進非常困難,前后作戰長達20天之久,還借助了大量的毒氣彈,才殺到馬頭鎮外圍。

    當臺灣旅團接近馬頭鎮以后,岡村寧次聯系第3艦隊指揮官,準備給予臺灣旅團水面上的強力支持。

    9月10日,日本第3艦隊幾十艘軍艦,一面掃雷,一面強行突進到武穴附近江面,與長江以北的武穴 以及長江以南的馬頭鎮 的國軍炮兵激烈炮戰。

    幾小時激戰后,數量質量都占有絕對優勢的日軍艦炮火力,完全壓倒武穴和馬頭鎮炮兵,國軍炮兵被壓制的幾乎無法有效開炮還擊。

    14日,沿長江南岸推進的臺灣旅團第2聯隊第2大隊和海軍陸戰隊(吳鎮守府第5特別根據地隊)全部搭乘第3艦隊軍艦,突然在馬頭鎮登陸。
    馬頭鎮的國軍并不多,實際上也不可能長期固守。
    當時馬頭鎮要塞(瑞昌縣屬)已經被摧毀,整個被炸成一片焦土。守軍第49師一部抵抗雖然猛烈,但無奈日軍兵力火力都有完全的優勢,陣地又不復存在,實在無法長期堅持,最終馬頭鎮失守。
    其實馬頭鎮要塞只是一些簡易工事而已,不算是什么要塞。


    馬頭鎮與武穴隔江而對,間距3000米,馬頭鎮失守,日軍得以由此隔江炮擊武穴,并掩護海軍艦艇在江上的掃雷作業。

    經連續幾天飛機轟炸、艦炮和岸炮的猛轟,武穴被炸成一片廢墟。從馬頭鎮方向看,武穴完全籠罩在一團煙霧火海之中。

    馬頭鎮失守以后,距離馬頭鎮僅僅幾公里的富池口也就危險了。
    富池口就在田家鎮要塞對面,僅僅隔一條長江。如果富池口一丟,田家鎮也很難守住了。

    田家鎮要塞守軍無奈,將77野炮2個連及僅有的105輕榴彈炮、75高炮各1個連,在9月13、14日調赴加強富池口要塞的火力。
    這些炮兵雖然幫助富池口守軍大大阻礙了日軍的前進,卻使得田家鎮要塞的機動炮兵戰斗力大為削弱,減弱了田家鎮方面的防御能力。

    9月15日開始,臺灣旅團兵分兩路,從東面和南面夾擊富池口要塞,期間遭受54軍18師的頑強阻擊。
    18師原屬18軍,戰斗意志非常頑強,加上又有野戰炮兵的大力支持,火力上拉近了不少。

    從馬頭鎮到富池口,直線距離僅有約10公里距離,而臺灣旅團這個精銳旅團卻步履為艱,有時候一天僅能前進不到1公里。

    臺灣旅團的波田旅團長為了遮羞,謊稱國軍依靠天險修建了堅固永久性工事,導致進展緩慢。
    實際上,這一線僅有一些簡要工事,國軍頂著日軍炮火和大量毒氣彈苦苦支持。臺灣旅團自從安慶戰役一來連續作戰3個月,雖然多次大量補充兵員,但全軍上下都極為疲憊,尤其精神上由于3個月的高度緊張已經變得麻木。
    所以一線作戰官兵戰斗意志大減,很多時候不遠冒險前進,必須等重武器扎光國軍陣地再說。

    由此,長江南岸的日軍進展緩慢,短時間內無法實現目標。

    鑒于此,岡村寧次急了,他命令長江北岸的國軍立即全線進攻,分兩路攻擊田家鎮。
    其中,東路日軍必須在短時間內攻占武穴,因為根據情報武穴地區僅有國軍一個團兵力。

    在岡村寧次嚴令下,9月15日,日軍海軍第3艦隊20多艘軍艦,掩護海軍陸戰隊500多人,在武穴以東的潘家灣、中廟、玻璃庵強行登陸。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日軍海軍陸戰隊戰斗力不如陸軍,主要是訓練不同,武器裝備也有差距。海軍陸戰隊尤其不能勝任巷戰和近戰。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對于日軍此次登陸作戰,守軍第2軍57師的337團已經有所預計。他們在這一線修筑了一線堅固防御工事,配備了輕重機槍和迫擊炮。
    由于日軍輕敵,事先并沒有海軍炮火長時間轟擊國軍陣地,就倉促登陸。
    結果日本海軍陸戰隊剛一登陸,就立即遭遇輕重機槍猛烈掃射,根本無法前進。而此時日軍海軍炮火由于害怕誤傷不便于大規模炮擊,最終登陸的日軍丟下一堆尸體后狼狽撤走。

    9月16日,日軍海陸軍戰隊吳鎮守府第4特別陸戰隊,在艦載重炮的掩護下,強行在武穴以東登陸。
    此次日軍登陸人數太多,有數千人之眾。57師337團駐守這一線僅有數百官兵,實在無法有效擊退這股日軍,最終被迫放棄外圍陣地,全軍退守核心陣地武穴。

    日軍尾隨追擊,隨即殺到武穴。

    57師第337團面對數倍數量的日軍毫不示弱,他們奮力憑借城防工事抵抗。無奈武穴在這兩天的炮火中幾乎被轟成平地,剩余的城防工事屈指可數。一部日軍干脆從炸踏的城墻直接沖入城內,第337團立即組織敢死隊同日軍進行激烈的巷戰。
    數小時殘酷巷戰后,日軍沖入武穴的部隊架不住57師337團近戰肉搏的拼命打法,全軍潰退出武穴。
    不過,日軍后續部隊源源不斷的到來,在下午2點,有一股1000多人日軍增援到武穴城外,隨后一撥撥繼續沖入武穴。
    337團干脆放棄了城防,直接以巷戰阻擋日軍。在不大的武穴縣城內,兩軍血戰一整夜,日軍傷亡慘重,而337團也幾乎拼光了。
    但57師既然能在幾年的常德,從8500多人拼到100多人,自然沒有一個孬種。
    337團本來想死守武穴,戰到最后一兵一卒。
    不過李延年總指揮認為日軍已經從北面出動1萬5000大軍猛攻田家鎮要塞,這才是日軍主攻方向。57師337團此時死守武穴已經沒有意義。隨后李延年下令337團除留下1個營牽制武穴日軍外,余部立即撤出武穴,立即趕往江堤一線。
    李延年要求337團務必破壞江堤,阻止武穴日軍繼續從東面向西逼近田家鎮,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人物。

