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這是中醫的五行學說。五行學說是祖先留給后人的思維工具,用來學習中醫,方便順手,就像吃面條用筷子好使,何必換成叉子?

按照五行學說,肺、大腸屬金,心、小腸屬火,肝、膽屬木,脾、胃屬土,腎、膀胱屬水,心包、三焦也屬火。某條經絡上的穴位,一方面同屬于這條經絡的屬性,如肺經的穴都有肺經的“金性”;另一方面,每條經還依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構成五個特定穴(井、滎、俞、經、合),叫“五輸穴”。輸就是“傳導 ”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經絡的傳導比喻為水流從小到大,從淺入深的變化過程。下面簡單說一下“五輸穴”各自的含義。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經的少商穴和脾經的隱白穴?!褪撬脑搭^,‘井之為義,汲養而不窮”;“滎(xing)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腳掌)趾關節上,如肺經的魚際穴和脾經的大都穴?!疁畹囊馑际怯鼗氐男∷?,像山溪細流;“俞(shu)穴多位于掌腕或跖關節部,如肺經的太淵穴和脾經的太白穴?!崾枪嘧⒌囊馑迹裆饺钠俨?,傾瀉而下;“經穴多位于腕踝關節以上,如肺經的經渠穴和脾經的商丘穴?!浭侵鞯?,像寬廣的江河,暢行無阻;“合穴多位于肘膝關節附近,如肺經的尺澤和脾經的陰陵泉?!嫌髯鼋又畢R入大海。
五輸穴以“井、滎、俞、經、合”來說明經氣由四肢末端向心臟方向流注于肘膝關節,經氣由微至盛,由淺入深,匯入臟腑的過程。五臟(心、肝、脾、肺、腎)所主的經絡叫“陰經”,六腑(小腸、大腸、膀胱、膽、胃、三焦)所主的經絡叫“陽經”。不管是陰經還是陽經,都有其各自的五輸穴,各自的屬性也完全不同。陰經的“井”屬木,“滎”屬火,“俞”屬土,“經”屬金,“合”屬水。而陽經的“井”屬金,“滎”屬水,“俞”屬木,“經”屬火,“合”屬土。對于這些屬性,其實大家可以不必強記?!拔遢斞ā痹谝粭l經絡中的功能,就像是一個公司里不同部門主管的作用,中醫經典《難經》上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井主“心下滿”,是指胃脘部痞滿,郁悶之癥。五臟六腑皆有可能成為“心下滿”的原因,如果因脾胃不和引起,可刺激脾的井穴“隱白”,胃的井穴“厲兌”。若因肝氣郁結引起,可刺激肝經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刺激大腸經的井穴“商陽”。
滎主‘身熱’,身熱可理解為‘上火’,如發燒,咽喉腫痛,選肺經滎穴‘魚際’??诏?,小便短赤,選小腸經滎穴‘前谷’。口臭,大便燥結,可選胃經滎穴‘內庭’。心煩不眠,五心煩熱可選心經滎穴‘少海’。牙齦腫痛,眼紅赤,可選三焦經的滎穴‘液門’。各經絡的滎穴可以配合使用,去熱功能效果更佳。
俞主‘體重節痛’,體重節痛是指渾身酸懶,身體倦怠,關節疼痛。如膝關節腫痛,行走困難的,選肝經俞穴‘太沖’,膽經俞穴‘足臨泣’,上肢關節痛,選肺經俞穴‘太淵’,心包經俞穴‘大陵’。白天倦怠嗜臥,無精打采,選脾經俞穴‘太白’,腎經俞穴‘太溪’。若是感冒引起的肢體酸痛,選膀胱經的俞穴‘束骨’,胃經的俞穴‘陷谷’。俞穴具有健脾去濕,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
