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懂葡萄酒,可是你懂葡萄酒瓶嗎?葡萄酒瓶緣何而來?為什么標準瓶是750ml?為什么不同產區有不同的瓶型?為什么酒瓶底下有個大凹槽?和紅酒百科全書(微信號:wikiwine)一起來探尋葡萄酒瓶的秘密吧! 1、葡萄酒瓶的發展,拯救了葡萄酒產業 早 在古羅馬時代,當時并沒有用玻璃瓶來保存葡萄酒,葡萄酒一直都盛裝在橡木桶里,盛酒的罐子通常都是用陶土或皮革制成,而且一般都是用來將葡萄酒裝上桌。一 直到17世紀初,葡萄酒都還擁有獨一無二的位置,是唯一合乎衛生且可保存的飲料。然而隨后由于咖啡、茶和廉價蒸餾酒的供應,葡萄酒產業大受威脅,葡萄酒需 要探尋新的出路。 正在這時,玻璃制造技術有了一些改變,玻璃瓶變得更加堅固,制作的成本也比較低。大約在此同時,一些愛動腦筋的無名氏將玻璃瓶、軟木塞以及開瓶器拼湊在了一起。漸漸地,人們發現保存在玻璃瓶中的葡萄酒保存的更久,香氣也更加成熟,于是玻璃瓶裝的葡萄酒日益普及。 2、為什么標準瓶是750ml,標準箱是9L? 在 業界,所謂的一標準瓶即是指750ml,一標準箱是9L。為什么呢?英國曾為法國葡萄酒最大進口國,當時運輸單位是50加侖,約225升!所以運輸容器橡 木桶的容量就定為225升!1608年開始啟用玻璃葡萄酒瓶后,1橡木桶=225升=50加侖=25箱(12瓶)=300瓶(0.75升)。 0.75L×12瓶=9L,不管是0.375L、0.75L還是1.5L,國際標準1箱9L。 3、除了標準瓶,還有各種“王”瓶 除了標準的750ml瓶外,還有從0.1875L到30L不等的酒瓶,下圖以香檳瓶為例,列舉出各種不同容量的酒瓶。細心的人會發現一個特點:大部分酒瓶都是以一些知名國王的名字而命名。 4、看瓶型,識美酒 除了容量不一樣外,葡萄酒的瓶型也千差萬別。經過數百年的演變,一種瓶型成為了一個產區的代表。懂行情的人,通過目測瓶型,就能夠識別出美酒的產區。百科君將羅列出以下8種常見葡萄酒瓶型。 (1)波爾多瓶:波爾多瓶兩側呈流線型,瓶肩較寬,有深棕色、暗綠色、淡綠色和無色四種顏色。經典的波爾多干紅用暗綠色瓶裝,深棕色用來裝法國南部等產區的干紅,淡綠色的裝干白,無色透明的則常用來裝甜白葡萄酒。波爾多瓶也被全球其它葡萄酒產區采用。 (2)勃艮第瓶:勃艮第瓶瓶肩較窄,瓶形較圓,從瓶頸到瓶身下滑逐漸膨脹,瓶身呈綠色,既可用來裝紅葡萄酒,也可用來裝白葡萄酒。在新世界,該瓶也被廣泛用來裝霞多麗葡萄酒和黑皮諾葡萄酒; 意大利的巴羅洛、法國的盧瓦爾河谷和朗格多克產區也使用此種酒瓶。 (3)香檳瓶:香檳瓶是專門為香檳設計的。此類酒瓶更大更堅實,通常瓶底凹陷,瓶壁較厚,可以承受二氧化碳的壓力。新世界的一些起泡酒生產商也采用與香檳瓶類似的瓶型設計。 (4)羅訥河谷瓶:羅訥河谷瓶與勃艮第瓶的風格類似,不過,羅訥河谷瓶比勃艮第瓶苗條一些。此外,有些羅訥河谷瓶的瓶頸處會有盾形紋章。 (5)摩澤爾和阿爾薩斯瓶:摩澤爾及阿爾薩斯瓶屬于細長輕巧型酒瓶,呈較淺的暗綠色,其瓶身比其它風格的瓶型更窄,也更高。 (6)萊茵瓶:萊茵瓶瓶頸細長,形狀與摩澤爾/阿爾薩斯瓶類似。唯一不同是萊茵瓶呈棕色。 (7)加強酒瓶:加強酒需要裝在非常堅實的酒瓶中。年份波特的酒瓶在瓶頸處還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凸起部分,這是為了更好地將老酒醒酒后產生的沉淀物留在瓶中。 (8)甜葡萄酒瓶:這種酒瓶通常比較矮,而且瓶身很瘦,一般用來裝冰酒和遲摘葡萄酒。它們的容量一般為375ml,用以強調這些葡萄酒產量稀少,彌足珍貴。 5、葡萄酒瓶下為什么會有凹槽? 葡萄酒瓶下方的凹槽,也被稱為“Punt”,其專業術語為“碹底”。葡萄酒瓶下為什么會有凹槽?有人說凹槽越深就說明葡萄酒的質量越好,也有人說凹槽是為了減小瓶內固有空間,目的是以更大的瓶裝更少的葡萄酒?其實,這都不是凹槽的真正用意。凹槽的設計主要有4大原因: (1)有了凹槽,酒瓶的結構性更強,有利于葡萄酒瓶擺放更加平穩。 (2)凹槽讓酒瓶的結構更堅固。特別是在裝起泡酒時,普通的玻璃瓶容易發生爆炸,而凹槽能有效地避免酒瓶發生爆炸的幾率。 (3)有利于紅酒的保存,凹槽在現在看來能夠增加侍酒的方便性。 (4)凹槽可以積存酒內的沉淀物。這一點對于那些早期葡萄酒生產中尚未有低溫結晶技術的酒農們來說至關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