    337團兩個營撤出武穴去破壞江堤,剩下的那個營居然堅持到第二天拂曉。337團擅長巷戰,他們利用輕機槍配合步槍手榴彈組成一個個火力突擊組,擊中火力壓制日軍沖鋒部隊。彈藥如果不足了,就立即挺起刺刀沖鋒,日軍海軍陸戰隊畢竟不是陸軍作戰部隊,沒有什么巷戰經驗,所以損失很大,久攻不克。
    這個營一個晚上就造成日軍500多人傷亡,超過己方傷亡的5倍。
    堅持到第二天早晨,由于337團另外兩個營已經破壞了江堤,大水到處泛濫,李延年命令這個營立即放棄武穴撤退。
    于是這個營剩余的不到100人才帶著傷員撤走。


    337團在武穴的作戰對日軍是致命的,尤其是破壞江堤更是厲害。
    大量長江水江水灌入了田家鎮東面和東北面的武山湖,黃泥湖,龍感湖這三個湖,形成一片面積很大的泛濫區。

    即使今天的軍隊,面對這種區域也只能使用氣墊船,沖鋒舟或者兩棲裝甲車才能有效通過,更別說二戰期間的日軍了。
    日軍飛了很大力氣占領田家鎮東邊的武穴,本來想立即從東邊夾擊田家鎮。
    沒想到完全被泛濫區所阻擋,同時17日開始這一帶突然出現暴雨,真是雪上加霜。日軍不但重武器無法前進,連步兵也寸步難行,進攻自然也無從談起。

    不但東面的進軍收到影響,從北面殺來的今村支隊進攻路線也被泛濫區所阻擋,被迫只能想松山陣地強攻,無法迂回了。

    57師337團退出武穴并不意味這武穴由此丟失。實際上國軍依靠泛濫區和復雜地形,在武穴附近日軍整整纏斗了10天之久,武穴地區在27日才被日軍占領。
    等到日軍從東面逼近田家鎮的時候,實際田家鎮已經被放棄。
    所以說,57師一個團的兵力,居然牽制了日軍從東面進攻的數千人,算得上非常成功。

    由此,武穴守軍337團基本起到了預定的作用,也就是在外圍阻擋日軍二周以上時間,這在當時是相當不容易的。


    今村勝治和他的北路日軍支隊


    在日軍海軍陸戰隊強行登陸武穴的同時,田家鎮以北廣濟的日軍第6師團,也開始了大規模的進攻。
    由于廣濟的第6師團自身也處于四面國軍部隊的威脅下,無法抽調太多兵力。他們以戰斗力最強的今村勝治的第11旅團的步兵第13聯隊和獨立山炮第2聯隊為骨干,補充其他部隊組成了今村支隊。
    表面上今村支隊兵力似乎只有不到1萬人(7000多人),但火力卻非常強大,僅僅那個炮兵聯隊就有36門山炮。
    今村勝治旅團長在武漢會戰中同國軍交手不下上百次,對國軍有一定的了解。
    他針對此次作戰,將本來以馬車為主的運輸方式,全部改為以單匹馬背負的方式,以適應山地作戰。
    同時特別把師團的山炮聯隊也帶著,以增強山地作戰的火力。
    廣濟距離田家鎮還不到25公里,今村勝治得到的情報是田家鎮要塞北面只有國軍第2軍一個軍駐守,兵力約1萬人。
    今村勝治認為自己兵力不比第2軍少,火力又是它的一倍以上,加上空軍的大力配合,估計最多一周可以占領田家鎮。
    其實今村勝治心中認為最多只需要2,3天就可以占領田家鎮,畢竟兩軍 不過25公里,以日軍進攻行軍速度,一天10公里是最基本。
    所以,今村勝治定下來的一周時間,對于他自己來說,已經是留了很大的余地。
    在這種日本人特有的狂妄念頭趨勢下,今村勝治命令部隊輕裝出發,僅僅攜帶一周的作戰補給和彈藥,將多余的輜重兵留在了后方,以避免被國軍游擊隊襲擊。
    沒想到,此舉幾乎讓這個今村支隊全軍覆沒,今村勝治少將自己也因此狼狽不堪。

    今村支隊在海軍陸戰隊攻擊武穴的同一天發動進攻,他們在9月15日從廣濟出發,很快殺到了田家鎮外圍的鐵石墩、松山口附近,距田家鎮僅15公里。

    田家鎮要塞北面不是湖泊,就是沼澤,只有一塊比較平坦的丘陵,寬大約有1.5公里。
    這塊丘陵的最外層是所謂的松山,其實也就是一些連綿起伏的低矮山坡而已,最高海拔僅有300米,談不上什么山。松山也就是長著松樹的山,這一線外圍陣地寬度大約7公里,是北面的門戶。越過松山以后地形更差,幾乎是一馬平川的數公里的平地,無險可守了。
    所以,北面防御核心自然是松山,國軍以原油的20個永久要塞為核心,又在松山修建了大量野戰工事,并且布置了雷區。


    今村支隊是號稱日軍戰斗力第一的第6師團的精銳部隊,戰斗力自然不弱。他們經過15日一天的激戰,擊破了第2軍第9師在外圍的小股部隊阻擊,全線逼近松山陣地。
    由于敵我雙方距離太近,國軍兵力有不足,所謂縱深防御只能這樣了,不可能像蘇聯人一樣,動輒搞一個十幾公里,幾十公里的縱深防御陣地。

    李延年見今村支隊率領一個步兵聯隊,一個山炮聯隊近萬人大軍直接殺入田家鎮北線,立即下令聚集兵力迎戰。
    除了讓武穴國軍撤退以外,還命令57師接手第2軍第9師其它零散陣地,讓第9師全部兵力得以北上松山一線,和日軍決戰。

    今村支隊攻入松山外圍已經是15日夜晚,照常理來說日軍一般不會進行夜襲作戰,因為日軍在火力上有明顯優勢。火力的優勢只能在白天才好發揮,在晚上互相看不清對方,火力優勢不明顯,又容易誤傷,所以日軍很少夜戰。
    不過此時的今村勝次少將極為傲慢,他認為自己占有絕對優勢,擊潰國軍一個第2軍根本不費吹灰之力,所以居然連夜進攻。

    從9月15日晚上開始,日軍從田家鎮要塞北面全線進攻,這也是田家鎮戰役的主要戰場。
    面對今村支隊氣勢洶洶的進攻,李延年的第2軍第9師針鋒相對,雙方狠打硬拼,戰斗極為慘烈。

    由于日軍攻勢猛烈,兩軍接觸以后不到24小時,第9師所屬的4個團中,已經有3個團和日軍正面交火,僅有1個團作為預備隊。而最前線的50團僅僅兩天的交火,已經傷亡三分之一,可見日軍火力只猛烈。

