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由湖南高新創投發起設立的重慶兩江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基金(下稱“兩江汽車基金”)簽下了來自重慶產業引導股權基金作為LP的3億元出資,加上兩江管委會以及重慶市科技引導基金的兩筆出資,這支由重慶高新創投紅馬資本作為GP的基金在重慶本地獲得了4億元出資。 12月9日,在2014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金融協同發展論壇上,這支總規模為13億元的股權投資基金舉辦了揭牌儀式。紅馬資本總經理鄧冰表示,該基金未來將圍繞著零部件,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和汽車文化四個領域進行布局。 記者獲悉,這支基金采取了目前市場上興起的結構化基金形式,以13億元基金作為底層,加杠桿后將撬動預計約50億元資金規模。 鄧冰尤其指出的是,該基金的發起人有十幾家,其中不但有創投機構,也包括清華大學汽車研究院,兩江新區甚至銀行等機構單位,“盡量以開放思維構建基金模式。” 汽車零部件產業在國內相對缺乏政策和資本扶持,在現階段汽車零部件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股權資本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也意味著作為投資方在項目投資中面臨相對更高的門檻,鄧冰認為,兩江汽車基金更多帶著“方案與資源”對項目進行服務。 選址汽車工業重鎮 在重慶兩江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基金設立過程中,由重慶市財政設立的重慶產業引導股權基金出資3億,兩江管委會與重慶市科技引導基金分別出資了5千萬,鄧冰表示,這4億元在基金中起了很重要的基石作用。 似乎是一個常見的引導基金引資模式下的產物:產業基金注冊地設在重慶,原則上不低于出資額80%的基金規模需要投向重慶本地。但來自湖南高新投旗下的紅馬資本會接受出資,顯然也有著自己的考慮。 在鄧冰看來,除了政府扶持之外,重慶在工業基礎,地理位置,人才配備等方面的優勢嫁接將給兩江汽車基金更多紅利。 作為多年來的工業重鎮,重慶本地存量汽車零配件廠商達到3000多家,規模普遍為中等,同時與長春,上海,武漢等地以國有企業唱主角的局面相比,重慶汽車產業民營為主。 重慶位于中國“肚臍眼”,長江經濟帶核心位置,鄧冰指出,在汽車產業里以五百公里為運輸半徑,從原材料配備和銷售渠道等方面考慮,以重慶為基礎可以覆蓋成渝經濟區和整個中西部。 另外是人才優勢,從2010年開始,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為代表,重慶聚集了一大批人才,鄧冰認為,這些高端人才的引進對重慶汽車產業發展至關重要,“鐘志華院士這種級別的人員一人就可以帶動數十家企業的進駐,4年間該地區汽車產業的技術水平提升相當快。” 結構化基金撬動50億資本 在兩江汽車基金13億元中,除重慶出資4億元,其他資金是紅馬資本對外募集,基金分為兩期,其中一期規模約為8億。 基金結構分為三個層級,鄧冰對基金撬動資本規模預計為50億左右。其中,底層是約13億元股權基金,主要來源為政府資本和少部分社會資本,中間屬于劣后級LP,主要是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頂層優先級,主要來源是銀行和券商的資金池。 該結構可保證10億元左右劣后級出資,并將放大3-4倍規模。 “基金盤子是開放式的,不只是湖南高新投,基金發起人有十幾家,除了創投機構,也包括清華大學汽車研究院,兩江新區甚至銀行機構等”,鄧冰認為,開放的基金模式也是創新思維下的產物,盡量以開放的心態進行結構化設計。 通常股權機構依托地方引導基金設立的投資項目會因地域性收到一定制約,事實上,兩江汽車基金目前在項目地域選擇上的界限并不十分明顯。“比如最近準備深完成投資的一個深圳企業,未來也會在重慶設立分公司,因為這邊有市場,也有需求和渠道”,鄧冰坦言,投資外地的企業引入本地也符合引導基金政策,未必一定圍繞著當地投項目。 在兩江汽車基金聚焦的四個投資領域中,零部件廠商屬于傳統制造業,新能源汽車項目則為增量市場,汽車后市場的服務類企業將面臨較高的市場增速,而汽車文化則作為儲備方向在二期基金展開。 鄧冰表示,上述板塊設定也考慮到了風險對沖,除了傳統制造業條線,也設計了后市場,新能源板塊路線,“最好的情況是兩個上升曲線,收益率會很高,最壞的打算,當制造業增速滑坡,另一個可以對沖風險,保證風險在控制范圍之內。” 行業轉型倒逼資本創新 作為汽車產業的基礎工業,零部件領域廠商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并不能令人滿意,中國汽車報社社長李慶文認為,在政策扶持層面,政府無疑更加注重整車廠商,而行業現狀則為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技術不足。 遠東宏信工業裝備事業部副總經理駱育芳從事汽車融資租賃十多年,在她看來,汽車企業近年延續了兩個比較關鍵的投資期。 第一個是在2008-2011年間,當時汽車市場30%以上的增速快速放量,很多零部件企業大量購買設備,簡單進行業務擴張投資,曾是一個資本介入的窗口期。而駱育芳指出,眼下投資者則面臨一個新的窗口期,但性質有所不同,上一次是做大體量,這次是做強,做新,“包括將智能化,互聯網引入傳統產業,過程中如何用好資本,融資不再是購買設備,而是投入研發和并購。” 春暉資本董事長汪大總同樣指出,國內零部件廠商面臨一大課題即為產融結合,國內多數廠商還在奉行慣用的內涵式發展,但下一步必然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向外延式擴展轉型。 企業自己用是資金,投資叫資本,通過資本力量控制不同板塊則叫資產,駱育芳表示,從資金,資本到資產,對這些企業來說,從內含發展到外延發展首先是是思維上的轉變,其次是資本市場的支撐。 零部件產業轉型局面無疑也對資本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剛介入市場的兩江投資基金而言,做出異于傳統PE基金的定位也是必然。 鄧冰坦言,從去年基金設計的時候,就拋棄掉了傳統PE的方案,在投資一個企業的過程中,紅馬資本會分析企業在產業鏈當中的位置,優勢,劣勢以及發展方向,基金介入的時候會帶著方案和資源。 因此,在鄧冰的預計中,上市在兩江汽車基金的項目退出渠道里不會超過20%,在LP構成中,會有大量產業資本進來,包括上市公司等,這些產業資本一方面可以共同篩選項目,在退出層面也完全可以提前鎖定。 其中的方案同樣可以十分靈活,“也不見得100%被并購,可以一部分現金支付,一部分股權置換,解決現金流問題的同時獲得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