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師團(龍山師團) 60'6/3 通稱:朝 Q ]/B/ 編成時期:1915年12月24日 編成地:龍山 補給軍區:京城(漢城) **OL(s.h|0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巴布亞新幾內亞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18軍 A9t8`|1"%H 所屬步兵聯隊(編成時):第77(平壤),第78(龍山),第79(龍山),第80(大邱) o'96ON0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78(龍山),第79(龍山),第80(大邱) *(icR 歷代師團長 6i| ~7md, 1 凈法寺五郎(1919年4月1日----1922年2月8日) LaclC]yLU 2 管野尚一(1922年2月8日----1924年8月20日) rEmwKZF' 3 引田乾作(1924年8月20日----1927年7月26日) QypZH"Np 4 上原平太郎(1927年7月26日----1930年8月1日) %P;[fJ `G 5 室兼次(1930年8月1日----1932年8月8日) 1U'ZVJ5bpK 6 梅崎延太郎(1932年8月8日----1935年3月15日) 2 ZK%)vq0 7 三宅光治(1935年3月15日----1936年12月1日) kf'=%]9#_T 8 川岸文三郎(1936年12月1日----1938年6月23日) D?mDG|Z 9 牛島實常(1938年6月23日----1939年9月7日) 9$wAm89 10 七田一郎(1939年9月7日----1941年4月10日) e,"FnW 11 永津佐比重(1941年4月10日----1942年8月17日) ?M~ k$ 12 青木重誠(1942年8月17日----1943年6月29日) Wj tft% 13 片桐茂(1943年6月29日----1944年4月28日) \OY}GRKt 14 中井增太郎(1944年4月28日----1945年8月15日) 7D9]R#-K _*n)mlLln 新幾內亞的惡戰之后,幸存者僅785名 yV2e5/i 和前篇介紹過的第19師團(羅南)一樣,第20師團是1915年作為駐朝鮮的駐屯軍而被編成的。編成正式著手是在1918年,在1921年正式形成戰斗力,其間足足花了3年的時間。 Q.E_:=*H 師團的兵員的補充是日本國內,是由九州、關西地區的甲種師團負責。征兵完畢,選拔之后送往朝鮮。 Vd<K4Tk 1931年9月18日的柳條湖事變之后,以師團主力為基干編成了混成第39旅團,于9月19日向滿州-朝鮮邊境的新義州移動。在朝鮮軍司令官林銑十郎中將的獨斷指揮下,第39旅團迅速越過了中朝邊境。林中將聲稱918事變的謀劃者是關東軍參謀坂恒征四郎大佐和石原莞爾中佐,而是事變之后的越境行為也是計劃之一。至于混成第39旅團的越境也是在關東軍的懇請下而出朝入滿的。明眼人都知道,朝鮮軍也想在滿州分一杯羹喝喝。混成第39旅團在9月20日到達奉天,1931年年內第20師團司令部也被暫時移動到滿州。1932年1月協助關東軍攻下錦州之后,于4月回朝鮮整休。 3a^)u-9,x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第20師團奉命前往華北前線。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的1942年9月,師團的步兵第77聯隊被編入第30師團,第20師團變成了3步兵聯隊制。1942年年底,被派往太平洋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前線。 z{/LX \ 1943年1月在維瓦克島登陸成功的師團主力主要把精力放在機場的建設和修筑菲尼斯蒂爾山脈沿海地帶的道路上。4月前往麻丹修筑道路。9月22日美澳聯軍在芬施哈芬登陸之后,立即與在那里守備的第80聯隊混戰成一團,盡管自然條件惡劣但師團主力還是拼命增援。然而終究不是美澳聯軍的對手,于1943年底撤退到西奧。 F1J#Y$q~L 1944年1月2日,美澳聯軍在岡比登陸,此舉意圖切斷第20師團的退路。師團無奈退往麻丹。在熱帶叢林中有很多士兵掉了隊,但終于在2月底到達麻丹。然而到了麻丹之后等待第20師團卻的是一紙新的命令:前往愛達培。行軍比在熱帶叢林中更艱苦,大片的沼澤地吞噬了不計其數的官兵,師團長片桐茂也在維瓦克附近戰死。自4月下旬到5月上旬為止,師團的各個部隊陸續到達維瓦克。但是由于美澳聯軍下手比日軍快了一步,率先在荷蘭蒂亞和愛達培登陸的原因,第20師團變得進退不得。第18軍司令官安達二十三中將為了得到部隊的生存空間,下令與美澳聯軍決戰。7月開始第20師團在饑餓和疲勞的困擾下,展開了愛達培攻堅戰。但是因為死傷慘重,戰斗減員嚴重,于8月3日終止了戰斗。之后,師團在饑餓、瘧疾等流行病以及澳軍的圍攻下,實際經沒有作戰能力了。1945年7月25日,安達中將下令“全員犧牲報國”,但之后不久日本就無條件投降了。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登陸時,第20師團有25572名如狼似虎的官兵,而投降時只有785具連槍都舉不動瘦骨嶙峋的骷髏了。 #fN/LO *w|iu^G l@#b;M/ 第二十一師團 soDfi-2o3 通稱:討 D"'#one 編成時期:1938年4月4日 編成地:金澤 補給軍區:金澤 nE4l0[_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河內(法屬印度支那)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38軍 :%pw`b, =V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62(富山),第82(富山),第83(金澤) ;wfH^2HxE) 歷代師團長 U. NeK{ 1 鷲津松平(1938年7月15日----1940年9月28日) \z<ws&z3`$ 2 田中久一(1940年9月28日----1943年3月1日) qQ3 ]E][/ 3 三國直福(1943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 v)X[gt tf 從中國打到法屬印度支那的北陸兵團 8+@1wks 第二十一師團是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后新設立的,于1938年7月15日編成集結完畢。同時被編入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徐州會戰之后,最初被布置在徐州附近擔任警戒任務。1939年2月的蘇北掃蕩作戰和1941年5月的中原會戰,第21師團都參加了。日美開戰之前的1941年12月1日,為了增強北部法屬印度支那的兵力,第21師團奉命進駐法屬印度支那。1942年2月,成功地登陸。這時,以第21師團屬下的步兵第62聯隊和山炮兵第51聯隊的第3大隊為基干組成了永野支隊(永野龜一郎少將),被派往菲律賓支援第2次巴丹半島的攻堅戰。 