    今村支隊戰斗力極強,老兵很多,武器更是相當先進。
    而第9師也是參加過淞滬會戰和徐州會戰的強力部隊,并不可能被第6師團的大名嚇倒。

    時任第53團1營 營長解云祥,回憶 當時整個陣地上終日硝煙彌漫,血肉橫飛,天空中刺耳的飛機嘯叫聲,地面上的槍炮聲和戰士們與日軍 搏斗的撕殺聲連成一片,響徹山谷。真是驚天地,泣鬼神。我守軍憑借即設陣地,在要塞炮兵及軍師炮兵部隊有效的火力支援下,沉著應戰,迎頭痛擊來犯之敵。陣 地失而復得者再。我英勇官兵奮不顧身,與敵血戰兩晝夜……許多負傷的官兵,裹傷后繼續堅持戰斗。陣地被敵炮火摧毀了,就利用彈坑作掩護,繼續戰斗。彈藥用 盡了,即憑借著刺刀與敵進行白刃戰。

    解云祥還回憶,他的53團在和日軍激烈肉搏戰中,第1營第3連下士班長石克俊用刺刀一個刺殺,卻被拼刺技術很好的日軍打掉了步槍。石克俊立即沖上去,攔腰抱住這個日軍,揮拳朝他臉上打去。日軍這個士兵大吃一驚,急忙扔掉步槍,兩人在地上翻滾廝打起來!
    在激烈的打斗中,力氣較大的石克俊將日軍壓在身下(日軍士兵在二戰期間身材普遍矮小,平均身高在1米6左右),日軍士兵見打不過,居然將時的耳朵一口咬下。時忍著劇痛,奮力用雙手將這個日軍掐死。
    正常來說,這種大規模的攻防作戰,敵我雙方作戰距離基本都在200米外,主要發揮遠射武器的威力。一旦到200米內,基本上勝負已分,不是一方撤退,就是一方放棄進攻,很少會出現這樣互相掐咬的肉搏戰。
    由此足可以看到,戰斗已經打到了什么地步。

    日軍地面炮火猛烈只是國軍傷亡較大其中一個原因,更可恨的是日軍飛機的猖狂。由于田家鎮要塞幾乎沒有高射武器,日軍戰斗機轟炸機肆無忌憚的超級空飛行,到處投彈和掃射國軍部隊。
    這一線負責空中支援的是日本海軍第2聯合航空隊,包括戰斗機量的中隊45架,轟炸機1個中隊18架,飛機總數超過60架,數量已經很多了。

    當時武漢地區國軍正在全力保護武漢三鎮,由于日軍飛機數量是國軍的一倍多,國軍空軍疲于應付,雖然頗有戰果,但顯然無法兼顧前線控制權的爭奪了。

    國軍沒有防空武器,只好想起他辦法。第9師師長鄭作民抽調一部輕機槍手擊中起來對空射擊,同時指揮預備隊那個團,以營連為單位,集體用步槍對空開火。
    自然,這樣打法基本不可能打到日軍飛機,只是對其有一定阻礙而已。
    日軍飛機將地面防空火力變得猛烈,也就不太敢超低空飛行了,但轟炸和掃射還是相當猛烈。


    當然,日軍今村支隊也不是善類,他們攻擊極為猛烈。尤其山炮部隊炮擊非常厲害。
    山炮獨立聯隊的36門75山炮數量眾多,射程高達9公里,無論火力還是射程都完全壓倒我方炮兵部隊。
    我軍野戰工事在日軍這么多山炮的打擊下,一個個被炸得粉碎,我軍傷亡非常慘重。

    兩天激戰下來,僅僅解云祥所在的旅,排長,連長,營長就傷亡60多人,士兵傷亡近千人,但日軍傷亡也大,黃色軍服的日軍尸體到處都是,躺滿了山野。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國軍中央軍部隊戰斗力還是很強的,田家鎮作戰的主力,全部是中央軍。他們依靠地形和要塞工事死守,給日軍造成很大的傷亡。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第9師用迫擊炮猛烈轟擊進攻的日本兵。由于國軍處于防御,迫擊炮早已計算過射擊方位,所以炮擊相當準確,給日軍造成不小的傷亡。日軍用幾十門山炮猛烈轟擊國軍迫擊炮部隊,作為壓制。國軍迫擊炮被迫分散開使用,但每門火炮都盡量高速發射,以盡量彌補一線國軍士兵火力上的巨大劣勢。
    期間國軍迫擊炮發射的也是相當猛烈的,據說有一枚炮彈下落的時候正好落在一架超低空飛行的日軍飛機上,炮彈爆炸,飛機也被擊落。
    當時很多松山上的國軍官兵目睹了這個場面,都興奮的大叫,士氣大振。

    由于日軍第6師團進攻過于猛烈,第9師傷亡過大,一線部分陣地在17日被日軍突破。
    得知陣地部分丟失的消息后,第9師師長鄭作民將軍和第26旅旅長親自趕赴松山第一線指揮反攻作戰。
    一線官兵見師長旅長都不怕死,士氣再次被鼓舞,17日當天收復了部分丟失的陣地,松山陣地還是很穩固的。


    李延年看到16日,17日兩天傷亡數字以后,頓時吃了一驚,臉色鐵青。他隨后下令將57師大部向田家鎮核心陣地收縮,準備作為預備隊,隨時增援第9師。

    虛張聲勢,今村支隊被合圍

    經過兩天的進攻,今村支隊傷亡也很大,官兵很疲憊。更慘的是,從17日晚上開始,田家鎮一線出現陣雨,到了18日轉為暴雨。
    當時日軍飛機并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只得全面停飛,失去了空中支持,日軍戰斗力就削減了三分之一。
    瓢潑大雨中,日軍山炮部隊也前進困難,無法有效跟隨一線步兵前進,重武器的威力也大為減弱了。
    日軍攻勢開始減弱,這也是今村勝治旅團長不愿意看到的。

    當時第6師團稻葉四郎師團長也得到了進攻田家鎮受阻的報告,他立即下令第6師團另外一個主力支隊,也就是牛島支隊南下發動進攻(包括兩個步兵聯隊和一個野炮聯隊),日軍在廣濟僅留守一個步兵聯隊。

    讓稻葉四郎再也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部隊還沒有來得及開拔,突然遭遇國軍四面的圍攻,被迫轉為防御。

