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買貨比 簡要批注:貨品分為基本款、流行款、陳列款。經驗告之,在一個賣場內,基本款金額應該占到約60%,流行款約30%,陳列款約10%。 基本款:(如藍色棉滌西褲)銷售期長,適應顧客范圍大,保底銷售較有保障; 流行款:(如外V領毛衣/內襯衣---假兩件)一般為本季主打款,跑量,利潤較高,總部常會拍攝模特海報放置店鋪陳列,但其季節性較強,銷售期較短; 陳列款:(如白色西服,很難賣,但陳列起來可有效點綴整個賣場)一般設計比較前衛,點綴性較強,價位較高,從而可有效提升品牌個性、品味、檔次、吸引力等。 陳列款有可能轉換成流行款,流行款也可能轉換成基本款,如7分牛仔褲曾是陳列款,幾年后變成流行款,現在已成基本款。很多時尚款式剛出世時,被稱之為“有傷風化”;一段時間后,變成“很前衛”;再后,若穿者大量增加,則開始“流行”;再過幾年,可能就有點“老土”了。 加盟商訂貨時一般比較保守,基本款訂得偏多,而陳列款訂得偏少。 結論: 基本款贏市場、流行款贏利潤、陳列款贏形象。 總部需定義好三類貨品,并制作吊牌掛在樣衣上,方便大家準確訂貨。
二八現象二十大法則 簡要批注:二八現象即指少數貨品產生大部分利潤;二十大法則即指每季貨品中,大約有20個款式,要占到70%以上的銷售。每個品牌都要找出它的二十大貨品并加以研究改進。 一般而言,消費者的嗜好是漸變的,所以今年暢銷的款,稍加改變后,明年依然會不錯---縱使會有所下降,這就是延續款,如休閑褲配腰帶款,暢銷了好幾年;大家都看好的款一般也不會差到哪里去,所以很多牌子在訂貨會后排出定量前10名,訂得較偏的加盟商可以糾偏;更為保險的是,在開季之初若發現市場上暢銷的款而快速跟進生產,這就是后追款,如某男裝推出外仿皮內仿毛的茄克后,市場反應良好,其它男裝品牌紛紛買辦模仿生產;當然,自己品牌中暢銷的款,也會追加單。 結論: 商品開發部需要多跑市場,能多買到暢銷款樣板; 為了在銷售季節內能不斷推出暢銷款,工廠必須預留一定產能的車位,以建立“綠色信道”。 三四三分析 簡要批注:新貨開始銷售后每周做一次銷售分析。銷售占到前30%的貨品,屬于暢銷貨品,需及時補貨,如果暢銷款都已分配給各店,那幺需要時仍要集中到最暢銷店鋪;排名中間40%的貨品,屬于普銷款,須加強推銷;排名后30%之貨品,須及時調貨、促銷、減價,實在不行就打包退倉---以免占了新貨出樣空間及降低店鋪貨品形象。 結論: “三四三分析”只是眾多分析方法之一,不太精準,但簡單易操作。
四兩千斤原理 簡要批注:最初常應用于貨品陳列。對于貨品管理而言,四兩千斤原理是指暢銷貨品在店鋪之間進行配補調時,優先分配給最暢銷店鋪;在店鋪陳列時,陳列于櫥窗、頭倉、墻身等黃金區域,同時亦可二次、三次重復出樣。 結論: 對于重點貨品,可設立專區銷售,如牛仔專區、T恤專區、西服專區、褲子專區等。 五適原則 簡要批注:適當款式的貨品,以適當的數量,在適當的分銷渠道,以適當的價格,銷售給適當的人。 舉例:款式很基本的貨品(部分是舊貨),以占到賣場70%的數量,在二、三級商圈店鋪,主要以以5-8折,銷售給該商圈特價型的顧客。 結論: 不同類型與級別的店鋪,位于不同的商圈,面對不同層次與嗜好的顧客群,于是需要訂購不同檔次、時尚度的貨品,以不同折扣的價格進行銷售;對于量販式大眾休閑品牌而言,在商場,可多賣流行款與高價款,而在大賣場/超市,則可多賣基本款與特價品。 六 正 簡要批注:新貨一般以正價(7折以上)銷售六周。六周能夠涵蓋單位時間內最多的有效顧客。六周過后,由于是季節晚期,顧客消費意愿降低,如9月初上了一款薄毛衣,到了10月中下旬,天氣漸冷,顧客買了之后也只能穿個把月了,顧客因而覺得不劃算(衣服的使用價值降低),除非降價降至他覺得劃算,他才會買。新貨一般以周五晚出樣為佳。如果將上貨習慣定在周一,看的人多,但買的人少,待到客人周末來買時,會發現這是幾天前看過的“舊貨”,從而降低購買欲。國內眾多加盟商,由于訂貨少,很多貨品甚至賣六個月以上,常常是冬天賣薄衣,夏天賣厚衣。成功品牌一般是2-4周原價,3-6周8折,5-8周5-7折,季末5折以下,最后貨底約占10-20%。 結論: 可追溯至經濟學原理,因為每個人對于某件衣服的評價不同,愿意支付不同的價格,少數人愿意支付原價,部分人促銷時才買,很多人會買5折左右的衣服,邊緣客體只買得起1-3折的東西。如果你把價格一步降到5折,那幺,愿意支付6折到原價的顧客也只需要以5折購買了,廠家因而失去大量的毛利。
七 減 簡要批注:每年的七(一)月份,一般開始減價銷售。國際品牌的直營店一般是一步到位(5折),去年的4折,前年的1-3折---必須將前年的存貨徹底清零。減價的原則是:流行款與陳列款(非配件)建議低于成本價銷售,而基本款則不宜折得太狠,以免傷了品牌的筋骨。減價也有學問,數據管理到位,減價就比較精準,如某個知名品牌,180的T恤6.5折,而175的則不打折;而缺乏數據管理,則只能一刀切,這將導致損失大量的毛利。 結論: 減價宜分品種區別對待,不同品種不同價格,強勢產品及基本貨品不宜減價過大。 八 清 簡要批注:每年的八(二)月份開始換季清貨。以特許經營為主的品牌,其加盟商從季末開始陸續向總部退換貨品,故其清貨期相對較長。很多國際品牌對于其加盟商難以處理的舊貨,一般以批發價的3-6折(相當于零售價的1-3折)回收。實在清不完的,則由員工超低價內購或捐贈。對于國內品牌而言,部分貨品可用于加盟商開新店時鋪貨。 結論: 清貨要有目標。建議是:今年的貨品清至10-20%,去年的當季貨品最好清零,在此基礎上決定折扣的力度以及清倉渠道。 九 新 簡要批注:每年的九(三)月份開始陸續推出新貨。一般而言,北方換季較南方早。新貨推出后,舊貨、減價貨品則同時讓出黃金區域,退到內場。 結論:
十 店面補貨 通常在第一次進貨之后,要根據銷售情況和計劃進行補貨,以免出現斷貨的情況。完善的貨品管理可以減少貨品流失的機會及提高補貨質量,令貨品的出入得以平衡。而有效的存貨管理就在于出數與入數的有效管理。 補貨:一般會把貨品分為兩類,主銷與配銷兩種,而補貨也要分開方法。 感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