qkZ5+2m 1942年12月隨著日軍在法屬印度支那地區勢力的增強,新設了印度支那駐屯軍。第21師團就被配屬到印度支那駐屯軍的麾下。1943年初參加完第2次巴丹半島的攻堅戰的步兵第62聯隊歸還第21師團的建制,與師團主力分別擔任了南部印度支那的警備任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第21師團沒有參加任何作戰。1945年3月,為了解除在印度支那地區盟軍的武裝,第21師團參加了“明”號作戰。之后,第21師團為了防備美軍在法屬印度支那登陸,構筑了許多堅固的工事和陣地,但是沒多久就迎來了投降的那一天。 vh:UXE lm qAuUe=w%p @zVBn~=i +-KRp1qq 第二十二師團 $4ZDT]n 通稱:原 0 S`b;f 編成時期:1938年4月4日 編成地:宇都宮 補給軍區:宇都宮 fN? Lz%z3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曼谷(泰國)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18方面軍 h/y}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84(仙臺),第85(會津若松),第86(山形) Vgb>3]SU 歷代師團長 J,M5<s[Xqt 1 土橋次一(1938年7月15日----1941年3月1日) C- Rie[ 2 太田勝海(1941年3月1日----1942年3月2日) < 3+&DV-<N 3 大城戶三治(1942年3月2日----1942年11月9日) w=>mG- 4 磯田三郎(1942年11月10日----1944年1月7日) 1 b%7FrPkd 5 平田正判(1944年1月7日----1945年8月15日) y%l#lz=6 |Cq J2 從中國戰場到南方戰線 Q8:ocEhR 1938年4月,在宇都宮的留守第14師團的管理下,第22師團被編成。編成完畢,被編入中支那派遣軍(畑俊六大將)之后立刻參加了武漢會戰。武漢會戰后,第22師團被歸為第13軍(西尾修造大將)指揮在杭州駐屯,同時擔當當地的警備任務。1940年5月的江南作戰、1941年3月的太湖西面掃蕩戰等等,第22師團在頻繁的戰斗中得到無論是作戰能力還是實戰經驗都得到了加強。 8{ t&8Ql n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第22師團依舊駐扎在中國大陸,并與國軍有頻繁的零星交戰紀錄。1943年第22師團司令部及部分主力替換下守備杭州的第70師團,另一部分主力進駐金華擔任警備和維持治安的任務。 >AFpO*q" 進入1944年,第22師團被編入第23軍(田中久一中將)同時派往香港。在途中第22師團屬下第86步兵聯隊(山形)所搭乘的運輸艦群遭到美軍潛艇的魚雷攻擊,大部分被擊沉,損失慘重。進駐香港后不久,第22師團參加了豫湘桂戰役。1945年被轉派到法屬印度支那參加了明號作戰之后,大本營決定將第22師團投入到緬甸方面。然而當第22師團準備開往緬甸,途經泰國的時候,日本就無條件投降了。 第二十三師團 -b{*8(d<I 通稱:旭 Ev()2 80 編成時期:1938年4月4日 編成地:熊本 補給軍區:熊本 v}!,4,]:&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呂宋島(菲律賓)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14方面軍 nhIITfJJ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64(熊本),第71(鹿兒島),第72(都城) pZH bj2~ 歷代師團長 P017y&X 1 小松原道太郎(1938年7月7日----1939年11月6日) =^{^KHzIl3 2 井上政吉(1939年11月6日----1941年3月1日) p}j{ <y 3 西原貫治(1941年3月1日----1942年11月10日) @]cpPW-b 4 及川源七(1942年11月10日----1944年1月7日) {xOu*8J 5 西山福太郎(1944年1月7日----1945年8月15日) /a]+xL &*0!${ B 在諾門坎損失慘重的小松原兵團 Z-:$)0f 第23師團本來是要被投入到中國華北戰線上的。但是原來駐扎在北滿州海拉爾的騎兵集團被抽調南下華北之后,為彌補滿州的空缺,第23師團立刻被派往了滿州。師團主力擔任海拉爾地區的警備。1939年5月11日,滿州和外蒙古的國境交接地帶:諾門坎附近的蘇蒙軍有越境行為。小松原師團長按照關東軍制定的方針,立刻向諾門坎派遣了以師團搜索隊為基干的東支隊(東八百花中佐)。 5|AZ/!rb 當東支隊到達國境的時候,蘇蒙軍已經沒有了蹤影。而當東支隊回到海拉爾的時候,蘇蒙軍又出現在國境附近。對于蘇蒙軍的挑釁行為,小松原師團長將東支隊和步兵第64聯隊合并,組成山縣支隊(山縣武光大佐),再次派往前線。28日的戰斗中,東中佐戰死。山縣支隊的主力被分隔開,在不能發揮戰斗力的情況下,不得不后退。之后,關東軍在第64聯隊的基礎上,加上了戰車第3、第4聯隊編成了安岡支隊(安岡正臣中將),此外第23師團主力也被投入到了前線。7月2日發動對蘇軍的第一次總攻,這次總攻的結果是在損失了一半的戰車部隊之后而不得不開始撤退。在蘇軍的坦克和地面炮火的協防下,日軍傷亡慘重。8月20日,蘇軍由守勢轉為攻勢,日軍再也沒有還手的機會,主力均撤離了國境。第23師團參加戰斗的15040名官兵中死傷11950名左右,傷亡率達到近79%,幾乎被打殘了。 r"rEVx#1= 諾門坎事變之后,第23師團在滿州被重建。1944年被決定派往臺灣。但是在前往臺灣途中突然被要求前往菲律賓。1944年2月進駐菲律賓,編入尚武集團(直屬于第14方面軍)。在向菲律賓的運兵途中,步兵第64聯隊和野炮兵第17聯隊的第1大隊在美軍潛艇的攻擊下葬身魚腹。 c5U1N&k5& 1945年1月,美軍開始在呂宋島登陸。在經過1個月的防御戰之后開始撤退,在展開持久游擊戰不久以后在呂宋島無條件投降。 X2o5Hc)l< 0E++ CuDU~)` 第二十四師團 ]\Ez{MdAT 通稱:山 "%0RR? 編成時期:1939年10月2日 編成地:滿州 補給軍區:熊本 -BNW\ ]}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沖繩(全軍覆沒)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32軍 im*XS@Uj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22(松山),第32(山形),第89(旭川) vChkSY([ 歷代師團長 0(0Ep(Vj 1 黑巖義勝(1939年10月2日----1941年3月1日) Z<xSU?J 2 根本博(1941年3月1日----1944年2月7日) 4 YI,: 3 雨宮巽(1944年2月7日----1945年6月30日/全軍覆沒) hoeOdWI pf 67Ge}6*2pd 從滿州到沖繩 E70 大本營命令編成第24師團是1939年10月6日的事,在滿州哈爾濱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編成完畢。