    此次進攻的,就是國軍趕來增援的第26軍,第86軍和第48軍。

    這三個軍已經趕到了田家鎮一線,準備給與支援。

    根據一般方法,這3個軍應該陸續進入松山,在第2軍傷亡慘重以后接過防御陣地。

    但李延年卻并不這么打算,在目睹著3個軍的現狀以后,他認為這種添油式的增援辦法根本沒用。
    以淞滬會戰作為例子,由于日軍火力強大,其實防御時國軍單純積聚兵力用處并不大。因為大部分官兵的傷亡并不是日軍步兵進攻時候造成的,而是被日軍炮火殺傷。對于防御來說,其實堅固的陣地和比較良好的火力配備比兵力要重要。
    此時松山一線已經遭遇日軍重武器和空軍的猛烈打擊,陣地已經被擊毀超過三分之一,第2軍的傷亡也差不多。
    如果等到第2軍守不住的時候,松山陣地基本上也被摧毀了,此時讓這3個軍上去增援,基本就等于讓他們在無依托情況下被日軍炮火大量殺傷。也就是以重大傷亡多支持幾天而已,根本沒有實際意義。

    況且,李延年認為這3個軍的兵力現狀,甚至不足以長時間防御。3個軍中,以中央軍第26軍為例,他的兵力經過2個月會戰的消耗,已經相當削弱。26軍本來也是一支勁旅,在軍長蕭之楚的領導霞參加過長城會戰等戰役,該軍本來有3個師,經過淞滬會戰的激戰以后,全軍傷亡過大,被迫縮編為2個師。
    之前由于在廣濟戰役中,26軍也參加了對第6師團的圍攻作戰,傷亡很大。
    第6師團在激戰后,立即得到3000多新兵的補充。第26軍則沒有任何補充,當時2個師總兵力只有幾千人,每個師平均只有不到2000人,實際1個軍還不到1個師的兵力。

    蕭之楚接到命令以后無奈,只能將隨軍民夫全部編入作戰部隊,勉強增加了1000兵力,但戰斗力自然就大幅度下降了。
    至于何知重86軍和26軍情況類似,只是他是國軍中戰斗力最差的黔軍,所以戰斗力還不如26軍。
    只有桂系張義純的48軍還有一定的戰斗力,不過也僅僅只有幾千兵力。
    以這3個軍不過1萬出頭的總兵力,怎么去對付總兵力高達4萬之眾的第6師團呢。

    鑒于這種情況,李延年想出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并且報知上級第4兵團司令李品仙。
    這個辦法說起來很簡單,這3個軍不要增援田家鎮要塞,而是去廣濟主動進攻第6師團同時從背后攻擊今村支隊,切斷今村支隊和后方的聯系。
    如果能夠僥幸擊潰第6師團或者包圍今村支隊予以殲滅自然最好,如果擊潰不了他,至少也可以拖延第6師團和今村支隊的南下步伐,這也就是所謂的以攻代守。

    李品仙對于這個提議再三考慮,最終還是同意了。




    結果第6師團立即遭遇駐守在該地的國軍第26軍、第86軍、第2軍、48軍等部隊圍攻。
    不但在田家鎮以北的黃泥湖、馬口湖一帶的胡家山、沙子瑙、烏龜山、下鄭一線及以北地區將今村支隊第11旅團被國軍從北面切斷了補給線,連廣濟的日軍第6師團也遭遇到國軍猛烈進攻。

    這一招,確實把日本人打的措手不及。
    首先廣濟的第6師團被打懵了,他搞不清國軍突然敢于進攻他這個兵力雄厚的師團目的是什么。
    從15日開始,廣濟的第6師團大部隊同國軍26軍,48軍開始激戰,暫時無法將師團所有兵力南下調動。

    其次,與此同時,26軍和86軍一部約4個師(其實就是4個團)經過浴血奮戰,終于從背后切斷了今村支隊第11旅團的補給線。
    今村勝治旅團長本來正在全力進攻,沒想到后路突然被人抄了,補給完全中斷。無奈之下,他在18日被迫停止全面進攻,轉為防御,看看國軍倒是是怎么回事。
    正面松山國軍乘機反攻,奪回不少丟失的陣地。

    由此,日軍在國軍虛張聲勢的主動進攻下,顧此失彼,導致進攻田家鎮作戰幾乎完全停止。

    其中今村支隊最慘,他的南北西三個方面都是國軍,唯一沒有國軍的東面又是廣大的泛濫區和湖泊,實際已經被國軍包圍。

    兩方繼續激戰2日,日軍由于補給開始匱乏,傷員過多,進攻勢頭已經大不如前。

    到了20日當天,今村支隊已經完全陷入困境。
    在15日出發時,他只攜帶了7天的補給和彈藥,此時已經6天了,彈藥消耗殆盡,補給也基本沒有了,連日軍身上所謂緊急食品也動用了(2天分量,只有指揮官下令才能動用,一般用在最后關頭)。
    日軍沒有重武器的彈藥,就成為沒牙的老虎,囂張不起來了。
    20日當天,國軍火炮居然完全壓制了日軍的火炮,給日軍進攻部隊造成不小的傷亡。

    到了這個時候,今村勝治旅團長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現在依靠自己已經無力返回。
    如果這種沒有彈藥和補給的情況繼續,不要多說,只要保持3到4天,這個近萬人的支隊不用國軍打,也要跨掉了。

    旅團長今村勝治沒有別的辦法,只好聲嘶力竭的要求第6師團立即增援。。

    在廣濟的第6師團長稻葉四郎此時也被國軍猛烈攻擊,雖然進攻國軍數量并不很多,卻無法摸清國軍虛實,不能大規模南下。
    所謂的牛島支隊的旅團長牛島滿也建議暫時不要南下,以避免陷入國軍包圍圈。
    看來,國軍的進攻厭惡完全迷惑了日軍。

    注解:牛島滿就是后來指揮沖繩戰役,最后切腹自殺的死硬派軍國主義分子。他還是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


    在9月20日晨,稻葉四郎急派步兵第45聯隊的 山本第2大隊前去增援。
    山本第2大隊1000多人趕到前線以后,看到今村支隊被國軍上萬部隊四面圍攻的慘烈場面,嚇得全軍躲在山頭后面。大隊長山本要求師團長繼續增兵,他才敢前進。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小鬼子就是沒有人性,他們在田家鎮戰役中大規模使用毒氣彈。大家注意上圖這張就是使用毒氣炮彈的照片,上面有不許可三個字,這是被日軍審核后不允許發表在日本報紙上的圖片。下圖日軍的坦克在這一線作戰困難,因為地形太復雜,只有裝甲車還可以勉強助戰。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其實山本大隊長也并非沒有道理,他這點兵力就算殺進去了,估計也是一樣被殲滅,等于用滾油去救火!
    師團長稻葉四郎無奈,于9月21日的夜間,又派步兵第23聯隊的池田第2大隊,相繼前往增援。

