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癌是常見病 胃癌是人體中最常見、最高發、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球范圍內,胃癌發病率在男性惡性腫瘤中僅次于肺癌居于第二位,在女性惡性腫瘤中位于第四位。然而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于首位,每年我國新增40萬的胃癌患者,共占全球發病人數的42%。我國胃癌不僅發病率高,其死亡率又當屬各種惡性腫瘤之首位。 胃癌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但以40-60歲多見,男多于女,比例約為2:1。 胃癌可以在胃的任何部位產生,多見于胃竇部,尤其是胃小彎側,發展過程可能經過很多年。胃癌具有起病隱匿,早期常因無明顯癥狀而漏診,易轉移與復發,預后差等特點。因此,胃癌是一個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容易忽視的胃癌癥狀 臨床經常見到這種情況,診斷了一個胃癌患者,評估發現已經比較晚期了,追問病史就發現其實患者很早就有癥狀了,只是被患者忽視了。胃癌及癌前病變的癥狀隱匿且無特異性,因此早期胃癌很難發現。事實上,我國只有5-10%的胃癌能被早期診斷。胃癌早期癥狀常不明顯,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適、隱痛、噯氣、泛酸、食欲減退、輕度貧血等部分類似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癥狀。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藥、抗潰瘍藥或飲食調節后疼痛減輕或緩解,因而往往被忽視而未做進一步檢查。 隨著病情的進展,胃部癥狀漸轉明顯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體重減輕和貧血等。胃癌形成之后,如果不被早期發現,癌細胞可向周圍組織浸潤而直接蔓延,也可侵入淋巴管、血管及自然腔道而形成轉移,一般以直接侵犯毗鄰器官和淋巴結轉移為多見。 后期常有癌腫轉移、出現腹部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黑便、腹水及嚴重營養不良等。癌瘤不斷生長導致患病機體死亡的常見原因為惡病質、全身衰竭,其次為胃出血、胃穿孔等。 三、高危人群要注意檢查 所謂高危人群,是他們發生胃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要高,這類人有癥狀時要及時檢查,沒有癥狀是也最好能定期檢查。現在比較肯定的高危人群指下列情況 1.患有胃癌癌前病變的患者:常見的有①慢性萎縮性胃炎,②慢性胃潰瘍,③胃息肉,④胃部分切除術后者,⑤其他癌前病變,如巨大胃黏膜肥厚癥,疣狀胃炎等。 2.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3.有不良飲食習慣者:如飲食不規律、吃霉變食物、吃飯速度快、喜食腌制、熏制食品,高鹽飲食、少食新鮮蔬菜者。 4.長期酗酒以及吸煙者。 5.精神遭受刺激和愛生悶氣者 6.有胃癌或者食管癌家族史者。 7.某些特殊職業者,如暴露于硫酸塵霧、鉛、石棉、除草劑以及金屬行業的從業人員。 名醫匯,患者點評醫生醫術、醫德,引導患者快速找到當地頂級醫生就診。截止11月已助116萬多慢性病患者找到合適的好醫師就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