10月7日編成之后立即配屬給第5軍(土肥原賢二中將)。移駐東安,擔當蘇聯/滿州國境的防衛、警戒工作。直到1942年為止一直在滿州駐屯。 ,_P(!7Z8 但是,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之后,日本陸海軍江河日下。8月開始的瓜島攻防戰也以日軍的敗北而告終。1943年9月,大本營宣布了“絕對國防圈”,并漸漸將駐滿州的兵力投入到太平洋前線。第24師團于1944年7月編入牛島滿中將的駐扎在沖繩的第32軍。 i8u9~F 進駐沖繩之后,第24師團擔任沖繩島的中部的防衛任務,并開始構筑阻擊陣地。1944年末,第32軍的精銳:第9師團被抽調去防守臺灣。為了彌補第9師團離開所造成的空缺,第24師團移駐到第9師團原來的駐地:沖繩島的南部。美軍于1945年3月23日完成對沖繩的包圍圈,在派出艦載轟炸部隊對沖繩狂轟濫炸之后,于4月1日在讀谷村登陸。因為精銳的第9師團被調走,不得不放棄原先在灘頭陣地痛擊美軍的計劃的第32軍,開始利用沖繩的地形展開戰略持久戰,而第24師團作為第32軍最后的王牌被雪藏到最后。然而沒多久的4月22日,第32軍司令部決定投入第24師團,去抵抗島西北面(首里)的美軍的攻勢。 A]Q4fD1q 5月4日,日軍對已經登陸的美軍展開了總反攻,那是因為第32軍的參謀長木谷義雄希望在第32軍主力在沒有遭到美軍重創之前能夠發起大的攻勢來挽回戰機。然而在美軍的強大攻勢下,這顯然是徒勞的。在總反攻中,步兵第32聯隊的第1大隊一舉突破美軍防御縱深,攻下了棚原高地也許是這次反攻中的唯一亮點。之后,日軍放棄首里,準備退回島的南部展開游擊戰,于5月29日開始總撤退。第24師團在真璧附近進行了最后大規模的抵抗。6月30日,第24師團長雨宮巽、參謀長木谷義雄等在宇江城城窟切腹自殺。至此師團規模的抵抗徹底結束。 )bPwB.}kq ;,@3bu>r >Py;6K ~sMn/T*fv aH,0+| 第二十五師團 \AkeC6[D 通稱:國 vA(3H/)- 編成時期:1940年7月10日 編成地:滿州 補給軍區:大阪 a+r0@eFLc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小林(九州)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16方面軍 k@KX=mG<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14(小倉),第40(鳥取),第70(篠山) *hFT,1WE=+ 歷代師團長 6M259*ME 1 桑原四郎(1940年8月1日----1941年10月15日) Gi Zy C 2 赤柴八重藏(1941年10月15日----1943年10月29日) 6S<J'9sE 3 加藤憐三(1943年10月29日----1945年8月15日) G#3 O^,m h-Ffs 從對蘇作戰部隊到本土決戰部隊 j`='SzVloW 1940年7月,第25師團在滿州的東寧編成完畢后,直接受關東軍司令部的指揮。1940年10月,第25師團被編入第5軍(波田重一中將),于1941年7月參加了“關特演”(關東軍特種演習)。“關特演”是以納粹德國閃電戰侵攻蘇聯為契機,隨著陸軍的上層部和政府的一部分的“北進論”(對蘇開戰)抬頭的必然產物。其目的就是若能形成有利于日本的局面,就不惜一切代價對蘇開戰。 &37QUdp+p 關東軍也托“關特演”的福,兵力一下子膨脹到了70多萬。雖然蘇聯在納粹德國入侵之后的最初階段處于不利的局面,但是在遠東的蘇聯紅軍并沒有如日本所愿那樣大部分調往蘇聯的西線區和德國人作戰。遠東的蘇軍兵力并沒有大的變動,對此日本放棄了北上侵攻蘇聯的想法,而是全心致力于南下,準備與英美開戰了。 Nt'(JAZ; “關特演”所動員的兵力在“關特演”之后全部留守駐扎在滿州。隨著太平洋上日軍戰局的江河日下,滿州駐屯的部隊依次被挪用到南方戰線上。1945年3月,為了準備本土決戰,第25師團被調回國進駐九州。4月底第25師團司令部移駐到宮崎縣的小林附近,為抵抗盟軍登陸而拼命訓練和修筑灘頭陣地的工事。但沒有多久就迎來了8月15日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天。 第二十六師團 Z]VmTB 通稱:泉 qpjG_G5/ 編成時期:1937年9月30日 編成地:華北 補給軍區:名古屋 mT:Z!sS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萊特島(菲律賓)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14方面軍 DERhmJ;>H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獨立第11,獨立第12,獨立第137 sfo+B$4| 歷代師團長 .5s#JL 1 后宮淳(1937年10月5日----1939年8月1日) #'qDNY@w} 2 黑田重德(1939年8月1日----1941年6月30日) hKjG/g:#G 3 矢野音三郎(1941年6月30日----1942年4月1日) ?LAiSg=eq 4 柴山兼四郎(1942年4月1日----1943年4月8日) \r5L7y$9 h 5 佐伯文郎(1943年4月8日----1944年7月18日) 86f8b{_e" 6 山縣栗花生(1944年7月18日----1945年2月15日) 0/4"Jh$t 7 栗棲猛夫(1945年2月15日----1945年7月17日) JF6=0 5STk" 全日本帝國陸軍最初的步兵三聯隊制師團 ,(v=ZeI 為了彌補師團數量的不足,日本陸軍將原來的4編制改成了3編制,也就是1個師團所屬的步兵聯隊從4個削減為3個。其中第26師團就是最初誕生的步兵三聯隊制師團。 S '(K 盧溝橋事變之后,關東軍獨斷出兵察哈爾。察哈爾作戰之后,關東軍的察哈爾派遣兵團(東條英機中將)所占領的山西省大同在察哈爾派遣兵團撤退后需要有部隊堅守。在這個目的下,第26師團誕生了。其基本部隊是在滿州的獨立混成第11旅團。因為基本部隊是獨立旅團,所屬的步兵聯隊也被冠于“獨立”的頭銜。 BRF4 p: 編成之后,師團參加了綏遠、包頭的攻堅戰。于1938年1月被派屬到駐蒙兵團(后來稱為:駐蒙軍)的麾下。之后第26師團以山西省大同市為據點,在內蒙古、察哈爾,以及華北各省進行掃蕩討伐作戰。 z *~rd2 太平洋戰局已經向美軍一邊倒的1944年7月,第26師團被派往菲律賓。最初的計劃是讓第26師團進駐馬尼拉附近。但是10月21日美軍已經在萊特島登陸成功,為了阻止美軍的攻勢,第26師團改轉方向前往萊特。首先,以獨立步兵第12聯隊為基干組成了今崛支隊(今崛夷作大佐)作為先鋒,于10月末到11月1日左右順利在萊特登陸成功。師團主力因為在運輸途中遭到美軍空襲,在沒有充足給養裝備的情況下倉促登陸。 Mp_SL^g| 第26師團和第16師團一起參加了奪回塔克羅班飛機場的戰斗,但是在美軍第7步兵師的阻擊下,爭奪飛機場的攻勢立刻被瓦解,第26和第16師團被分割包圍,隨時有全軍覆沒的可能性,奪回機場變得沒有一點意義了。之后第26師團把殘部退回坎基波特山里展開了游擊戰。不久和第16師團分兵,在北上途中無條件投降。師團長栗棲猛夫中將于1945年7月17日病死,而且又與大本營失去了聯系,到8月15日投降為止一直是由今崛大佐代行師團長職務。 