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枚罕見的戰國時期陶制印章在固鎮縣谷陽城遺址第三期考古現場發掘出土。
據介紹,前兩期考古發掘顯示,谷陽城遺址文化層堆積豐富,平均深度達1.5米,根據出土的文物和遺跡現象,已能夠將谷陽城遺址的最早始建年代從西漢初年提前到戰國晚期。從歷史經驗看,這一時期出土的楚國印章大多以青銅材質為主,陶制印章較為罕見。
據了解,谷陽城遺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主體為四方土城。2011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南京大學合作,開展谷陽城遺址保護規劃和考古發掘項目,并先后進行了兩期考古發掘,出土了不同形制的兵器、車馬器以及陶范、石范、鐵器等,其中“谷陽之璽”、“朱詡私印”等銅質印章,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為谷陽城遺址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經過2011年和2012年的兩期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在位于固鎮縣城澮河南岸的谷陽城遺址內發現了大量珍貴文物和重要的遺跡現象,進一步揭開了遺址的神秘面紗。 今年考古發掘的目的就是將去年發現的作坊遺址形態完全揭露出來。經過前兩期的考古發掘發現,根據出土的文物和遺跡現象已經可以確定谷陽城遺址的最早始建年代,不是文獻所記載的西漢初年,而是提前到了戰國晚期。此次三期考古發掘的青銅作坊遺跡或許可以為學者們研究那個久遠的戰爭時代帶來更多的想象。
|
|