    同時稻葉四郎再次電報給今村勝治,讓他繼續堅持幾天。
    此時已經是21日,今村支隊官兵已經開始普遍斷糧,彈藥也繼續消耗光了。
    今村勝治表示沒有糧食和彈藥,他無法堅持,必須立即補給。

    在今村勝治的再次緊急求援下,稻葉四郎師團長深知情況嚴重,但他手上已經沒兵了,根本無法解決。
    稻葉四郎只好拉下臉皮,向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要求幫助。
    岡村寧次本來整天跟人吹噓自己麾下 的第6師團天下無敵,此時接到這份報告,不覺也傻了眼。
    岡村寧次自然不可能聽任第6師團被殲滅,不然自己11軍司令官恐怕就要被解職。
    他立即命令空軍給予支援。可惜這幾天天氣很差,日本海軍航空隊表示很難起飛,就算飛機勉強起飛了也看不清地面目標,等于沒用。
    岡村寧次大怒,在電話中一頓怒罵,下令無論 天氣如何,一定要立即起飛支援,違者軍法嚴懲。

    海軍第2聯合航空隊的第12航空隊,于9 月21日,冒著低云的復雜天氣,飛到黃泥湖以西、以北對國軍進攻部隊進行大規模轟炸;日本陸軍空軍也在當日參與轟炸,同時還向其地面空投大量糧彈物資,其中包括山炮彈 100發。
    由于天氣原因,攻擊效果不佳,卻多少幫助第6師團穩住陣腳。

    至于彈藥倒是勉強可以對付著用,因為至少可以用繳獲國軍的輕武器和彈藥暫時頂一段時間。

    但糧食確實嚴重不足的,這個就沒法解決了。
    空軍方面表示在這種天氣下,依靠空投保證今村支隊的糧食供應不現實,必須另外想辦法。

    鑒于空軍已經無力繼續救援,岡村寧次低三下四只好找到了海軍方面。
    海軍方面本來不買陸軍的賬,岡村寧次厚著臉皮說好話加上套私人交情(他和近藤英次郎少將認識超過10年時間)。
    日本海軍第3艦隊第11戰隊司令近藤英次郎少將和岡村寧次仔細研究后,認為可以用吃水極淺的一種鐵皮船,將大量糧食和彈藥沿著泛濫區和送到湖泊里面,今村支隊只要派人接應就行了。
    但這種做法有很大風險,因為不知道泛濫區水深到底有多少。如果水太淺,這些鐵皮船恐怕要全部擱淺,成為國軍的活靶子了。不但援助不了今村支隊,還另外搭進去一票海軍官兵。
    但事已至此,就算成為活靶子也要拼命試一試。
    岡村寧次硬著頭皮下令執行援救計劃,于是經過22日一天的準備,23日一批鐵皮船帶著物資冒險開入湖區。
    他們的運氣不錯,這幾天由于暴雨,泛濫區水位很高,鐵皮船居然僥幸通過了。
    這批物資由今村支隊全部取走,雖然數量并不大,但卻是救命的糧食。
    同時鐵皮船將今村支隊受傷嚴重的傷兵送到后方,前后一共運送了680人。

    之所以能夠讓今村支隊起死回生,說到底還是國軍沒有空軍和海軍的原因。
    如果有了空軍或者海軍,又怎么能讓這種沒有武裝的鐵皮船到處亂竄呢。

    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的時候,也有類似的事件出現。志愿軍已經包圍了大量的美韓軍,卻讓他們利用港口和緊急修建的炮彈,從空中和海中撤退了大量的部隊。從海上撤退的就有十萬五千名美軍及南朝鮮士兵,一萬七千五百輛車輛。而從空中利用飛機撤退的還有數千美軍。
    如果當時志愿軍有制海權和制空權,這十幾萬人一個也別想逃走。
    但是我們有控制權和制海權嗎?我們根本沒有,所以只能望洋興嘆,望空興嘆了。


    當時今村支隊已經斷糧3天,饑餓的日軍士兵挖掘中國農民天地里面還沒成熟的紅薯吃,將田地里一些谷子摘下來,放到鋼盔里面搗碎后煮著吃。如果在缺糧3天,怕是就要餓死幾千人了。

    得到補給的同時,日軍增援的那個聯隊也在空中掩護下向今村支隊靠攏。
    此時今村支隊已經放棄進攻,抽調1個主力大隊,不惜一切大家和援軍回合。

    從24日開始,天氣轉晴,日軍空軍再次開始活躍,每天投彈都在500發以上。
    得到數日補給和彈藥的日軍恢復了攻擊力,開始拼命攻擊前進,試圖打破國軍的包圍圈。

    兩股日軍之間是人員稀少的26軍和86軍共3個師,總兵力不過3000多人,而日軍靠攏的3個大隊就有4000人。
    兩軍激戰3日,戰斗也是無比激烈。激戰中26軍44師師長陳永在一線指揮作戰,由于敵我雙方互相進攻相距不過幾百米。陳永在戰斗中被一發炮彈炸中臉部,好在運氣很好,彈片只劃過皮膚,沒有傷及骨頭。后來軍醫說,只要彈片偏1厘米,陳永師長必死無疑。
    同日,26軍32師師長王修身也趕赴第一線指揮。結果被日軍炮兵發現,一頓急速火炮猛烈的砸向黃師長。第一枚炮彈落在黃師長前方5米處,其它幾十發炮彈隨后就到。好在黃師長身邊的衛兵身經百戰,他們經驗極為豐富,用力將黃師長拉入一個簡易放炮工事。
    結果這頓炮火炸傷了幾個衛兵,王師長僥幸沒事。

    目睹傷亡過大,26軍軍長蕭之楚在21日就向蔣介石電報:本軍四次猛攻,已經犧牲過巨。先44師和32師每師戰斗人員都不超過1000人。兵力如此情況,最后只有集合民夫軍官進入第一線作戰,遇敵拼死一戰。
    蕭之楚在電報最后說道:成功顧佳,成仁亦所甘愿也。
    讀起來雖然壯烈,實際蕭之楚向蔣介石表示自己已經戰斗到最后一刻了。


    到了26日,26軍和86軍力不能及,沒能守住全部陣地。
    26日,日軍增援的那個聯隊和今村支隊終于回合,日軍總兵力也增加到1萬5000人。

    最后的決戰與真實的王成


    由此,田家鎮要塞保衛戰的局勢再次扭轉。這次所謂的進攻作戰,為國軍爭取了,整整11天時間,而其實進攻的國軍根本是虛張聲勢,實際沒有什么實力。

    說句實在話,國軍只是裝個樣子迷惑日軍,其實就算把今村支隊,在日軍有海空軍支援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國軍這點部隊憑什么能阻擋第6師團大部隊,又能將今村支隊近萬人殲滅呢?