M2piJ'T4u :r+F95e naiy] oY" TF-a 1z 第二十七師團 cW?~]E'< 通稱:極 g{^(EZ, 編成時期:1938年6月21日 編成地:華北 補給軍區:東京 DPylc9[-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南昌(華中) 投降時所屬部隊:支那派遣軍 "<1-9CMl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支那駐屯第1(佐倉),支那駐屯第2(東京),支那駐屯第3(甲府) (qg~l@rf 歷代師團長 #u$ Z/, 1 本間雅晴(1938年7月15日----1940年12月2日) AW/)R"+ 2 富永信政(1940年12月2日----1942年3月2日) 7kH GU 3 原田熊吉(1942年3月2日----1942年11月9日) HK!Vd_&9, 4 竹下義晴(1942年11月9日----1944年5月30日) )0xEI 5 落合甚九郎(1944年5月30日----1945年8月15日) 8et.A b=j]tb, 在中國前線誕生,也在中國結束師團歷史的部隊 Pw_[{LL 第27師團的前身是北支那駐屯混成旅團。1928年4月20日駐扎在天津的支那駐屯第2聯隊率先開進濟南,與稍后從日本本土趕來的第6師團一起制造了“濟南慘案”。這支部隊長期駐扎在天津,維持當地的治安。1938年2月,支那駐屯混成旅團被改編成支那駐屯兵團,在同年6月,再次被改編,就成為了第27師團。 (6S f#M 編成之后不久的1938年7月,第27師團被投入到華中的前線。被配屬給第11軍(岡村寧次中將)參加了武漢會戰。萬家嶺戰役中,畑俊六為營救被包圍的第106師團(淞浦師團)所派出的3個支隊中的佐枝支隊是原屬第106師團編制的。但是畑俊六又從作為機動預備隊的第27師團中抽出3個精干的步兵大隊加強給佐枝支隊。武漢會戰之后,第27師團回到華北繼續擔任天津周邊的警備和治安任務。 ToHCS/J59 1939年9月新設了支那派遣軍,第27師團成為了派遣軍的直轄兵團,但其基本任務還是負責天津周邊的警備和治安。 _ .%\czO 1943年6月,第27師團被配屬給了關東軍,在滿州駐屯。1944年2月為了大陸打通作戰再次回到華北。4月的京漢作戰、5月的豫湘桂戰役之后,于1945年進駐廣東。為了防備盟軍的登陸,支那派遣軍司令部準備強化南京方面的防守力量,將第27師團抽調回南京。第27師團在前往南京途中,在南昌就接到了無條件投降的命令。 MKdBqnM(F "b!QE2bRO )T:{(v7 d` 第二十八師團 *_$%Tv.] 通稱:豐 ^\cB&<h 編成時期:1940年7月10日 編成地:滿州 補給軍區:東京 "gdm RE{x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宮古島(沖繩)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32軍 ]}F_nc2L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3(東京),第30(高田),第36(鯖江) Y-n* K' 歷代師團長 R3&W.?C T 1 石黑貞藏(1940年8月1日----1943年3月1日) j; 1X- 2 櫛淵宣一(1943年3月1日----1945年1月12日) +D`IcR-x 3 納見敏郎(1945年1月12日----1945年8月15日) cW26TtU( 第28師團于1940年7月在滿州的新京(長春)被新設立。編成結束之后,被編入關東軍直轄部隊。在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輾轉駐屯,擔任滿州北面的防衛工作。師團所屬的第3(東京),第30(高田),第36(鯖江)步兵聯隊都是明治時期創建,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老牌聯隊。 {*`qL0u]^ 太平洋戰爭中第28師團一直都在滿州駐屯,并且為了準備對蘇開戰,展開了大量對碉堡的攻擊訓練。然而太平洋戰局對日本越來越不利,最終所剩的防衛線被確定為絕對國防圈。駐扎在滿州的部隊依次被抽調上了南方的前線。1944年2月,第14、第29師團被抽調出來,作為關東軍派遣的第一支部隊前往南洋。6月15日,美軍在塞班登陸成功。為奪回塞班,師團所屬的第36聯隊被派往塞班。但是途中塞班奪回戰這一計劃被取消,第36聯隊一槍未放歸復了第28師團的建制。之后不久,第36聯隊又被派駐南、北大東島,一部分進駐沖繩。 7z)Hq./3@ 6月26日,第28師團主力被命令前往南西諸島駐守。師團司令部移駐南西諸島的宮古島,主力部隊移駐石垣島。日軍猜測美軍在沖繩登陸之前,會預先掃清周圍的障礙(攻取臺灣,以及宮古島、石垣島)。將精銳的第9師團從沖繩調往臺灣,也是因為這個錯誤的預測。 G 2+A`\] 大本營要求駐扎在宮古島的第28師團盡快確立防御陣地以防美軍的來襲。但是1945年4月,美軍出奇兵,跳過臺灣、宮古島直接進攻沖繩。宮古島的第28師團被孤立,不久無條件投降。 u= 5&e)v3 6月23日,沖繩的第32軍首腦在美軍的強大攻勢下,切腹自殺。這樣一來,在宮古島的南西諸島集團司令官的第28師團納見師團長和奄美群島陸海軍司令官多賀四郎少將一起在投降文件上簽了名。納見中將在目睹宮古島的第28師團官兵被解除武裝,全員退伍之后于12月13日自殺。 第二十九師團 :|N(:W>=$Y 通稱:雷 kB=\a( 編成時期:1941年2月25日 編成地:滿州 補給軍區:名古屋 LIfYpn6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關島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31軍 CQ:38l\`gd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18(豐橋),第38(奈良),第50(松本) @Q%<~b[y 歷代師團長 um*!+Q 1 上村利道(1941年4月1日----1943年10月29日) mH /9J 2 高品彪(1943年10月29日----1944年7月28日/全軍覆沒) 9_xJT^10 VRD:PVz 在“絕對國防圈”重鎮:關島、提尼安覆滅的高品師團 jP}Ix8vc= 第29師團是由步兵第18(第3師團)、第38(第16師團)、第50(第14師團)這三個步兵聯隊在滿州編成的。但是第3師團在華中的前線,而第16師團在本土休整,師團編成的命令是在1941年2月25日,而3個步兵聯隊全部歸附第29師團的建制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W[t0hbV w 編成之后,第29師團直屬于關東軍,擔任滿州北部的防御以及為準備對蘇作戰的積極訓練。1943年9月從千島列島到緬甸這一漫長的最終防御圈,也就是大本營所制定的“絕對國防圈。”為了防御這漫長的戰線,第29師團從滿州被抽調出來,編入了第31軍(小畑英良中將),1944年3月被派往“絕對國防圈”的要沖:關島。 B6.9hf 但是運送途中,步兵第18聯隊乘坐的運輸艦遭到美軍潛水艇的襲擊而葬身魚腹。在塞班,第18聯隊雖然被重建后重新派往關島,但是還是留了第1大隊在塞班。此外,步兵第50聯隊也被派駐在提尼安島。 