經主“咳喘寒熱”,“咳喘寒熱”是說經穴善治咳喘之癥,且無論是寒性、熱性以及陰虛、發熱的咳喘,都可選擇經穴治療?!秲冉洝飞险f:“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如外感咳嗽,可選肺經的經穴“經渠”和膀胱經的經穴“昆侖”;腎虛的咳喘,可選腎經的經穴“復溜”;肝火旺引起的咳嗽可選三焦經的經穴“支溝 ”;肺氣不足的咳喘,可選脾經的經穴“商丘”。經穴有清肺化痰,理氣鎮咳之效,平日可作為保養肺臟和預防咳喘的要穴。
合主“逆氣而泄”,若胃氣上逆則嘔吐,可選胃經合穴“足三里”;膽汁上逆則嘴苦,可選膽經合穴“陽陵泉”;肺氣上逆則咳喘,可選肺經合穴“尺澤”;脾虛便溏腹泄,可選脾經合穴“陰陵泉”;腎虛遺尿,遺精,可選腎經合穴“陰谷”?!鹅`樞·四時氣》中說:“邪在腑取之合”;《內經·咳論》說:“治腑者治其合 ”,都是在強調合穴善治臟腑之病。
五輸穴的效用非常廣泛,這里只是簡單地略述,讓大家有一個簡單的印象。知道了穴位的五行,就可以試著用在日常保健上了。如肺經的太淵穴,是俞穴,屬土,肺經屬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經的商丘穴,是經穴,屬金,脾經屬土,也是“土生金”。這兩穴合在一起來用,補肺健脾,功效顯著。有人總說買不到參苓白術丸,而這太淵與商丘就是免費的參苓白術丸。
學會了五輸穴的用法,可以靈活地搭配出許多免費的中成藥來。而且是最正宗且無毒副作用的良藥。不要著急,穴位很多,但不用一下子都掌握,學中醫,一定要一點一點滲透進去。中醫的精髓,是一種思想,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人性化的科學,需要靈感,需要領悟,需要身心交融,更需要寬大的胸懷。
陽經五輸穴:
經別 井 金 滎 水 輸 木 經火 合 土
膽木 竅 陰 俠 溪 臨泣 陽 輔 陽陵泉
小腸火 少澤 前 谷 后 溪 陽 谷 小 海
胃土 歷 兌 內 庭 陷谷 解 溪 足三里
大腸金 商 陽 二 間 三 間 陽溪 曲 池
膀胱水 至 陰 通 谷 束 骨 昆侖 委 中
三焦水 關 沖 液 門 中 渚 支溝 天 井
陰經五輸穴:
經 別 井 木 滎 火 輸土 經 金 合 水
肝 木 大 郭 行 間 太沖 中 封 曲 泉
心 火 少 沖 少 府 神門 靈 道 少 海
脾 土 隱 白 大 都 太白 商 丘 陰陵泉
肺 金 少 商 魚 際 太淵 經 渠 尺 澤
腎 水 涌 泉 然 谷 太溪 復 溜 陰 谷
心包水 中 沖 勞 宮 大 陵 間使 曲 澤
五輸穴與陰陽五行的配屬《靈樞》:六陽經井屬金,滎屬水,輸屬木,經屬火,合屬土;五陰經井屬木,滎屬火,輸屬土,經屬金,合屬水,《難經》手少陰心經五輸穴:“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
從以上所有五輸穴的排列順序都是五行相生的母子關系。所有陽經五輸穴所屬的五行都是克制相應的陰經五輸穴的所屬五行。《難經》解釋說:“是剛柔之事也。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眲側嶂录词莿側嵯酀?、陰陽相合的意思。五臟為柔、六腑為剛;陰經的井、滎、輸、經、合各穴屬陰,陽經的井、滎、輸、經、合各穴屬陽;陰經五輸穴所屬的五行與陽經五輸穴所屬的五行雖然相克,但由于剛柔相濟,也可以相合。如陽井庚金,庚就是乙之剛,陰井乙木,乙就是庚之柔,因此乙與庚不是相克,而是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