    在日軍回合以后,李延年被迫再次調整部署,將外圍部隊收縮核心陣地,只留下一部牽制外圍日軍。

    這些牽制的國軍也很厲害,出現了不少英雄。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孤膽重機槍組,這種打法擺明了最終肯定是 犧牲,但黃連長他們仍然堅持打下去,真是英雄啊。
    下圖的國軍戰士在簡易的野戰工事里面作戰,除非把戰壕的國軍殺光,不然日本人就無法占領陣地。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第9師一個連全線退往松山核心陣地時,留下一個連在陳家灣牽制日軍大部隊。黃連長當時名義上有一個連,經過激戰以后僅剩一個排兵力,而且傷兵占了大半,實際只有一個班10幾個人還能作戰。
    黃連長也是個老兵,經過仔細觀察地形以后,他認為陳家灣村四周都是平地,中間一個孤零零的幾戶小村子,根本無法防御。
    但是陳家灣村口有一顆數百年歷史的古樟樹,三個人都包不過來,樹蔭極為茂密,如果躲在里面外面根本看不清楚。
    黃連長經過再三思考,決定不能以卵擊石的死守,他征集了5個志愿者留下作戰,其余人帶著傷兵全部退往后方。
    黃連長從村子里面找了一個門板,擱在古樟樹的樹蔭里面,加上了全連僅有的一挺重機槍,由他們6個人駐守,還讓村里老百姓趕快撤退。
    第二天,一群日軍殺向陳家灣。日軍經過觀察,認為這個村子并沒有國軍駐守,隨即大搖大擺走到村前。
    黃連長下令開火,重機槍在樹蔭的隱蔽下,子彈密集的射入日軍人群中。日軍大亂,當場被擊斃數人,還有十幾個人被擊中受傷,余者也不顧傷員死活一哄而散。
    隨后,日軍這個中隊小心翼翼的想村子進攻,沒想到他們一舉一動都在視線極好的黃連長他們眼皮底下。
    日軍剛剛進入射程,重機槍再次開火,日軍被打的滾的滾爬的爬,一部向后潰敗,另外一部向村中開槍開炮,打的不亦樂于,但黃連長他們自然毫發無傷。
    經過這樣幾次進攻,前后居然打了整整一周時間。日軍每次都丟下幾具尸體,前后傷亡近百人,卻始終不知道子彈從哪里來的,狼狽不堪。
    到了后面,日軍無奈,調來山炮部隊,將陳家灣村子轟平,但之后進攻又被黃連長重機槍疼打一頓,再次潰敗。
    日軍進攻部隊的大隊長也傻了,明明村子已經被轟平了,哪兒來的機槍子彈呢?
    沒辦法,他們只好向空軍要求支援。
    于是幾架飛機飛來投彈,將本來已經成為一片廢墟的小村子,再次炸出很多彈坑。其中一架飛機俯沖掃射時,飛行員無意中看見古樟樹上似乎有塊門板,才恍然大悟,趕快報告大隊長。
    日軍大隊長又羞又憤,下令山炮部隊立即瞄準古樟樹開炮。
    一頓猛烈的炮擊后,古樟樹被炸碎,黃連長6人光榮殉國。
    日軍一個中隊被這6個人阻擋了整整一周多時間。
    黃連長殉國以后,逃回村子的老百姓含淚將還算完整的黃連長遺體收斂埋葬。遺憾的是,老百姓們只知道連長姓黃,具體叫什么名字沒人知道,只好在墓碑上寫道:英雄黃連長之墓!


    在長江以北日軍第6師團全線進攻田家鎮的同時,長江以南的日軍27師團,第9師團和臺灣旅團也沒有閑著。

    波田重一的臺灣旅團同第9師團,第27師團配合,從9月11日開始向陽新縣的富池口江岸要塞和半壁山要塞發動進攻。
    主動富池口要塞的為臺灣旅團,第9師團和第27師團沿著瑞武線向西進攻,以牽制包括18軍在內的國軍部隊。
    日軍臺灣旅團以2個步兵聯隊,1個山炮聯隊,1個裝甲車中隊,1個野戰重炮大隊這樣強大兵力霞,又在絕對的海空軍優勢下,居然經過5天激戰才前進10公里距離,殺到富池口要塞附近。
    霍揆彰的第54軍18師奮力抵抗日軍,造成臺灣旅團很大的傷亡。
    隨后,日軍在海空軍掩護下,全線進攻 富池口和半壁山要塞。

    當時日軍對富池口要塞和半壁山要塞攻擊極為猛烈。
    半壁山要塞駐守的31集團軍第98軍193師385旅旅長馬驥回憶當時一幕,還心有余悸。
    每到天亮,長江中日軍軍艦就排成一線猛烈炮擊各要塞,其中炮擊半壁山的日本軍艦最多有13艘。我要塞只有6門火炮,還不到日軍十分之一,幾乎被日軍完全壓制。
    同時,日本空軍也趕來轟炸,我軍4門高射炮無法對付這么多日軍飛機,只能不開炮還擊,重炮也只好暫時隱蔽起來。
    當時日軍的重型轟炸機的重磅炸彈威力極大,我軍精心修建的工事,不論多粗的條石和石柱,全部被日軍500公斤以上的炸彈炸得粉碎。
    步兵的地下碉堡經常被炸毀,人員不是被炸得血肉橫飛,就是被活埋在地下。

    我軍火炮只有日軍飛機不在時,才敢于還擊。由于白天戰斗激烈,我們根本顧不上別的,甚至連飯都沒法吃。只有在晚上戰斗停止以后,才將活埋和被炸死的戰友尸體清理出來,順便修復一些損害較小的陣地,順便 吃幾口冷飯。

    此戰我旅死守半壁山,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從我(旅長)和團長一直到勤務兵,伙夫,飼養員,無論在地域敵人進攻,清理戰場(掩埋死者,救護傷員)方面,或者修復工事方面,都是一起合作,竭盡全力。
    關鍵時候,勤務兵拿槍去一線作戰,伙夫幫助搬運傷兵,飼養員幫助修復工時,仗打到這個地步,也就沒有人所謂不拿槍作戰的人。
    由于日軍炮火轟炸實在猛烈,我旅官兵傷亡很大。我軍每個重炮和高射炮掩體都被日軍炸毀,一些火炮也被炸傷,從營部到旅部,幾乎每一個指揮所也都被日軍擊中,我自己左臂也被炸彈擊傷。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人民沒有忘記他們,我們也不該忘記他們。蔣介石對此戰也是極為 重視的,戰前他親自檢閱軍官們。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臺灣旅團又苦戰3天3夜,9月24日,幾乎被炸成廢墟的富池口要塞才被臺灣旅團攻占。

    當時張發奎要求18師師長李芳郴必須繼續堅守3天,李芳郴認為要塞已經被炸成這樣,還怎么繼續固守呢?難道讓數千弟兄們在廢墟里面做日軍火炮的靶子嗎?