p mUG`8SY 6月15日,美軍在塞班登陸,塞班的日本守軍于7月7日被徹底肅清。7月22日,美軍將進攻矛頭指向了原來就是美國領地的關島。在關島的西海岸的阿桑海灘和阿加特海灘(后來被稱為尼米茲海灘)這兩個海灘駐守的是步兵第38聯隊。美軍登陸的第1天,第38聯隊就已經被美軍的強大炮火轟的潰不成軍了。 #Q@~ TW 指揮關島防御戰的是第29師團師團長高品彪中將和第31軍司令長官小畑英良中將。塞班失守,從帕勞歸來的小畑英良中將已經沒有司令部可回了,只能呆在關島。 W~j>&PK,? 這2個人在有絕對優勢的美軍攻勢的面前,知道關島陷落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但是依然在7月25日組織力量進行了總反撲。不言而喻,反攻遭到慘敗。8月11日。被美軍逼到關島北部叉木山的第29師團師團長高品彪中將和第31軍司令長官小畑英良中將自殺,日軍有組織的抵抗徹底告一段落。另一方面,美軍于7月24日在提尼安島登陸成功,僅僅花了9天就控制了全島,步兵第50聯隊無一生還。另外,角田覺治海軍中將得知美軍在提尼安島上登陸的消息,手拿兩個手榴彈,親自帶了衛隊沖出了藏身的碉堡,再也沒有活著回碉堡。 9k;%R5( I ;F\'P)e b\p2yJ\ *iJ>@ vew 第三十師團 f1|&umJ$ 通稱:豹 ~0rvrDDg 編成時期:1943年5月14日 編成地:平壤 補給軍區:平壤 8|tnhA]~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明達納奧島(菲律賓)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35軍 ohi0_mBz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41(福山),第74(咸興),第77(平壤) LeYI<a@n@$ 歷代師團長 [<X ~m 1 小林淺三郎(1943年6月10日----1944年3月28日) XW:%YTv 2 兩角業作(1944年3月28日----1945年8月15日) TjOK8 t %2'Y@AX` 菲律賓南部的垂死掙扎 @_?Uowc8 第30和第31師團不同于一般三十字號的師團。二十、三十字號的師團大多數都是在七七盧溝橋事變后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設立的。新設師團的命令雖然是1943年5月14日下達的。 |}@teN^J*U 但是由于預定編入第30師團的第41步兵聯隊(原來自第5師團的福山聯隊)被編入了南海支隊,派往東部巴布亞幾內亞的奧恩斯坦利山脈的原因,第30師團始終以2個步兵聯隊的編制留在平壤待命。第41步兵聯隊在奧恩斯坦利山脈與美軍的苦戰一直持續到1944年初,于1944年2月正式編入第30師團的建制。這樣使第30師團到編成結束為止花了將近1年的時間。 u$qazj 1944年4月,原先計劃派往菲律賓南部的第32師團被改派到了巴布亞新幾內亞戰區,所留下空缺由第30師團來填補。4月中旬第30師團到達菲律賓的明達納奧島,擔任島北部的防御。到了8月被編入到防御整個菲律賓南部的第35軍(鈴木宗作中將)的麾下。 $|VdGRZ1 1944年10月12日,美軍在萊特到全面登陸。第30師團立刻派了第41聯隊的2個大隊前往正面戰場支援,到了12月又派出了2個大隊。但是在美軍占有兵力、武器以及補給的絕對優勢下,這4個大隊根本沒有能力組織起什么有規模的抵抗,不久就全軍覆沒。之后師團主力依然駐扎在明達納奧島。1945年4月在開始的美軍強大攻勢下,己方援兵不至并且補給被切斷的情況下,第30師團只能勉勉強強采取守勢,直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f|)od[ Ac\e>N 34L1Gxf 0XI6gPo% 第三十一師團 ^JGwCHeb|H 通稱:烈 Nnfq!% 編成時期:1943年3月22日 編成地:泰國 補給軍區:甲府 H;#C NB<e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泰國 投降時所屬部隊:緬甸方面軍 h+Y>\Cxg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58(高田),第128(福岡),第138(奈良) 9<o*aFgCa 歷代師團長 m ;wj|@cF 1 佐藤幸德(1943年3月25日----1944年7月5日) 6XnUs1O 2 河田槌太郎(1944年7月5日----1945年8月15日) Nw%^Gs<~ _qH]OSo 科西馬,地獄般的七十天 %VE FruM 第31師團在1943年3月在泰國境內被編成。主要組成是,在泰國境內的步兵第26旅團(含第58、第138聯隊),和從瓜島撤退回來的川口支隊的第124聯隊。再加上在中國編成的炮兵聯隊、工兵聯隊,就是第31師團的全部家當了。 -6^Ee?" 最初在泰國曼谷的第31師團在1943年5月起兵前往緬甸,參加了第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提出的“英帕爾作戰計劃”。在向英帕爾進攻中,第31師團走了最北面的一條路,而師團的戰術目的是攻下連接英帕爾和迪馬普爾的重鎮:科西馬。 ;zSV~G6- 1944年3月15日,師團分為左、中、右突擊隊3個戰斗群,而宮崎繁三郎少將親率左突擊隊渡過清德溫河,朝著科西馬進軍。途中,在烏克魯魯、澤薩米和英印聯軍混戰成一團。但宮崎的左突擊隊的先頭部隊還是于4月6日開進了科西馬。其實,日軍并未能全部控制科西馬地區,但是達成了切斷英帕爾以北的歸路這一原定的戰術目的。但是對于第31師團的官兵們來說,超出預想的苦戰才剛剛開始。 COD^osM@ 占據著戰略要沖的三叉地帶高地的第31師團,遭到英印聯軍猛烈炮火的圍攻,他們只能在科西馬止步不前,再也無法前進一步去英帕爾和第15、第33師團的友軍會師了(實際上第15、第33師團在被圍攻中也自顧不暇)。熱帶、高山這嚴酷的環境讓日軍的補給異常困難,彈藥和糧食都運不上來,補給的缺乏只可能帶來非戰斗減員。這一時期因傳染病倒下的非戰斗減員要遠多于戰斗減員。40天過去了,第31師團已經是強之末,宮崎的左突擊隊不得不于5月12日放棄三叉地帶的高地,向后撤退。 6!){-IV 5月25日,佐藤幸德師團長向第15軍司令部建議“我部計劃從科西馬撤退到任何可以得到補給的地點”。當然第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將不會同意第31師團這么做,然而佐藤幸德師團長頂著牟田口廉也中將的壓力,硬是把第31師團撤到了烏克魯魯附近。牟田口廉也中將勃然大怒,以此為借口將佐藤幸德師團長撤職查辦。 1Sv$!xX`n 河田槌太郎接過了第31師團的指揮權,宮崎的左突擊隊為掩護師團主力走在最后。6月20日,英印聯軍重新奪回英帕爾。長達70多天的科西馬戰役告此結束。英帕爾作戰之后,第31師團參加了伊洛瓦迪會戰(磐作戰),之后繼續后退,撤退到泰國境內之后不久就無條件投降了 第三十二師團 D@(Y.&_ 通稱:楓 KF|<A@V 編成時期:1939年2月7日 編成地:東京 補給軍區:東京 Y zXL8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哈爾馬海拉島(印尼)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2軍 \w!G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210(甲府),第211(東京),第212(佐倉) AfG!(AF` 歷代師團長 &_ Ewu@4 1 木村兵太郎(1939年3月9日----1940年10月22日) 5@"&%8oeq0 2 井出鐵藏(1940年10月22日----1942年10月8日) e =Vu; 3 石井嘉穗(1942年10月8日----1945年8月15日) ="RDcf/ "/6( 從中國大陸到印尼的苦戰 <wxI>T}b 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讓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武漢會戰后隨著戰局向長期化、持久化發展,日本決定加強對已占領中國地區的統治。為了維持占領地的治安和警備,新設了第32師團到第41師團這10個新師團(中國的治安師團),但是裝備就要比一般的師團要差一些。 (1fE^KF@f 第32師團在東京編成之后,在華北的山西擔任警備和治安工作。主要負責對山西境內的抗日部隊進行掃蕩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第32師團依然原地不動地從事掃蕩任務。然而太平洋戰局的惡化,讓這些治安師團逐漸走上了南洋的戰場。 CN\SxK`, 1944年4月,第32師團前往菲律賓,并且被配屬給第14軍。最初的計劃是打算讓第32師團在菲律賓的南部駐屯,但是命令得到變更,第32師團被派往哈爾馬海拉島(印尼)。5月中旬,第32師團正式在哈爾馬海拉島登陸成功。但是前往哈爾馬海拉島的運送途中。運輸艦遭到美軍潛艇的攻擊,損失了將近3成兵力。在哈爾馬海拉島登陸后一直為防備美軍的反攻采取了穩守待攻的防御姿態,沒多久日本就宣布無條件投降了。 z)=D&\HX xvQJTR k w#U3h]>, 第三十三師團 ;hJTJMA6/6 通稱:弓 a[]=*(AZI 編成時期:1939年2月7日 編成地:仙臺 補給軍區:宇都宮 s[NkPh9&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泰國 投降時所屬部隊:緬甸方面軍 SGre[+m~m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213(水戶),第214(宇都宮),第215(高崎) X#'DS&{ 歷代師團長 s]50Y-C 1 甘粕重太郎(1939年3月9日----1941年1月20日) /W1!mih 2 櫻井省三(1941年1月20日----1943年3月11日) T$%r?p(s 3 柳田元三(1943年3月11日----1944年5月16日) g"ha1<y< 4 田中信男(1944年5月16日----1945年8月15日) _;!7:'J })W9=xO~ 在英帕爾作戰中遭到沉重打擊的弓兵團 ^Ej$o@PH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為了替換下在中國大陸上第一線作戰的甲種野戰師團,才有了三十字號治安師團的誕生。新設立的第33師團就是其中一員。編成之后立即被投入到中國戰線,從事華中地區的警備和維持治安工作。1941年4月以后移駐華北山西省。 QO2@K1Y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第33師團參加了緬甸攻堅戰,師團主力于1942年1月進入泰國曼谷,取陸路前往緬甸。最初,日軍輕而易舉的擊破的英印聯軍的防線,第33師團主力迅速北上,追擊撤退的英印聯軍,攻下油田地區后一直在緬甸北部掃蕩討伐。 $7h]A$$Fv 到了1942年末,英印聯軍為了重新奪回緬甸,進攻矛頭直指宮脅支隊(以步兵第213聯隊為基干)防守的阿吉布。而宮脅支隊在得到第15師團支援后,輕松地擊退了英印聯軍的進攻。 nQGl]2 1944年3月,第33師團和第15、第31師團一起參加了英帕爾作戰。3月8日,第33師團比其他兵團都要率先起兵,渡過了清德溫河,開始了對英帕爾的攻擊。從南到北,第33師團以:右突擊隊(山本支隊。步兵第213聯隊,戰車第4聯隊為基干)、中突擊隊(步兵第214聯隊為基干)、左突擊隊(步兵第215聯隊為基干)這一作戰態勢展開陣型越過海拔2、3千米的高山,從南面接近英帕爾。但是由于英印聯軍的抵抗和糧食的缺乏,第33師團大約損失將近一半的有生力量。雖然有慘重的犧牲,第33師團還是推進到了英帕爾南面約10公里處。第33師團正準備一鼓作氣攻進英帕爾,但是英印聯軍先發制人,將已經軟弱無力的第33師團擋在距英帕爾10公里處動彈不得。這時候,在此之前不停地請求停止“英帕爾作戰計劃”的柳田元三師團長被第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將炒了魷魚。 ai%*s&0/Y 然而英帕爾作戰還是在7月13日被正式停止,第33師團撤退時遇到了比進攻時更大的困難。到處都可見到死于傳染病和饑餓的第33師團的官兵,在絕望中自盡的官兵也比比皆是。 *+OS;R1< 隨著英帕爾作戰的失敗,日軍基本上失去了對緬甸的控制。第33師團退入泰國后不久,就迎來了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天。 Gv[s86AP, /#WvC;B +4$][3. l A%FS]vh 第三十四師團 Esu {c9, 通稱:椿 iciKjXJ : 編成時期:1939年2月7日 編成地:大阪 補給軍區:大阪 @I}VD\pF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九江(華中) 投降時所屬部隊:支那派遣軍 K-~gIlbQ`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216(大阪),第217(大阪),第218(和歌山) s;YbZ*oaMe 歷代師團長 WPkKbF 1 關龜治(1939年3月9日----1940年12月2日) (w#t V* 2 大賀茂(1940年12月2日----1942年10月8日) }rI:pp^KS 3 秦彥三郎(1942年10月8日----1943年3月25日) 1Vdi5;dn 4 伴健雄(1943年3月25日----1945年8月15日) '"fJA/O :${tts2g 為火力不足而煩惱的中國治安師團 \jtA8o%n 為了替換下在中國第一線作戰的甲種野戰師團,才有了三十字號治安師團的誕生。在大阪新設立的第34師團就是其中一員。編成之后立即被投入到中國戰線,從事武漢地區的警備和維持治安工作。1939年12月以后移駐南昌。 X`KSj N&( 1941年6月的錦江戰役中,第34師團作為主力被投入到最前線。但是在這場戰役中師團所屬的野炮兵第34聯隊的第8中隊遭遇到國軍大部隊而無一幸免。 :J`@@H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第34師團依然作為治安師團駐扎在中國。1943年5月,第34師團由乙種師團降級為沒有炮兵的丙種師團,所屬的野炮兵第34聯隊也被解散。之后,第34師團都是在沒有炮兵的掩護下參加的作戰。