    在這種情況下,李芳郴猶豫再三,還是決定總撤退,不能做無謂的犧牲。9月23日夜晚,18師殘部破壞了炮臺以后,放棄富池口西撤半壁山要塞。
    李芳郴當時的決定其實是正確的,但作為軍人必須堅守命令,因為此次抗命,李隨后也吃了大虧。
    1939年3月李芳郴因作戰失利被老賬新賬一起算,撤職后判刑3年,雖然10個月后就被保外就醫,但隨后再也沒有擔任過重要的軍職,最高職務不過是16綏靖區中將高參兼江北指揮所主任。
    一個堂堂的黃埔一期生,就這樣廢掉了。
    為了占領富池口要塞,臺灣旅團在10公里的進攻距離上花費了整整8天時間,平均每天前進1公里距離。


    不過 即使這樣,在9月23日,日軍在長江以南已經占領了和田家鎮隔江相對的富池口,田家鎮要塞側翼被突破,田家鎮要塞群已經被撕開一個缺口,對全局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





    從27日開始,日軍今村支隊1萬5000多人以陸軍和海空軍配合,從三個方向全線進攻田家鎮要塞主陣地。

    此時局勢對國軍極為不利,不但對岸較遠的富池口被占領,日軍第3艦隊還逐步掃平水雷,逼近了田家鎮要塞。
    日軍軍艦開始和要塞火炮激烈炮戰,并且開炮支援日軍地面部隊的進攻。
    本來日軍重火力都來自陸地和空中,此時主要的重火力支援來自于長江上的日本軍艦。以安宅號炮艦為例,他的主炮2門120毫米口徑重炮,火力相當驚人。為了攻打田家鎮要塞,日本海軍可謂用盡全力,除了第11戰隊的大量內河戰艦在一線,另外還有集中了40多艘戰艦,參戰日軍總戰艦數量高達50多艘,重炮上百門。
    各種海軍陸軍火炮如雨點一樣,射向田家鎮要塞,要塞守軍用20多門要塞炮和機動布置水雷來抵抗,給日軍造成一定的損失。
    激戰中,原要塞司令梅一平少將和炮臺總臺長秦德生等軍官,在日軍猛烈炮擊下冒死堅持炮戰。最終先后殉國,國民政府追贈梅一平中將軍銜。
    到目前為止,8門要塞炮已經有5門被炸毀。
    而日軍空軍也特別活躍,日軍戰史記錄到:28日我方出動400架次戰斗機,轟炸機,持續轟炸國軍陣地。當日投彈1500多顆,約100多噸。

    在第6師團和海軍陸戰隊數萬重兵圍攻下,加上近百架飛機和50多艘海軍軍艦的聯合進攻,田家鎮守軍繼續堅守了2天2夜,最終距核心要塞僅有3公里玉屏山失守,守軍342團團長李瀚卿受重傷。
    期間戰斗慘烈到無法形容的地步。

    還是解云祥回憶,當時他們駐守的大小陣地幾乎都被日軍炮擊摧毀,他們以部分沒有炸塌的戰壕,散兵坑和炮彈坑為陣地死守。
    當時他們的第9師師長鄭作民和旅長楊寶玉再次全部趕到第一線,親自指揮戰斗。
    當時國軍幾乎和日軍以一寸一尺的做拉鋸戰,日軍每前進一步都遭遇國軍頑強抵抗,不殺光陣地中最后一個國軍,就無法有效前進。
    激戰中,堅守陣地的57師339團(卻一個營)死戰不退,幾乎全部殉國,2個營長一死一傷,團長周義重本人負重傷。該團最終突圍出來的還不到50個人!
    而57師340團團長龍子育見戰況危急,親自持手槍去一線作戰,不幸身中數彈殉國,該團也幾乎全軍覆沒。
    這個龍子育就是57師師長施中誠的外甥。

    63團重機槍1連少尉排長袁次榮率領全排防御一個陣地,在日軍猛烈炮火掩護的步兵沖擊下,該排官兵基本全部傷亡。袁次榮命令輕傷員將重傷員抬下陣地,自己率領幾個還能作戰的戰友奮力抵抗,但很快戰友們傷亡殆盡,僅剩他一個人沒有受傷。
    在這種情況下,顯然袁次榮應該放棄陣地撤退,因為他一個人就算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對付沖鋒過來的數百日軍士兵。
    但袁次榮抱著必死的決心,根本沒有考慮過撤退。他用重機槍從他駐守的小山坡上居高零下向日軍頑強射擊,擊斃擊傷日軍十多人。日軍見國軍重機槍還在射擊,認為國軍在陣地上還有不少部隊,一驚之下退了下去。
    其實此時陣地上只剩袁次榮一個人,而且重機槍子彈也打光了。
    在日軍又一次沖鋒的時候,袁次榮命令幾個受傷的戰友趕快離開陣地。這幾個戰士多是重傷,他們其中幾個人勉強爬到了后方,但還有幾個實在無法動彈,只能躺著等死了。
    袁次榮目睹日軍如螞蟻一樣的沖鋒上來,他拿出陣地上最后一刻手榴彈,從容的放在重機槍上的機匣內。
    此時日軍已經沖入戰壕,看見戰壕里面還有個中國兵活著,以為他要投降,都停住腳步,大聲威嚇讓他過來。
    誰知道袁次榮突然拉響了手雷,隨后自己猛地抱緊重機槍。一聲巨響,重機槍被炸毀(不讓日軍繳獲),袁次榮也當場犧牲。
    目睹這個場景的日軍一個個目瞪口呆,幾分鐘以后,其中幾個日本兵自發的向袁次榮殉國的方向鞠了一躬。
    因為在日本人眼中,能夠為國犧牲的軍人,哪怕是他們的敵人,也是真正的勇士,是值得欽佩的。
    隨后日本人由于急于進攻,并沒有打掃陣地就繼續前進,一個重傷沒死的國軍士兵后來被老百姓所救,回到國軍部隊里面將袁次榮的事跡匯報了。不然袁次榮始終還只是一個無名英雄!