1944年5月開始豫湘桂戰役中也有第34師團的身影,但是火力不足,戰斗力得不到加強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師團的首腦。 F'Y ad 豫湘桂戰役結束之后,為了加強華東方面的防御力量,第34師團被派往上海/南京地區。進軍途中在九江附近無條件投降 第三十五師團 B+FTkJ0t+G 通稱:東 jzi%[c<G 編成時期:1939年2月7日 編成地:旭川 補給軍區:東京 ,,FhE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索隆(巴布亞新幾內亞)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2軍 W&A^.% 2l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219(東京),第223(甲府),第224(佐倉) w_@6!zm 歷代師團長 B_!S\?}$ 1 前田治(1939年3月9日----1940年5月23日) 7x*L 1>[`' 2 原田熊吉(1940年5月23日----1942年3月2日) gd)VL}k 3 重田德松(1942年3月2日----1943年2月28日) Ob'[W;p)[w 4 坂西一良(1943年2月28日----1944年3月4日) _h B7;N3 5 池田浚吉(1944年3月4日----1945年8月15日) h>NuQo* {NIE:MXX 西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死斗 vP&JL~ 以東京、甲府、佐倉的步兵聯隊和旭川的野炮兵第35聯隊為基干編成了第35師團。編成后不久成為北支那方面軍的直屬部隊,在河南省新鄉附近駐屯并負責警備和維持當地的治安。此外也參加了魯西戰役、晉東戰役等掃蕩討伐戰役。 mvW,nM1Y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后,第35師團依舊在華北駐屯。1943年5月1日大本營發出了在中國駐屯的部隊要接受改編的命令。依照這個命令,第35師團將從原來的乙種師團降為丙種師團,師團所屬的旭川的野炮兵第35聯隊也被取消編制。 czp}-{4X 1944年2月,第35師團受命前往南洋。但是師團缺乏炮兵火力,3月2日從關東軍編制中抽出原駐扎在滿州的獨立山炮兵第4聯隊,調撥進了第35師團。 Xkb\fR6<K 第35師團原來是受命于第31軍(小畑英良中將),預備在中部太平洋的馬里亞納群島駐扎的。然而命令有變,第35師團被編入第2軍(豐島房太郎中將)前往哈爾馬海拉島。但是運輸船隊在到達哈爾馬海拉島之前遭到美軍潛艇的襲擊,山炮聯隊損失了他們幾乎所有的裝備。第35師團登陸以后,師團主力留守在索隆,第219聯隊和第221聯隊分別前往努恩霍爾島和馬諾克瓦立去建立防線。 io(Rb\#" 美軍于1944年5月27日開始在比約克島登陸。為了救助在比約克島上的第36師團的葛目支隊,從駐扎在馬諾克瓦立的第221聯隊中抽調了1個大隊(之后又抽調了1個大隊)前往比約克島支援。這些部隊不用說,都在美軍的強大炮火下喪生。7月2日,美軍在努恩霍爾島登陸,第219聯隊全軍覆沒。 ;sn]Blpq 之后,美軍于7月31日在哈爾馬海拉本島登陸,第35師團殘部頂住了美澳聯軍的強大攻勢,還甚至于1945年5月一度奪回索隆。但這之后,隨著補給的困難,第35師團在進退維谷的情況下無條件投降。 avo[~ `. tjTnFP/= @is!VzE 第三十六師團 V 0M&D, 通稱:雪 -\V!f6Q 編成時期:1939年2月7日 編成地:弘前 補給軍區:弘前 BL^\"Xh$|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薩爾米(巴布亞新幾內亞)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2軍 A4>j4\A[M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222(弘前),第223(青森),第224(秋田) J':x]_; 歷代師團長 ZD;1{ 1 舞傳男(1939年3月9日----1940年8月1日) A$o7<Hx 2 井關仞(1940年8月1日----1943年2月28日) =Hf`yH\# 3 岡本保之(1943年2月28日----1943年10月1日) w6&p4Jw/H? 4 田上八郎(1943年10月1日----1945年8月15日) &Fy})/F3v 8'|_O 葛目支隊,在比約克島全軍覆沒 !(nFq9~~Q 第36師團替換下在中國前線的第一線的野戰師團,主要任務是在中國占領區的警備和維持治安。 JDP/vNq 在第一線活動、擁有優良裝備的師團被稱為“甲種師團”。作戰目的主要是警備和治安的師團被稱為“乙種師團”,裝備上要多少比甲種師團差一些。由三個步兵聯隊為基干而組成的乙種師團,與原來的4單位制的師團相比。再用兵上稍微有點小家子氣。 hOj(*7__ 1939年4月,第36師團被編入駐扎在華北的第1軍(梅津美治郎中將),替換下第108師團負責山西省附近的治安和警備。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第36師團一直在山西省駐屯,不斷以國軍和八路軍為對手,展開討伐掃蕩作戰。 +nz 0ZQ9 a 1943年春天以后,第36師團的戰斗任務由警備、治安變成了作對蘇聯作戰的準備。但是隨著太平洋戰局的惡化,第36師團于10月離開山西省,前往南洋。從上海出發,經印尼進駐西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薩爾米和比約克島。 sh)[|?7z 師團主力在薩爾米島登陸,以步兵第222聯隊為基干組成了葛目支隊(支隊長:葛目直幸大佐,第222聯隊聯隊長),擔任比約克島的防衛。 ~%!"!Z4 1944年4月22日,美軍在荷蘭蒂亞和愛達培登陸,5月17日在薩爾米東部的托姆登陸,將進攻矛頭直指擔任薩爾米正面防守的第224聯隊。另一方面,5月27日小規模美軍在比約克島成功登陸。最初,葛目支隊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幾乎要將美軍趕進大海,但是隨著美軍后繼部隊的到來,葛目支隊漸漸不支。在大約40天的惡戰之后,葛目大佐切腹自盡,葛目支隊全軍覆滅。 !EOYqD 與此同時,薩爾米島的戰斗在繼續。到了6月,第36師團放棄了對美軍發動主動進攻的念頭,而美軍也沒有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就這樣,第36師團所處的戰線還算“小康”,就這樣迎來了投降的那一天。 e'T|5I0K |-`-zo4z ~; vt{pk 第三十七師團 zxC~a97` 通稱:冬 & Tkl-{I 編成時期:1939年2月7日 編成地:久留米 補給軍區:熊本 WDF6.i ?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曼谷(泰國)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38軍 Q1RUmIe_&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225(熊本),第226(都城),第227(鹿兒島) R<Ct{f! 