    放棄田家鎮,武漢會戰落幕

    李延年自然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因為此時日軍已經逼近田家鎮要塞內部,增援要塞已經沒有意義。
    在李延年的建議下,第26軍,第86軍,第48軍再次全線進攻今村支隊側后。
    遺憾的是,3個軍傷亡過大,此時的進攻在短時間內已經無法奏效。今村支隊雖然在3個軍的攻擊下步步后退,放棄大量陣地,但并沒有停止對田家鎮主陣地的進攻。

    在日軍猛攻下,李延年再次全線收縮防線,但此時日軍已近從東南北三個方面包圍的田家鎮要塞,情況極為危急。


    白崇禧認為,如果繼續防守下去,一旦日軍切斷田家鎮守軍退路,就得不償失。況且武漢會戰的目的已經實現,沒必要繼續硬拼。
    白崇禧上報蔣介石,得到他的允許以后,下達了撤退令。
    防守要塞區的第2軍軍長李延年,根據第4兵團總司令李品仙的命令,于28日將防守田家鎮的部隊撤出。
    讓日本人羞愧的是,由于田家鎮此戰太激烈,日軍進攻部隊的膽已經被嚇破了。
    至此,田家鎮要塞一共堅守了15天,造成日軍數千人的傷亡。
    楊宗鼎旅長,李漢卿團長受重傷,至于營連長傷亡也很大。

    10月1日,田家鎮被第6師團今村支隊第11旅團及海軍近藤英次郎少將的第11戰隊攻占。撤退時,國軍守軍將火炮部分零件予以拆走,其余則灌入王水,予以腐蝕。

    攻占田家鎮要塞以后,富池口田家鎮都已經被日軍占領,僅剩一個半壁山要塞。
    日軍隨即調動主力猛攻半壁山要塞,包括32艘軍艦,80架飛機和數千步兵。
    半壁山要塞也堅持了4天時間,守軍98軍193師385旅傷亡1000多人,其中1124團一個營僅有60多人在激戰中幸存。
    鑒于田家鎮要塞群已經被攻破,半壁山堅守意義已經不大,10月4日蔣介石再次下令放棄半壁山。
    385旅將搬不動的要塞炮破壞,然后從容掩護重炮營和高炮營撤退,隨后秘密撤退。
    由于此戰打的太狠,日軍在富池口傷亡巨大,所以對這種攻擊作戰極為驚恐。半壁山要塞被國軍放棄4天后以后,日軍卻始終不敢進入半壁山要塞,怕遭受伏擊,只是在外圍開炮。
    直到10月8日,日軍才以重炮火力掩護下,占領空無一人的要塞。


    日軍占領田家鎮要塞,付出極大傷亡。日本方面戰后公布資料是傷亡5000多人,當然 這是縮水的資料。一般認為日軍最終傷亡人數可能是7000到9000人,包括第6師團,臺灣旅團和海陸軍戰隊方面的總傷亡。
    但國軍方面傷亡更大,總數高達1萬7000多人,是日軍的一倍。
    參戰的國軍部隊都極為英勇,鄭作民第9師傷亡2000多人,其中旅長以下軍官傷亡130多人。
    57師傷亡7000多人,其中171旅旅長楊宗鼎重傷,團長營長傷亡無數,戰后57師僅剩700多人,變成幾個連暫時編入第9師。
    此戰我軍傷亡比日軍高的多,主要原因在于日軍在田家鎮集中了第11軍大部分重武器,火力優勢實在太大。
    戰后我軍民在田家鎮一線收斂殉國烈士遺體,由于日軍炮火太猛烈,大部分遺體都被炸碎,在57師殉國的3000多烈士中,最終僅找到1000具相對完整的遺體。
    當地民眾把他們都葬在五福寺附近,并且立碑紀念。

    至于日軍第6師團再次被打殘,被迫再次停止進軍,等待預計10月25日方可到達的3000名新兵補充才能繼續 作戰。

    由于兵力損失太大,第6師團連占領田家鎮要塞,做最基本的衛戍防御也沒有兵力。

    臺灣旅團傷亡很不輕,后來也停下來進行了長時間的休整。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田家鎮戰役的松山打的是最厲害的,后來那個日本人固守的松山要塞打的更厲害。如果老薩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看一看,可惜工作太多,財力不足,近期內力不從心了。下圖是國軍的火炮,為了田家鎮戰役,國軍集結了剩余的可憐火炮。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二十七--一萬七千英雄血灑田家鎮(新抗戰系列之四十九)






    至此,日軍已經進行了數次大規模新兵補充,已經沒有什么預備部隊,只能抽調現役部隊到第一線。比如第6師團,在補充了3000新兵后,由于傷亡太大,補充兵員還不足以恢復七八成實力,再次向岡村寧次求援。
    岡村寧次無奈,被迫將駐守南京的巖松義雄第15師團,駐守安慶的清水喜重的
    116師團都被派到一線,直接補充第6師團等作戰部隊。要知道,將一個師團打散,混編入另外一個師團,這在日軍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這足可見日軍在華兵力已經捉襟見肘了,幾乎要崩潰了。

    田家鎮戰役前后持續近一個月時間,國軍在田家鎮要塞付出了傷亡1.7萬人的重大犧牲。為堅守一個要塞傷亡如此多的人,在二戰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國軍為了抗戰付出了如此大的犧牲,如果現在還說國軍不抗戰,那真的是沒有天理了。

    田家鎮保衛戰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田家鎮堅守的同時,國軍各部迅速做了調整和撤退的準備,從而保證之后武漢地區國軍大撤退的順利完成。
    同時,在這段時間內,還留在武漢地區的大量工廠(包括寶貴的兵工廠),物資全部轉移到后方的重慶和宜昌,從而保證了中國中后期最基本的工業力量。

    所以說,田家鎮保衛戰還是非常值得的,也是極為壯烈的。

    但是,南方田家鎮的丟失以及北方羅山,信陽被日軍占領,也就意味著武漢會戰的結束。
    到目前為止,日軍傷亡病疫總數已經超過10萬人,卻沒有實現任何戰前的目標,比如殲滅國軍主力,占領湖北江西湖南三省,以及消滅國軍在武漢的內遷工廠等等。
    所以說,戰術上確實是日軍贏了,但戰略上日軍卻是完敗。
    武漢會戰以后,日軍再也無法發動可能滅亡中國的大規模進攻,直到1944年的一號會戰為止。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爱情岛亚洲AV永久入口首页|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日韩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国产精品|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乱码一卡二卡卡3卡4卡| 大学生被内谢粉嫩无套| 深夜av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大片大片在线观看 |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两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頻| 日韩在线视频线观看一区|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av| 好紧好湿好黄的视频|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AV老司机色爱区综合|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和艳妇在厨房好爽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男人狂桶女人出白浆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卡通另类丝袜美腿|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乱码视频午夜在线观看|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 国产AV福利第一精品| 午夜男女爽爽爽影院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资源|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男女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AV无码一道| 精品 日韩 国产 欧美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