歷代師團長 0}- MWbG 1 平田健吉(1939年3月9日----1940年8月1日) vs{xr*Ft 2 安達二十三(1940年8月1日----1941年10月15日) G!U `8R 3 長野佑一郎(1941年10月15日----1945年4月7日) MZ_dI"J , 4 佐藤賢了(1945年4月7日----1945年8月15日) EO"G(v `FmRoMW9+ 從大陸打通作戰到馬來戰線 8YO` TgW 第32——第36師團都是為了維持在中國的占領地的治安和警備工作而新編成的。編成之后被配屬在華北的第1軍,換下第20師團擔任了陜西省西南部的警備任務。和其他的治安師團一樣,1939年夏天之后在各地進行掃蕩討伐作戰。 kI,O9z7A7 太平洋戰爭初期,第37師團仍在山西省駐屯。1944年2月,第37師團將山西省的駐防地交給前來換防的第69師團,參加了大陸打通作戰(一號作戰)。 qKNHhXi 3月末,第37師團被編入第12軍(內山英太郎中將),為打通從北平到漢口的鐵路線,第12軍發動了京漢作戰。7月下旬,第37師團被編入第11軍(橫山勇中將),南下參加了豫湘桂戰役。師團在桂林、柳州、南寧等地輾轉作戰,戰役結束后沒有回華北而是南下被編入印度支那駐屯軍(不久被稱為第38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 (w?W=guHu 1945年4月,大本營準備將第37師團投入到緬甸戰線上,師團在進入泰國境內一直待機候命。然而突然受命被調到馬來半島。在前往馬來半島的途中,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第三十八師團 ysFp` 通稱:沼 6uKS!\EY| 編成時期:1939年6月30日 編成地:名古屋 補給軍區:名古屋 ] 8dzTEjk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臘包爾(新不列顛島)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8方面軍 M}x]\#MMY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228(名古屋),第229(岐阜),混成第3 ki'CW4x 歷代師團長 ,yH\nqEz 1 藤井洋治(1939年10月2日----1941年6月20日) t[o_!fmxZ 2 佐野忠義(1941年6月20日----1943年6月10日) vX|5*T`( 3 影佐禎昭(1943年6月10日----1945年8月15日) Ui.S)\B ]94`7@ 在瓜島登陸之前遭到毀滅性打擊的第38師團 yxAy1P;dX 編成第38師團的目的是為了在中國占領區的警備和維持治安。治安師團要比一般野戰的師團裝備差一些的乙種師團,人員配備上也有差異。 ,B'fOJ.2 編成之后第38師團隸屬于第21軍(安藤利吉中將)進駐河南,不久替換下臺灣混成旅團進駐廣東佛山。之后頻繁地進行了掃蕩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同時,第38師團被調至第32軍(酒井隆中將)的麾下,參加了對香港的進攻。最讓日軍頭疼和擔心的九龍要塞的英軍陣地,竟然被步兵第228聯隊屬下由若林東一中尉率領的小規模的偵察部隊所輕而易舉的占領。香港攻略戰也在短期內迅速結束。 2M=h:::W 之后,第38師團以步兵第228聯隊為基干組成了東方支隊,以步兵第230聯隊為基干組成了東海林支隊。師團主力、東方支隊、東海林支隊分別行動參加了攻打荷屬東印度(印尼)的戰役。此戰役結束之后,為了奪回瓜島,第38師團被編入第17軍派遣往瓜島。爪哇攻堅戰之后,第38師團將歸附第38師團建制不久的東海林支隊支援給了第2師團,率先派往瓜島。第2師團以川口支隊(以福岡步兵第35旅團為基干)和第38師團的東海林支隊為先鋒,于1942年10月24日發起了奪回瓜島的總攻。總攻之前,川口清健少將支隊長被臨時撤換,東海林支隊的東海林俊成大佐代替川口擔任了右翼攻擊的指揮任務。但是不言而喻,第一次瓜島爭奪戰是以日軍的告負而結束了。 #k?.dWZ! 第38師團主力于11月被正式派往瓜島。但是滿載兵員和物資的運輸艦在前往瓜島的途中,遭到美軍的空襲,因而損失了7艘運輸艦。在登陸的時候再次遭到美軍空襲,裝備物資損失貽盡。雖然保證了部分“有生力量”在瓜島順利登陸,但是這批“有生力量”卻手中空空如也。 2vh }:A_ 第38師團在瓜島登陸,但卻空著雙手。這樣的情況不得不讓日本大本營放棄總攻的原計劃,日軍只能躲在瓜島的角上采取持久戰和游擊戰。但是日軍的補給線被美軍切斷,島上官兵再也沒法“持久”了,在饑餓和傳染病的圍攻下,一個個倒下去。這時大本營也決定正式放棄瓜島,1943年2月,日軍開始從瓜島撤退。之后第38師團司令部被轉移到新不列顛島,在臘包爾重建了第38師團。同時在臘包爾構筑工事以防美軍,最后不得不無條件投降。 JJmW%%]i ?dbSm3 jXLd#6 "w%:5~u 9 第三十九師團 PPH;'!>s" 通稱:藤 eG1V:%3 編成時期:1939年6月30日 編成地:廣島 補給軍區:廣島 |(Mxbprz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四平(滿州) 投降時所屬部隊:第30軍 P O 5Wi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231(廣島),第232(濱田),第233(山口) Gmi? xGn 歷代師團長 babL.Ua8o 1 村上啟作(1939年10月2日----1941年9月1日) _*6]4\; 2 澄田睞四郎(1941年9月3日----1944年11月22日) pQBn8H|Y 3 佐佐真之助(1944年11月22日----1945年8月20日) \hgd&H0UU 88v8lt;R 蘇聯紅軍侵占滿州后,被扣留在西伯利亞的廣島兵團 1#6emMV.` 為了維持在中國占領地的治安以及其周邊的警備,第32師團到第37師團(中國占領區的治安師團)這6個師團的編成是在1939年2月命令發布之后立刻執行的。而時隔5個月之后,另4個治安師團(第38師團-----第41師團)又被編成。 $ ubU" 第39師團編成后被派往華中,擔任湖北省的警備任務。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的1942年11月師團司令部轉移到宜昌,并擔任當地的警備。之后數次輾轉,最后駐扎在武漢,參加了數次掃蕩作戰。1945年4月,美軍在沖繩登陸,日軍認為有強化上海方面防衛的必要。所以將駐扎在武漢的師團悉數調往華東方面,第39師團在到達上海附近之后于5月末被編入關東軍的編制。7月初進駐滿州的四平,歸第30軍(飯田祥二郎中將)所指揮。 p?y2j 但是沒過一個月,8月9日。為了在中國東北擴大自己的勢力,蘇聯紅軍開始出兵我國東北,沒多久東北的戰事就告結束。第39師團于8月20日在四平被解除武裝。之后師團的官兵幾乎全被強制押赴西伯利亞進行勞動改造。 2013-12-07 | 分類: 日本陸海軍 |
|
來自: 文史館579 > 《抗戰中的日軍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